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体间性与由生活世界向先验主体性的回溯之途

一 先验还原的路径与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回溯性分析略论

在将所谓客观的科学还原为奠基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的意识生活的成就之后,生活世界成为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的主题。

正如胡塞尔所说,使生活世界成为主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态度下对生活世界的朴素的态度的考察;另外一种是以彻底反思的态度考察生活世界以及其中的对象如何被主观性地给予进行的分析,而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的研究就是以后一种彻底反思的方式进行的。

日常的周围生活世界的现象和事实,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习以为常,并通常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其作为客观存在的。但对于现象学而言,要真正反思生活世界的意义及其主观性的经验的构成。首先要悬置我们对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也就是对生活世界的总体上的存在判断以及各种预设的信念和判断。这种悬置并不是对生活世界的现象和经验的彻底的排除,也不意味着生活世界中的直观经验没有意义,而是对生活世界的存在判断的一种方法论的中止判断。

对于现象学而言,生活世界除了经验性的、事实性的直观经验的部分,而且还有其形态学的本质结构,一切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性的发生构成的现象,都以这种本质性的结构为先验奠基的。而且,生活世界不是与主体性无关的、自在的、独立的存在者的集合,而是相关于主体性的存在,世界朝向主体性而显现自身。对于主体而言,生活世界是超越性的意向相关项的整体,或者说是主体性的超越性的总体视域,称之为世界视域。这里的意向性不仅包括主体的直观的意向行为指向世界的意识意向性,而且因为生活世界之中的主体性是具身性的,因此,主体性还以一种具身性的意向性与世界内在相关。

不仅如此,生活世界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地构成的直观经验的领域,关于生活世界的超越性经验具有主体间性的“客观性”。不同的主体以独特的视角直观生活世界的某些侧面或者维度,或者说生活世界以特殊的角度显现给每一个主体。但对于共在于世界的共同体,生活世界的多角度、多维度的显现,形成了一种多种视角相互映照的、相互补充的、对于生活世界的综合性的直观经验的统觉方式。每一个主体性的直观经验的构成,是以对他人已有的关于对象的经验的接受为前提的,甚至主体性的经验构成总是已经以所接受和继承的社会的传统与常态为前提的。因此,主体性与生活世界的意向性关联,还体现为一种主体间性的、社会性、历史性的与世界的意向性关联。

事实上,生活世界是一种多个主体的共同体以主体间性形式历史性地构成的公共的经验的领域。对于主体而言,生活世界有其代际之间的经验的延续、传统的时间性的传承以及共同体所在的常态性,主体性关于世界的经验就是以接受这些传统、常态以及历史地沉积于生活世界之中的经验为前提,以主体间性的形式构成的。

因此,对于生活世界之中的直观对象的经验分析,显示了一种在直观中的多个不同主体的视域的融合,以及所由此形成的主体间性。主体性的意向性的视域之中的对象,依然显现为对于很多主体具有的“客观性”,即便是实际上只存在一个主体,这些对象仍然显现为是对所有主体性开放的、能为其他主体从不同的视角直观的、主体间性的特征。生活世界中的超越性对象的经验,指向了一种具有先验性的、本质性的主体间性。

而对于生活世界的具有普遍性的本质结构的分析,也会显示为这种形态学结构对于所有的主体性都显现为同一性的形式、结构和规律性。因此这些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的本质结构具有一种主体间性的“客观性”,对于任何可能的主体性,生活世界都会显示为具有其统一的结构和秩序的直观经验的整体性视域。

生活世界的这种本质性的结构,作为变动不居的生活世界的底层的先天的本质形式,并非自在存在的本质,而是与主体性相关的、具有其先验根源的意向相关项。这种本质结构的构成,是以先验主体性的意识的本质结构、主体性的具身性的因素为其先验的基础和构成条件的。而且,生活世界是一种由共同体的长期共存过程中历史性地发生构成的,因此,生活世界的本质结构也是具有历史性的、发生构成的维度。在这里,先验现象学显示为是一门关于意识和经验的本质的历史发生构成的现象学。

