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毕业就失业还是毕业就创业

随着智能技术被应用在更多的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越来越手足无措。2016年6月7日,中国有950万高中生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而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016年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为770万人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时竞争,如图1-6所示。然而,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时代背景与智能革命的技术浪潮相互叠加,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经济领域创造就业机会的糟糕表现却远远低于社会的预期。

图1-6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人们几乎普遍把四年大学毕业后获得的学位看做找到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的重要凭证,诸如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毕业证更被认为是进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者外资企业的敲门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所从事的大部分工作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化或机械化操作。但与此同时,由一般大学生能够完成的程序化的白领工作任务也并没有躲过人工智能的席卷。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人社部正在酝酿延迟退休的方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大学毕业生选择延迟毕业,通过攻读更高的硕士学位、MBA或者博士学位来谋求相对更好一些的工作。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进一步加剧了本科生找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使得硕士文凭迅速贬值。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放弃寻找工作从而消极地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还有很多二批本科、三批本科或者职业学院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没找到工作而不得不从事一些既不稳定收入又低的兼职性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人工智能的冲击,大学教育体系和体制自身的弊端也难辞其咎。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也已经让很多大学意识到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必须实现快速转型,否则,未来这些学校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解决就业问题的另外一个策略是鼓励创业。比尔•盖茨大学辍学创业的故事激励着中国几代年轻创业者,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了诸如马云、扎克伯格、马斯克等人创业故事的鼓舞而投身到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去。2015年,中国政府报告中首度出现一个新的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目前为止,这个关键词仍然是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此之前,李克强总理主持报告起草时特别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说法,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要在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以此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事实上,政府也希望能够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刺激作用,实现“保增长、稳就业”的重要目标,从而确保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被控制在“合理区间”。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创业意味着在自身就业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还创造了少则三五个,多则成千上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著名的经济学家辜胜阻在解读这一政策的时候谈到应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创业服务,努力扩大创业规模,提高创业比例。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如何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意识,以及对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是大学教育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创业培训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很多大学而言,要填补这个空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无论是消极地失业还是积极地创业,这都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的智能革命已经促使当前的工作模式和社会制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包括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及劳动力自身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重新审视对于工作的定义和预期。不只是体力型蓝领、知识型白领和中层管理人员被自动化技术给挤掉,就算是各路专家,在已经滚滚而来的“工作毁灭浪潮”面前也无法幸免——我们的工作性质正在发生与之前的失业周期截然不同的本质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了奴隶和农奴的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减轻了农业和手工劳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正在终结制造业、服务业乃至知识领域中大多数劳动力的有偿劳动。我们看到的将是劳动者及其创造力从雇佣劳动力的工作岗位中被释放出来,这些过剩的大脑和溢出的劳动者都在思考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我应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