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厚积薄发,伏久者必高飞
- 关键时刻,嬴政是这么干的
- 欧阳彦之
- 15946字
- 2018-03-29 10:13:58
通向帝王权力顶峰的道路,时刻充满着危险,稍不小心就会被竞争者偷袭,成为对手渲染胜利的祭品。刚开始就气势汹汹地把自己的全部本领都使用出来的人,最终会被打败。
秦始皇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
1.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人们都懂得做事不可打草惊蛇的道理。在自然界里,当动物们要向敌人下手时,多会养精蓄锐,等到有把握时再猛然攻击。比如猫在捉老鼠时,总是会等到靠近时才猛然追赶;当蛇发现了小鸟后,并不急于显露自己,而是悄悄窜到小鸟跟前,再猛冲过去,咬住小鸟不放;鳄鱼在吃岸上动物时,并不是先显露身体爬上岸,而是先在水下悄悄靠近岸上的动物,当它认为距离足够近时,便猛然一跃,牙关紧咬岸上动物的脖颈,将其拖入水中。
纵观古今中外,胜利的一方往往不会横冲直撞,而是懂得先躲避强势,耗敌实力,蓄势待机,再突然发力,击败对手。而刚开始就气势汹汹地把自己的全部本领都使出来的人,最终会被打败。
秦始皇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
帝王大业,自古华山一条路。通向帝王权力顶峰的道路,时刻充满着危险,稍不小心就会被竞争者偷袭,成为对手渲染胜利的祭品。“樱桃好吃树难栽,不浇苦水花不开”。嬴政接替父亲登上秦王之位可算是得到了一棵好大的樱桃树。这棵樱桃树能不能结出美味的樱桃果子,尚需要嬴政多年苦心地浇灌和呵护。
此时,六国联军在赵国公子嘉的率领下,兵分五路进攻函谷关。一石惊起千层浪,面对气势汹汹的六国大军,秦国内部也开始了一场角逐。吕不韦刚好“病了”,公子成蟜回到咸阳开始秘密活动,避居雍城的嫪毐也不再安分,这一系列事件将嬴政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把嬴政面对的情况做一下分解:
吕不韦的威胁。尽管吕不韦和嬴政存在不知真假的父子关系,但享受到权力好处的人是不会轻易让出权力的。嬴政一天天长大,吕不韦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在秦国的危急,吕不韦装病其实是在试探嬴政对他的态度。
公子成蟜的威胁。嬴政继承秦国王位,成蟜被打发到边关带兵。几年的军队生活,让公子成蟜明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秦国大臣庄襄王的异母弟弟子尹、夏太后、大将樊於期都加入到成蟜的阵营,只待时机成熟,拨乱反正,一举铲除嬴政、吕不韦的势力。
太后赵姬和嫪毐的威胁。太后与嬴政是母子关系,不会对嬴政起什么坏心眼。但是嫪毐是个地痞流氓,想靠着裙带关系争夺更多财产是肯定的。嫪毐也不是没有“王即薨,以子为后”这样天真的想法。
六国联军的威胁。如果函谷关前六国大军打败了秦国军队,那么关中之地就再无险可守。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到了那时,秦国嬴氏必定会族灭国亡。嬴政身为秦国的君王,却没有握有管理权。吕不韦在政治上咄咄逼人,六国大军联袂而至,公子成蟜和嫪毐闻声而动,看似安静的咸阳王宫,其实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嬴政目前的困局。其实只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获得权力,巩固地位。名正言顺取得秦国执政大权的时日未到,仍然需要倚重吕不韦。吕不韦握有实权,已经在秦国朝堂上形成了自己的独有势力,不可能轻易让出权力。要想马上得到实权,只能等待时机,寻找机会除去吕不韦,控制秦国。可是吕不韦虽然是限制嬴政权力的最大障碍,但也是保护嬴政地位和身家性命的屏障。砸掉这个屏障固然能得到自由,危险也将不期而至。嬴政还不具备应对这些危险的能力,只能寄希望于吕不韦。
