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只待螳螂来

高衍进门后,只是略微行了个礼,便不客气地坐下了,嘴里说道:“皇后娘娘,找臣何事?”

皇后出自弘农杨氏,门第显贵。她比傻皇帝大一岁,可以说是端庄沉稳。不过也正因为她心智正常,就不得不承受那傻皇帝无法体会的痛苦。

“你是太子太傅!——”杨皇后欲言又止,或许是有怒气,但终究不敢训斥眼前人,只得尽量耐着性子说道,“过两天,便是太子十岁生辰。这个年纪,正是该严加管教的时候。怎奈原太子太傅在西行途中病故,如今……太后……东宫尽是不学无术的小人。恐怕这样下去,非太子之福,更非社稷之幸。”

太后摆明了忌惮太子的聪慧,便将东宫掾属逐渐替换成了出身豪门贵族的纨绔子弟,让这些人带着太子优游嬉戏。如今顶着东宫官职而唯一真有能耐辅佐储君的,是太子太傅高衍——

可是高衍,压根就不去东宫。

高衍不知是真醉还是假醉,装糊涂道:“不知皇后娘娘想要臣教太子什么?”

杨皇后见高衍漫不经心的模样,希望破灭了一半。她努力忍住哽咽,说道:“呵……哀家只是想着,人心这个东西,或许不至于变得那么快。”

且不论远在凉州的高决,就看在朝的高望云,高义和高衍,以及依附高氏家族的文臣武将。杨皇后一直以为,这仿佛铁桶一般的高氏集团中,高衍应当是一个突破口——他从前是真的听信了他姑母的谎话,为了皇帝亲政而冒死除去萧子钊——但现在,他眼中的锐气没有了。

“教他怎么与太后周旋?教他怎么对付家兄?”高衍索性开诚布公,“可惜,微臣只会讲如何做君子的大道理,对于权术一窍不通。呵,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教给太子,对他未必是好事。”

长安酒楼的雅间,一般都备有琴棋笔墨。高衍伸手拨了拨棋盘,继续说道:“主少国疑,朝有重臣,天下纷乱,人心不稳。此局——恐怕无解。微臣还想提醒皇后娘娘,别以为逃到关中就万事大吉,想要趁乱争雄的,绝不止河东鲜卑。你我能活几日都说不定,何必想得那么长远?……呵呵,不如就让太子优游卒岁,能过多少安乐的日子,就过多少安乐的日子。”

杨皇后闻此言气得发抖,横眉立目,喊了一声:“你!——”

高衍自斟一杯酒,眼神迷离,眼角似乎还有晶莹闪烁,慢悠悠地说:“前几日,微臣收到从凉州寄来的家书一封。家兄久戍边镇,过的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他这样的人,最能看破生死之际。娘娘可知他对我说了什么?他说,‘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确实就是臣此刻的心境。”

“你怎比得上你二哥?”杨皇后怒言,“他战功卓著,而你一事无成。你,呵,像你爹。”

任凭高衍再麻木,也不禁因杨皇后的这句话而感到刺痛。但他还是自顾自地起身向外走,边走边说道:“弘农杨氏人才济济,要想扭转时局,皇后娘娘还是另请高明吧。”

高衍走了。

失望的杨皇后没有就此灰心,她带着贴身侍婢马不停蹄地奔赴她那些堂表兄弟的府邸——高衍当然不是她唯一的选择。

等三人都离开酒楼后,雅间隔壁的座位上,两个极不惹人注意的客人才悄然动身,直奔皇宫。

“要害哀家?”高望云冷笑一声,在卧榻上懒懒地侧了个身。

她年近四十,乍看之下艳光照人,但其实都是宫女细心描绘的功劳。她没有与她年岁相仿的崔道真那种在岁月侵蚀下颇为坚挺的轮廓美,也不再有饱满的皮相,只能用最华丽的丝线和珠翠徒饰雍容。只见她从乌云间摘出两根银丝,面露嫌恶地将之扯断,脸上一有了表情,就连粉黛勾勒出的美感也消失了。

坐在卧榻边上的面首不自觉地挪开目光,他心中暗暗想道,果然是相由心生,成天露出怨毒的表情,怎能不在脸上留下丑陋的痕迹?

“还有什么消息?”高望云问,“高章那个老头儿,没有什么行动么?”

“呃——没有。”兼做探子的面首答道,“高章就是在城外……买了个园子,跟他的小妾一起,逍遥……不过他的夫人崔氏,倒是能干得很。在冀州金阳城外,她带领几大家族聚保于阳蛟山。听说那坞堡中‘上下有礼、少长有仪’,他们驻守关东,齐心抗胡,可以称得上是宗族乡党的模范了。”

“模范?切。”高望云不屑地一笑,“是模范,还是宗贼,现在还不好说。”

“太后,那杨皇后的事……要怎么处理?”面首小心试探道,“您的好侄儿高衍,倒是没同意帮她。就是不知道她那些堂表兄弟有多大的能耐?弘农杨氏在长安的势力不小,说不定就买通了宫里的什么人,对太后不利……”

“哈哈,本宫像是会坐以待毙的人么?”高望云往面首的胸口一靠,软绵绵的语气中带着残忍。

面首笑了,笑容假得像是粘上去的。

“那我们是要——嗯——皇后。”面首做了个杀头的手势。

“哈哈哈哈哈哈——”高望云发出一串尖锐的笑声,连连说道,“不够,不够。”

面首心领神会,脑门出了一层汗。他作出为太后担忧的神色,说:“高义、高章不足为惧,但那个高义,恐怕不好对付。”

高望云轻解罗裳,懒懒地说:“他不是每个月都会出城狩猎么?就趁他不在时动手。等他回来时,大局已定。”

两日后,高义按照他从前的习惯,背上弓箭,带着几个亲随西出城门。这一去,通常没有三五日不会回来。

早有准备的高太后,立即派人给正要过生辰的小太子送去一碗毒汤。只是她没想到,傻皇帝当时也在东宫,父子俩分着喝了这碗汤。

高望云接到皇帝和太子俱亡的消息,赶紧叫人修改诏书——

就在她想要动身去东宫时,却听到寝殿外传来宫女黄门惊慌的叫喊声。没等她作出反应,几十个士兵便闯将进来,刺啦刺啦,白花花的刀剑出鞘,把殿内照得乱光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