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说书艺术

何红艳

科尔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老蒙古族部落之一。“科尔沁”一词原系鲜卑语,最早见于《南齐书·魏虏》中《魏虏》述北魏拓跋鲜卑族的称呼用语曰:“檐衣人为 ‘朴大真’,带仗人为 ‘胡洛真’,通事人为 ‘乞万真’,守门人为‘可薄真’,伪台乘驿贱人为 ‘拂竹真’……”(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4页。,这里科尔沁就是指带仗人“胡洛真”意为带弓箭的侍卫。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在成吉思汗称帝前设立一支卫队,其弟哈布图·哈撒尔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其营帐的警卫和监督。科尔沁当时是个军事机构,平时负责护卫,战时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嘉靖年间,哈布图·哈撒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哈斯哈喇被厄鲁特部所破,南下避居嫩江流域,因同族中有阿鲁科尔沁,所以也称为嫩江科尔沁,也就是现在的科尔沁。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即皇位,他把内蒙古四十九个旗分为六个会盟,哲里木会盟是其中之一,由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管辖,范围包括哲里木十部(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扎鲁特旗;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那木斯来:《清代蒙古盟旗由来与划分》,内蒙古少儿出版社1984年版,第22—167页。。此十个旗三年会盟一次,推选盟长,掌管十旗主要行政事务。新中国成立后,把通辽命名为会盟(哲里木盟)所在地。1999年撤盟改为通辽市,所辖范围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科尔沁区(原通辽市);霍林河。“科尔沁”一词是包含历史、部族和地域三重含义的名称。科尔沁蒙古族的文化经历了传承、积淀、演变和整合的过程之后,形成了复合、多元、开放的区域文化体系,这些为科尔沁历史文化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和广阔的背景。

一 科尔沁蒙古族的历史文化

蒙古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族,蒙古语族中有三种方言清格尔主编:《现代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即卫拉特方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内蒙古方言。内蒙古的方言包括: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巴林、察哈尔·锡乌、鄂尔多斯和额济纳阿拉善这六个土语。科尔沁土语是科尔沁蒙古人世代使用的内蒙古语方言之一,它也是内蒙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大约143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通辽年鉴》(2010年),第32页。,范围比较广的土语。长期以来,科尔沁蒙古人民使用这些文字记载着这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大量记载各种文化信息的民间印刷本、手抄本得以流传至今。

科尔沁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为博。博(本意是因兴奋而狂舞之人)是北方蒙古民族最早信奉的一种原始多神教,起源于母系社会时期。在科尔沁博因其作用不同,称谓也不同:男博称为孛额,女博称为渥都干,白博与黑博,还有幻顿(主要祭天,世袭制)、莱青(主要治病)。博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等地。它最主要用于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在行博过程中,巫师头戴铜制五佛冠,腰扎有九个圆形铜镜的裙子,手持单面鼓扭腰、旋转、跳跃,动作粗犷、节奏明快、鼓舞结合、曲调丰富具有宗教性、象征性、地域性特征,也被称之为博舞。博舞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请神、下神、送神,每个步骤中的唱与舞是有所区别的。科尔沁博舞经过漫长发展与演艺,渐渐形成了精灵舞、女博舞、莱青舞等成熟模式。博舞是一种舞蹈艺术,它是由模拟狩猎生产演变而成为歌舞事神的艺术形态。大约在明末清初,博舞慢慢分化为另一种舞蹈形式——安代舞。

