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主持会议张嘴就来(1)

【主持会议应遵循的语言宗旨】

在具体主持会议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会议中的主持者该做什么、该说什么都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这些只能靠会议主持者灵活把握和运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没有规律可循。有一些基本宗旨是我们在主持会议时必须遵守的。

●会议主持者的素质与修养

会议能否成功,与会议主持者的素质和修养关系甚大。因此,会议主持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切忌一言堂

在主持有关思想观念的会议的时候,主持者的主持艺术表现在于:切忌一言堂,要发扬民主,提倡百家争鸣,能将其中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总结中来。千万不要在与会者发表了10条意见之后,主持者再发表排斥这10条意见的第11条意见,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参加会议的人就少了,会议的气氛也必然窒息。这对会议主持者来说,是种很大的危险。

2.注意发挥各人的个性

上司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会议上强求通过自己的意见,他总是不切实际地希望下属与自己有着同样的个性、看法和想法。这在客观上是根本办不到的。上司不仅应当承认还必须尊重他人的个性,并善于设法利用他人的个性去争取工作的成功。

3.加强引导,批评要有建设性

既然会议是一个群体在进行讨论,总难免发生某些冲突,有时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会议主持人往往不得不对某个人或某些人进行批评。但是批评时应当竭力避免同他们发生冲突,如果会议主持者与他们发生直接冲突,会议就会陷入僵局。在批评之前,主持者最好先对他们作一番鼓励和夸奖,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然后再良言苦口、善进忠言,并且应当在批评中带有建设性,使被批评者真正明白其道理。

4.声音要洪亮,举止要适当

会议主持者洪亮的声音,会立即反映出他的朝气、信心和魄力,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还应当注意举止要适当,比如,不必过分地指手画脚,不应咬着烟斗讲话;动作也要注意,如不能不时地推推眼镜,把眼镜拿下来擦一擦,玩一玩手上的铅笔,搔搔头,抖抖腿,等等。这些事情虽然很小,却会分散与会者的精力,影响你的威信。

5.会议的时间不可太长

据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参加开会和讨论时,人的脑力最佳状态只能保持40~45分钟,人在生理上产生疲劳感的界限是1小时。超过这个界限,与会者的注意力就会松懈,会场上就会出现窃窃私语和轻微的骚动。在这种情况下,主持者如果坚持继续开会,多数发言者就只能重复别人的发言,而显现不出创见。生理学家们给这种状态专门取了个名称,叫作“反面活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主持者会很难驾驭与会者,这一阶段通过的决议,容易带上“激进”的色彩。如果会议开得过长,许多与会者一心想快点散会,将会对通过的决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最紧凑、最有效的会议,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多数与会者需要30~40分钟才能恢复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会议效果。

6.要避免炫耀自己的业绩

上司在会上吹嘘自己的业绩,以此想抬高自己的威望,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一般情况下,与会者对他所欣赏的人的心理状态是,希望从上司的谈吐中,得到如何把工作搞好的启发,而不是想听他过去的“丰功伟绩”。

●言之有度,掌握时机和分寸

开会时往往有这种情况:有时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而会议主持人却不能及时总结,提请大家转入另一项议题,便出现了冷场,拖延了时间;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有的人一声不吭,有的人翻来覆去,谈不到点子上,越扯越远;也有时人们争论不休,互不服气……

会议上发生了冷场、争论、跑题等情况怎么办?这就要求会议主持人能够细致了解会议进程,掌握与会人员的心理,恰到好处地、适时地对会议进行引导。意见基本一致时,立即终止;意见大同小异时,允许求同存异,及时终止;很难一致时,下次再议;对于离题太远的发言,会议主持者可寻找时机予以引导、提醒,拉回到正题。为了不分散大家的精力,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冲击会议的中心议题,主持者必须十分注意掌握讲话的时机和火候。

除此之外,会议主持者还要注意掌握说话的分量和分寸。这也是“度”的一种要求。

语言的分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个主要因素构成的。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所持的表情和情绪。比如,上司在主持会议时,要批评下级人员的工作差错或较大的失误,这里就有个分量问题。如果是个别的、一般性的差错,而批评的分量过重,未免有小题大做之嫌,被批评者不服气,大家也不满意。如果是较大失误,而批评分量过轻,既达不到教育当事人的目的,又给大家一种袒护当事人、文过饰非之感,不能使人闻者足戒。当然,不做具体分析,以理服人,而是无限上纲、乱批一通,也不会有好效果。因此,根据问题的性质、程度,在讲话的时候,就有一个轻重之间怎样才算适宜的分寸问题。

分寸是衡量语言分量的尺度。而要把握好分寸,一是注意词意上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二是注意态度和语调的区别,这种分寸也是会影响到分量的。我们的目的是,既要弄清问题,又要教育下属。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严肃的批评,不一定非要大嗓门、声色俱厉不可。语言尖刻,态度粗暴,甚至出口伤人,以挖苦、讽刺、嘲笑他人为乐事,必定造成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团结。

●因会制宜,善于调动大家的情绪

上司主持会议,当然希望吸引听众,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多地接受会议精神。因此,针对不同的会议,把下属的情绪鼓动起来,刺激下属的兴奋点和吸引其注意力,就是上司主持会议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家都知道,会议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会议主持者就要因会制宜、区别对待,在语言的运用上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譬如在庄严的会议上,语言则应注意严肃性、规范性;在欢庆会上,语言则应热烈喜庆;在工作部署会上,语言应清晰、准确、明快;在动员、誓师会上,语言就必须富有鼓动性,以提高人们的决心与信心、干劲和勇气。不同的语言,应与不同的会议及不同的气氛相协调、相配合、相一致。

