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所说的断掉各种贪欲,并非是说让人变得无情无欲,而是说要消除人的不合理的、过分的、有碍身心健康的欲望,从而完善人生,使人生更加幸福。
——星云大师
1.贪字头上一把刀
星云大师认为,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贪字头上一把刀,人的内心一旦被贪欲所吞噬,必将被其毒害。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僧人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这僧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僧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埋藏黄金的地点,两个人连忙跑进了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这样吧,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时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到时,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疼,他这才明白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心里暗想:僧人的话真的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不明白呢?
星云大师说:佛家所谓的贪念,就是很希望得到,得到了就不想失去。而贪念的对象无足轻重,贪图钱财和贪图精神的享受,一样是贪;贪图男欢女爱和贪图参禅打坐,一样是贪;贪图名利和贪图清誉,一样是贪。
比如,没有人不喜欢听赞美的语言,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微笑的眼神,没有人喜欢失去最好的朋友,没有人愿意被人抛弃,没有人渴望失去亲人的爱。
因为这些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的头脑开始分秒不停地工作,它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瞬间筛选、整理、淘汰、判断、综合,每一次得出的结论都扰乱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断产生高兴、悲伤、幸福、痛苦、喜悦、兴奋、孤独、开心等各种情绪。我们每天游荡在这许多种情绪中,把这一切当成真实不虚的事,认认真真地和别人讨论、争辩、计较、探讨、沟通。遇到结果如意的,我们就很开心,能睡个好觉;假如遇到对方根本不吃那套的,就完全失了分寸,整个心空荡荡的,没着没落,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踏实;甚至如果更委屈,我们就会哭泣,大喊大叫,四处抱怨哭诉,让别人评理,有些人甚至走上了抑郁和轻生的道路。
这些都是贪念导致的。贪一切我们身边的舒适,贪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贪一切我们喜爱的东西,贪一切我们不舍放弃的情感。
假若不贪,会是什么情况?
我们照吃、照睡、照玩、照沟通、照争吵、照爱别人、照被别人爱,但是,丝毫不挂碍,永远活在那个拥有的片刻而不去判断。
仅仅是享受那个片刻,犹如云飘过天空,喜欢那云,但心放在空中。云来,云住,云走,云去,随它!
幻想一个又一个场景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你在干吗?这个问题会让你立即回到当下。“我在洗碗”,“我在擦地”,“我在洗衣服”,“我在写文章”……当你在全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贪的。
对当下的生命说“是”,就是对头脑升起的贪念的最好处置方法。
2.无财是一种福气
星云大师说,佛陀所说的断掉各种贪欲,并非是说让人变得无情无欲,而是说要消除人的不合理的、过分的、有碍身心健康的欲望,从而完善人生,使人生更加幸福。从这个角度出发,无财就是一种福气,能很好利用财富的人同样享有这种福气,
一位老居士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男孩长得十分俊俏,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无忧无虑中快乐地度过了黄金般的童年。
居士家中的这个孩子有着高人一等的智慧,虽然他生长于安逸的环境中,但仍能了解人生的痛苦和罪恶。因此,他在成年以后就辞亲出家当了比丘。
有一次,在教化回来的路上,他在森林里遇到了一队商人。当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商人们决定在森林里扎营。比丘看到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车辆载着大量货物,并不关心,只管在离商队营帐不远的地方徘徊踱步。
这时,从森林的另一端来了很多山贼。他们打听到有商队经过,就想乘夜幕降临以后劫掠财物。但当他们靠近商营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在营外漫步。山贼怕商队有备,所以想等大家都睡熟才好动手,然而,营外巡逻的那个人却通宵不入营休息。后来,天渐渐亮了,山贼见无机可乘,只得气愤地大骂而走。
正在睡觉的商人忽然听到外面的吵闹声跑出来看,只见一大队山贼手执铁锤木棍往山上跑去,营外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儿。商人惊恐地走向前去问道:“大师,您见到山贼了吗?”
“是的,我早就看到了,他们昨晚就来了。”比丘回答说。
“大师!”商人又问道,“那么多的山贼,您怎么不怕?独自一个人,怎能敌得过他们呢?”
