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韵味·大连方言(品读大连·第二季)
- 董晓奎 李皓
- 1878字
- 2020-06-25 11:22:46
派
“派”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作风或风度的解释,大连方言中的“派”把这一层意思发挥到了极致。派,即派头,一是指人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风度、气派、气势;二是指行动、举止或处置问题的特殊方式。
“派”有时可与今天的“气场”一词互换。派与浪,都是大连话,“派”多形容男性的气度气派,“浪”是指女性爱美、会打扮。“派”,也只有老辈人说一说,年轻一代比较喜欢讲“气场”。
小区的夏季晚上,老年人纷纷出来纳凉,他们聚在一起爱探讨政治时事,特别爱讲过去国家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爱讲伟大人物的非凡派头,比如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是一位具有明星气质的革命家,尤其是他在外交中的迷人风度和机智谈吐令世人敬仰。网上流传着周总理这样几个小故事:
当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这位记者的用意是将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周总理却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令这位记者哑口无言。美国代表团访华时,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周总理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总理的回答令美国人噤若寒蝉,不敢再大放厥词。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便以讥讽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顿时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生活服装舞台化,舞台服装生活化”是大连服装文化的内涵。
周总理多么有派啊!这里的“派”是指周总理柔中带刚、机智犀利的谈吐。周总理的外表也很有派,任何时候他都是风度翩翩的,是那个年代最具有风度的一位中国领导人。他的英武之气与儒雅之气互相辉映成一道迷人的光芒。周总理有一张穿一身浅色西装的照片,浅色西装最考验一个人的气质与派头,只有厚德载物之人,才能将浅色西装穿出一种摄人魂魄的气场来。周总理还有一张与郭沫若等文人的合影,只见他穿一身白色西装,右手执一顶礼帽,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却散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派头来,连一向风流倜傥的郭沫若都被比下去。说起周总理的崇高品德和风度气质,大连的老人们会说“我们的总理真有派啊!”
东北男人很有派,首先是因为身体气场占据了优势,东北男人高大挺拔,有一种阳刚伟岸的身材气质,相貌即使不够英气逼人,也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之相。过去东北男人冬季喜欢穿一件黑色大氅,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在大马路上,风吹动着大氅一角,撩起了叱咤江湖的美感,羽美须髯尽显风流倜傥……大连人会这样称赞他:“这个男人真有派!”有时你却发现,大连人称赞某个男人“很有派”,但他的衣着打扮很平凡,身材相貌也甚为普通,这种“派”是什么呢?又从何而来呢?我想,这种“派”应该是一种人格魅力,源自心灵的气场。一个人的心灵气场强大而丰厚,才会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吸引力。从心理学上讲,气场就是人们给他人感觉的来源;从人际关系学来看,气场就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能力或多个人能否和平共处的能力。一个人的气场分为两大类:强大+亲和力与强大+排斥力。显然,最理想的气场类型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在现实生活中,东北人的“派”很容易趋向“强大+排斥力”,心理学家对这种“派”的点评是“阴暗、不靠谱、不友善”,并提出“少招惹”的警告。对于“强大+亲和力”的点评是“幸福、靠谱”。东北男人好讲霸气,这种霸气若缺了心灵气场,则并非霸王气象,不过是没有文化内涵与人情味儿的强横粗蛮。
“派”更多是指向心灵气场,或者说心灵的影响力。“派”不是吆五喝六颐指气使,而是一种令众人甘愿追随的正能量。赢得一句“很有派”不是那么容易的,让我们努力提高身体气场、培养心灵气场吧。
与其他地区的方言相比,大连话比较简约经济,很多大连话只有一个字,比较典型的是“派”、“浪”、“受”、“造”、“血”等。有些地区的方言琐碎啰嗦,密度大、频率快,像女人,而大连话有一些言语非常高贵,外地人与大连人交流时,如果大连人突然蹦出一个字,外地人是非常警惕的,这一个字的大连话往往可做无穷文章,不论是褒还是贬,是赞还是损,其冲击力都是相当强大的。
与“派”含义近似的大连话还有“洒”,是潇洒、洒脱的简化用法。如“这个小伙儿长得挺洒的啊!”“我穿这身儿洒不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