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人缘,行天下
生活在21世纪,不管你是出身显赫的王子,还是看破红尘的隐士,都不能摆脱关系的影响力。对于关系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假如我们把人际关系比作大脑的神经网络,那么每个人就是一个神经元:突起的越多,与周边的联系就越多,也就比别人更加灵敏,从而更加易于走向成功。
一些善于处世的人经常会说:“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
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丝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专注的神情是发光的。只要能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
人缘能够构架起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动的。为了企业的发展,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少不了“关系管理”。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者常常邀请其他企业的管理者加入自己的董事会,这样做不仅仅能拓宽眼界,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助力。
在10分的工作里面,有5分是做人,5分是做事。“在专业领域不需要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以唱片业为例,其中最专业的莫过于制作人和词曲创作者,但他们同样需要精心经营自己的人脉,以获得工作。除非你很知名,否则不会有人自动求上门。不善交际的你,难道真的奢望“酒香不怕巷子深”吗?不,你需要的是找专门人士帮忙推销自己,比如说经纪人,否则即使关门在家写出100首好歌,也不会有人听到,只能是白费工夫。
小张在一家报社广告部工作时,常接触到海尔、春兰、百事这样的大客户。他在给他们搞创意或争取版面的过程中很卖力,这些客户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彼此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后来,小张辞职出来单干,想到了这些以前的客户,而××空调恰好在该市还没有专卖店,他就跟××销售部的负责人谈起了此事。基于以前良好的合作关系,××很给面子地在众多竞争对手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把独家销售权给了他。
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事实的确如此。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3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结果,无论是什么地区、何种行业的雇主,2/3的答复都是:这些人被解雇的原因是他们和同事搞不好关系。
成功者都很清楚人脉资源对其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30%,其余的70%取决于人际关系。”
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就等于在成功的路上走完了70%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完了90%的路程。也难怪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这样说:“我愿意付出比得到任何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营造一个利于成功的人际关系——这其中就包括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他再有知识,再有技能,也很难得到施展的空间。
2.积累各行各业的朋友
在现代社会中,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就等于拥有比别人多的机会。因此,在创业之前或创业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积累各行各业的朋友。
你的人缘,包括你的朋友、亲人,还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有的受过你的恩惠,有的你倾听过他们的问题,有的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人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培养。一个人在事业上、生活上的成功,其实就如同一个政党的成功,要有许多人散布在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帮助他们,他们也可以帮助你。掌握了上面的原则,建立起牢固的关系网,纵然不成功,离成功也不远了。
打造良好人缘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如下:
(1)不轻易树敌。
在我们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背景的人,周边的环境变化很快,因此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在交往过程中,你会碰到各种类型的人,其中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对于你喜欢的人,交往亲近起来非常容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同你不喜欢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这就要你能尽量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并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的缺点,做到这些将有助于你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为朋友。
但如果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他的优点,或根本无法包容他的缺点,对待这种你实在无法与之交往的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当面指责或指出他的毛病,避免和他发生任何正面冲突,这样就不至于使他成为你的敌人。
(2)结交社会名流。
社会名流是指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无异于为我们的发展插上翅膀。但这些名流都有他们固定的交际圈,一般人很难进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与名流交往之前,多了解相关资讯,托人引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出入名流常常出入的场所,这样,你就会有机会结交到这些社会名流。
第二,在结交这些社会名流时,还要注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千万不要死缠着别人不放,这样做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第三,仅仅通过一次交往就想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很难的,所以,应多制造交往的机会,多次接触才能建立较为牢固的关系。