联络嬴氏宗亲,忠于王室的大臣,合谋干掉吕不韦,夺取秦国大权。这个策划的成功率有百分之五十,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成功,吕不韦很可能将嬴政斩杀,另立新君;如果成功了,嬴政将吕不韦斩杀,也未必能坐稳秦王之位。嬴政是依靠吕不韦的支持,才坐上秦王之位的。自己顺利夺得秦国大权,却失去了吕不韦的庇佑,其他公子以及吕不韦的门客将会对嬴政进行反扑,那时秦王之位到底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顺从吕不韦,支持吕不韦帮助自己打江山,铲除反对自己的势力,等自己力量壮大,时机成熟之后,夺取大权,除掉吕不韦。很明显,嬴政选择了一条明智之路。如果暂时能力不足,那就韬光养晦,潜伏起来等待时机。当然韬光养晦不是软弱退让,而是伺机而动,有所作为。攘外必先安内,大敌当前,嬴政的对策是:
表达态度,赢得吕不韦的支持。只要吕不韦不倒,成蟜、嫪毐和六国联军都翻不起什么浪花;变通国策,进行改革,为获取战略物资,同意吕不韦废除秦孝公只有军功才能获得爵位的法令,昭告全国,纳粟千斤者便可拜爵一级;寻找盟友,借着军中对纳粟换爵政策的不满,提拔蒙氏家族,委以重任;在吕不韦身边安插自己人,削弱吕不韦的力量;设岗分权,嬴政还接受昌平君的建议,在吕不韦出征后,马上进行了人事安排的调整,设立左右两相,分出吕不韦的权力;搞地下工作,对于公子成蟜和嫪毐的问题,嬴政用李斯的建议设立特务机构,派遣大量奸细潜伏在六国大臣和秦国重臣身边,或者收集隐私威胁,或者重金收买,或者暗杀,时刻掌握天下的动向。
嬴政的种种举措,不仅帮助秦国度过了灭国之危,还保住了自己的秦王之位。在复杂的政治关系中,嬴政成为掌控各股势力的最大赢家。他巧妙地运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攫取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和利益。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是人不能太锋芒毕露,否则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就如同走路一样,不能总抬头看前方、远方,也要及时地学会低头,为的是不让自己锋芒毕露,为的是更好地学习别人的长处。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一个人要善于保存自己,急流勇退,这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伺机而动,为了自己更好地发展而积蓄力量,为了最终的成功。
雍正在登上帝位之前,曾做了45年的皇子,而在这45年里,他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皇储之争。这场至高权力的角逐争夺几乎牵涉朝廷内外的所有人,因为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将来或多或少地铺点道路,以致朝野上下党派林立,各类争权夺利之事时有发生,而康熙本人更是为此事操心不已。
康熙有35个皇子,最初胤礽被立为太子,但其好大喜功,贪得无厌,为了早日登上皇帝的宝座,不惜与其党羽一起谋害其父。康熙发觉后,痛下决心,于康熙五十一年将胤礽永久废除。胤礽被废之后,一轮新的太子争夺战风云又起,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胤禩、胤祉、胤禵和胤禛(雍正)。
胤禩为八皇子,性情阔达,好施舍,广结人缘,因而支持他的人最多,朝廷内外的许多官员都向康熙保举胤禩,有的甚至还向皇帝施压。然而康熙并不吃这一套,当他看到胤禩的身后竟然有如此庞大的势力时,感觉到了威胁,因此不但没有立胤禩为太子,还革其爵位,令其反省。
看到胤禩如此下场,胤禛冷静思考之后,认为只有韬光养晦,不露声色,才有取胜的可能,风光太足反而会败落得快。因此,胤禛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谨小慎微,从不表露争储之心,即使是对身边的人,他也隐藏自己的心事。
例如,胤禛的亲信戴铎在给胤禛的信中,提及储位之争的策略,其言之细,足见考虑之深。然而胤禛在给戴铎的回信中却写道:“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
