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命的共性企盼与情感的个性诉求——建组前筹备

2011年10月4日午后,沈阳师范大学。

校园里,国庆节长假假意正浓,出奇的安静。此时,坐落在戏剧学院四层的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却好不“热闹”,即将建组的话剧《弥留之际》的主创老师们正围坐在研究所圆桌前,被王延松导演激情四溢的演说鼓动着,每个人的内心都随之潜流涌动……

1.筹备建组:有计划、大范围推进

话剧《弥留之际》由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创作。2011年12月受华文戏剧研究会之邀,沈阳师范大学演出的话剧《弥留之际》赴澳门参加第八届华文戏剧节。

《弥留之际》之所以由沈阳师大师生演出,缘于导演王延松的特殊身份。除了国家一级导演外,王延松还是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所长。

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是沈阳师范大学校属独立研究所。研究所在高校这个平台上,以剧场实践为先导,高效、有序地进行着戏剧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在研究所成立仅仅四年的时间里,王延松先后执导了德国剧作家毕希纳的《莱昂瑟与莱娜》,曹禺《原野》的精编英文版和《弥留之际》,三部戏以戏剧排练和演出拉动教学和科研,在全球化时代新的教育格局与形势下,为戏剧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多元与深化改革做了有益的教学实验与理论探索。作为这三部剧的导演,王延松的文化胸怀和艺术理想,尤其是其对戏剧艺术的热爱无不渗透在每部戏的文本解读和舞台艺术呈现中,无不具体而微地贯穿在每部戏的宏观运筹和创作的每个微观细节、每句台词之中……三部戏也可以说是三个种子,是王延松有计划性地,针对当下戏剧教育与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探索和实验。这三个连续的高难度教学实验,都是从经典解读入手,凸显戏剧学科的综合实践性与恒久价值观,既重视艺术中的技术,又兼顾艺术中的哲学,是不折不扣的以表演为核心戏剧学科的综合教学。

话剧《弥留之际》是王延松导演新解读曹禺“三部曲”与青年曹禺深度“对话”之后,有机会再次深度诠释曹禺剧作,这次创作他面对的是老年曹禺,他有机会与老年曹禺真切“对话”,这是怎样的际遇、何其幸运……自然,王延松的压力也不小,新解读曹禺“三部曲”排演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学界的认可,如果《弥留之际》失败了,不是令人扼腕吗。

当时,剧组主创不能不心生疑虑:这次王延松与老年曹禺“对话”能够畅快自如吗,《弥留之际》能排好吗……所有的疑虑和困扰,被之后的排练一点点化解着。伴随建组、伴随排练一步步深入,渐渐地,整个剧组对于王延松这次的成功已经坚信不疑。我们坚信,《弥留之际》不但不会失败,并且一定会独具特色。

《弥留之际》是王延松在沈阳师范大学执导的第三部戏。之前两部戏每次建组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这次王延松会用怎样的方式建组,想象着各种可能性,对这次如何建组充满了期待……

如同一戏一格,每个戏排练前的建组方式也因戏因人而异。

王延松在沈阳师大排的第一部戏《莱昂瑟与莱娜》,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举行正式的、仪式化的建组会,而是各路人马齐头并进。主创人员、学生演员的选定和排练先期进行,等特约主演孙海英等行家里手进组的时候,对学生演员的前期训练基本告一段落,这样有效保障了排练的顺畅进行和快速推进,如期完成了演出任务。第二部精编英文版《原野》的建组则不同,可谓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因为是英文版,而且有非职业化的特点,建组方式大不寻常。先后经过了:在全校广而告之、海选演员——组建表演工作坊——从工作坊中选拔优胜者建组。这样大规模、跨学科、跨专业推进,有效鼓动和吸纳了全校热爱戏剧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在被吸纳的师生中,竟然有因为排练、因为参演而改变了专业、改变了人生轨迹的,而且不止一人。这是后话,姑且不表。

