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千张面孔

你觉得最多要经过多少步才可以将任意两个人联结在一起呢?答案出乎意料地小:六步。这就是著名的“六度空间” 理论——比我们印象中要小得多的世界,通过无限扩展的“朋友的朋友” 以及“熟人的熟人” 关系圈,可以将每个人与地球上几乎所有人都联结起来。

但有关系与成为朋友是两回事。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现代社会中,每个成年人平均认识约5000人,而你只要想起就可以很快联系上的有100到200人,但是这里面只有不到20人是你经常接触的,其中可以成为你密友的大概只有3个人。

而亲密的关系却未必对我们有利。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4年的一项经典研究表明,在求职者通过某个认识的关系人找到新工作时,只有约17%的关系人与求职者有频繁的接触,也就是说对你求职最有帮助的往往是那些诸如大学同学、先前的同事等偶尔保持着零星接触的人。

上面这些有趣甚至有些古怪的例子,都属于社会网络分析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社会网络分析重视社会实体间的关系,如群体成员间的沟通、公司间的联系、国家间的贸易和条约等;社会网络分析把每一个体和组织都看作网络中的一个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是点与点之间的连线,用量化的表述揭示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在个体与组织间、不同层次的组织间,甚至在一直以来理论研究中难以调和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间架起了桥梁。

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存在着过度的个体主义倾向: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更倾向于个体层次的研究,而社会学、政治学这些原本注重结构面研究的学科也在关注人群的分类与特征的同时,不自觉地忽略了对个体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分析。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否认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个人生活、群体形成、组织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维续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方法论,更是思维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的社会里,我们并不独立,而是自愿或不自愿地与他者“共在”;这恰恰反映了20世纪学术思潮从实体论的、知性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向关系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存在论的过渡。

如果你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却对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很感兴趣,不必对瓦瑟曼和福沃特厚达800页却一直没有中文译本的经典工具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望而生畏;约翰·斯科特的入门级读物《社会网络分析法》非常浅显易懂,并且国内已出译本;网络分析名家马克·格拉诺维特的经典论文合集《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为》和著名华人社会学家林南的代表作《社会资本》新近也被翻译出版;而格拉诺维特的学生、清华大学教授罗家德的《社会网分析讲义》以及刘军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也都难易适中、饶有趣味,你只需要具备一定的代数知识便可轻松阅读书中的量化分析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而非完善的规则型社会,在对中国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方面,刘军的《法村社会支持网络》对中国北方一个农村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整体性考察。张文宏主要关注北京城市居民个体网络的《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一书则得出让我们感到惊讶的结论:我们所在的阶层地位对我们各自的社会网络有很大影响,而相对来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等个人特征对社会网络的影响则不大。

对于更关注实务的读者来说,最适合的读物莫过于奇达夫与蔡文彬合著的《社会网络与组织》,它综合了社会学与管理学视角,对如何在组织研究中运用社会网络方法的主要概念、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精到的概述,并侧重分析了微观与宏观层面的连接、网络组织的静态结构与动态演变、组织认知、战略管理等实际操作中的关键问题。

追问“我是谁?” 固然重要,但了解在整个社会网络中别人如何看待你、如何对待你也非常重要。亚当·斯密曾说:“(跟我们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为……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唯一的镜子。” 而德里达在阿尔都塞葬礼上致辞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千张面孔。” 是的,人类是群居的、具有创造力的高等动物,关系是个体身份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对关系的研究,就是对人本质的研究。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马汀·奇达夫、蔡文琳:《社会网络与组织》,王凤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1月30日D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