事实上,胤禛对于戴铎的策略非常赞同,但戒备之心不可无,以至故意如此回复。因为此时的他,只有处处隐忍,不露风头,夹起尾巴,才不会被击败。
在众兄弟中,胤禛的优势并不明显,胤祉以其年长、有学识,深得康熙喜爱。胤禵身居要职,手握兵权,并且曾立下大功。因此胤禛从不敢奢望康熙会将皇位传给他。但当他听到皇位将可能传给胤禩、胤禵时,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快,于是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段,即外松内紧的策略,以期能博得帝位。
胤禛经常与僧衲往来,建设寺宇,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闲人”,并写了《悦心集》一书,书中尽述其愿与僧侣为伍,过一种清静无争的恬淡生活。例如,书中的《隐居词》《知足歌》,等等,都是一些向往田园生活,教人与世无争之词。胤禛在此时所写的这些诗词,一方面起到了蒙蔽对手及康熙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其在权力争夺中失意的表现。而实质上,胤禛是绝不可能放弃争储的大好机会的。他采取了戴铎给他的建议,实施多种方法,扩大自己的力量。这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想方设法取得康熙的宠爱。胤禛深知获宠是争夺储君至关重要的一步,于是他先从康熙的性格脾气着手,康熙最后得出要想获宠就不能太显露自己的争储之心,更不可操之过急,只能慢慢地建立自己的形象。因此在康熙面前,他总是非常小心,从不露出任何急躁、争权的痕迹。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亲王。受封时,胤禛对康熙说:“我现在的爵位已经很高了,您又封我为亲王,可是胤禩、允禟他们却还只是贝子,大家都是兄弟,这样一来,恐怕会有人说闲话,请父皇将我的爵位和赏赐分给其他兄弟们吧。”
胤禛的这番话正合康熙心意,康熙非常重视兄弟骨肉之情,看到自己的骨肉相互争斗,不免伤心,因此胤禛的话无疑是对康熙心病的一剂良药,他不但没有把胤禛的爵位降低,反而更加重用他了。
二是谨慎处理好与其他兄弟的关系。在皇兄皇弟面前,胤禛从不显露自己,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谁都有夺位的欲望,但是胤禛却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亲和。例如,当胤禩遭到皇帝谴责时,胤禛就多次上奏,为胤禩说好话,希望康熙不要追究胤禩的过错。康熙五十五年时,胤禩得病,此时胤禛正陪同康熙在外巡视,但他却向皇帝请示,要求回京探视胤禩。
对于以前的皇太子胤礽,胤禛也是一样表示拥戴和尊敬,甚至被认为是太子党,当胤礽再次被废时,胤禛也曾上奏请求复立胤礽为太子。
胤禛在兄弟面前的种种假象,起到了很好的隐藏作用,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望。
三是加强联络文武百官,无论权位高低都进行笼络,以便在朝野内,造成一种舆论,胤禛是首选皇储。同时又大力培植党派势力,并将这些人安放在各个职位上,为其夺取皇权打好基础。
胤禛为了能多拉拢一些官员,经常邀请官员进府套近乎,并让手下人帮他一起积极地与官员们联系,唯恐漏过一个。有一次,胤禛想拉拢礼部侍郎蔡珽,就派手下人去请。蔡珽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加上康熙也曾下过命令,不许皇子结党营私。于是蔡珽便以身份不便与王府来往为理由回绝了。
过了段时间,胤禛又派年羹尧去邀请蔡珽,可是蔡珽依然不接受。胤禛在几次碰壁之后,仍不放弃,继续寻找机会。终于,在一次蔡珽去热河行宫向皇帝辞行的路上,胤禛见到了蔡珽。他与蔡交谈时,推心置腹,并热情地将左副都御史李绂介绍给他,从此蔡珽便成为胤禛的心腹。
经过他的精心挑选,终于形成了一股小小的势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精明能干。例如总督年羹尧、布政使戴铎,以及步军统领隆科多都是胤禛的死党。
以隆科多为例,隆科多是胤禛养母孝懿庄皇后的弟弟。他先前与胤礽亲近,胤礽倒台后,他转而投靠强大的胤禩集团,后来他发现胤禩不被皇上看中,于是他才选择了胤禛。而胤禛也是看中了隆科多的步军统领职位,认为他大有可用之处,便将其收为心腹。
