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崇高追求——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

好教师是一首诗,韵味长存;好教师是一幅画,清新高雅;好教师是一棵松,正直伟岸;好教师是一座碑,坚实高大。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而恒久的职业之一,在人类社会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进程中,教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培养了社会人才,传播了人类生产劳动技能、社会生活知识,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质文明水平。

教育,神圣的事业;教师,崇高的职业。中国承担了人类近四分之一的教育重任,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应该说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诞生了全球第一位好教师——孔子,立就“万世师表”的伟岸身姿,对人类教育影响深远。1400万中国教师,肩负近2.6亿学生的教育使命,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中国教师为中国也为世界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教师是伟大的,更是光荣的。

当今,教育发展处于新常态,教师发展也处于新常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教师的崇高理想,教师的人生追求,教师的伟大使命,聚集于一个核心亮点——好教师。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兴起

“教师”是人们心中美好的职业形象。古代称教师为“师”,西周时期推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政策,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标志着教师作为一门职业在社会上出现。西周初期学校的教师都是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称为“教师”。

一、原始社会的教师

原始社会时代,没有专职教师,传说神农、伏羲、后稷曾在原始部落生活中教百姓耕种、渔猎、稼穑等。在这个时期,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进行的,由部落中有经验的长者承担着教育任务。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育后代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传授劳动经验以及培养社会生活的传统行为习惯。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后。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古籍记载在尧、舜、禹的时候已有大学之称,名叫“成均”。不过这时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养老的场所逐渐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学校。这时的教师就是这些老人,而且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级别,即“国老”与“庶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二、奴隶社会的教师

奴隶社会是教师职业的第一个发展期。《孟子》中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从启到桀十六帝,经历了四百多年,是我国学校孕育和诞生的时期,实现了由“养老机关到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的转变。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概念去理解那时的学校,它刚刚诞生,很不完善,只能是大体上具备了学校的形态与属性。

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西周统治者对教育十分重视并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实施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这时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乡学是为地方上的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师,国学由京城大官担任,乡学由地方官吏担任。天子和诸侯每年都要视学,同时举行隆重典礼,以表示统治者“尊教重道”之意。《尚书·泰誓》已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天、地、师并称。

所谓“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也”。《大戴礼记·保傅》中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可知,当时教师的名称有保、傅、师之称。官府中掌管教育之事的人还有大司乐、大司徒、师氏、保氏、太师、大胥、乡师、州正、党正、族师等,这些人在自己行政职权范围内,行使教育之职。即使是小到闾里之塾的教师,也都是由官吏退休后担任,“亦必七十致仕之大夫”。此外,还有“畴人世官”之说。家业世世相传为畴,如法律“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不少学问都是世代家传,亲属长辈也担当教师的职责。

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学散四分,私学兴起。

在众多私学教育者中,孔子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仅打破了教育被贵族长期垄断的局面,促进了传播知识、学术自由之风的兴起,还大大提升了教师作为专门职业者的社会地位。荀子甚至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地位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入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不是“空中楼阁”,它强烈地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灵中,强烈地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上。“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有时候侍奉老师甚至比侍奉父母更严格,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三、封建社会的教师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社会变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散失民间。破落奴隶主贵族及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比较单纯、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所以私人讲学之风盛行,诸子蜂起,私学遍及各地。教书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成一家之言”的方式,由此形成了我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朝建立后,文教上加强法家思想的治理。在教育上采取了设三老以掌教化,颁布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实际是取消学校教育制度,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汉初期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推崇黄老之说,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广纳贤士,遍举贤良,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朝廷设五经博士。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因此,儒家把教师地位抬得很高,称为“礼之三本”,把师与君相提并论:天地君亲师。汉朝在长安设太学,可容万人,由博士任教师。由地方和长安派18岁的子弟学习,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做官。此举使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从而使学校成了专门学儒的地方,士人也都变成了儒生。“学而优则仕”成了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汉代既有官学,也有私学,那些经师大儒凡得不到从政和任博士机会的,即从事私人讲学。