在会议上,调动下属情绪,要靠真情实感来产生共鸣,不能大喊大叫、捶胸顿足,不能巧言令色、甜言蜜语,也不能低眉顺眼、博取同情。要用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感情,还要靠对下属的信任、理解和尊重。

●声音响亮有力,语调富有变化

主持者主持会议时,要让每一位与会者听到你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规模大一点的会议,则可借助麦克风、喇叭等工具。说话应该有力度,声音洪亮、吐词清楚,节奏适当,声音中表现出自信、向上的力量,而不能有气无力,或者平铺直叙、缺乏活力。会议主持者通过语调的变化,表达出各种思想观点和思想情感,同与会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自己的讲话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庄重、严肃的会议,要求语调平缓、凝重;欢快、轻松的会议,要求语调轻快、流畅。

●有头有尾,善于总结

会议既然有开头,也就应该有结尾。会议在行将结束之前,一般说来,会议主持者应作简明扼要的总结、归纳,将有关信息、讨论情况、所达成的共识,进行概括性的说明。同时,对会后的具体要求、需要落实的工作,加以部署强调。总结应力求客观、符合实际,切不可言过其实,以致形成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会风。对会议的总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及时、适度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会议的总结,往往能起到提醒、强化信息的积极作用。

【成功主持会议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

会议既是与会者互通信息、协调关系的场所,又是上司部署工作、展示决策意图的手段,也是发动大家、鼓舞士气、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方法。会议的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就主持会议的人而言,其语言表达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开场精彩

会议的开场白要陈述的内容,包括会议的主题、目的、意义、议程和开法,其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调与表情都要与会议气氛一致。

一个好的开场,有利于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该会议的兴趣。好的开场白有三条:一是直入点题,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地把会议的内容主题讲明白;二是借题发挥,调动全场情绪,使与会者亢奋起来,造成适宜会议进行的气氛;三是出口成章,富于启示性和诱导性,引导全场迅速进入境界。要尽力避免那种陈旧死板、千篇一律的格式。如:“现在开会了,请×××同志作报告,大家欢迎……”“××晚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要根据会议的实际,或说内容,或讲形式,或道特点,或提要求,或谈历史上的今天,或讲别处的此时此刻,总之因境制宜,灵活设计。另外还要尽量来点幽默话语,让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用好连接语

主持一个会议,一般都要在中间搭桥接榫、过渡照应,把整个会议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连接过程也是会议主持者发挥自身机智和口才的过程,它将显示主持者的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有人主持“我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演讲,其中第一位讲了《人与共产党人》,第二位讲了《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他在这两篇演讲之间说:“共产党人是人,但又不等于一般的人,共产党人要无私无畏,要经得起风吹浪打,这就离不开艰苦奋斗。下面请听××同志演讲。”短短几句话,使两篇演讲连接无痕,毫无造作之感。

主持人所用连接语不外乎承上启下:肯定前面的,画龙点睛;呼出后面的,渲染蓄势。两者都很重要,应更重视后者。但在会议主持中,用还是不用,话长还是话短,应看具体情况。若需用连接语,既可顺带,也可反推;可以借言,也可直说;可以设疑,也可问答,总之,不要弄成“主持八股”,应以别开生面、恰到好处为原则。

●巧妙打破沉默

在主持会议的过程中,主持人经常会遇到无人发言或某一部分人毫无反应的现象。这种沉默的现象不利于会议的充分展开,不利于实现预期的目的。造成会议上人们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原因不同,对策也就不同。下面是一些针对不同沉默原因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1.胆小害羞型

这类人往往年轻、社会见识少,参加的会议也不多,多半不习惯或害怕在人数众多的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会议主持人要主动鼓励他们发言,可以进行主动的提问,并告诉他们说错也没有关系。而当他们在发言时,主持人应表现出对其发言的兴趣,同时也要对他们发言中合理性的方面加以肯定。

2.人单势薄型

这类人往往与大多数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害怕说出自己的看法后遭人嘲笑而保持沉默。这类人的思路往往与众不同,主持人要善于主动接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力求创造出宽松、自由讨论的会场气氛。

3.清高闭守型

这类与会者往往自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们阅历较深,处世比较严谨,一方面想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而且其中有些人抱有言多必失的顾虑。主持人对待这类人,要善于点拨,多给他们一些体现和尊重。

4.事不关己型

这类与会者往往对会议缺乏热情、兴趣,不愿过多投入,认为议题与己无关或认为不重要,讨论、决议是会议主持者自己的事情。对于这类人,主持人应积极创造民主、活泼的会议气氛,去感染带动这些人参与,或主动与他们接近,征询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久而久之,也就能改变他们这种不配合的态度。

5.敌对情绪型

这类与会者要么反对议题,要么对主持人有意见。主持人应不计较个人恩怨,对他们友好团结,可向他们采取主动发问的方式,并对他们的发言持重视的态度。

6.议题不明型

有时候,当与会者对议题不明白、不理解而表现出沉默时,主持人应再作陈述、改变阐述的角度,也可以采取打比方、举例的方式,让与会者明白和理解。

7.羞于开头型

有时候,与会者不善于第一个发言而出现冷场。这时主持人可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打开与会者的话题,也可让性格外向、胆子较大的同志先开口发言,进而带动大家发言的积极性。对于比较庄重严肃的会议,在需要讨论时,主持人也可适当调节与会者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对一些不良行为、不正确的言论进行议论,涉及某些人的具体利益,主持人应带头发言,做出明确的表态,为他人发言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