从后来的情况看,胤禛与隆科多确实都达到了双方的目的,胤禛在隆科多的暗中帮助下,获取了胜利。隆科多在胤禛当上皇帝之初,也确实得到了重用。
胤禛的夺储位之战,历经坎坷,在这长达数十年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胤禛成功地运用了忍字经,万事戒急戒躁,隐忍下来,等待时机。这一“忍”字的灵活运用,才使他终于实现了皇帝之梦。
伏久者必高飞,花先开者谢必早,大器晚成,往往能脱颖而出,获取令人惊讶的成功。
在生活中,许多人最终没有成功,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诚心不足或者没有对成功的渴望,而是缺少了成功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坚持,厚积薄发;二是忍耐,蓄势待力。很多人在做事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总是对自己当前的行为产生怀疑,永远都在犹豫不决之中。其实适时“低头”、耐心等待并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妥协,不是茫然失措的消极颓废。它是一种理智的忍让,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等待迸发的过程。正如圣者所说:“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有者大,则必有所忍。”成大事者都是有着大智慧、大视野、大心胸的人,他们把目前的不利状况,把所遇到的挫折都当作成功的一种经历,不郁郁寡欢,更不管他人的阳奉阴违、搬弄是非,不管他人的尔虞我诈、诽谤诬陷,做到该“低头”时就“低头”,适时地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等待时机再成正果。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能在耐心的等待中积累自己的力量,抓住时机,就一定会干成一番辉煌的事业。
2.进无路时,先选择退一步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尤其是那些有抱负、想要有大作为的人,必定会遇到更多的考验,很多时候都需要一时的忍让,暂时躲避开敌人的锋芒,然后积聚实力,让自己变强,找准时机,实现抱负,成就大事。秦始皇就是通过洞察朝政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后,暂时隐忍,最后争取到了更大的权力。
秦始皇七年正月,彗星先出东方,再现北方。太史启奏:彗星在日旁,主子杀父,弟犯兄;现在北方则主刀兵。嬴政置之一笑,他既无父可杀,相信公子成也不会犯他。
五月,彗星见西方,这是一种不好的征兆。没过多久,军中使者来报,将军蒙骜得急病死于军中,相国吕不韦建议暂时退兵河内,秦王准奏。秦军还师,顺道攻下汲城。
五月十六日,彗星复现西方。庄襄王生母夏太后死,朝中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嬴政似乎是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等夏太后下葬,守丧三月期满以后,时间已是冬季腊月,掌管礼仪的奉常和掌宗室事务的宗正联合上奏,嬴政和公子成都将年届二十,应该准备行冠礼,并选定次年正月正日(初一)午时为举行冠礼最佳吉日良时。
但是,当奏简呈到相国吕不韦那里就被打了回去,吕不韦批驳的理由是:周礼男子二十而冠,乃是按照实足年龄满二十计算。吕不韦更是找出那些当过他门客而经他引荐入朝当博士的官员,纷纷引经据典力争,这次行冠礼的事就此打消。有些宗室大臣直接上奏嬴政,他内心虽充满怨愤,表面却微笑着说:“先前多少年来,也许大家都错了,照相国所议好了。”
朝中有些耿直又不明利害的大臣又纷纷上奏,要求嬴政亲政,相国吕不韦将这些人找来责备了一顿,他说:“各位这个请求是什么意思?主上现在不是凡事都亲自批答吗?丞相总领百官,就各位上奏拟定批答建议,让主上选择,或是作另外批复,这也是我的职责,各位为什么要怀疑是我独揽大权呢?”
