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背景

本书的研究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流动是其重要特征。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已先后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其主要标志便是经济活动中有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而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开始不断显现出来。2006年世界信息产业规模达到42457亿美元,其中数字内容产业增速最快,达到40.1%。

我国在国民经济“十五”计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的目标,随着国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成熟并逐步引入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知识和信息正在逐步替代资本与土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引自《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三《邮电通信业在不断拓展中快速发展》。的数据显示,1978年,9亿人口的中国只有电话交换机406万门,尚不及仅400万人口的香港地区;电话普及率比当时非洲国家的水平还低。三十多年来,我国电信业年投资额增长了九百多倍,电话网络规模在世界的排名也从1985年的17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1位。在2000年到2007年间,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增长91.3倍,移动电话长途通话量增长87.8倍。自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至今,网络覆盖了全国31个省的所有地区和绝大部分乡镇。国家CN域名在2007年里,以每天增长两万个的速度迅速崛起,三年增长了20倍,创下了世界域名史上的增长奇迹。所有这些都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而信息经济是以生产要素的大规模、快速流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如果以旅客周转量表示人员流动,以货物周转量表示物资的流动,以电信业务总量表示信息的流动,从物流、人流、信息流以1980年值为基准的逐年增长速度来看,信息流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物流和人流的增长速度。

图1-1 物流、人流、信息流增长速度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第二,区域发展与区际要素流动相伴而生,信息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更加突出。

社会生产力运动的一大特点便是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新组合。经济学经典理论表明不仅资本要素,而且包括物资、技术、信息等在内的所有经济资源要素,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全球经济下,对一个开放式区域系统而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仅依赖区域内部各种要素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须通过区域内外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从而达到利用外部的发展要素资源的目的。外部要素的流入,能够改变区域发展要素的构成关系,使可利用的要素资源向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方向变化,解决区域发展存在的内部要素瓶颈制约。如资本的流入在区域内部产生积累效应,可以改善区域内部经济要素的状态;技术要素的流入,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技术水平和人才质量,改善区域内部社会要素的状态等。这些要素的流入最终将通过引起内部相关要素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对区域发展和要素自身状态的改善产生正效应。

生产要素的流动古来有之,在不同的时代,要素流动的作用也不尽相同。18世纪产业革命发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制造业一直是主导产业,相应的实物经济是经济主体形态,物质流居核心地位,资金流和信息流以物质流为中心,围绕物质流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金融资本的发展,金融逐渐成为经济的核心,相应的,虚拟经济取代实物经济成为主体经济,资金流居核心地位。在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经济进一步虚拟化,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流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换位,信息流居核心地位。

信息要素具有开发、控制和驾驭其他要素的能力。无论是物质要素还是能量要素,其开发和利用都有赖于信息的支持。生产过程虽然是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但转换的过程却始终贯穿着信息的引导和支配。从工业时代的电视台、电台、报纸、电话、电报、传真、邮递等信息传输媒介和手段到当今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信息社会,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要素通过与劳动力要素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含量,从而提高了生产力系统的素质和利用效率。通过与决策者的相互作用,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会减少,增强管理和管理对象的可知性和透明度。在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经济进一步虚拟化,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流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换位,信息流居核心地位。信息流决定了物质、人才的集聚与扩散的方向,同时也控制了物流、能源流和人才流的流速和流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投资蓬勃发展,使要素的国际流动成为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生产要素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最优配置。普遍的要素流动和跨国要素组合下国家属性淡化,以致有些专家认为,全球化经济中的国际分工是“要素分工”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1)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前的中心外围阶段,这个阶段的分工体系不是基于自由贸易意义上的比较优势,而是政治与军事强权基础上的殖民统治。(2)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垂直分工体系,经济关系以产品贸易为主,分工具有典型的产业间分工的意义。(3)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水平分工阶段,跨国公司的兴起使完全产业或产品意义上的分工弱化,产业内部和产品各零部件上的分工强化。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国际分工带入第四个发展阶段。(4)20世纪末开始的要素合作阶段。,要素的国际流动,尤其是信息的流动成为当今世界主要趋势。本书即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信息流动的空间结构,信息流对经济和社会效率的提高,对其他实物流的导引既是研究的现实意义也是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对区域要素流动的研究有很多,林肯堂将其定义为,可流动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地域空间的转移。从增长意义上讲,是区域要素在区域内和跨区域的优化配置;从流通意义上讲,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劳务超越本地要素市场,向更广大的区域市场扩展(林肯堂,2004)。最早研究要素流动的是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等,从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角度探讨国际分工与合作。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分别于1919年和1933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和发展的要素禀赋论,1941年由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证明的要素价格理论,以及后来的特定要素模型、列昂惕夫之谜等都对实物要素流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后来对物质、劳动力、资金等流动的研究又产生了大量的文献,但对信息流动的研究文献还较少。究其原因,本书认为,首先,情报学、传播学、经济学甚至哲学等领域都从自身角度对信息进行了研究,但难以统一。基础概念的不一致性是对信息流研究欠缺的一个原因;另外,信息作为非实物形态的要素,其流动依附于载体,过去国外有一批文献通过载体研究信息流动,而随着网络等的发展,信息与载体的分离趋势增强,仅从载体运动角度对信息流的度量也并不完善(如一个包裹和一个电影院都度量为一个单位,但对接受者的效果却相差很大),再加上不同载体量纲(如一条短信和一台电脑)的不同,使得对信息流规模的度量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因此,对信息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生产要素流动理论的有益补充,也是对信息经济下其他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工作。

2.现实意义

面对信息时代如此广泛和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传统的传播学很少关注传播的信息特征,而信息科学主要研究自然信息和工程信息问题,较少关注社会信息传播问题。对信息流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各地区之间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构和规律,并建立更有效的通信网络,使各地区之间信息的流通更加畅通,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当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信息与知识的差距,包括信息资源占有的差距、信息资源处理能力的差距、信息资源传输能力的差距等,而这些都直接反映为信息资源的区际流动。人、物质、能源等的流动都携带着信息并受信息的控制,再加上网络等现代信息载体的出现,可以说,信息的流动代表着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揭示了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对我们解释、解决一系列区域经济问题(如区域间差距的拉大或缩小、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区域经济辐射范围的界定等)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