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十五世纪的教堂遗迹,里面刻有一段话:“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当我们面对无法更改的现实时,接纳则是最好的选择。接受事实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即使我们拒绝接受命运的安排,也无法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要学着接纳自己的生活
面对生活,我们要有接纳之心,对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样才能获得宁静与平和。
我们必须相信,人生有许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有些时候,你一定得知道你所处的环境和状况,清楚了这一点,你才能活得更加知足而快乐。
露西莉·布莱克讲述了自己的如下经历:
“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忙乱,在亚利桑那大学学风琴,在城里开了一间语言学校,还在我所住的沙漠柳牧场上教音乐欣赏的课程。我参加了许多大宴小酌、舞会和在星光下骑马。有一天早上我整个垮了,我的心脏病发作。‘你得躺在床上完全静养一年。’医生对我说。他居然没有鼓励我,让我相信我还能够健壮起来。
“在床上躺一年,做一个废人,也许还会死掉,我简直吓坏了。为什么我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呢?我做错了什么?我又哭又叫,心里充满了怨恨和反抗。可我还是遵照医生的话躺在床上。我的一个邻居鲁道夫先生,是个艺术家。他对我说:‘你现在觉得要在床上躺一年是一大悲剧,可是事实上不会的。你可以有时间思想,能够真正地认识你自己。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你在思想上的成长,会比你这大半辈子以来多得多。’我平静了下来,开始想充实新的价值观念。我看过很多能启发人思想的书。有一天,我听到一个无线电新闻评论员说:‘你只能谈你知道的事情。’这一类的话我以前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可是现在它才真正深入到我的心里。我决心只想那些我希望能赖以生活的思想——快乐而健康的思想。每天早上一起来,我就强迫自己想一些我应该感激的事情:我没有痛苦,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我的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收音机里播放着优美的音乐,有时间看书,吃得很好,有很好的朋友,我非常高兴,而且来看我的人很多。
“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年了,我现在过着很丰富又很生动的生活。我非常感激躺在床上度过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州所度过的最有价值、也最快乐的一年。我现在还保持着当年养成的那种习惯: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的事,这是我最珍贵的财产。”
你也可以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的事。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不为缺少的而忧虑,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快乐起来。
在对待金钱和地位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和洛克菲勒比较,我们的社会一定比现在更动荡不安,许多人也会终生不满,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
这些不知足者的原因在于心理不平衡。他们通常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又深受贫穷之苦。他们专心一意追求金钱和往上爬,以填补“情绪的缺口”,可是再多的汽车、衣服或现金,也填补不了心灵的无底洞。另一个造成这种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价值观扭曲。有些人从小被谆谆教诲:有钱是老大,没钱靠边站;唯有钱是力量。在经典之作《什么让山米跑》一文中,山米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穷人,他对钱永不知足,因为他一向被灌输的人生目标就是赚大钱。在力争上游的过程中,他感到生命空虚,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一部在真实世界里不断上演的通俗剧。
每个社会阶层都有他们本身的期望层次。举例来说,隶属那70%满意型金钱风格的人,住在一间价值8万美元的房子里,就觉得很快乐。而如果是不满足型金钱风格的人,他的期望层次就会不断升高:可以负担得起15万美元的房子时,眼睛已经看到20万美元的了;拥有20万美元的房子时,30万美元的房子又已成为“必需品”。任何经济阶层中,期望层次不断上升都是刺伤不满意者的利刃,而固定和符合身份的期望层次,则是满意型金钱风格者常保快乐的护身符。
有人为了调查而去拜访了居住在洛杉矶有名的“坏区”瓦兹(洛杉矶黑人暴动中心之一)的居民。他们共22位,全是黑人,贫穷、社会地位低下。谈话中,调查人故意煽火,引他们谈社会阶级问题。调查人问:“似乎你们对自己的经济状况相当满意。你们对附近比佛利山庄里面那些要什么有什么的有钱人,不觉得气愤吗?”