《弥留之际》的演员选定和建组方式,因为这个戏的特殊性而迥异于前两部。

因为是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传记体戏剧,因为王延松在沈阳师大学科建设上特别的价值诉求,他期待通过以表演为核心的综合戏剧教学,凸显戏剧学科的综合实践性和经典剧作的恒久价值观……因此,这次排练带有了很强的学术探讨性和跨学科综合教学的意味。与王延松一贯的工作风格相同,这次排演也不是无准备之仗,一切进程和状态都在他精心筹划和掌控之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与上部戏在全校“大张旗鼓”地在非专业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海选不同,这次是在戏剧学院为主的专业学生中选拔,为了更多的学生受益,为了这次排演价值的最大化,《弥留之际》的建组最大限度地扩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拉长战线。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剧组,主要由演员组、舞美组(道具、灯光、音响设计、造型设计)和编导组的同学组成,还有就是剧务。而剧务组的同学也都是渴望跟戏学习但没有角色任务的表演系学生,王艳辉就是其中一员。尽管是剧务,他由始至终认真跟戏,不错过每个学习的环节,受益匪浅。

排练结束后,王艳辉写了《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话剧〈弥留之际〉感言》一文:

 

作为一名当时即将步入社会的应届生,能有幸参与到这部戏的排练,感觉是给我自己镀了一层厚厚的金!现在想起来仍倍感激动和震撼!

虽说过了很长时间,但是排练的画面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尽管我本身是学表演的,但是排练中,并不是以演员身份进组的,有些遗憾,也有些庆幸。若当时我是这部戏里的演员,我就不会有心思全面观察、了解、揣摩每一个角色的状态和导演排练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能更好地考察和感受导演每一句话的用意和最后结果的呈现;每天我也跟着演员一样听导演阐述,对词找感觉,初排的每一个阶段,真正感受“文字叙事转化为舞台叙事”的过程!这是一种享受!在此期间,你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每一个语气和场景的设定,都有它在这部戏里的价值。当导演阐述完为何这样做时,你的脑子里会浮现经过修饰后的完美画面!享受也在于此!

其实学表演这些年来,无论是老师还是书籍都在强调找感觉!也许是年龄小,也许是经验不足,我们似乎只知道感觉重要,而真正的感觉又是什么却一直很模糊,直至参与到这次排练才恍然大悟!毕业后我接触了配音,同样,配音导演也一样说看画面,看嘴,揣测演员感觉,把台词用演员的感觉、用语言演绎出来。可以说这些是我在《弥留之际》剧组中最大的收获!导演每次帮助演员找感觉时都会规定情境具体化,让我们很容易懂为什么这样做,他的一句话至今仍存在脑间:“台词不是戏,规定情境才是戏!”要说身体里的话,不要说纸上的话……很多细节在排练过程中一直触动我!毕业这么长时间我时不时会翻翻那时的笔记和录音,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从那时起对于表演和戏剧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弥留之际》是我表演生涯的转折点,毕业后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但是每次演戏、配戏我一般都会拿《弥留之际》的排练做模板去演绎新的感觉、新的灵魂!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好好走下去!

 

在建组前半年,王延松就和候选学生见面。

2011年4月6日,清明节过后那个晴朗的早晨,对很多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的学生来说都是难忘的。在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王延松第一次以导演兼教授的身份与候选的学生演员见面。这些学生是在之前几个月里王延松通过各种渠道选拔出来的。因为是导演兼教授,王延松第一次和表演专业学生演员候选人见面时,为他们布置了作业:研读曹禺剧作和田本相先生的《曹禺传》、《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等。

之后,按计划,2011年4月20日,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张荔教授为戏剧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做了关于曹禺艺术与人生的专题学术报告:《华美而悲凉的戏剧人生——曹禺及其创作精神》,为《弥留之际》建组做进一步准备。继之,2011年5月9日,王延松又为以戏剧学院和文学院为主体的全校师生做了关于 新解读曹禺“三部曲”创作的专题讲座:“新解读、新叙事、新样态——曹禺经典三部曲的现代性审美呈现”。在讲座中,他总结了自己的戏剧实践,与师生们分享了创作心得。讲座中,王延松强调指出,戏剧与当代的关系是恒定的,戏剧家要非常敏感,离不开与时代此时此刻的关系。他的新解读就是在这条路上,是审美与剧场的必然选择。他在这种关系中的作为,是对这种恒定关系的感觉、捕捉和把握,是深层的链接……

同一天,王延松又组织召开了一次筹备会议,更进一步推进建组工作。

这次会议上,王延松从自己的戏剧观谈起,强调了戏剧作为剧场艺术的特性,特别希望这次排演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期待通过实现剧组的功能,完成一次卓有成效的戏剧教学,让剧组的每位师生都在激活的状态中,释放能量。因为是筹备期,王延松强调了剧组同学的前期功课,指出,话剧艺术要从理解力开始,从阅读剧本开始,并强调结合具体的演出任务细读剧本。