比丘心平气和地说道:“各位!见山贼而害怕的是有钱人。我是一个出家人,身无分文,我怕什么?贼所要的是钱财宝贝,我既然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无论住在深山或茂林里,都不会起恐惧心。”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生有三宝,妻丑、薄地、破棉袄。
因为贫穷,人才无恐惧心;因为贫穷,人才有上进心。艰难困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并告诫你时刻保持冷静、清醒,正确对待有形的财富。
香港富豪徐展堂出身名门望族,幼年生活可说优裕富贵。但上天似乎有意要考验他,13岁时,父亲生意失败,不久又染上肺痨去世,年幼的徐展堂一下子从蜜罐掉进了苦海。当时,徐展堂刚读完小学,无奈只好放弃升学,出来谋生。提起幼年时未有更多读书机会,徐展堂至今还感到遗憾。
徐展堂曾从事过多种职业,如银行信差、卖“云吞面”、为商店翻新旧招牌、安排看更等。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是他一生中最为艰苦的时期。
艰难的经历不仅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发出了他的斗志。他不甘心久居人下,于是白天工作,晚间则上夜校进修,学习英语,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和名人传记,从中汲取思想养分。
最终,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商界获得成功后,徐展堂不忘回报社会,乐善好施,积极从事慈善事业。
能安于贫贱的人是有福之人,因为他们心里无财富的挂念,活得潇洒;而能在富贵中保持清心寡欲的更是有福之人,因为他们心里、眼里都无财富的挂碍,所以活得幸福。
人们很容易被金钱迷惑双眼,在欢乐的日子里想不到痛苦的一面,唯有超卓的人才不至于被金钱迷惑。
3.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
星云大师告诫说:凡事不要向钱看,比金钱宝贵的东西有很多,慈悲、道德、智慧、和谐、欢喜、关怀、情义等,才是取用不尽的财富。
人的一生,要为自己赚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不怕海枯石烂,不怕沧海桑田,可以结伴我们终老,远离啼哭悲恼?
有一次,佛陀在法会上给他的弟子们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非常富有的商人,他娶了4个老婆:第一个老婆美丽可爱,具有迷人的身姿,整天如影随形,陪伴在他的身边;第二个老婆是他从外地抢来的,她同样分外靓丽,让人心动;第三个老婆,纯粹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整日忙忙碌碌,把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衣食无忧;第四个老婆是她们中最忙的,但商人却不知道她整天在忙些什么,他对她既不关心,也不过问,渐渐地也就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打算出远门做一笔生意,旅途漫长而又十分辛苦,因此,他要选择其中一个老婆陪伴自己。
于是,他把4个老婆一起叫到面前,问她们谁愿意去。
第一个老婆说:“我才不愿陪你呢,你自己去好了!”
第二个老婆说:“我本来就不属于你,是你硬把我抢来的,我更不会陪你去!”
第三个老婆说:“旅途那么漫长,一路风尘,我可没把握陪你到底,顶多送你一程!”
第四个老婆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跟着你,忠诚于你,听凭你的呼唤,因为你是我的主人!”
商人无限感慨:“唉!关键时刻还是第四个老婆对我好。”于是,他就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他的漫长旅途。
讲完故事,佛陀问座下弟子:“你们听懂了吗?这四个老婆就是人生的四个方面:第一个老婆是指人的肉体,人死后肉体要与自己分开;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许多人为了金钱财产辛苦劳作了一辈子,死后却不能将它们带走,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现实中的妻子、亲人和朋友,虽然生前亲人朋友情深义重,但死后还是要分开,也无法求得永世相伴;第四个老婆是指人的自性,也就是你自己的心灵和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会永远在乎你,永远忠诚于你,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快乐还是痛苦,它都与你永不分离。”
是的,身体是本钱,固然重要;财产是基础,亦不可缺;亲人和朋友是伴侣,少了会寂寞;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心灵和天性,把它塑造和培养好,我们才能一生受用不尽。
天下的大智慧都是相通的,《圣经》上的“己本”就是佛教中的“我相”概念。“己本”是人类根本问题的焦点,是人类一切罪恶与痛苦的来源。儒家思想也有“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说法,意思也差不多。
星云大师在谈财富时,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存了许多黄金砖块,藏在家里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30多年。这30年中,他虽然没去用过,但只要偶尔去看一看,心里就十分欢喜。
有一天,这些金砖给人偷去了,他伤心得死去活来。
旁边有人问他说:“你这些金砖藏在那边几十年了,你有没有用过它呢?”
