-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 门镜 (保)薇罗妮卡·奥尔贝特索娃
- 4458字
- 2020-08-29 06:57:35
中国人在欧洲
1993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播出在中国引起轰动,该电视剧也开启了以中国海外移民生存状况为创作题材的时代。在该电视剧获得成功之后,中国拍摄了大量此类题材的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迷失洛杉矶》、《在悉尼等我》、《别了,温哥华》、《夫妻时差》(背景为加拿大多伦多)等。但在这些电视剧中,没有一部是以欧洲为背景的,因为欧洲当时还不是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主要目的地,而仅仅是旅游目的地。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还没有被中国人作为可以出国赚钱的目的地,相反,只是由于有亲属在这些国家,或者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艺术或足球传统才吸引着中国人前往。
直到东西欧的分野成为过去,欧洲才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剧之中。中国在欧洲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是1999年福建东南电视台制作的《走入欧洲》,根据一部小说改编,导演黄克敏。该电视剧的主人公来自浙江省青田县,这里的人很早就有移民欧洲的传统。该电视剧描述的是家族管理式的移民规则与现代移民的个人主义之间产生的冲突。一个“海外华人家庭”与在中国的表亲达成协议,同意表亲的女儿到意大利与他们在意大利出生的儿子结婚。但女孩对此一无所知,在与其寄居的家庭发生一系列冲突之后,女孩私奔了,但私奔对象并不是与她一起来到意大利的前男友,而是偷了女孩的护照、后来又悔过自新的“蛇头”。该剧的男主角,即女孩的前男友,穿着一件破烂的T恤、身无分文地到了巴黎。几个月之后,他已经在一家由“老一代”海外中国人开设的公司中担任了管理人员。他建议一家法国艺术机构开设中国艺术馆。他用流利的法语宣传中国的改革,并告诉那些法国人,他已经获得了中国大使馆的支持和来自中国的资金。法国人被深深打动,同意了他的建议。他的职位很快超过了他以前的恩人,也就是他从前的老板(Nyíri,2005:165)。
这部电视剧开启了反映中国人在欧洲生存状况的“新移民”文学时代。在中国的电影中,欧洲一般被称为“新天地”,这是一个双关语,指代的是由于“老”欧洲与美洲的关系而形成的旧世界与新世界的根深蒂固的裂痕。“新移民”是中国官方和媒体常用的一个词,用来指代那些1978年之后离开中国的中国人;这一形象也代表着那些具有全球意识的现代“新”人类,但他们同时也具有中国人的一种真正的民族特征。这些人在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中获得了成功,并且在那些象征着现代化和权力的国家拥有了具有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地位(Nyíri,2005)。
中国在新千年拍摄的电视剧多以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为原型。随着资本、形象、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以及进行国际旅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世界既变得越来越熟悉,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陌生。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在欧洲拍摄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对中国电视节目中传达的欧洲形象也越来越感兴趣。
例如,《西班牙之恋》是首部中国和欧洲国家合拍的电视剧,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电视台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新文化影视制作中心联合出品,并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的电视台共同播出。该剧试图展现对中西两国电视观众都具有吸引力的中国和西班牙。
我们看一下该电视剧是如何表现室外场景的,就可以知道制作者为了迎合中国和西班牙两国观众做出的努力,但两国观众的喜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显然,《西班牙之恋》融合了西班牙人所希望展示的巴塞罗那作为旅游城市的一面(剧中出现了诸多旅游景点,如建筑天才高迪 [Gaudi] 设计的建筑物、斗牛场景、兰布拉大街【Rambla】、沙滩和海洋等),但它同样也反映出,中国人希望推介一个尊重现代大都市电视标准的欧洲国家:该剧展示了宽阔的街道、摩天大楼、宽敞的私人住宅、豪华汽车,以及其他跨国电视剧中常见的令人目眩的时装。
该剧既是一个推理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移民历史的故事。它用两条线索讲述了百万富翁林百年及其私生女李燃的故事。他们发现双方在巴塞罗那比邻而居,但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
《西班牙之恋》深入探讨了“富有移民”的故事,或者说那些在20世纪末世界经济扩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移民的故事。“富有移民”适用于各个不同时代的移民。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确有林百年这样的人,他们20世纪80年代初从上海附近的一座城市移民到西班牙,经过奋斗成为西班牙最富有的阶层之一。另一方面,该剧也描述了更年青一代移民的状况,如剧中的陈氏兄弟。他们在中国出生,为逃避黑帮的追杀和躲避赌债离开中国。他们在美国读书,获得了绿卡,而且很快就在从事新经济的大公司成为管理人员。
