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园林工程施工定额

一、园林工程施工定额概述

园林工程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或工序为测定对象,确定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直接用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种定额。其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组成,是最基本的定额。

由于施工定额包括了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三个部分,施工定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合理地组织施工生产和按劳分配两个方面。因此,认真执行施工定额,正确地发挥施工定额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对于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定额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依据;

②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订施工作业计划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需用量计划的依据;

③是施工队向工人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

④是实行计件、定额包工包料、考核工效、计算劳动报酬与奖励的依据;

⑤是班组开展劳动竞赛、班组核算的依据;

⑥是编制预算定额和企业补充定额的基础资料。

总之,编制和执行好施工定额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施工企业内部施工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园林工程施工定额组成

(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又称人工定额,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劳动者完成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和企业对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要求。在各种定额中,劳动定额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劳动定额的作用

劳动定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生产和按劳分配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促进生产。当前对企业基层推行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分配形式,无一不是以劳动定额作为核算基础的。具体来说,劳动定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劳动定额是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②劳动定额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

③劳动定额是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必要条件。

④劳动定额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

2.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就是某种专业(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合理的劳动组合、合理的使用材料、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合条件下,生产某一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作时间,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生产时间、辅助生产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以及工人必要的休息时间。

时间定额以一个工人8h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作为一个“工日”单位。计算如下:

(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就是在合理的劳动组合、合理的使用材料、合理的机械配合条件下,某种专业(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工日中所完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产量定额根据时间定额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时间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般以工日和完成产品的单位(如m3、m2、m、t、根等)来表示,如工日/m3(或m2、m、t、根等)。

(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其关系如下: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都表示同一个劳动定额,但各有其作用。时间定额便于综合,便于计算总工日数,便于核算工资,所以劳动定额一般均采用时间定额的形式。产量定额便于施工班组分配任务,便于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3.劳动定额的编制

劳动定额的编制昂奋有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营估工法。

(1)技术测定法。即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及施工条件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详细地记录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完成产品数量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记录进行整理,科学地分析各因素对消耗量的影响,从而获得编制定额的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技术依据充分,定额水平先进合理,能反映客观实际。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操作复杂。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实际施工中的同类工程和生产同类产品的实际工时消耗和产品数量的统计资料(施工任务书、考勤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整理,结合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来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所考虑的统计对象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以具有平均先进水平的地区、企业、施工队伍的情况作为统计计算定额的依据。统计中要特别注意资料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定额的编制质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工作量小。其缺点是,要使统计分析法制定的定额有较好的质量,就应在基层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制度,并剔除一些不合理的虚假因素,为了使定额保持平均先进水平,可从统计资料中求出平均先进值。

(3)比较类推法。比较类推法也叫典型定额法。该方法是同类型的定额子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子目,用技术测定法确定各种消耗量,然后根据测定的定额用比较类推的方法编制其他相关定额。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有一定的准确性。其缺点是,该方法运用了正比例的关系来编制定额,故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掌握工序、产品的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的“类似”或“近似”的特征,细致地分析施工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防止将因素变化很大的项目作为同类型项目比较类推。

(二)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下,在节约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等的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运输计划、供应计划、计算仓库面积、签发限额领料单和经济核算的根据。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积压、浪费的必要前提。

1.施工中材料消耗的组成

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须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必须消耗的材料,指在合理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工程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必须消耗的材料属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其中:直接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材料各种类型的损耗量之和称为材料损耗量,除去损耗量之后净用于工程实体上的数量称为材料净用量,材料净用量与材料损耗量之和称为材料总消耗量,损耗量与总消耗量之比称为材料损耗率,它们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材料总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为了简便,通常将损耗量与净用量之比作为损耗率。即:

材料总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现场施工中,各建筑材料的消耗,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消耗定额。

2.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理论计算法。

(1)观测法。观测法亦称现场测定法,是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在施工现场按一定程序对完成合格产品的材料耗用量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整理,最后得出一定的施工过程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利用现场测定法主要是编制材料损耗定额,也可以提供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的数据。其优点是能通过现场观察、测定,取得产品产量和材料消耗的情况,为编制材料定额提供技术根据。

观测法是在现场实际施工中进行的。观测法的优点是真实可靠,能发现一些问题,也能消除一部分消耗材料不合理的浪费因素。但是,用这种方法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由于受到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观测人员的水平等限制,仍然不能把所消耗材料不合理的因素都揭露出来。同时,也有可能把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某些与消耗材料有关的缺点保存下来。对观测取得的数据资料要进行分析研究,区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以制定出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达到的材料消耗定额。