也就是说,对生活世界的历史性的发生构成的先验现象学的阐明,必然指向了一种为生活世界奠基的先验主体间性。而生活世界本身就是先验主体间性问题进一步展开所呈现的主题。而先验主体间性问题,就是先验自我与他者自我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它的阐明,涉及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先验自我的本性的理解。当然,先验主体间性问题,并不是改变了现象学的先验哲学的方法论和整个理论的根本基础,而是先验主体性问题深化必然要触及到的问题。因此,从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分析,必然会导向先验主体间性问题。而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阐明,需要追溯它在先验自我意识的最为原初的层面的本质结构中去分析其根源和先验的构成机制,才能获得彻底的分析和奠基。也就是说,对于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阐述,同样需要彻底的先验还原方法,最终需要在原初给予的意识之流的内在时间意识结构中,去寻求其如何奠基于先验自我意识的根据和形式。而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探讨,必然导致对先验主体性的彻底化阐明。

因此,从生活世界开始,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分析,会最终导向对先验主体性的回溯,也会伴随着一种进行向先验自我意识的还原。或者说,可以借助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线索,展开由生活世界向先验自我意识还原之途。

当然,对于本书的研究主题而言,先验还原只是对科学展开彻底反思的前提,由科学的理念世界回到先验主体性的最原初的层面,对先验问题在原初给予的意识之流的彻底分析,是为了进一步为先验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问题的阐述奠基,其目的是为了能以纯粹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的形式来彻底地反思生活世界的本体论问题及其先验的根源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为根植于生活世界的科学的意向性的构成以及科学的理念世界的本体论和意义等问题的先验阐明奠基。

对于我们以先验主体间性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由生活世界开始的先验还原而言,从对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理论的分析切入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方式。这是因为胡塞尔在其著作和手稿中对于先验主体间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现象学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很难说这些理论彻底解决了先验主体间性问题,但这些理论的洞见对于我们理解整个先验现象学的框架和思路,以及对我们探索主体间性问题至今还有很大的启发。因此,在下文中,将以胡塞尔所阐述的三种类型的主体间性的分析来导向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先验分析,最终回溯到对先验自我意识的结构的分析。

二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与问题

胡塞尔提出的基本的主体间性理论可以归纳为先验或构成性的主体间性、“视域意向性”的主体间性、传统中匿名共同体构成的主体间性。这三种类型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阐明了主体间性的三个层面:传统中匿名共同体构成的主体间性涉及生活世界理论,这种主体间性是对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具有传统的生活世界中主体间性是如何通过多主体互动、社会地、历史地、发生地构成的阐明;视域性的意向性则侧重于阐明在世界视域中对意向的对象的直观如何已经以主体间性为前提而构成的本质结构;先验的或构成性的主体间性则主要阐明主体间性的先验结构以及其如何作为任何对对象的直观的客观性的前提和来源,即任何客观性的经验已经是以主体间性为其基础而构成的。胡塞尔在其著作和手稿的很多地方或者集中或者分散地阐述这三种理论,对于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洞察、思路和线索。可参见[丹麦]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问题在于,这些论述在何种意义上在先验现象学的意义上阐明了主体间性问题?对于先验主体间性的阐述是否实现了彻底的先验分析,并因此而彻底化了先验主体性的哲学纲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三种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如何?

事实上,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最核心部分即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的角度看,这三种角度的主体间性阐述,还需要追溯和还原到内在时间意识中,才可能阐明先验主体间性的问题的先验起源和构成机制,同时也刻画了先验主体本身的限度和结构。这三种理论的逻辑关系也会在这种现象学的先验分析中被阐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是下文将尝试完成的任务。

本章的主要工作是,以对世界的意向性经验为切入点,以胡塞尔的三种主体间性理论的问题为线索,由意向性问题回溯到使这种对世界的客观经验成为可能的先验主体间性在先验自我意识中的起源。本文的主要任务是,以对三种主体间性理论中的先验阐明的梳理、延伸为基础,把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分析回溯到先验自我意识的结构分析,核心的任务是,通过引入原初意向性概念,深化对内在时间意识的结构的分析,尝试阐述先验主体间性如何在内在时间意识之流中的最终来源和构成方式。

