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袛祖率领数百人从建康逃奔京口,说京师已经溃乱,劝刘景素立即进京。刘景素相信了他的话,就占据京口起兵,因此京城的士民投奔刘景素的人数以千计。杨运长、阮佃夫听说垣袛祖叛逃,立即命令戒严抓捕。
朝廷派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左军将军兰陵人李安民带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带领水军,前往攻打刘景素。萧道成屯据玄武湖,冠军将军萧赜镇守东府,又命南豫州刺史段佛荣为都统,萧道成知道黄回有二心,所以派遣李安民、段佛荣和他同行。黄回私下告诉他的士兵说:“如果路上遇着京口方面的军队,不要和他们作战。”
杨运长、阮佃夫等怨恨建平王刘景素更加厉害,刘景素就和录事参军陈郡人殷沵、中兵参军略阳人垣庆延、参军沈颙、左暄等商议自我保护的计划,派人来往于建康,邀请交结有才能有勇力的人士。
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军韩道清、长水校尉郭兰之、羽林监垣袛祖,都在秘密中与刘景素通谋。一时不得志的武人,无不归顺刘景素。始安王刘伯融、都乡侯刘伯猷,都是建安王刘休仁的儿子,杨运长、阮佃夫担心他们年龄渐大的威胁,全部用皇帝诏书的名义赐给他们自杀。
当时幼帝刘昱爱好单独出城在郊野游玩,曹欣之计划占领石头城,瞅机会趁刘昱出城时发动叛乱。韩道清、郭兰之打算劝说萧道成趁刘昱夜里出城时捉住他,再迎接刘景素进京。如果萧道成不同意就杀掉他。刘景素每次都禁止他们,让他们缓慢准备。
杨运长、阮佃夫听到了一点风声,就派遣北方人周天赐假装投降刘景素,劝说刘景素起兵。刘景素知道他是假装来投降的,因此砍下了周天赐的人头送到朝廷。刘景素想截断竹里来抗拒朝廷军队,垣庆延、垣袛祖、沈颙都说:“现在天时旱热,朝廷军队远道而来十分疲惫,吸引他们前来,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一战而胜。”
殷沵等人坚持反对也不能扭转,到了任农夫等军到达之后,纵火焚烧城镇,垣庆延等人只能相互观望没有斗志。刘景素本来就缺乏威严胆略,这时心慌意乱,不知干什么才好。黄回迫于段佛荣在旁,并且看到京口的军队薄弱,于是也不发兵。
张保带领水军停泊在西渚,刘景素亲信勇士几十人私自相邀,进击张保的水军,张保战败而死。但刘景素的各位将领不接应这些勇士,所以他们又被朝廷的军队打败了。朝廷军队逼临京口城下,沈颙最先率军逃走,垣袛祖接着逃跑,其余各军相继逃跑后退,只有左暄同朝廷军队在万岁楼下拼力死战,但配属给他的兵力很少,终不能抵挡而被打散,因此朝廷的军队攻克了京口。
黄回的军队最先进入京口,凭自己有誓言不杀各位亲王为理由,就把刘景素让给殿中将军张倪奴。张倪奴活捉刘景素,杀死了他及其三个儿子,同党垣袛祖等几十人都被诛杀。萧道成放过黄回、高道庆不过问,反而安抚他们与原来一样。这一天,建康解除戒严宣布大赦。
当初,巴东建平郡的蛮族人反叛,荆州刺史沈攸之派军讨伐,到刘景素叛乱时,沈攸之急忙召回在三峡讨伐蛮族的军队以奔赴建康。巴东太守刘攘兵、建平太守刘道欣怀疑沈攸之有野心,就带兵截断三峡,不允许沈攸之的军队通过。