22个瓦兹居民大多表现得没什么怒火。他们满意自身状况,几乎从来没有去想过那些拥有高社会地位的邻市居民,那是另一个世界,而他们只关心自己所属的世界。说到有没有钱的时候,提到的是邻家的“弟兄们和姊妹们”。统计他们的金钱风格,七成满意,分散在知足常乐型、量力而为型和冷静挣钱型。
虽然贫富不均,但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穷人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因为他们不攀比。
面对生活,我们要有接纳之心,对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样才能获得宁静与平和。
失去的莫再耿耿于怀
生活中,我们难免失去,如果失去一些东西之后,我们再失去快乐的心情,岂不是失去更多了?
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飘落海中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继续看报。“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他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日本老先生,拿了一幅祖传古画上电视节目,要求宝物鉴定团的专家做鉴定。据老先生去世的父亲生前说,这幅画是名家所作,价值数百万。老先生自己不懂,因而想请专家加以鉴定。结果揭晓,专家认为它是赝品,连一万日元都不值,全场唏嘘……主持人问老先生:“您一定很难过吧?”来自乡下的老先生脸上的线条变得无比柔和,微笑着说:“啊,这样也好,不会有人来偷,我可以安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是啊,失去有时反而让我们得到了轻松!
的确,失去的已经失去,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
小李的钱包被盗了,不光是钱不见了,里面还有他的身份证,这让他愁眉不展。要知道他的户口在邢台,而他在北京打工,办身份证还要来回跑,挺麻烦的,以致这几天他心情都不好。
不过,这样的心情没有持续很久,一位朋友的话让他顿悟,他的心情也随之好转。朋友对他说:“钱包已经不见了,你再怎么想,它也不可能重新出现在你的面前。钱丢了事小,如果好心情没了,影响你的情绪,让你忧伤、让你不安,这会影响你的食欲、影响你的健康,就太不值得了。身份证办起来是很麻烦,却让你多回家几次,增加了与家人的沟通,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呀!”朋友的话让他反思了很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生活中又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到烦恼的事情呢?
世事难以预料,倒霉和不幸的事谁也不想发生,但如果发生了,我们应怎样去面对呢?生活的挫折和磨难来临时,我们应以乐观、豁达、健康的平常心面对,这样生活会美好得多。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比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拂袖而去了等等,这些大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甚至让我们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底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与其为恋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去赢得新的爱情。
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失去和拥有。拥有快乐,失去烦恼;捡到幸福,丢掉悲伤。所以,莫再苦恼于失去,积极投入到下一段人生之旅,也许有更大的收获等着你。
事实之外,可以改变态度
当自己已经尽力,可因为个人无法控制的所谓“天命”而使事情变糟时,恐慌、着急、悔恨都无济于事,何不像孔子那样坦然面对——清除看似天经地义的坏心情,营造自己的轻松心态,因为人生中的机遇不会仅此一次。
我们不能改变既成事实,但可以改变面对事实、尤其是坏事的态度。
有些年轻人仅仅因为打翻了一杯牛奶或轮胎漏气就神情沮丧,失去控制,这不值得,甚至有些愚蠢,但这种事不是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吗?这里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苏格兰北部过节的故事。这个人问一位坐在墙上的老人:“明天天气怎么样?”老人看也没看天空就回答说:“是我喜欢的天气。”旅行者又问:“会出太阳吗?”“我不知道。”老人回答道。“那么,会下雨吗?”“我不想知道。”这时旅行者已经完全被搞糊涂了。“好吧,”旅行者说,“如果是你喜欢的那种天气的话,那会是什么天气呢?”老人看着美国人,说:“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了我没法控制天气,所以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喜欢。”
由此可见,别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恼,你有能力决定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就会控制你。
所以别把牛奶洒了当生死大事来对待,也别为一只瘪了的轮胎苦恼万分,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当它们是你的挫折。但它们只是小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你对待它们的态度才是重要的。不管此时你想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不管是创建公司还是为好友准备一顿简单的晚餐,事情都有可能会弄砸了。或许你会把面包放错位置,或许你会你失去一次升职的机会,预先把它们考虑在内吧,否则的话,它们会毁了你取胜的信心。
当你遭遇了挫折,就当是付了一次学费好了。
1985年,17岁的鲍里斯·贝克作为非种子选手赢得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震惊了世界。一年以后他卷土重来,成功卫冕。又过了一年,在一场室外比赛中,19岁的他在第二轮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对手,被杀出局。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们问他有何感受,他以在他那个年龄少有的机智答道:“你们看,没人死去——我只不过输了一场网球赛而已。”
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只不过是场比赛。当然,这是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当然,奖金很丰厚。但这并不是生死攸关的事。
如果你发生了不幸的事——爱情受阻,或生意不好,或者是银行突然要你还贷款——你就能够——如果你愿意的话,用这个经验来应付它们。你可以把它们记在心里,就好像带着一件没用的行李。但如果你真要保留这些不快的回忆,记住它们带给你的痛苦,并让它们影响你的自我意识的话,你就会阻碍自己的发展。选择权在你手里:只把坏事当成经验教训,把它们抛在脑后吧。换句话说,丢掉让自己情绪变坏的包袱。