按照胡塞尔的思路,对主体间性的先验阐明,需要依循的路径是在先验自我意识的层面的先验分析。如前所述,对于外在对象或世界的经验的主体间性的存在和意义问题的本体论分析,必然会引出主体间性的先验起源问题。因此,这里对主体间性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从对对象的意向性的经验回溯到对主体间性的构成模式,再到这种意向性和构成模式在先验主体性中的奠基和起源问题。我们当下最直接的经验是我们处于交互多主体性的、社会性的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因此在这里对主体间性经验的先验还原采用胡塞尔后期在《危机》中所阐述的从生活世界开始的先验还原的路径是恰当的。由于这里的主题是先验主体间性问题,因此这里的先验还原将主要集中于直接相关于主体间性问题的领域。在以下分析过程中,将以对胡塞尔的三种主体间性的理论的简要阐述作为先验分析的指引性的线索。

主体间性首先体现为,日常生活世界中,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共在。这种具体情境中的主体间性称为经验的主体间性,为每一个主体与他者的具体遭遇中经验所充实。从时间上而言,每个生命开始之时,婴儿尚在母体中时,已经与母体共在而经验着主体间性。在自我和他者遭遇中,自我主体能够通达他者主体,反之亦然。这种对他者的经验的特殊在于,自我把他者经验为超越性的、外在的存在,即这种对他者的通达方式并不类似于对自我主体的内在,因为他者主体对自我而言是超越性的,恰如外在的对象或世界对自我主体而言超越性;但与主体经验外在对象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对他者的经验是把他者经验为类似于自我的另一个主体、他我;自我能够经验到他者的经验对自我而言是超越性的、外在于自我主体的主体性的经验;这其中被自我经验到的他者主体的经验,包括他者对世界的经验以及对我的经验。

另外,主体间性的另外一维度体现在自我主体和他者主体都能够经验世界中的同一个对象,即这些对象乃至整个生活世界,都显现为可以被主体间性地经验的。

经验的主体间性在生活世界中有其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主体总是已经生活于与其他主体共在的生活世界中,这种生活世界充满了世代传承的传统和文化的经验沉积。在这种文化中,主体间性早已以文化、语言、具身性的方式被建构起来。这种主体间性的环境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存在,并且世代传递,沉积在我们所处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因此,在生活世界中,主体的经验的构成已经是主体间性地构成的,而这种构成模式以及为其奠基的生活方式、语言、观念等是多个主体在历史中代际共同建构并历史地延续和传承。因此,每个主题总是已经处于主体间性的世界中,“在世界中共在”。

第一种主体间性是代际间延续的、继承传统的共同体构成的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历史性地发生构成的主体间性的经验视域,这些生活世界的经验是在一种跨代际的传统的延续和接受中发生地构成并沉积于生活世界的结构之中的。生活世界中的共同体有其基本的常态性的规范、原则和习俗等的限定,因此,这种主体间性的经验是一种历史性、文化性、遵循特定常态性规范的共同体所构成的。因此,这种常态性也非先天固有而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性地发生构成的。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他需要接受从他人那里来的关于世界的经验和传统作为构成自己的关于世界的经验的前提。这些预先给予的、主体必须接受的主体间性的经验,是通过语言与生活形式等方面预先地沉积在生活世界的经验基本结构中的。

这种主体间性并非只有事实性的层面,也蕴含着一种先验主体间性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本质性结构为其奠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主体间性的具体经验,虽然有偶然性的因素渗透其中,但仍有生活世界的本质结构以及经验的主体间性构成模式奠基。不仅生活世界以及其中的传统也是受其历史地发生构成的本质结构所支配的,而且为其奠基的超越性的经验,也是遵循主体间性、历史地发生构成的先验形式。根据胡塞尔现象学理论,这些经验的发生构成的本质结构都可以通过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揭示。

