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荐序:没有风口的年代,服务是唯一的风口

我做了20年书店,珂僮做了20年咖啡馆。如果要寻找讲述“中国服务”故事的人,我想我们俩可能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卖书、卖咖啡都是慢生意。书要一本一本卖,咖啡要一杯一杯做,很难有什么“爆发性”增长。这20年来,我们在中国见识了一个个“风口”的崛起,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智能硬件,造就了一大批高速成长的企业和一大批一夜暴富的亿万富翁。

像书店、咖啡馆这些行业,或者把范围再扩展一下——服务业,却基本上是以“日拱一卒”的状态在发展着。但说实话,这些行业才算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本面”,也创造了大部分的就业,养活了数以亿万计的蓝领们。

然而,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媒体传播层面,这些行业都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形态的变化,以及类似于“日式服务”“海底捞”等关键词的出现,“服务”才真正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但是,对服务该如何做,以及企业如何以服务视角创造附加值的总结和探索,在中国还是很少的。本来,在这方面我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可我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还好,珂僮比较勤奋,用了很大的精力梳理、总结自己对服务业长达20年的观察和思考,这才有了这本《极致服务指导手册》。

之前我们总说,“服务就是细节”。这无疑点中了服务的一个重要基准面。书店、咖啡馆等,不同于房地产、互联网的狂飙突进,是靠一点一点的细节精进来吸引顾客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珂僮在20年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关于服务每一个侧面的宝贵经验,从沟通的有效性,到服务流程的优化,到团队服务能力的构建……这些都是很接地气、有操作性的“干货”。

另一方面,在今天,“服务业”边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崛起,所有行业都在向“服务业”进化。包括在农村包一个山头种橙子、种苹果,也需要开始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外观、品牌认知、流通配送等问题——这就是“服务的思维”。珂僮在书里把这句话说了出来:服务是一种思维方式。

未来,所有的企业可能都需要以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团队架构与管理、品牌塑造等。这些更偏向于理论性的思考,在书中也有体现。

珂僮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工作,我觉得是比较有探索性的。直到今天,“服务”和“服务理论”的边界并不清晰,理论与实践的边界也比较模糊。我在书中看到,珂僮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兼顾、整合服务理论与实践。我不认为这种整合是完美的,但我认为它的探索意义或者说启发意义是巨大的。

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商业领域,狂飙突进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走入“后泡沫时代”。在这种情况下,“风口”的意义也将发生变化。类似于“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种意义上的“风口”将不复存在。

在没有风口的时代,以服务的视角和思维,日复一日地推进企业服务能力的建设,可能是我们在未来获胜的唯一法门。因此,我在这里向所有服务类企业推荐这本既有观念也有方法的书。

龙之媒、快书包创始人 徐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