安代舞——本意为抬起头来,起源于库伦旗的蒙古族人口聚居地,它是一种祈求神灵庇佑,祛病消灾的宗教性质的舞蹈。流传至今的安代舞传说有30余种,较为经典说法其一:“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上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女儿突患怪病,饮食无序,喜怒无常,久治不愈,父亲心急如焚,便用勒勒车拉着女儿到外地看病。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又加重,生命垂危。此时老人不知所措,绕车奔走哭歌。奇怪的哭歌声引来周围的许多人,人们纷纷跟在其后绕行哭歌。不知是被这不寻常的场面所感动而忘了病痛,还是病魔真的被吓走,此时姑娘也悄然起身下车,尾随众人甩臂顿足,待众人发现,她已跳得大汗淋漓,病愈如初。奇闻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科尔沁草原。”白翠英、刑源、福宝琳、王笑:《安代的起源及其发展》,通辽出版社1983年版。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简单易学,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幼,围圈按逆时针方向随音乐或歌声甩巾(绸)踏步,绕圈跑跳,舞姿奔放,爽朗明快。2006年5月“蒙古族安代舞”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尔沁民歌是科尔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收集整理蒙、汉文出版的科尔沁民歌有50多部。这些民歌内容丰富、旋律优美、语言精辟,巧妙地运用比、兴、衬托、复唱、排比、夸张、比拟、设问、对仗、旁描等手法。科尔沁民歌格律尤为独特,即每行的音节数目不求相同,但每行的重音数目要求一致,并且音韵的安排主要是押头韵,这种风格使得民歌有一种特殊的音韵美。同时各章节运用重叠复沓手法,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民歌的主题,艺术效果感染力强。科尔沁蒙古族民歌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音乐(曲调)分类;二是按文学(内容)分类。音乐分类主要有长调民歌,短调民歌。长调民歌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节奏自如,主要流传于游牧区。短调民歌则流行于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节奏规则,节拍固定;按照文学分类又可以分为两种:叙事民歌和抒情民歌:叙事民歌每首都可以叙述出一个故事,有的完整,有的片段。长篇叙事民歌结构庞大,内容完整,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动人,不仅记录了近现代科尔沁历史进程,而且大多深层面触及科尔沁近现代蒙古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情感世界和精神面貌,应该说是口耳相传的科尔沁近现代社会史。如著名的《嘎达梅林》、《达那巴拉》、《那木斯来》、《韩秀英》、《娜布其公主》等。这些叙事长歌旋律宛转动听、主题深刻、情节动人、语言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抒情民歌大多用于祭祀、赞美“五畜”、游牧、狩猎、劳动、教育、幽默等。这些民歌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传承,使这珍贵的艺术得到世代传唱,更重要的是还准确保留了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民歌所独有的演唱方式、表演技巧、独特的民族语言以及悠扬动听的曲调艺术魅力。

科尔沁蒙古族民间文学中,有许多古老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内容涉及山川风物、飞禽走兽等自然万物,更多是各地民风民俗的传奇故事,如《马头琴的传说》、《库伦荞麦的传说》、《黄骠马的故事》、《巴拉根仓的故事》、《乌力吉和陶格涛的故事》、《诺恩吉雅的传说》等。其中《巴拉根仓的故事》中的巴拉根仓是流传至今蒙古族人民根据自己的愿望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总是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和巴彦、王爷、财主、喇嘛等展开斗争,具有超常的胆识谋略和过人的术能本领。

科尔沁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主要为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按音乐体裁又可以分为民间民歌、民间器乐与乐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种。其中以民间音乐为主体,它样式最全且最能体现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质。科尔沁蒙古族的民歌有长调(乌日图道)、短调(包古尼道)、长篇叙事歌(乌格勒呼道)、祭祀歌曲和儿歌(呼呼德道)等多种。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中的珍品,分为单声形式和多声形式两种,长调的节奏和节拍相对自由,旋律悠长、舒展、起伏较大,演唱时常在长音处以特殊的颤音方法唱出密集的节奏,产生特殊的音乐效果,这种特殊的演唱技巧被称为“诺古拉”。蒙古族长调因其独特的韵味、鲜明的民族气质、浩如烟海的曲目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已被列为国家级口头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二 科尔沁蒙古族的说书艺术——胡仁乌力格尔

科尔沁蒙古族说书艺术是以说、唱、伴奏、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科尔沁草原上蒙古族聚居地(科尔沁左翼中、后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