隋朝首创科举考试,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也越来越专门化。

唐代继承了隋朝科举政策,并进一步提高儒学地位,封孔子为文宣王,各学校设孔子牌位。从此官学祭孔沿袭成习。当时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他们既是政府官员,又是教师。教师以官职大小为标准,博士为正五品。唐太宗在视察御史府时,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培养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忠实之才,而且使社会人才(包括教师)皓首穷经、心无异志,从而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

宋朝除官办学校外,多地办有半公半私性质的书院,还有其他私学、蒙学,称乡学、村学,以及私人设立的“私塾”。私学教师的水平相差极为悬殊,教师志趣也大不相同。有的“不屑仕进,耻事权贵”;有的“不与时俯仰”;有的当朝大夫以“传道授业”为儒者要务;更多的则是屡试不第,为养家糊口而“教授乡里”。

明清时代,统治者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极端专制,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教育趋僵化,龚自珍曾赋《病梅馆记》,揭露学校对人才的压制,教师沦为维护没落政治体制与教育制度的帮凶。鸦片战争迫使国门洞开之后,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主张引进西方的“声光化电”和实用学科来改革教育。西方传教士作为一个传播“福音”的群体,借助于新办学校培养本土传教人才,而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为目的,大兴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国人自办的新式学堂,多以语言、军事、民政学校为主,教师由西方传教士和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担任,促进了近代中国教师职业群体的转型。

总之,作为世界上较早的职业教师群体,中国古代教师在中华文化的创造、保存与传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作为国家行政群体中的一部分,古代教师也扮演着封建国家与政权的维护者角色,并随着教育的僵化与没落,沦为抱守师道尊严的卫道士。

【典型代表】

万世师表——孔子

【人物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滥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3000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讲学的主要材料。他让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并发扬光大,从而哺育了战国诸子百家。

孔子是从社会的底层、从贫贱中,凭着自己的选择、把握、执著、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然后一步一步由凡入圣的。孔子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经过数十年教育生涯的磨炼,孔子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在走过2500多年的历史后,依然对今日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

青年时期志于学

孔子回忆自己年少时期的经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曾经为人放牧过牛羊,也为富人管理过账簿,靠着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竟成长为中国最博学的大学者和思想家,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非常人所能想到。《论语》记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立志向学,也自此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他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施行仁政,泛爱众的君子。而君子的养成则需通过教育来完成。

他懂得文化的振兴、天下的大道之行,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这又是一个最能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职业。于是,孔子办起了私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念变换,是人生的重要选择。

教育人生铸经典

当时的学校有官学,有乡学,孔子则自己创立了一种办学的新模式。他自主招收学生,只要愿意来读书的几乎没有条件限制,比如不论出身是贵族还是平民,也不论国籍、籍贯、地域,还不论年龄大小等。这个就和官学、乡学不一样了。孔子的伟大在于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了全民,特别是一般的平民。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是教育普及的伟大先行者。

孔子年轻时就开始在阙里设教,现在的孔庙,有一个地方叫“杏坛”,这个“杏”指银杏。传说就在银杏树的下面,孔子设坛教学,多有诗意啊!后来人们就把教坛叫做“杏坛”了。孔子最初招收的学生有鲁国人颜路、曾点等。颜路、曾点是颜回、曾参的父亲。两对父子都在孔子那里学习,可见孔子办学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人格魅力,两对父子怎么可能先后都来这里学习呢?孔子办学的良好声誉也就慢慢地传播出去了,而且各国各地冲着孔子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到后来孔子往往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加入到孔子弟子的队伍中来。他一生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之说。

孔子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谋职的技能,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与素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文”,就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二是“行”,就是德行、品行的行为规范;三是“忠”,对待别人的忠心,对于事业的忠于职守;四是“信”,与人交往讲信用、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