在故事的开头,林百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回到中国寻找前妻留下的女儿,并与女儿一起回到了巴塞罗那。但是,在中国,林百年先是被为其办理寻女事宜的民政官员欺骗,后来又被为了出国而冒充其女儿的年轻越剧演员欺骗。与此同时,他的亲生女儿李燃只身前往西班牙寻找未婚夫陈涵。陈涵是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当天失踪的。她坚信未婚夫在西班牙,因为她非常了解他对足球的热爱,特别是巴塞罗那俱乐部和梅西。
在这部电视剧中,通过那些危险重重的逃跑、阴谋以及来自香港黑帮的威胁等情节,观众有机会了解中国优秀商人的情况,如剧中的陈氏兄弟,他们之所以逃到西班牙,是因为西班牙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企业文化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开设新企业的速度甚至比在美国还要快”(第11集)。而且,“因为西班牙拥有完善的企业基础和巨大的增长机遇,而美国则不同,那里的经济已经趋于饱和”(第13集)。
我们在《西班牙之恋》中看到的欧洲主要体现在其机构方面。剧中为数不多的一些中国人以外的角色都是围绕着主人公的活动展开的,而且,这些角色都是执行公务的官员,主要是警官。剧中的警官在进行调查时都特别熟练,而且效率很高。然而,《西班牙之恋》中表现的高效的警察体系与欧洲宽容的多种族社会这样一种形象,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则被完全颠覆。在《温州一家人》中,我们看到了关于意大利警察的滑稽场景,这让我们联想到康曼西尼(Comencini)的《木偶奇遇记》(Pinocchio)。《温州一家人》中的一位主人公几乎复制了这一奇遇:阿雨是来自温州瑞安农村地区的一名十几岁的女孩,父亲强迫她到意大利去谋生。
阿雨在法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生活。在该剧的描述中,这两个国家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似乎说同样的语言。而且,这个年轻女孩既能在意大利普拉托(Prato),也能在巴黎毫无困难地读书。她的情人,一个名叫里奥的法国年轻人,也能毫无障碍地将其律师工作从巴黎转移到意大利,在哪里工作似乎只取决于他的心在哪里。在这部电视剧中,法国和意大利的情况似乎就是他们的中文名字所表达的含义:法国是法治国家;而在意大利,每个人想的则几乎全是利益。
在法国的经历让阿雨颠覆了从前的观点。以前她认为,法国是一个能够提供“更多赚钱机会”的充满朝气的国家(第13集),并且“尊重自由和平等,在这里,你只要拥有足够的智慧,并支持竞争,那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做到的”(第23集)。她后来发现,自己所处的国家是一个通过法律实行专横统治的国家,而司法则通过复杂的机制和卡夫卡式的官僚机构限制了她所有商业项目的发展。
相反,在意大利,阿雨遇到的是由企业家操控的公共舆论。这些企业家采用了巧妙的排外宣传,这种宣传甚至能够对政策产生影响,从而对阿雨的动议构成了障碍。在《西班牙之恋》中,西班牙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只要遵守该国法律,它就会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但在《温州一家人》中,在意大利和法国,由于公众对外国人持有偏见,导致后者受到了一定约束。同样的法律,在西班牙是保障每个人权利的工具,但在法国则成了针对外国人的难以克服的“武器”。
《温州一家人》这部电视剧没有国外投资,而且,为了达到最佳收视效果,它对欧洲人的肯定程度要更少一些,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与诸如《北京人在纽约》等在美国拍摄的电视剧不同,这些电视剧表明,在欧洲国家,人们还是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可以实现和谐共处,即使像女主角一样要克服诸多困难。
该剧也肯定了电视节目在推进自由市场与重商主义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温州一家人》的情节是它作为电视产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但是就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欧洲形象而言,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其代表性有限。中国电视剧中的故事几乎很少是确确实实在欧洲发生的。在这些电视剧中,移民法、全球经济以及企业精神等诸多要素不是被简单化了,就是被错误地描述,甚至被完全忽略了。
虚构的文学作品为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而电视剧则要对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和重塑,但它并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有时候甚至是被扭曲的。本文所做的简短分析,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我们能够进一步思考如何减少以中国为中心视角的电视叙事方式,以避免产生歪曲事实的风险。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电视台和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新文化电影与电视剧制作中心似乎成功做到了以更均衡的方式讲述一个欧洲国家的故事及其文化。
中国观众也认识到,有必要以更均衡的方式描述其他国家的情况。目前,中国的一些博客对正在考虑移民的中国人提出了警告,告诫电视观众要辨别电视节目中描述的某些所谓“现实”的不真实之处。这些博客也指出,在没有居留许可的情况下在欧洲创业有多么困难。
参考文献
陈旭光、王欣涛:《近年中国电视剧的“创意”研究——以几部热播剧为个案》, 《电视研究》2010年第6期。
高满堂:《温州一家人》,作家出版社,2012。
李桦:《丑陋的欧洲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李威:“电视连续剧《情归西西里》导演阐述《情系西西里》”, http://www.cctv.com/download/teleplayvip/qxxxldycs.doc, last accessed on 12 April 2013.