一个人行事的成功与否,除了受思想、意志所支配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天命。
曾经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匡”这个地方时,有人误认他是鲁国的权臣阳虎而把他围困起来,想害他。那时孔子的学生都非常恐慌,倒是孔子泰然地安慰他们说:“我继承了古代圣贤的大道,传播给世人,这是遵奉上天的旨意,假使上天无意毁灭它,那么匡人对我也就无可奈何了,你们大家不必为这事担心。”后来匡人终于弄清楚孔子不是阳虎,而使孔子度过了危难。
所以,当自己已经尽力,可因为个人无法控制的所谓“天命”而使事情变糟时,恐慌、着急、悔恨都无济于事,何不像孔子那样坦然面对——清除看似天经地义的坏心情,营造自己的轻松心态,因为人生中的机遇不会仅此一次。
4.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围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动的话,也就相当于往下看,那样终究会摔下去的。因此,我们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应该是光明的、乐观的、积极的,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发扬往上看的精神才能在我们的事业中获得成功。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相信每一个读过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的人,都会记得主人公郝思嘉在小说中多次说过的话。在面临生活困境与各种难题的时候,她都会用这句话来安慰和解脱自己,“无论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
和小说中郝思嘉颠沛流离的命运一样,我们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逃避和消沉是无济于事的,唯有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阳光的人每天都拥有一个全新的太阳,积极向上,并能从生活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
“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寓言家罗伯特·史蒂文生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想自杀。
1957年,薛尔德太太的丈夫死了,她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她几乎一文不名。她写信给她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她回去做她以前的老工作。她以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她丈夫生病的时候,她把汽车卖了。于是她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才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她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她解脱她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她无法忍受。有些区域根本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
1958年的春天,她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见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坏,很难找到客户。她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甚至想要自杀。她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她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她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她的健康情形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她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她担心她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姐姐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她的丧葬费用。
然而有一天,她读到一篇文章,使她从消沉中振作了起来,使她有勇气继续活下去。她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的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她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她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这样,在她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这句话。她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她学着忘记过去,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她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的恐惧和对需要的恐惧。她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热忱和爱。她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害怕;她现在知道,不必害怕未来;她现在知道,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极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碰到令人消极的、悲观的坏事,这本来应属正常。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围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动的话,也就相当于往下看,那样终究会摔下去的。因此,我们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应该是光明的、乐观的、积极的,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发扬往上看的精神才能在我们的事业中获得成功。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泰戈尔在《飞鸟集》中也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的确,昨日的阳光再美或者风雨再大,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中。我们又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呢?