他难过地说:“没有。”
那个人就说:“你既然没有用过,那不要紧,我去拿几块砖头,用纸包起来,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当作金砖藏在那里,这不是一样可以欢喜吗?又何必这么伤心呢?”
佛经上说,世间上所有的金钱都不是我们的,而是水、火、官府、盗贼、败家子五家共有。金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聚敛,做一个守财奴,终不是善于处理金钱的人。
星云大师指出,一生之中,能赚到几千万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从工作中赚到欢喜,赚到尊重;从人我相处中,赚到礼貌,赚到关怀;从信仰中赚到心安,赚到慈悲。这些心内的“法财”胜过银行的利息和红利。
他进一步在《处世》中解释说:人生在世,钱虽然很重要,却不是绝对万能的,因为除了金钱以外,还有许多对人生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佛家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谓“拥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用有”的胸怀来顺应真理,以“用有”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所谓“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加智,岂不善矣?
4.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星云大师认为:“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想过自在逍遥的幸福生活,就要放下物欲和名利。
拉尔夫是一位著名的国家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地征服了多座高峰,这其中还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其实,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很多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非常稀薄,令人感到窒息。
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自征服高达8611米的乔戈里峰,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然而,拉尔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的过程。
拉尔夫说,在突破海拔6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念,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随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不得不接受失败。拉尔夫说:“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峰顶,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拉尔夫这样呢?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后继地把自己绑上欲望的战车,纵然气喘吁吁也不得歇脚。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人际、家务计划占据了现代人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几乎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到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行了。
后来,当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另一块布来做换洗衣服的时候,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乞讨了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给了他一块布。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出来捣乱。他立誓不会杀生,便又到村庄中要了一只猫。
得到猫之后,他不想让猫吃老鼠,也不能给它吃水果和野菜,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生存。
后来,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那头乳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来了一个流浪汉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自己不能像修道者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他需要一位太太。
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
其实,人生很多的无奈和痛苦,都来源于对外物的追求和执著。一个人,如果终日汲汲于富贵,切切名禄,桎梏于外物,最后终将会不堪重负,顾虑重重,心力交瘁,六神无主。
曾经,我们枕着涛声入睡,在鸟鸣中悠悠醒来,那时的我们心底是透亮的、清澈的,没有杂念;如今,我们枕着车水马龙入睡,梦中都在为钱财奔走,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郁闷地醒来。我们喊累,却不能摆脱这份生活赐予我们的累;我们想逃,但红尘万丈,我们无处可逃……外物总是短暂而容易腐朽的,只有生命的灵魂才是永恒。然而,又有几人能理解这一点呢?在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筋疲力尽,从未体味过幸福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惧时常伴随,一辈子过得糟糕至极。我们应该知道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不如放下,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庄子在《逍遥游》表达的“神人无己,圣人无功,至人无名”正是最好的总结。
5.别让攀比毁了你的幸福
生活中,只要细心留意,种种由攀比而导致的闹剧、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星云大师认为,那些整天过得闷闷不乐,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处境有多么悲惨,而是因为他们暗自将自己的生活状况拿去和别人攀比,看到生活状况比自己好的朋友、同事、同学等,就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幸运、更幸福。而自己呢?无形之中好像成了最不幸的一类人。这样一来,还怎么能够活得开心、过得幸福呢?