(2)试验法。试验法指在材料试验室中进行试验和测定数据。例如:以各种原材料为变量因素,求得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耗用量。

利用试验法,主要是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配比作出科学的结论,为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但是,试验法不能取得在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下,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对材料耗用量影响的实际数据,这是该法的不足之处。

试验室试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计量要使用标准容器和称量设备,质量要符合施工与验收规范要求,以保证获得可靠的定额编制依据。

(3)统计法。统计法指通过对现场进料、用料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精确依据。

采用统计法,必须要保证统计和测算的耗用材料和相应产品一致。在施工现场中的某些材料,往往难以区分用在各个不同部位上的准确数量。因此,要有意识地加以区分,才能得到有效的统计数据。

用统计法制定材料消耗定额一般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①经验估算法。指以有关人员的经验或以往同类产品的材料实耗统计资料为依据,通过研究分析并考虑有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②统计法。统计法是对某一确定的单位工程拨付一定的材料,待工程完工后,根据已完产品数量和领退材料的数量进行统计和计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门人员测定和实验。由统计得到的定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准确程度较差,应对其分析研究后才能采用。

(4)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直接计算材料耗用量。计算法只能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净用量,材料的损耗量仍要在现场通过实测取得。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对工程结构、图纸要求、材料特性和规格、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法等进行了解和研究。计算法适宜于不易产生损耗,且容易确定废料的材料,如木材、钢材、砖瓦、预制构件等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从理论上都可以计算出来,不可避免的损耗也有一定的规律可找。

理论计算法是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中比较先进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制定材料消定额,要求掌握一定的技术资料和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有较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3.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在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时,某些工序定额、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中涉及周转材料的确定和计算,如劳动定额中的架子工程、模板工程等。

周转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属于通常的一次性消耗材料,而是可多次周转使用,经过修理、补充才逐渐消耗尽的材料,如模板、钢板桩、脚手架等。在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时,应按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办法确定。

周转性材料消耗的定额量指每使用一次摊销的数量,其计算必须考虑一次使用量、周转使用量、回收价值和摊销量之间的关系。

(三)机械台班定额

在建筑工程中,有些工程产品或工作是由工人来完成的,有些是由机械来完成的,有些则是由人工和机械配合共同完成的。由机械或人机配合共同完成的产品或工作中,就包含一个机械工作时间。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或称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使用机械,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某项工作所必需的机械工作时间,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以及使用机械的工人生理需要与休息时间。

1.机械台班定额的作用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作用是施工企业对工人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下达施工任务,实行计划奖励的依据;是编制机械需用量计划和作业计划,考核机械效率,核定企业机械调度和维修计划的依据;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资料。

2.机械台班定额的表现形式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形式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1)机械时间定额。机械时间定额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机械时间定额以“台班”表示,即一台机械工作一个作业班时间。一个作业班时间为8h。

由于机械必须由工人小组配合,所以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的时间定额,同时列出人工时间定额。即:

(2)机械产量定额。机械产量定额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条件下,机械在每个台班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机械时间定额和机械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关系。

3.机械台班定额的编制

(1)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拟定机械工作的正常条件,主要是拟定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和合理的工人编制。

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就是对施工地点机械和材料的放置位置、工人从事操作的场所,作出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就是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和设计能力、工人的专业分工和劳动工效,合理确定操纵机械的工人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人的编制人数。

(2)确定机械1h的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确定机械正常生产率时,必须首先确定出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

机械纯工作时间指机械的必需消耗时间。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作机械1h的生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对于循环动作机械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对于连续动作机械

工作时间内的产品数量和工作时间的消耗要通过多次现场观察和机械说明书来取得数据。

对于同一机械进行作业属于不同的工作过程,如挖掘机所挖土壤的类别不同,碎石机所破碎的石块硬度和粒径不同,均需分别确定其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对工作时间的利用率。机械的利用系数和机械在工作班内的工作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在确定了机械工作的正常条件、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和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之后,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施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三、园林工程施工定额手册

施工定额手册是根据全国统一劳动定额,结合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组织条件,参考历史资料编制的,编排形式与全国劳动定额类似,按工种划分册,册下按分部工程分章,按材料、施工方法和构造部位分节,节下再分项。主要内容由目录、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分项工程定额项目表及附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