此时刘攘兵的儿子刘天赐担任荆州的西曹,沈攸之派刘天赐前往告谕刘攘兵,刘攘兵知道刘景素真的叛乱了就收兵谢罪,沈攸之对待他也如以前一样。刘道欣坚守建平,刘攘兵劝说他,但仍然不听,于是沈攸之的讨蛮军一齐进攻诛杀了刘道欣。
幼帝刘昱还在东宫为太子时,爱好爬上帐竿涂漆,离地一丈多高,他高兴或生气都不遵守礼节,东宫的主管官员不能禁止,宋明帝刘彧屡次命陈太妃痛打刘昱。到刘昱即位为帝,对内畏忌太后、太妃,对外害怕各位顾命大臣,从来不敢放肆。
自从举行成年礼后,宫内宫外对他逐渐不能控制,多次外出游玩行走。刚出宫时还备有仪仗警卫,马上就抛下仪仗军队,带着身边几个侍从,或者跑到郊野,或者窜出市场,陈太妃每次都乘坐青盖牛犊车,跟着刘昱以便管束。可是很快刘昱就骑着快马跑出去一二十里远,陈太妃无法追上,仪仗警卫也害怕招祸而不敢追寻找他,只好整理队伍另在一处,远远地观望而已。
当初,宋明帝刘彧把陈太妃赐给受宠的李道儿,没多久又把陈太妃迎接回来,后来就生下刘昱。所以刘昱每次微服出行,都自称刘统或称为李将军,常穿一件小裤头和汗衫,无论是官府衙门还是大街小巷,都横冲直撞乱窜一气。
并经常夜宿在旅馆中,白天就躺在路边,与樵民伙夫争斗打架,还与他们交换食物,有时受到他们的怠慢侮辱,却很高兴地承受下来。各种卑贱活计,如裁衣、制帽,看一次就会做,不曾吹过箎,拿起来就吹得合乎声调。
到了京口的刘景素叛乱被平定之后,刘昱更加骄横放纵,没有一天不出宫游玩,有时黄昏出去早上回来,有时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跟随的侍从都手执大小长矛,遇到男女行人及狗马牛驴,就刺杀死伤无一幸免,搞得民间人心惶惶。
商贩不敢营业,白天都关着门户,路上行人几乎绝迹,钳子、锥子、锯子不离身边,稍有一点不顺心,当即加以屠杀剖腹,一天不杀人就闷闷不乐。宫廷朝廷一片惊慌失措,连吃饭喘气都担心被杀。
王太后多次训斥刘昱,刘昱不高兴了,到了端午节,王太后赐给刘昱一把羽毛扇,刘昱嫌扇子不华美,命太医配出毒药,想毒死王太后。刘昱的侍从制止他说:“如果干这种事,你就应作孝子守丧,岂能再出宫玩耍?”
刘昱这才停止了行动,说:“你的话非常有道理。”
阮佃夫同直阁将军申伯宗等商议,趁刘昱到江边乘射野鸡时,伪称太后的命令召回仪仗队关闭城门,派人抓起刘昱废掉他,另立安成王刘准为帝。事情泄露后,刘昱逮捕阮佃夫等人斩首。有人告发散骑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长史沈勃、游击将军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刘昱立刻率领羽林卫士亲自攻击三家,全部杀死剖腹肢体砍成肉块,连婴孩也不得幸免。
沈勃当时在墓地守丧,刘昱的随从还没有赶到,刘昱挥着刀一人冲上去,沈勃知道已免不了一死,用刀搏击刘昱的耳门,唾骂刘昱说:“你的罪超过了夏桀、殷纣,活不了几天了。”
刘昱曾经直接闯进领军将军府,当时天气闷热,萧道成白天光着身子躺在床上,刘昱让萧道成站在室内,在他肚子上画成箭靶,自己拉满弓准备射箭,萧道成举起手版说:“老臣无罪!”
刘昱的随从王天恩说:“领军将军的肚子大,是一个好箭靶。要是一箭射死了他,以后就不能再射了,不如用无头箭射他。”
刘昱就用无头箭射他,正好射中萧道成的肚脐,刘昱扔下弓大笑说:“我的手法怎么样?”
可是刘昱十分怨恨萧道成的威望名声,曾有一次亲自磨矛说:“每天杀了萧道成。”
陈太后骂他说:“萧道成对国家有功,如果害了他,谁还为你尽力啊!”
