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青阳栈

土地庙中残破不堪,庙顶和四周墙垣还算结实,刚能遮挡风雨,一尊神像孤独的坐在庙中,指上蛛网横坠,脸上挂满灰尘,伤心的望着下方,原本属于它的供桌不见踪影。

司马雪进庙后寻了一处干净位置站立,望着庙外天空,心事重重。

天色越来越暗,一片稀稀拉拉雨点落下来,打的焦土啪、啪、冒烟,随后风雨飘渺,左右摇曳,一伙人从雨中突然冲出来,正对着土地庙匆匆跑来,看模样也是要进庙躲雨,司马雪精神一振,凝目瞧去。

一伙人中有两个轿夫,一顶轿子,一位青年女子与一位青年男子,轿帘低垂。

众人冲进庙中,两名轿夫一按轿杆,将轿帘一揭,一位年青夫人从轿内走了出来,头发梳个凌虚髻,髻后别了一把玉梳,薄施胭脂,穿了一件对襟的红色裙衣,双目有神,温雅秀气。

庙外雨点越来越大来,“啪、啪、”打得地面与庙顶大响。,一股濛濛雨气挟杂着凉气飘进庙来。

司马雪经过古道逃遁,小船避险到如今日已偏西,又饿又累,凉风一吹,肚子叽噜咕噜闹开了意见,丝毫不讲矜持,声音越来越大。

“小桃。”红裙夫人侧目一看司马雪,莞尔一笑道:“去把轿后的锦囊拿来。”

“嗯,来了。”青年女子小桃应了一声,片刻便把一个锦布绣制的包儿拿来,红裙夫人从锦囊中摸出两张烧饼,递到司马雪面前,说:“奴家青阳夫人,道姑妹妹一定是急着赶路错过饭点,如不嫌弃,吃两张烧饼充充饥吧。”

司马雪眼眶中一酸,肚中饥饿出卖了公主的尊严,低着头、伸手接过烧饼,默默啃了起来。

“外面匪寇四起,道姑妹妹如此美貌,为何孤身一人赶路。”青阳夫人关心的询问?

“小道高雪见过青阳夫人。”司马雪心中温暖,回答道:“前几日与师尊赶赴晋安郡,路上遇到胡匪劫道,打斗起来,与师尊走散......”

“这倒巧了,奴家正好是晋安郡人。”青阳夫人听完司马雪的讲述,笑问:“道姑妹妹可愿一起同行?”

“好。”司马雪见青阳夫人温雅秀气,对自已又体贴关心,随口应道:“就是有些麻烦青阳夫人。”

“不麻烦,不麻烦,做个伴儿挺好。”青阳夫人上下一打量,戏谑道:“看道姑妹妹头顶片片鱼鳞,道袍污秽不堪,一怪世道太乱,二怪妹妹模样长的太俊,让胡匪一见垂涎三尺,穷追不舍。”

“姐姐真会说笑。”司马雪心情慢慢舒畅轻松,道:“等小道找到师尊,一定要敲碎八大山人的狗牙。”

庙外雨水渐渐小了起来,天色仍然乌蒙蒙一片,仿佛随时还要落下雨来,青阳夫人看看天,说道:“妹妹快随姐姐走,赶到黑天前回到城中,这雨可随时都会落下来。”

“嗯。”

晋安城原是古闽越国的都城,晋武帝太康三年设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上任后勤政爱民,嫌旧城太小,不足于聚众而住,就于冶城之南筑“子城”,作为晋安郡城。”

“别看晋安郡城不大,却比普通郡城多一个门,今有五个城门。”青阳夫人一行人穿过晋安郡东城门,手指远处,道:“那里以前曾出过一位名人,铸剑大师欧冶子”

“干将的岳父,莫邪的父亲欧冶子?”

“对。”青阳夫人夸道:“道姑妹妹见识非凡,正是那位铸出龙渊、太阿、工布三把绝世名剑的绝世大师。”

司马雪记得以前在皇宫中祭祖时,见过太阿剑挂在皇宫台城的太极殿中,刚想说出来,想想感觉不妥,把话又咽了回去。

“姐姐,一路走来,听当地人说话,为何有时听得懂,有时又听不懂?”

“从太康年间始、到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后,以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姓等八家大族率大量北方人士侨居晋安郡,百余年间,一直与当地人混居,所以如今的晋安话,一句话中,六句当地话,四句北地话,因此妹妹一时听得懂,一时又听不懂。“

两人正说着间,青阳夫人的轿子,在一处宽敞大方的客栈处停了下来。

空中阳光灿烂刺目,客栈在道路中央,一根高大的木杆上挑了一个布幡,布幡在阳光下随风摇摆,上书四个大字;青阳客栈。

“妹妹到家了。”青阳夫人出了轿子,对司马雪一伸手,笑说:“进来看看吧,这是姐姐的窝儿。”

青阳客栈颇为宽敞,碎石铺地,里外干干净净,一看就知青阳夫人经管有方,客栈外面酒楼,里面住宿,后院尚有几进的厢房,颇似士族大户庄园。

“小桃,去挑间上好房间先给道姑妹妹住下。”青阳夫人引司马雪进了后院,一边吩咐小桃,一边亲自给司马雪沏上茶,又道:“妹妹,如今世道不大太平,城外流寇甚多,先在姐姐这委屈住几天,再慢慢寻找你师尊如何?”