也许这样的疑惑是难免的,这种代际间延续的、历史的且在生活世界的社会性环境中构成的主体间性,既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发生构成的,但又有其本质性的结构。这里的本质结构与历史发生如何不矛盾,又在先验主体性和意识的深层结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根据?这样的问题胡塞尔在《几何学的起源》参见[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所书馆2001年版,附录B。中以历史现象学的方式有所论述,但却并没有回溯到原初给予的意识结构中去论述,更谈不上进一步阐明上述传统的、代际的主体间性的先验起源。这个问题意味着必须彻底化对意识的历史性的发生构成以及相应的主体间性问题的先验阐明才可能探明这种社会性、历史性地构成的主体间性的先验根源。

另外,当对这些主体间性的经验构成的本质结构进行先验分析的回溯时,就会发现在这种代际延续的、传统的、历史发生的本质性结构中有丰富的奠基的层次,其中比语言、传统和文化等更为普遍性和根本的奠基性层次是自我、他者与世界之间的最为底层的普遍性的本质关系。这种三者间的本质关系体现在胡塞尔所阐述的视域意向性所显现的经验的结构之中。

可见,从先验还原角度分析主体间性的意向构成的结构时,代际的、传统的匿名主体共同构成的主体间性是更为高层的、丰富的主体间性,而与视域意向性相对应的视域意向性的主体间性则处于意识构成的更为基础层次,先验的分析需要从前者回溯到后者。

第二种主体间性即视域意向性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的分析,简而言之是指通过从主体对直观对象的视域意向性的视角切入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分析和阐述,同时也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对主体和世界的关系的阐明。

这里的视域意向性(Horizontal Intentionality),是认为为意向行为所指的超越性的意向对象,总有其内在视域,这个视域具有整体性,与对象自身的统一性相关。在我们知觉超越的意向对象时,对象总是以某些侧面呈现给我们,而有些侧面并不在直观中显示给我们,但是对象视域的整体决定了这些显现的侧面和未显现的侧面是一个整体,未显示的侧面总是与显现面一起“共现”,因此可能被我们在直观中间接地把握。但对象的某些侧面对自我的当下显现与另一些侧面的同时显现是不相容的。

所谓视域意向性的主体间性,是指对象的任何意向性对象的显现总是已经预设了存在着开放的主体间性作为其前提条件,对象的意向构成一开始已经是主体间性的。对于那些未能为我直观把握而只是由于对象的整体性而共现的对象的侧面,却可以为可能存在的其他主体所把握,也就是说,对象的视域决定了对象是对多个主体开放的。这种对象视域的开放性指向了一种先验的主体间性,胡塞尔称之为开放的主体间性。主体对意向对象的任何认知,总是已经以这种开放的主体间性为前提的,后者总是已经在前者中起作用。换句话说,对意向对象的构成,是多个主体共同发挥构成功能,多个主体的多种可能视角都有构成性的贡献。

视域意向性的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它指向视角可以互补的多主体,而是可以显示多个主体对于同一个对象的经验具有相似性或同一性,从而使主体成为多主体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且这种经验的相似性或同一性不限于对对象的认识,同样重要的是主体间的经验的共同性,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对同一主体的经验的相似性,这些关于对象及对他者的经验的相似性进一步指向了开放的主体间性。这种开放性典型地体现在自我、他者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开放、相互显示和相互照亮。

另外,这里的视域意向性可以延伸到主体间的交互意向性关系。如前所述,相对于自我主体,他者主体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他者也是同自我一样是主体;但另一方面,他者主体对自我而言是类似于外在对象的、超越性的存在,可以作为客体化的对象而被意向性地把握。因此,自我主体对于他者的意向性的经验中,他者主体也向自我显现为有一个内在的整体性的视域,对应着他者作为对象以及作为主体显现所具有的可能性的自我的统一体。也就是每一个可能的其他主体的显现,是对自我主体与所有其他可能主体而言,都是主体间性地构成的;每一个主体的显现,预设了匿名的主体的共同主体间性的构成。这样,不仅外在对象是以主体间性的“客观性”形式显现的,而且每一个主体的显现,也具有类似的“客观性”特征。按照这种逻辑,甚至在内在的反思、自我主体的自我构成,也可能存在着“客观性”显现的样式和过程。