严前海:《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的解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 of Globalization, Mi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esota Press, 1996.
Dominique Desjeux, Zheng Lihua and Anne-Sophie Boisard, Comment les Chinois voient les Européens-Essai sur les représentations et les valeurs des Chinoi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03.
Florian Schneider, Visu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Popular Chinese Television Serie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heffield,2008.
Haiyan Lee, “Nannies for Foreigners: The Enchantment of Chinese Womanhood in the Age of Millennial Capitalism”, Public Culture, No. 18,2006.
Huang Ya-chien, “Pink dramas: reconciling consumer modernity and Confucian womanhood”, in Zhu Ying, Michael Keane and Bai Ruoyun(eds.), TV Drama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8.
James Lull, China Turned on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istance, London:Routledge,1991.
Janice HuaXu, “Family saga serial dramas and reinterperattion of cultural traditions”, in Zhu Ying, Michael Keane and Bai Ruoyun(eds.), TV Drama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8.
John Fiske and John Hartley,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 Methuen,1978.
Julie D'Acci, “Television, representation and gender”, in Robert Clyde Allen and Annette Hill(eds.), The Televis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4.
Kong Shuyu, “Family matters: reconstructing the family on the Chinese television screen”, in Zhu Ying, Michael Keane and Bai Ruoyun(eds.), TV Drama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8.
Li Zeng, “Global imaginary, local desire: Chinese transnational serial drama in the 1990s”, in Zhu Ying, Michael Keane and Bai Ruoyun(eds.), TV Drama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8.
Lin Hua, Coups de baguettes sur la fourchette, Paris: L'Harmattan,2004.
Lisa Rofel, “The melodrama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Tiananmen China”, in Robert C Allen(ed.), To Be Continued: Soap Operas around the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Liu Kang, “Searching for a New Cultural Identity: China's soft power and media culture toda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1, Issue 78,2012.
Marie Claire Huot, China's New Cultural Scene—A Handbook of Chang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Pal Nyíri, “The‘New Migrant': State and Market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and Patriotism”, in Pal Nyíri and Joana Breidenbach(eds.), China Inside Out: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Transnationalism,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2005.
Pal Nyíri, “Struggling for mobility: migration, tourism, and cultural autho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Stephen Greenblatt(ed.), Cultural Mobility: A Manifest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Robert Clyde Alle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er”, in Robert Clyde Allen and Annette Hill(eds.), The Televis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4.
Sheldon Lu, “Soap Opera in China: The Transnational Politics of Visuality, 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Cinema Journal, September 2000.
Stephanie Hemelryk Donald, Micheal Keane and Yin Hong(eds.), Media in China—Consumption, Content and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2002.
Valeria Varriano, “Gli italiani nell'immaginario cinese: scene di un serial televisivo”, in Paolo De Troia(ed.), La Cina e il mondo, Roma: Nuova Cultura,2010.
Victor Turner,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Zai Liang, “Demography of Illicit Emigration from China: A Sending Country's Perspective”, Sociological Forum, January 2001.
Zhong Xueping, Mainstream Culture Refocuse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Zhu Ying, Michael Keane and Bai Ruoyun(eds. ), TV Drama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