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序:戒律的由来以及戒律现象

似乎没人记得戒律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但我们认为,戒律大约出现于1917年,是由梅勒妮的祖母发明的,当年,她曾住在密歇根的郊区,常让男人在会客室心急如焚地等待。那时候,他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欲擒故纵”。甭管叫什么名吧,总之向她求婚的男子不计其数。祖母将秘诀传给了梅勒妮的妈妈,妈妈又将其传给了梅勒妮。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戒律成了他们的传家宝。不过,等到梅勒妮于1981年结婚时,她慷慨地将这个老掉牙的秘方跟她仍然单身的大学闺蜜和同事分享了,其中就包括我们两个。

起初,梅勒妮说起戒律的时候,并没有大声张扬。所以,戒律只会悄悄在朋友之间流传。我们这些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想在事业上风生水起,但光这个肯定不够。我们也想像祖父祖母一样,希望有个老公做我们的知己。说实话,我们从内心深处真的渴望结婚——渴望浪漫、婚纱、鲜花、礼物、蜜月、婚姻这一套,我们一样都不想缺。没错,我们是不想放弃自由,但我们也不想独守空房。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呢?

如果你现在觉得戒律有些荒唐,你可千万别急,之前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经历过太多的切肤之痛后,我们逐渐相信,戒律既非不道德,也不是那么稀奇古怪,而只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行为准则以及对这种行为准则的反应,倘若能够遵循戒律,就能让大部分女人俘获自己的白马王子,让他们只有招架之功。那为什么不肯承认,我们就是需要这种戒律呢!现代女人在学校里并没有学到一些基本的技巧,也就是说,她们并没有把找老公或者至少引得男人竞相追捧的戒律学到手。

后来,我们胆子大了,也不再藏着掖着了。尽管戒律有些老套,而且一直没怎么变过,但它就是非常实用。

一开始的时候,戒律里提到的一些前提条件像是完全颠覆了我们所了解的男女关系,我们会因此感觉不爽。不过,你可千万不要避而远之,毕竟一切效果说了算嘛。我们将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抛之脑后,严格地遵循戒律,结果发现周围的人一个个都结了婚(事业什么的也都没有耽误)。

我们就像一个秘密的地下组织,一起分享这份传奇,将其流传下去,像历史上其他女性在创世之初时做的那样,互助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只不过这次,我们获利更多,胜利的果实也更加甜蜜,这比任何交易都划算。我们在这里谈论的可是婚姻,那种货真价实、天长地久的婚姻,而不是没有爱情,胡乱拼凑的结合,这正是遵循戒律的结果。说白了,戒律非常简单,就是教你如何找个如意郎君。

多年来,我们会同亲朋好友、同事分享这些经验。也会经常有一些女人打来电话,向我们核实某些问题:“你们是说必须让我还是男人先结束约会来着?我忘了。”

一天晚上,我们跟几个单身朋友在曼哈顿吃中餐,辛迪提到了她从加州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有个戒律。我们早就知道了!一准儿错不了。她说的那个戒律跟我们的是一样的,在纽约我们的朋友就是严格遵守这套戒律,最终找到了她的白马王子。现在戒律已经在全美流传,从郊区传到了城市,女人之间早就说开了。这不,我们在曼哈顿吃春卷的时候,戒律居然又传回到了我们这里。

可是辛迪却把戒律搞错了!

“戒律上说必须由男人先结束约会,这样,他们才能占据主导。”辛迪说。

“不,不,不,大错特错。戒律说得由女人结束约会,这样,才能吊足他的胃口。”我们解释道。经常会有人打来电话,向我们询问约会的相关问题,分享修成正果的喜悦,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必须把戒律写成书,让更多的女性朋友受益。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决心把《戒律》写下来,这样就不会有人搞错了。

这样就能跟读者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

看吧,《戒律》不仅成为了畅销书,而且成为了一种现象,给美国以及全世界的约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事实上,戒律已经变得非常受欢迎,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周六晚现场》还播放了一档名为《订下终身》的节目,戒律甚至都出现在情景喜剧的情节中。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拙劣模仿本书的作品问世,比如《打破戒律》(盯着男人看,不停地跟他说话),《猫的戒律》(星期三以后不要带它去看兽医)。

一夜之间,戒律遍地!一家财经出版物发表了一篇与投资相关的文章(《如果你的经纪人在星期三以后打来电话,星期五不要买进》),一位政治专栏作家也写过一篇文章,说什么如果候选人能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就有可能赢得选举。

大家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市场上婚恋书已多如牛毛,大家为何对戒律情有独钟?戒律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流行现象?

答案很简单:戒律很管用!跟别的只强调理疗,实际全是理论的婚恋书籍不同,那些书表面看起来不错,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没有一点儿实质性的内容,有些建议甚至是错误的。说什么做好自己就行,不要耍花招,把你的感觉告诉对方,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并无用处。戒律关于约会的建议可都是金玉良言,准能帮你找到如意郎君。

戒律会对约会进行分析,帮你排忧解难。而且非常简单。如果他给你打电话,就表明他喜欢你。如果他没有打电话给你,那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就算给这个男人打三次电话,或者一打就是三个小时,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写《戒律》的初衷就是想帮助女人在约会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尊严,嫁个好男人。就这么简单。

本书的畅销自然让我们非常兴奋,但看到许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人运用戒律,在约会的过程中懂得自爱,嫁给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我们觉得这才是更大的奖赏。过去的三十年里,大家在约会时候相当随意:吃饭AA制,第一次约会就上床,然后同居,有过这种经历的女人会很乐意阅读这种约会指南书籍的。

“要是十年前我知道《戒律》就好了。”我们经常听到女性朋友这么说。

“《戒律》应该在女人一生下来就交到她们手里。”一个对《戒律》倍加推崇的朋友如是说。

这本书不仅让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女人产生共鸣,那些妈妈辈、奶奶辈的女人同样认同我们的观点。“她就是不听我的话,也许她会听你们的建议呢。”一位妈妈写信告诉我们。还有一位妈妈也对我们说,她把书送给了她女儿以及女儿的朋友。

我们非常相信戒律,也看到这些戒律不断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在朋友、朋友的朋友、熟人以及同事和亲戚中发挥重要作用。

艾伦和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