胡仁:蒙古语意为胡琴(低音四胡);乌力格尔:蒙古语为故事。胡仁乌力格尔就是在胡琴伴奏下演唱的故事。胡仁乌力格尔在17—18世纪初起源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并不断向北传唱,流传于广袤千里的东部蒙古族各地,甚至传唱到蒙古国东方省和中央省。科尔沁草原说唱艺术的传承者最早可以追溯到著名民间艺人旦森尼玛(1836—1889),为漠南蒙古贞人(现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从小就在寺庙当喇嘛,天资聪慧,蒙藏精通。他二十多岁开始编唱中原唐代历史传奇《五传》《苦喜传》、《全家福》、《殇妖传》、《契僻转》、《羌胡传》(上、下册)五部系列小说构成。的故事,这种用四胡伴奏说唱形式开创了蒙古族说书艺术的先河,随后传播到扎鲁特旗、达尔罕王旗(现科尔沁左翼中旗)、土谢图旗(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说书艺术是在蒙古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及其他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孕育、演变,并吸收借鉴汉族历史文化和说唱艺术技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形式。2006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漠南蒙古贞地处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界带,因此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尤其是在1578年,土默特部阿勒坦汗正式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或喇嘛教)。此后喇嘛教也慢慢在北方蒙古草原上蔓延。满族入主中原,为了安抚北方蒙古族,采用和亲、牛录制度。清崇德四年,皇太极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下嫁达尔罕王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公主随身带来了多位活佛喇嘛,修建寺庙,宣传喇嘛教。据统计,清朝初年,科尔沁蒙古族地区的喇嘛约有数万人,清朝末期约有10万人,占男子人口总数的40%—50%,个别地区达到60%德格勒:《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喇嘛教的兴盛使寺庙变成了科尔沁蒙古族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较大的寺庙都设有各种“扎仓”(学部),这些“扎仓”是学习文化、哲学、历法、数学、医学和艺术的专业机构、场所。科尔沁蒙古族中很多著名的医生、学者、艺人大多都是喇嘛出身。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民间说书艺人中,喇嘛出身的艺人大约占有一半。通过藏传佛教的渠道,《格斯尔汗传》、《潘查丹特尔》、《三十二个潘查丹特尔》、《三十二个木偶的故事》、《魔尸的故事》、《目连救母的故事》也大量流传开来,丰富了游牧民的文化生活。

说书艺术的曲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主要分为传统和新编曲目两大类。传统曲目主要是汉族经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唐传奇《五传》等。新编主要有根据现代电影小说改变的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董存瑞》、《新儿女英雄传》、《嘎达梅林》等。《嘎达梅林》是根据长篇叙事民歌改编,嘎达梅林(1892—1931),科尔沁左翼中期人。“嘎达”意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老小), “梅林”为满语梅勒额真,是清代官名。现代意义就是部队里的小领头。19世纪20年代末,科尔沁达尔罕王勾结张作霖强行垦荒,使大批游牧民失去草场,背井离乡。嘎达梅林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到沈阳请愿,被捕入狱。越狱后起义带领千余人抗争,最后因寡不敌众牺牲在西辽河畔,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雄事迹,传唱至今。

科尔沁蒙古族说书音乐是以古老的英雄史诗为母体,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民歌、好来宝、安代舞、萨满音乐、佛教音乐、祝赞词、神话、传说和汉族文化艺术的有益成分,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说唱艺术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本身虽然已经衰亡,但其精华却在现存蒙古族说书音乐中得到了保存。蒙古族说书艺术的音乐,根据其体式特征可分为固定曲调、基本曲调和变化曲调三种。固定曲调,类似汉族曲艺、戏曲中的曲牌体,有曲牌名称,具有专曲专用的特点。如《故事开篇》、《皇帝上朝》、《打仗调》、《思念曲》等,往往被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胡尔奇所运用。据统计,蒙古族说书音乐的表现风格,可以分为四类:吟诵调、叙述调、抒情调和诙谐调。

在草原上说书艺人被称之为“胡尔奇”,这些民间艺人既要掌握胡琴的演奏技巧,也要掌握语言运用能力和演唱技巧。这种以说故事为主,道白为辅,唱和表演相互结合是科尔沁说书艺术的主要特征。科尔沁说书艺人基本上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据1988年统计,说书艺人已达到600多人叁布拉诺日布:《科尔沁曲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这也是蒙古族说书艺术的发展高峰。艺人们通过一代又一代演艺创作,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说唱程式,从音乐、曲目、语言、表演风格分为三大流派——经典派、传统派和创新派。经典派:演唱的主要内容大多都是英雄传奇故事,叙事为主,曲牌固定,善于描绘激烈的战争场面。代表艺人尼玛、吴钱宝、李双喜等。传统派:说唱规范,按照一定的曲牌和词汇叙事,擅长言简意赅,短小精悍,音乐强劲。创新派:旧曲新唱,现实性强。善于结合新时代、新生活特点,曲调多变,情节生动,具有生活气息。

科尔沁说书艺术是蒙古族灿烂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说书艺术以其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和艺术特征,体现了蒙古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成为科尔沁蒙古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