爱情之外,还有人生
作为一个坚强的人,即使被抛弃,即使眼中还有泪水,依然要笑对生活。要相信自己,他(她)离开了你,只是因为你们不合适而已,并不代表你不优秀。
爱情,自古就是一个被反复谈及的话题,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领域。无数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来自于对伟大爱情的憧憬。与爱情直接相关的便是婚姻、家庭和谐,婚姻幸福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体现。和谐的家庭生活为事业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探索路程,他们的背后大多有一个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的伴侣,才走到今天的辉煌。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对于人生可谓意义重大。
对于爱情的选择表面上看是与一个人有关,但是实际上却是双方共同协调才能顺利走下去。“爱你但与你无关”的论调也不过是存在于网络语言中,在现实生活中一击即碎。爱情需要双方的共同认可,否则只能以失败告终。由于爱情的问题涉及双方,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失恋,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人生经历,但同时又不得忽视。
失恋大多指陷入爱情中的两个人,由于某些原因,其中一人不再愿意与对方持续相处下去而将其抛弃的现象。不得不承认,失恋对于双方而言都是痛苦的,即使是对于提出分手的那个人而言,也是不好受的。任何一段感情的初衷都不是为了将来的决裂,所以最终走不到一起或许有很多客观因素在主导着。而很多悲观的人总因为一段恋情的失败而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都画上了叉号,甚至出现殉情或者犯罪的倾向,这些都是极端愚蠢的做法。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或者意义,不应该完全通过另一个人的感情肯定而被肯定。爱情确实是人类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你可以没有爱情而简单地生活一辈子,但是你不能没有吃穿住行而生活一辈子。生活的本质无非是吃穿住行,爱情不过是这些基本物质上的精神享受,有了它,或许你的生活更加多彩,但是爱情不可强求,实在没有爱情这种佐料,生活依然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不可否认,失恋确实带给人很大的痛苦和烦恼,那种挫败感也许如同强力炸弹般让你短时间内承受不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短期的痛苦和悲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直沉湎于这种痛苦而无法自拔,那么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既然感情不能勉强,何必不想开一点,给自己多一点空间,也给自己另外一个幸福的机会。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放,或许反而因此丢失了性命。
失恋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乐观者和悲观者处理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对于那些乐观的人而言,他们也曾痛苦,也曾悲伤,不过他们不会让这种情绪影响到他们生活的其他领域。虽然他(她)已离去,可生活依然在继续,不是吗?如果因为丢失爱情,把工作也丢掉,人生也丢掉,自我也丢掉,那岂不是很愚蠢的做法吗?作为一个坚强的人,即使被抛弃,即使眼中还有泪水,依然要笑对生活。要相信自己,他(她)离开了你,只是因为你们不合适而已,并不代表你不优秀。他(她)的离开,是你的身边少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她)的身边少了一个爱他(她)的人,这绝对是他(她)的损失。
然而,总有部分思想极端的人,面对失恋的状况,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或者性情大变,暴躁无比,不但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和家人的相处;又或者暴饮暴食,自暴自弃,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义,有了轻生的想法;更甚者以死相逼,或者产生报复心理,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想想看,因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做法。
为失恋而痛苦不堪的人必须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拯救。虽然爱情不在了,可是还有亲情和友情的常伴;虽然这段爱情失败,但是离开一棵树,你获得的则是整片森林;虽然他(她)选择了离开你,可是你的意义、价值依然可以从工作、生活等很多方面去体现,你可以活得更好,不是为了做给那个离开你的人看,而是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做一个坚强的、认真对待生活的人。这种潇洒并不代表你寡情,也不代表着你没有付出感情,而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态度。流水本无意,何必强留着?既然已经失去,为何不做一个潇洒的人,相信总有那么一个人,愿意为你停留。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保持一种主动、和谐的关系,将二者的摩擦和冲突降至最低点,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中国有句俗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祖先的话道出了世间人情,颇具智慧。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就是这一智慧的最佳践行者。
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重点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下游和浙江流域。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檇李,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托,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
越国主力损失殆尽,最后收拾残兵退保会稽,也被吴军团团围住。勾践喟然长叹:“吾将终于此乎?”大夫文种马上加以劝解:“过去,商汤囚于夏台,文王系于里,晋公子重耳奔狄,齐公子小白奔莒,最终都成就了霸业,由这些事情看来,现在的困境又何尝不是福呢?”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建议,挑选美女八名,并携带金银珠宝,通过吴国太宰伯嚭,达成和议。
当时吴国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相国伍子胥力倡乘胜追击,一举吞并越国。太宰伯嚭则认为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以条约来取得越国的利益。争论的结果,终于采取了伯嚭的建议,签订了条件苛刻的条约,从而也使得越国获得了一线生机。
按照和约的规定,勾践在处理完一切善后事宜后,便得入臣吴国。日期一天天迫近,勾践忧形于色,大夫范蠡劝道:“臣闻没有经过孤独生活的人,志向不远大,没有经过大悲大痛的人,考虑问题总不周全。古代圣贤,都曾遇困厄之境,怎么会独独只有您呢?”勾践叹道:“主要是为了去越入吴的人事安排,一下子还难作妥当的决定!”这时大夫文种上前说道:“四境之内,百姓之事,范蠡不如我;与君周旋,临机应变,我不如范蠡。”范蠡立即附和:“文种自处已审,主公以国事委托给他,可使耕战足备;至于辅危主,忍垢辱,臣不敢辞。”
一切准备妥当,勾践便与夫人及范蠡启程入吴,群臣在固陵江畔摆酒饯别,君臣相对凄然泪下,黯然挥手而别,很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氛。
既入吴国,勾践等人行大礼谒见夫差,夫差盛气凌人地说:“寡人假如念先王的仇,你今天断无生理!”勾践赶紧叩首回答:“惟大王怜之!”