因为任该剧的排练统筹,早在建组前笔者就参与了修改剧本、挑选演员等相关工作。和笔者一样,这次的主创人员很多是第三次与王延松共事,在前两部戏与他的合作中,我们大家基本了解了王延松特有的工作作风和艺术个性。主创老师们都知道,这部戏和前两部一样,也是一个高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戏。和2009年排演毕希纳的《莱昂瑟与莱娜》一样,他们不免疑惑,这样的戏能排吗,咋排呀!而笔者与王延松等同人一路走来,心里很清楚,这部戏不仅能排,而且,王延松一定还能排出彩。当然,大家也一定和前两部戏一样,会异常辛苦、劳累。笔者的判断基于两点基本认识:第一,王延松多年对曹禺及其精神世界的深度探幽,特别是经由新解读曹禺“三部曲”的创作,他已经深谙曹禺及其剧作的美妙之处,所以,今天来做关于曹禺的传记体话剧,在多年“库存”的基础上,他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第二,王延松对这部戏的艺术构想已经胸有成竹,早在一年前,他就对这部戏有了远景规划和内心期待,并伴随剧本的修改被不断完善、提升。

2.建组前第一次主创会

如何以自己的创作激情感染各位主创,如何以一己的创作冲动唤起各位主创的创作欲望,是导演创作中的必答题。

为了解决这道难题,在2011年10月4日午后第一次主创会上,王延松针对这部戏的特殊性,将“文学叙事转化为舞台叙事”作为核心和切入点,为每位主创声情并茂地描绘了令人憧憬和期待的演出远景,从曹禺个体生命际遇讲到了排练中他的总体策略:

 

人的弥留之际,有生命的共性企盼,也有情感的个性诉求。用普遍的生命企盼引发叙事悬念,以此把观众一步步吸引住,而晚年曹禺的弥留诉求令观众感到惊奇而后被深深触动。这是我导演《弥留之际》的首要策略,也是我用戏剧解读晚年曹禺生命状态的创作路径。在调整文本和把握排练的各个阶段,这个导演策略将贯穿始终。

 

长时间细致周密的前期准备让王延松对这部剧的“故事结构”了然于心。他认为,曹禺晚年用各种属于他的方式反复自我“告别”,这可以在万方《灵魂的石头》中,还有他给巴金写的信中看到种种端倪。他设想:

 

从家中睡梦辗转医院病榻,前后两张床构成了这部剧可以表演的叙事空间。全剧设“序幕”和“尾声”,中间若干场,单一而工整。而如此结构为的是灵动叙事——曹禺的“弥留之际”既是故事结构,也是生命象征,灵动的空间为整体象征提供叙事的自由。

 

在处理人物关系和叙事线时,王延松指出了自己的“纵横交错”“立体叙事多面体”的导演构想:

 

曹禺和小方子的“对儿戏”,与先后三位妻子的“对儿戏”构成一条亲情叙事线。曹禺与巴金相知、与黄永玉的“对儿戏”构成一条超越亲情的特殊友情叙事线,所以曹禺笔下的人物大多穿插在这条叙事线里边。亲情友情两条线平行纵深展开,所用作品人物自由穿插多元分散叙事,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叙事多面体。

 

负责舞美设计的韩涛教授是王延松的老搭档,当他的讲话意犹未尽时,韩老师便带着特有的乡音由衷地感慨,“王导这次真是太仔细了,以前主创会从来没有这么具体过”……如此具体的导演阐释,当然源于他拥有大量的“库存”和充分的前期筹备,同时,更因为王延松对人心的了解和掌控能力。针对主创老师们普遍的为难情绪,排练之前,如何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地鼓舞士气自然关乎将来工作能否顺利、高效地展开。

在主创会议上,王延松的创作激情、各种详尽的艺术构想感染并激发了在场的主创。他们的创作诉求进一步明了,清晰地预见了演出的远景,这些对于在高校排戏至关重要。因为每位主创不仅仅是创作个体,亲自参与创作,而且他们同时都身为教师,在他们身后还有共同参与创作的学生等待着引领和指教。剧组各个部门就是一个个小团队,只有他们的力量被充分调动,以及各个团队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排练教学和演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