司马雪为逃避孝武帝追捕,认为离建康远一点,临时起意跑到晋安郡,心中无依无靠,见青阳夫人知冷知热,登时心头一热,感觉遇到亲人。

“多蒙夫人照顾,只是小道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在此打忧夫人,多有不便。”

“道姑妹妹眉清目秀,谈吐不俗,定然识文认字,你来这晋安言语不通,就留在姐姐内堂帮着记数,当个闲手好了。”

“小道手拙力弱,干的活儿、夫人不要嫌弃就好。”

“无妨,青阳客栈人手众多,慢慢学来就好。”青阳夫人眼风一挑,笑问:“道姑妹妹是黄籍还是白籍?”

“小道出家以后,俗事一向有师尊主张,不知黄籍、白籍之分。”司马雪一愣,但立刻应道:

青阳夫人笑了一笑,不再询问什么。

晋安郡的天气与建康城中差异很大,天气闷势异常,蚊、蝇特别多,常常成群结队“嗡、嗡”飞来奔袭,司马雪在青阳客栈住下后,倒有一半时间,用来驱赶它们

青阳夫人对司马雪颇为关照,每逢出门时,大多会带上司马雪一道出行。

天师道在晋安郡中设有许多米饭铺,店中有天师道教徒在负责分米饭,进去吃饭的百姓吃完饭后,施个礼,自行离开,也不见给米饭铺银钱。

“妹妹你看。”青阳夫人指着一个牌子,说道:“这是天师道支持的“义舍”米饭铺,给一时不便的乡民百姓行个方便。”

“如此施舍,所需米面从何而来。”司马雪询问?

“天师道有水仙神灵相助,米面由水仙神灵所供,吃不完的。”

“水仙神灵相助?”司马雪心中不信,便问。“姐姐如何敢这般肯定?”

青阳夫人笑道:“姐姐乃是天师道晋安郡分坛的祭酒。”

“哦。”司马雪低下头,登时想起在罗大婶院门外被惊走的陈日君,心想这天下到处都有天师道的影子,多亏他们不相互通气。

青阳夫人的丈夫胡均是晋安郡士族子弟,在晋安郡中谋个清官,天天不去府衙做事,脚踏木屐,一身宽袍与晋安郡士族子弟饮酒呤诗,一付名士模样,司马雪在青阳客栈中住下后,胡均便整日粘在店中。

每当青阳夫人离开时,胡均便在司马雪身后用闽语呤唱山歌:“真鸟囝,啄西瓜。对面依妹真作佳,头梳蜀隻金钱髻,手礼拈蜀菩牡丹花......”一边唱来唱去,一边色迷迷的瞟看司马雪。

司马雪心中恼怒,但念及青阳夫人恩情,一时没有发作。

有一日、一伙外地客人来青阳客栈中投住,司马雪偶从一间客房前经过,听到一阵熟悉的江南软语口音,顿时心生亲切感,驻足倾听。

“我等一路追到晋安郡,公主影儿也有见到,回去如何交差呢。”一位客人说道:

“嘘......”另一个客人说道:“客栈中人多耳杂,休提公主之事,晋安郡不大,慢慢总能找得到。”

司马雪心中一片惊悚,建康的差役来抓自己了,一转身向后院奔去,匆匆奔到青阳夫人居住的院墙外时,忽听青阳夫人正与胡均低声说话。

“夫人这次要允了为夫的念头,以后夫人说怎地便怎地。”

“非是妾身不允你纳小,此女自称道门中人,却不懂道门事,还分不清黄、白籍,处处透着蹊跷。”青阳夫人出言打断胡均美梦,并说:“夫君在晋安郡也算士族人家,若讨个不明不白的道姑进府做妾,一怕惹出祸事,二来惹人耻笑。”

“竟有这等事,那夫人准备如何打算?”胡均仍然不甘心。

青阳夫人笑道:“据闻教中老祖喜好绝色少女,且先好言好语笼住她,找机会献于老祖,用她换个治头大祭酒当当。”

“夫人如能做上治头大祭酒,掌管晋安、建安等三郡教众,到主持“过度仪”时,一定让在下替那些俊俏的女教徒度气如何?”

“不要脸,想的美、、”

青阳夫人与胡均声音极低,若非司马雪太玄诀修练有成,耳聪目明,绝计听不到,一颗感恩心瞬间冷成冰,虽不知胡均说的“过度仪”是什么,凭感觉绝非善事,外面追兵临近,此时少惹是非走为上策,当下一声不吭,转身从后门蹿出青阳客栈。

晋安郡城南门古道上,绿柳依依,蝉鸣阵阵,司马雪心中茫然,天下虽大,自已确连个落脚的目标也没有。

“喂,等一下。”身后有人喊道,司马雪扭头一看,只见八大山人满面通红,双手乱晃正对她叫嚷:“小道姑,可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去换解药吧。”

“换什么解药?”司马雪心中纳闷,恨的咬牙切齿,该死的八大山人竟一路追到晋安郡南门,不待八大山人靠近,掏出最后一张风遁符,“啪”一声燃起,顺着古道风一般的向前遁去,一路将太玄诀挥发到极限,渐渐连晋安郡影儿也看不到了。

数日后,在离侯关县约二十余里的一条荒僻古道上,走来一群担茶的商队,商队中有一名身材纤秀的女子。

日刚过午,古道荒凉,草舞雀飞,四周的天气炙热如炉。

“兄弟们,加把力。”商队队长擦了一把汗道:“天黑以前必须赶到侯关县城,现在路上可不大太平。”

话音刚落,古道前面的山梁上,突然跳出一群持刀拎枪的大汉。

“嘎、嘎、发了,发了。”一位皂衣独眼大汉,独自站在一块大石块上,轻蔑的望着众人,嘎嘎狂笑:“这群肥羊够吃好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