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前的广采博收

问:一个人的人生选择,总是有许多机缘。看您的个人履历时,我们发现在您从事舞蹈事业之前,广泛涉猎了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您觉得这样的经历对您从事舞蹈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在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学习之前,我有广泛涉猎相关知识与艺术门类的经历,并不是一开始就专攻一门。这个阶段我觉得对我至关重要,因为我在这个阶段所学到的东西,使我在进入了舞蹈行业后有了自身的特点。这其中我觉得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

不利的是什么呢?舞蹈是需要从小进行科班训练的,对学生有很严格的选材条件:年龄要小,要具备从事舞蹈表演的身体条件。这些我全都没有,这是我的不利因素。

但是我也有两个有利的因素,一个就是我的文化层次比较高,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有较长的一段学习经历,不像有的人小学还没毕业就学习舞蹈。我认为文化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一个人的思维和各方面修养的一种培养和锻炼。这个因素,我觉得和舞蹈专业训练是不一样的。另外,由于我有广泛接触艺术门类如戏剧和音乐的机会,虽然我并不能像那些进了音乐学院或是从小进科班的人专攻一门,但是我的知识面很宽。那个时候我们会学习乐理,比如对乐器的掌握,歌唱训练,甚至还学指挥。因为,我们是被作为文化普及干部来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什么都拿得起来,把我们任何一个人分到一个部队上去,就得成为那里的唯一干事,什么都得懂。

在这种培养目标下,首先,我对音乐的知识有了一个广泛的了解,能掌握一般性的技能。那个时候我们都得学打秧歌鼓、拉二胡等,许多乐器都得会操作。所以我自己感觉我没有“死”学过音乐,这种“活”学的过程对我学习舞蹈很有用。

其次,我那时候对戏剧很感兴趣。我觉得戏剧是一门很值得注意和观察的舞台表演艺术,是我学习如何进行舞台表演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来源。其实,不管你搞什么艺术,只要是舞台上呈现的,都有许多共性。我对戏剧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些戏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很有好处的。解放区的戏剧,不是从话剧,而是从秧歌剧开始形成的歌剧或歌舞剧,比如《白毛女》是歌剧,不是一般的话剧,它在形体和音乐方面的要求与话剧是不相同的。我们也学话剧表演,也有人给我们讲关于话剧表演的课,但是我们的实践并不脱离音乐,也始终有歌剧与形体表演的形式。比如小秧歌剧《夫妻识字》的表演中就得有形体的动作。这些学习与表演的经验在无形中成为我的“储备”。

我时常在想,许多人都问过我过去做过什么,但是他们对我所经历过的事情的受益之处并不了解。而我可是亲身体验到它们给我的成长带来的好处:当我学习舞蹈之后,之所以在专业上可以有所思考、有所作为,不是因为我年龄大,而是因为我从事舞蹈教育之前的经历、所接触的领域锻炼了我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