(3)结交成功者和事业伙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所以要结交成功人士,就是因为这些成功的人比我们优秀,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他们成功的事例也能不断激励我们。如果和这些成功者关系非常好,这些人还会在关键时刻伸出友谊之手教我们一招或者拉我们一把。总之,和这些人交往有利无弊。相反,和那些失败者或者是不如我们的人交往,非但学不到任何东西,还有可能让我们走上迷途,陷入失败的境地。与优秀的人和成功者交朋友,是储备人际关系资源的重要原则。
(4)礼多人不怪。
掌握礼节也是建立良好朋友关系必须掌握的原则。和有身份的人交往可能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对方的权势、地位、实力足以使你对之产生敬畏,不由得你不注重礼节。但很多人在与人交往时却往往容易步入这样一个误区,即熟不拘礼。他们认为和朋友讲礼节、论客套会伤害朋友间的感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朋友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任何人际关系想要存续下去,双方就都要相互尊重,容不得半点强求。礼节和客套虽然烦琐,却是相互尊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离开了这种形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维持了。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不讲礼节客套就可能会侵入到朋友的禁区,干扰到朋友的正常生活,这种情况出现得多了,自然会伤害到朋友的感情,时间久了,再好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终结。
3.互利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世间无论做什么事,合作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只有合作才有力量。以一个人的身体为例,他的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脚要走路,手要拿东西,嘴要说话,每个器官的功用都不一样,必须合作才能让人生存下去。只有合作,做人才能成功;只有合作,做事才能有成就。
一只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了一只小鹿,于是它们俩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起初它们之间合作得很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之后,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在咬死小鹿后,狮子起了贪念,不想和野狼平分猎物,便想把野狼也咬死,但它遭到了野狼的拼命抵抗。最后,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了,但狮子也在与狼的搏斗中受了重伤,不仅无法享受美味,连性命也危在旦夕。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规则!试想,如果狮子不是那么贪心,而是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不就皆大欢喜了吗?我们常说,人生如战场,但是人生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人生赛场却不需要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合作双赢不是更好吗?
一些成功人士在谈合作与分工这个话题时这样比喻:人的手掌有五根指头,单靠一根指头无法提物,只有五指合作并用,才能成为一个拳头而更有力量。又如一根木柴,不容易点着,一大把木柴放在一起,则能燃起熊熊的火光。所以,世间一切成就必须众缘和合,集合众多的力量。不要嫉妒别人,不要排斥别人,唯有大家合作,才能得到彼此的方便与顺利。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蕴含哲理的名言揭示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竞争不排斥合作,合作中也包含着竞争。美国商界则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商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从前,有两个非常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子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选择了活鱼,而另一个人则选择了鱼竿。之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用干柴搭起篝火。把鱼烤好以后,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便将烤好的鱼吃了个精光。可是他吃光鱼肉之后无以为继,不久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则提着鱼竿朝海边走去。忍饥挨饿地走了几天,当他终于能看到远方蔚蓝的大海时,身上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尽了,再也走不动了。最后,他只能倒在鱼竿旁,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同样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但他们没像前两个人那样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两个带着鱼和鱼竿踏上旅程。在路上,他们每次只烤一条鱼以维持生命。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大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生活。几年后,他们盖起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只有与人合作,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做到收益最大化。不要只知埋头做事,抬起头来,你会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办事方法。
一个哲人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种能力交换后,每人拥有的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可见,合作能够产生奇效,达到最好的效果。
4.患难之交不可少
无论是什么时候,人总离不开朋友,故有“对渊博之友,如读奇书异志;对风雅之友,如读明人诗文;对幽默之友,如读传奇小说;对谨慎之友,如读圣贤经传”之说。
梦窗国师曾说:“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经典上也记载着以下四种朋友:朋友如山,朋友如地,朋友如秤,朋友如花。
还说:“患难之交犹如春风冬阳,给予我们成长,成就我们求道的因缘。”