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参加战友聚会回来之后,因脑溢血而住进了医院,多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生命。原来,在聚会时,他知道了现在战友们的生活情况要比自己好许多,他们留在部队的,有的到了正军级,当上了将军,最普通的也是师级干部;转业从政的战友中,有的成了厅局长,有的是县处级;复员转业后经商的人,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个个财大气粗,穿着名牌,住着别墅,开着宝马……老人一想到自己,转业后只当了个小工厂的车间主任,单位效益不好,退休后养老金不多,再加上老伴看病、儿子下岗,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和人家比一比,再想想自己,越比越生气,一着急差点送了命。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两个人真要攀比,就算两人都是亿万富翁,恐怕攀比的结果也不会让自己如意。虽然两人的财富一样多,但是生活上总会有差距。如此一来,总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去攀比。
美国作家亨利·曼肯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想一想过去的艰苦岁月,比一比那些仍然缺吃少穿的人,给自己一点安慰,它会让你感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而盲目的攀比,则会毁掉一个人的幸福,让人痛苦不堪。
一只乌鸦看到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嘴馋的乌鸦便想:老鹰能抓羊,我为什么就不能呢?老鹰有爪子,我也有;老鹰会飞,我也会。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不甘心的乌鸦决定仿效老鹰的样子:它盘旋在羊群上空,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它贪婪地注视着那只羊,自言自语地说道:“你的身体如此的丰腴,我只好选你做我的晚餐了。”说罢,乌鸦呼啦啦带着风直扑向那咩咩叫着的肥羊。
结果是: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卷曲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这只倒霉的乌鸦脱身无术,只好等牧人赶过来逮住它并把它投进笼子,成了孩子们的玩物。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过得不快乐,那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不要去和别人攀比,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此外,还应该注意到,攀比心理主要来源于对他人的嫉妒,人一旦陷入这个漩涡就会难以自拔,久而久之定会损己害人。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整天被猫追来追去,它感到十分烦恼。于是,它去求见上帝,央求上帝说:“你把我变成猫吧,这样我就不用被猫追了。”
上帝答应了,把它变成了猫。可是变成猫以后,它又被狗追来追去,它觉得还是老虎比较厉害,于是又央求上帝把它变成了老虎。可是,变成老虎后,它还是不满足,又苦苦哀求上帝把它变成大象,上帝没办法就答应了它。小老鼠变成大象后,突然有一天,它的鼻子痒得受不了,它恨不得把自己的鼻子割下来,后来,从它的鼻子里钻出来一只小老鼠。
这时,它才明白,原来做小老鼠也挺好的。
每个人都应该尽早认清自己,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寻找自己的幸福,不要总把目光放在别人的身上。就像上面这个小故事里的老鼠一样,什么都想和别人攀比,等绕了一大圈回来,才发现,原来的自己其实才是最好的。
不和别人攀比,保持平和心态,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渴望幸福的人们,幸福就在你们的身上,还和别人攀比什么呢?
幸福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属于每一个人。幸福是自我,因此幸福属于每一个人。
据心理学家调查:《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翁和生活在纽约地铁的流浪汉回答感到快乐的比例差不多,太平洋岛国的土著人与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的幸福感也非常相近。正如一棵青草虽没有乔木的高大,却衍生了“更行更远还生”的顽强的生命力。
城市万家灯火的喧嚣也许让你如痴如醉,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愫也许更使你流连忘返。幸福犹如天上点点闪烁的繁星,总有一颗属于你。
人各有命,命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道路,有的坷坎,有的平坦,所以,怎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有同样的终点和目标呢?有人高歌,有人悲泣;有人一帆风顺,有人百转千回,四处碰壁,得到的是满身的伤痛和疲惫。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路不在好,适合自己走的就是好路。
如果你把确定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那么,你的生活中就会充斥着不满足和遗憾。
6.定期修剪自己的欲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但什么是最大的收获呢?
星云大师认为:很多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像盐巴,生活中少不了它,但是,如果贪得无厌,就品尝不到应有的美味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修剪自己的欲望,不让那些不必要的贪念支配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一个外国商人,他坐船到了西班牙海边的一个渔村。他在码头上看见了一个西班牙渔夫从海里划着一艘小船靠岸,船上有好几尾大鱼。外国商人对渔夫能抓到这么高档的鱼表示赞叹,然后问他:“您每天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抓到这么多鱼?”渔夫说:“一会儿工夫就抓到了,不用费多大力气。”
商人说:“为什么你不再多抓一会儿,这样你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鱼了。”
渔夫觉得不以为然,他说:“这些鱼已经够我一家人一天的生活了,我为什么要抓那么多呢?”
商人又问:“你每天只是花一小会儿的时间抓鱼,剩下的时间你怎么打发呢?”
渔夫说:“我每天的事情有很多。我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海抓几条鱼,回去和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的时候到村子里找几个朋友喝点酒,再弹会儿吉他,这日子也很充实。”
商人听了摇了摇头,并且帮他出主意:“我可是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你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然后攒钱买条大些的船。到时候,你就可以抓更多的鱼,再买渔船,这样,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当你抓到的鱼越来越多后,可以直接把鱼卖给工厂,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钱。然后,你还可以开一家罐头厂,赚更多的钱。之后,你就可以离开渔村,到城市里去做有钱人了。”
渔夫问:“我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花多少年的时间呢?”