萧道成知道了十分担忧害怕,就秘密与袁粲、赭渊商议废黜刘昱另立皇帝的事,袁粲说:“皇上年幼,小过错容易改正。伊尹、霍光之类的事,不是一个朝代的末年所进行的,尽管成功了,也最终没有自我保全的余地。”
赭渊在一旁沉默不语,领军功曹丹阳人纪僧真对萧道成说:“现在朝廷狂乱人人自危,天下的希望,不在袁粲、赭渊身上,明公岂能自等夷灭家族之祸?存亡之机,希望将军深思熟虑。”
有人劝萧道成逃到广陵起兵,萧道成的长子萧赜当时为晋熙王的长史,代行郢州刺史事,萧道成想让萧赜率领郢州的部队东下在京口会合,萧道成暗中派遣亲信刘僧副告诉他的堂兄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说:“人们多劝我北去巩固广陵,恐怕没有从长远考虑。现在秋风将起,你假如能与东海太守垣荣祖一起小规模挑动敌虏,这样我的各种计划就可以进行了。”
这件事也告诉了东海太守垣荣祖,刘善明说:“宋家将亡,无论什么人都看得明白。北方敌虏如果活动,反而成为你的祸害。公神武高于世人,只当安静地等待机会,利用机会进行奋击,大功自然告成。你不能远离京城,而使灾祸猖狂。”
垣荣祖也说:“领军府离宫城百步的距离,公一走出,别人怎会不知?如果公单独轻装出行,广陵人则关上城门不让你进城,你准备到哪里去?你现在刚一动身下床,恐怕立刻就有人去敲宫门报告,那么你的大事也就完了。”
纪僧真说:“皇上虽然荒乱无道,但国家几代建设的根基还是安固的。公一门百口,北走时一定不能同行,纵使得到广陵城,但天子身居深宫,号令天下,一旦把公说成是叛贼,公又怎样躲避这个恶名?这不是万全之策。”
萧道成的同族弟弟镇军长史萧须之及萧道成的次子骠骑从事中郎萧嶷都认为:“刘昱爱好单独在路上行走,根据这个情况来想办法就容易成功。而在外地州镇起兵,很少有胜利的,只是白白地先替别人受到祸害罢了。”
东中郎司马、行会稽郡事李安民则想拥奉江夏王刘跻在东方起兵,萧道成没有允许。越骑校尉王敬则暗中地交结萧道成,晚上穿着黑色的衣服匍匐在道路旁,给萧道成侦察刘昱的来往踪迹,萧道成命令王敬则暗中交结刘昱的侍从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十五人,让他们在宫中等待机会。
这天夜里,刘昱穿着便服到领军将军府门口,侍从们说:“全府的人都睡了,何不跳墙进去?”
刘昱说:“我今天晚上想到另一个地方玩耍,这里等明天晚上再说。”
员外郎桓康等在萧道成的门内听到了他们的说话,第二天,刘昱乘坐敞篷车,同侍从们到台冈比跳高,然后又去青园尼姑庙,晚上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去找昙度道人煮狗吃,喝得醉醺醺的,就回到仁寿殿睡觉。
刘昱平常很喜欢杨玉夫,这天忽然恨起杨玉夫来,一见面就咬牙说:“明天当杀了这个小子取你的肝肺。”
这天夜里,命杨玉夫守望女星过银河,对他说:“看到织女过河就来告诉我,没看到就要杀了你。”
当时刘昱出宫回宫没有一定的时间,宫省内的各个殿阁夜里都不关门,守夜的人怕遇上刘昱,没人敢出来。守门的士兵都逃避起来,宫内外没人管束。这天晚上,王敬则出宫,杨玉夫趁刘昱熟睡,就同杨万年取下刘昱的防身刀杀死了刘昱。
守夜的头目陈奉伯用袖子装着刘昱的脑袋,按平常的进出方法,称有诏命打开承明门出宫,把刘昱的脑袋交给王敬则,王敬则飞速赶到领军将军府敲门大叫,萧道成怕是刘昱欺诈不敢开门,王敬则就从墙上把刘昱的脑袋扔进去,萧道成洗干净血污看后,就穿上军服乘马出府,王敬则、桓康等人都跟着他前往皇宫。
到了承明门,慌说是刘昱游玩回来,王敬则怕宫里的人从门洞口看见,就用刀环堵住门洞,叫门叫得很急,宫门打开后一拥而进。从前每晚刘昱开门进宫,守门的人个个胆战心惊,不敢抬头看,到这时也不怀疑。等到萧道成进入大殿,殿中的人十分吃惊,听说刘昱已死,都齐喊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