一名富商的儿子天天在外面吃喝玩乐,交了一群酒肉朋友。有一天,他父亲对他说:“不要再和那些人混在一起了,他们不是你的朋友。”儿子反驳道:“不可能,我们天天在一起玩,他们都是我很要好的朋友。”
他父亲知道无法用语言说服自己的孩子,便说,“这样吧,我们做个实验,你明天对你的那群朋友说你被人诬陷杀了人,官府要缉拿你,看他们怎么帮你。”
第二天,富商的儿子依计行事。让他失望的是,当他讲完后,那群人四散而去,躲他如躲瘟疫。他很沮丧地回到家中,那模样就像一只落败的公鸡。这时候,父亲安慰他说,“其实没有什么,人生中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不容易,在我的一生中也仅只有一个朋友而已。”
转天,父子二人来到一处大庄园,庄园的主人迎了出来。进屋后,父亲便一筹莫展地对庄园主人说:“儿子被诬陷,官府正在缉拿他,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可怎么办呢?”庄园的主人听完后进了里 屋,拿出地契和银票,对父亲讲:“你我是一辈子的朋友,就算倾家荡产,我也会帮你打赢官司!”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的,也就是当你需要的时候,他随时都会伸出友谊之手。
所以,朋友的定义应该是:
难与能与:朋友有了困难,需要你的帮助时,即使自己有困难,也应该尽力而为。
难做能做:帮朋友做事,只要是好事,纵使做起来不容易也要去做。若能做到这一点,足证友谊之坚。
难忍能忍:在朋友相处时,难免会产生误会,出现一些看法上的分歧,乃至在语言上发生口角。此时,你们要互相包容、忍耐,尤其要难忍能忍。如果连一点包容忍耐的胸襟都没有,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长久相交。
秘事相语:好朋友除了能在工作上互相帮忙、彼此协助之外,还要能分享自己心里的一些秘密,譬如在做人处世方面,或者财务上、感情上、事业上的秘密。
不揭彼过:好朋友可以规劝,可以勉励,但是不能张扬他的过失。张扬他的过错,让他感觉难堪,不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遭苦不舍:当朋友遭遇困难、痛苦的时候,你不可以舍弃他,不能因为朋友一时潦倒就弃之不顾,势利眼的人必会遭到朋友的唾弃。
贫贱不轻:与人相交贵于心,而不是那些身外之物,万不可因为他的“贫贱”而轻视他。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忙、相互协助,你能付出多少,朋友必能回馈多少。
一个真正的朋友真的很难得。你会有同学、同事、玩伴、伴侣,但他们中没有几个人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不过没关系,真诚并理性地去品味人生,你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友谊。
5.善心结人缘,助人就是助自己
佛家认为,真诚地助人一臂之力,能够为自己存下一份善果。
柏年是一名律师,他在美国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在事务所刚开业时,他穷得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那时,移民潮正一浪接一浪地涌进美国的丰田沃土,柏年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要在黑白两道间周旋。他开着一辆掉了漆的车,在小镇间奔波,兢兢业业地做着律师的工作。终于,“媳妇熬成了婆”,事务所的电话线变成了4条,办公室也扩大了,还雇了专职秘书和办案人员,柏年也气派地开起了“奔驰”,享受着别人羡慕尊敬的目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柏年的资产投资在股票市场几乎尽亏,更不巧的是,在此时,移民法被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削减,他的律师事务所顿时门庭冷落。从辉煌到没落,几乎就在一夜之间。
就在绝望之际,柏年收到了一封信,是一家公司总裁写的,对方愿将公司30%的股份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柏年被这“天上掉的馅饼”砸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按照信上的地址亲自找上门去,想要问清是怎么回事。那位总裁是一位40多岁的波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他茫然地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身边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块钱汇票,上面夹着名片,名片上印着的正是柏年律师事务所的地址、电话。
柏年实在想不起这是怎么回事。“我清楚地记得,10年前,在移民局,”总裁开口了,“我在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块钱,移民局又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那时,是你从身后递了5块钱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听了总裁的话,柏年终于渐渐回忆了起来,但他仍不明白那与现在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安定了下来。很快就申请了两项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打拼,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块钱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一个人很自然地会以恩惠报答恩惠,以怨仇回敬怨仇。这是被无数的事实证明过的,既符合一般的人性,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我们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和“多行不义必自毙”。从博弈论角度看,这种最自然不过的对他人的反应,就是所谓“一报还一报”的最佳策略。
一般来说,一个人总是做对他人有利的事,会更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报;若总是损害他人,则更有可能遭受意想不到的灾祸。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主动地约束自己,尽量少做坏事,多做好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大庄园主,所以他一直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让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在美国迈阿密登陆的时候,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一沓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