还有,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主体间的交互意向性相关于主体之间的相互经验和通达,因此就其视域意向性的类型而言,不同于主体对外在对象的意向性的类型。

这种意向性视域所揭示和显现的主体间性,根据什么以及如何作为对象构成的前提?主体间的视域意向性区别于主体与对象间的视域意向性的本质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视域意向性的论述中,胡塞尔并未进一步追溯,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胡塞尔根本未曾论及。这些问题都需要回溯到先验主体性的内在意识结构的分析中去阐明。

第三种主体间性即先验主体间性问题涉及生活世界中的共同体关于超越性的对象的、客观性的经验如何先验地被构成的机制问题。

关于超越性的对象的经验的主体间性与客观性先天地相关。经验的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的这种对超越性的对象的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经验,而且相异主体的经验是可以相互验证的、一致的,因而是主体间的公共的经验。而我们对超越性的对象的经验的客观性的评定的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是它是对于相异的主体而言共同的,而且我们相信对所有可能存在的主体而言都是如此。

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对超越性的对象的经验必然以他人对这同一个超越性对象的经验为前提才是客观性的。这种超越性的、客观性的经验,通常在具体的自我与他者的遭遇中构成。这种自我与他者都是作为具身化的主体而遭遇。自我对超越性对象的经验,同时伴随着对他者的经验以及对他者对超越性对象的超越性的、客观性的经验的经验。由前面视域关于意向性的讨论可知,在这里,对超越性、客观性对象的经验以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的相互经验为前提。当然,任何一个具体的主体间性的经验可能会是错的,但这并不影响主体间性与客观性的本质性关系。

先验现象学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自我对超越性、客观性的对象的经验,如何不依赖于上述具体性层面的与他者的遭遇而本质上就是主体间性的?换句话说,先验主体间性主题面临这样的问题:第一,如果这个世界上仅仅存在我一个人,那么我的世界经验是否以及如何依赖于一种先验主体间性的模式而被构成?第二,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为这种主体间性的超越性、客观性的经验构成模式奠基的主体间的交互经验如何先验地构成?对于第一个问题中“是否”的问题,胡塞尔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并未给出具体模式的阐释。这种肯定意味着肯定自我主体对超越性、客观性的对象的经验的任何构成行为受一种主体间性的构成的普遍性模式的支配。对于“如何”的问题,扎哈维的方案是,主体这种主体间性的构成模式的形成依赖于自我与他者的第一次遭遇的原初的主体间性经验,这种遭遇永远改变了自我主体的经验的范畴,使之成为主体间性的经验构成模式,从而使主体对超越性的、客观性的经验的构成成为可能。[丹麦]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而后续的主体间的遭遇以及对超越性对象的构成,只是对这个原初地形成的主体间性的意向性构成的直观充实。

扎哈维的这种阐释把问题推进了一步,初步回答了对超越性经验的先验主体间性的构成模式如何形成的解释。但这种解释蕴含着这样的预设:自我主体与他者未遭遇前,是无法形成原初的主体间性的经验范畴,因此也就无法构成超越性、客观性的经验。这意味着主体间性是后来构成的,在此之前,孤独的自我主体的意向性经验是有一个前主体间性的“纯粹主观性”的模式和阶段。如果要为扎哈维的阐释辩护,那么可以说,由于胎儿从一开始在母体体内时,已经与母体处于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中,因而原初的自我与他者遭遇的原初的经验、意向性构成对象模式的转化在时间上看一开始已经同步地形成。但时间上的同步并不意味着在构成的先验逻辑上是同时的。

这种解释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自我主体与他者在第一个原初遭遇的经验,是依据于什么样的先验规则因而是具有本质性的类型还是纯粹偶然地构成的?如何构成的?

还有,在经历了原初的主体间性经验后,永远地改变了的主体对超越性的经验构成模式如何能够在时间的流转中保持这种主体间性的经验模式?

这些问题表明,以往对主体间性的先验分析,已然追溯到了其先验构成的层面,但仍然遗留下很多问题。因为先验构成问题最终需要基于先验意识的结构进行分析才可能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