商人说:“大概十五年到二十年。”
“然后呢?”
商人说:“然后?然后你就会更加有钱,你可以挣好几个亿呢!”
“再然后呢?”
商人说:“那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享受清新的空气,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海抓几条鱼,回去和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的时候到村子里找几个朋友喝点酒,再弹会儿吉他。”
渔夫听完,非常不解,他说:“难道我现在的生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折腾自己呢?”
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看似有些可笑滑稽,但这也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应该力求顺其自然,活得简单一些,这样可以使幸福持续得更为长久。
很多人都和这位商人最初的想法一样,将人生的包袱紧紧地压在心头,明知道这样很辛苦,但还是不愿意放下,结果弄得自己又苦又累。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我们就会在无形中变成欲望的奴隶。
总是对身外之物有着无尽的贪婪,到头来,幸福、快乐也会对你无比刻薄。
从前有一个乞丐,他经常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我要让所有的乞丐都有房子住,吃饱穿暖,我绝不做吝啬鬼……”
就这样一遍遍地祈祷,终于有一天,一个神仙找到了他。神仙对他说:“我听到了你的祈祷,你就要发财了,我这就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枚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的时候,就必须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使用那些金币。”说完,神仙就不见了。
这个乞丐惊讶地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当他发现自己的身边真的出现了一个钱袋,而且里面的确装着一枚金币时,他才确信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于是,乞丐不断地往外拿金币,他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看着这些钱,这个乞丐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第二天一早,他拿着这些钱准备到街上买面包吃,但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他舍不得扔掉那件宝贝,于是又继续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的时候,他就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金币越来越多,多到可以买下一个国家。可他总是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才好。”于是,他不吃不喝拼命地拿钱,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但他却变得又瘦又弱,脸色蜡黄。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
没过多久,因为水米未进的缘故,这个已经成了大富翁的乞丐,看起来却非常虚弱。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用颤抖的手往外掏金币。
最后,由于又累又饿,他死在了成堆的金币里。
在现实生活中,如这个乞丐一般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是希望拥有得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结果当然是疲累不堪,反而让自己丢失了更多——健康、亲情、友谊,乃至生命。
欲望太多,就成了贪婪。一旦中了贪婪的毒,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索求所占据,我们的双眼就会被虚荣所模糊,我们将永远无法懂得生活的真谛。所以,为了拥有快乐的心情,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将贪婪这棵毒草彻底地从我们的心里拔出。
7.和“诱惑”保持安全距离
星云大师说:“我们有时会遇到别人对你甜言蜜语,给你种种好处的情况。甜言蜜语使人十分舒适,而种种好处更使人陶醉。然而,最甜蜜的举止,也许是最毒的药物;最大的好处,也许就是最深的陷阱。”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对有权者来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弃。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和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人生总会面临许多诱惑,它之所以称为诱惑,是它对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动摇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做出违背自己意志的选择。诱惑都是美丽的,它也许是你饥饿时的一块大蛋糕,也许是大把的钞票,也许是梦寐以求的职位……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3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不至于掉落呢?”“两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最终,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像幸运与灾难一样,诱惑在人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诱惑无处不在,职场中,诱惑以其更多的姿态出现,如金钱、名誉、身份、地位、不能兑现的谎言等。臣服于诱惑将给我们带来职业生涯和人生的不幸与灾难。认清诱惑,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诱惑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才能保证健康的自我发展空间。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是很难捕获它们的。但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小心翼翼,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长长的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着原路退回。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性情,找到野兔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然后做一个机关,接着恢复表面的形状,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获猎物了。
兔子致命的缺点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人生在世,我们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过程中,势必会与许多说不清的风险相遇。但是,如果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对内外风险的防范之心,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情感、事业等多方面的破坏。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的生命、事业等都得到必要保证,是基本的生存之道。
有许多念头和情感是有毒的,像牛蒡草一样黏在你身上,像蜜蜂一样刺你。所以,不要随意放纵自己,不要轻易向各种诱惑低头,坚持自己的方向与计划,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否则,你很可能随波逐流,贪图眼前的一点点安逸享受,而损失掉生活中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