为了能在无亲无故的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外出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会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你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他干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的一个小饭馆里做服务生。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便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为了能让他学好英语,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有一天,老板告诉他,给饭店供货的食品公司正在招收营销人员,如果他乐意的话,自己可以帮忙引荐。于是,在老板的帮助下,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父亲在他临去上班时告诉他:“我们祖上有一条遗训,叫“日行一善”。在家乡时,祖辈们之所以能成就那么大的事业,全都得益于这4个字。现在你到外面去闯荡,千万不要忘了。”
可能就是因为这4个字的缘故,每当他开着货车把燕麦片送到大街小巷时,总是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帮店主把一封信带到另一个城市,让放学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车。就这样,他乐呵呵地干了4年。在工作的第5年,他接到了总部的一份通知,要他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理由据说是这样的:该职员在过去的4年中,个人的推销量占佛罗里达州总销售量的40%,应予以重用。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他在打开拉丁美洲的市场后,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亚太地区。1999年,他被调回美国总部,任首席执行官。随后,他被美国猎头公司列入可口可乐、高露洁等国际性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美国总统布什在竞选连任成功后,提名卡罗斯·古铁雷斯出任下一届政府的商务部部长。如今,卡罗斯·古铁雷斯这个名字已成为“美国梦”的代名词。
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古铁雷斯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取决于某一次大行动;我认为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善举。”
后来,《华盛顿邮报》用“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帮不到自己的”作为标题,对古铁雷斯做了一次长篇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评论说,古铁雷斯的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6.助人助心,自立者方能自强
有时候我们看来一些理所当然的善举,却会伤及一些忌讳“被人同情”的人的心。是的,在贫富已成为敏感话题的今天,你要小心一些有“同情”意味的举动。人的自尊是很脆弱的。所以,在做事、说话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的快乐或感受,还要想想,会不会无意间伤害到别人的自尊。
我们所说的‘智慧地助人’,是不带给被助者卑微感受的帮助。
在地铁口,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试图向经过的人推销铅笔,但一直没有成功。这时,一位路过的商人把一枚硬币丢进了卖铅笔人的杯子里,之后便匆忙离开了。过后,商人想了一下觉得这样做不妥,便又返回卖铅笔的人那里,从杯中取走了几支铅笔。他抱歉地解释说,他在匆忙中忘记了带走铅笔,希望不要介意。他说:“毕竟,你跟我一样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也有标价。”说完,他便离开了。
几个月后,在一个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穿着得体的推销员走到这个商人身边,并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经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一直是一个销售铅笔的乞丐,直到你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说来有趣,这位昔日的乞丐后来还帮助商人把积压的商品推销了出去,帮他挣了不少钱。
助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当人们真正做善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真的考虑过被助者的感受?
乔治是英国一家手工作坊的小业主,一场经济危机使他陷入了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物价暴涨,他面临破产的危险。友人纷纷劝他赶快裁员,以减轻经济负担。乔治思考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准备采用友人的建议。
消息很快传到了乔治的父亲老乔治的耳朵里。第二天清晨,老乔治来到办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乔治不服,老乔治便当场解除了乔治的职务。中午,老乔治走进工人的餐厅,看见大家一脸憔悴、苍白,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几片土豆,老乔治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3英镑买回两碗炖肉,端进餐斤,哽咽着动情地说:“兄弟们,你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乔治的职务,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起吃饭——当然,价值3英镑的炖肉必不可少!”听到老乔治的话,工人们欢呼了起来。那时候,3英镑还是个不小的数目,但这每天的3英镑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用具体的数据计算的。
工人们心存感激,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这个手工作坊慢慢渡过了难关,又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最终成为了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的资产超过了千万英镑。
从老乔治朴素的语言和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经营之道——从小事做起,从最打动人心的角度入手。可以说,老乔治创造了一个奇迹。假如让人性的丑恶循环下去而不加以扼制,那么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将会成为丑恶的牺牲品。社会的飞速发展,的确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竞争,但是竞争的基本心态应该是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打倒别人。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还记得向别人施恩,这才是真正的施恩,才能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