勾践夫妇穿着仆人的衣服,守过阖闾的墓,还当过马夫与门卫,夫差每次乘车外出,勾践总是牵着马步行在车前,范蠡也始终朝夕相随,寸步不离。
一天,夫差召勾践入见,勾践跪伏在前,范蠡肃立在后。夫差对范蠡说:“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怎么还敢奢望富贵呢?”第二天,吴王夫差在高台上眺望,看到勾践和夫人端坐在马厩旁,范蠡垂手立在身后,虽然蓬首垢面操持贱役,而不失君臣夫妇之礼,心中十分感动,也大起怜惜之念。
虽然夫差大起怜惜之念,然而仍不曾有恢复勾践自由的迹象。机会是人找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日夫差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感染寒疾三个月未愈。这时勾践前来求见,毛遂自荐道:“臣在东海,曾习医理,观人粪便,可知病情。”说完取过夫差的粪便就尝,喜道:“大王的病已大为减轻,七天后就会好转!”到期果然痊愈。吴王夫差大为不忍,于是摆下酒宴招待勾践,不断称赞勾践是仁者。伍子胥在旁看了大不以为然,警告夫差:“勾践下尝大王之粪,他日一定上食大王之心,大王如果不觉察警惕,一定会被他打败的。”夫差哪里听得进去,认为勾践已经没有敌意,不久就将勾践亲自送出城,赦他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以文种治理国政,以范蠡整顿军旅,为了牢记战败的耻辱,将国都迁到会稽,筑城立廓,作为复兴堡垒。一面奖励农桑,厚植经济基础;一面整军经武,加强雪耻复仇力量,没有一时一刻忘却在吴国所受的耻辱。为了报仇雪恨,勾践苦身劳役,夜以继日,如果想睡了就用一种小草扎自己的眼睛,如果觉得脚冷就把水泼在上面。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平日食不加肉,衣不重彩。除了自己亲自耕作外,夫人也自织。勾践常常在半夜偷偷哭泣,哭完后就仰天长啸,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出在他的身上。此外,勾践还礼遇贤人,奖励生育。他吸取教训,如火如荼的复国行动在全国各地蓬蓬勃勃地进行。
越国的雪耻计划在七年后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表面上仍然低声下气地讨好吴国,除了春秋两季照例进贡以外,大批的建材源源不断地从越地运往姑苏,协助吴国建造华丽的宫殿,并呈献美女珠宝,使吴王夫差在声色犬马中自溺其志。
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做盟主时,越王勾践兵分两路攻吴。三年中几经恶战,吴国被击败,夫差自杀,吴国灭亡了。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王勾践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越王勾践低身侍吴,忍辱负重,报仇复国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勾践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事实上也是得益于老祖先的生存哲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但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我们有必要对此话更好地领会与运用。
“不得不”充满了一种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此话改为“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
所谓的“屋檐”,并非实指,说得明白些,就是指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身处这种势力范围之中,并且得靠这种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之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挺立,但现实中的这种屋檐不多!大部分人的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压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形,除非你能顶天立地,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者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风躲雨呢?所以,当你在别人屋檐之下时,就有必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一下调整了。
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要自己头撞屋檐才去低头!这是一种主动的态度,是一种主动与现实握手言和的精神,没有丝毫勉强。
而且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因为你主动自然地低下了头,而不至于成为显著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是要受伤的。
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去往何处?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一旦离去再想回来,那是不容易的。
在屋檐下待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之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保持一种主动、和谐的关系,将二者的摩擦和冲突降至最低点,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在别人的屋檐下,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且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或者已经来到“屋檐”之下时,请不要“不得不低头”,而要告诉自己:该低头时就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