这些大臣明知道他是强词夺理,但一时还找不出话来驳他,只落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最后,吕不韦自己打圆场说:“也许等到主上行冠礼以后,我就不会再替他拟批答,一切政务交由他自己去办。”
大家一想,再等一年是没有关系的,只不过他到时又要玩什么花样就没人知道了。
有人向嬴政秘密启奏,他只笑了笑说:“吕相国能者多劳,就让他多辛苦点,不要去烦他!”
嬴政的态度,让人认为他很懦弱,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他现在忍让,是为了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拿回所有属于他的一切。
后来,嬴政以嫪毐叛乱为借口,罢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把他赶回了河南封地。虽然这时候吕不韦在秦国失势了,但是他的声望在山东六国当中还是很高的。诸侯宾客使者都相望其于道,有事就会先请文信侯。在这种情况下,吕不韦没有承认自己的失败,嬴政也没有认为自己的夺权计划已经实现。他只是暂时将吕不韦放回去,以便于削弱他在咸阳的实力。等到一切准备完毕的时候,嬴政给远在河南洛阳的吕不韦写了封信:“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如此言辞,深深地隐藏着秦始皇对吕不韦长久以来把自己当作傀儡皇帝的怨恨,他是在责问吕不韦,但是却又不需要答案,因为现在的大权已经完全在他的手里。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争回了自己的王位和皇权。
进无路时,先选择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退一步,也许是更大的空间,也许是更合适的时机,总之都是从暂时的“让”当中求得的生机。只要有了生机,就不怕没有还魂的机会。嬴政从懂事起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武则天年方14时便已艳名远扬,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不久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
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王朝将遭“女祸”,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
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做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枯槁,行将就木了。
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她并未就此“撤离”,而是分析形势,又攀高枝,做好下一步打算,所以她时时留心择靠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还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千秋万代,要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王。
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唐太宗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冰雪聪明之人,哪还听不出自己的处境。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谈何容易,唯有丢弃一切的一切,方有一线希望。
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聊以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官。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点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却如遭晴空霹雳,动也动不了。唐太宗仍在自言自语:“天下没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听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借机溜了出来,径直去了武媚娘卧室。见武媚娘正在检点物品,李治便对她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
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圣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担心告诉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的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她作为信物。李治登基不久,武则天即被招入宫中。
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在于能识别情势的好与坏,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撤退,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时机一旦成熟,再由退转进,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退一步是一种暂时的后退,是为了进一尺所做出的忍让。退一步是一种智慧,并非懦弱,更不是失去人格。进退之间,方显得智慧。退一步你才能发现另一种美,就好比一幅油画,如果你正面紧贴着画面上的人物,会觉得画像粗糙不堪,人物脸部坑坑洼洼,但当你后退一步时就会发现眼前这幅画“只应天上有”。所以,聪明的人总是能适当地退一步,只有那些愚蠢不堪的人才会不顾一切地往前冲。退一步,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主动,因为我们已经摆正了自己,我们的目光是在将来,而不是在眼前。
3.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老子在《道德经》里指出:“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在这里,老子认为“以柔克刚”是一种高超的处世之法。事物总有强弱之分,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对弱小的一方来说,战胜强大的对手不是不可能的。善于把握双方的力量对比,掌握以柔克刚、适当迂回、以退为进的技巧,才是明智的。
有时候人生就如同一局棋,往往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断定最后的结局。那些最后的赢家,不会为一时的得而喜悦,也不会不为一时的失而气馁。他们纵观全局,以退为进,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后的胜利。秦国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采用“适当迂回,以退为进”的办法,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终于拿下了顽强的赵国,王翦、李信及他们的战士们回到秦国,受到了嬴政的礼遇。他把二位将军请到书房里,商谈下一步攻楚的事情,可就在此时,侍卫来报,说新郑地区发生叛乱,杀害了秦国派去的地方官员,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受了魏王的挑拨。而当地驻军太少,叛乱一时间难以镇压。
这时,王翦忙说道:“新郑和魏国首都大梁只隔了一条黄河。如现在不马上攻打魏国,日后可能对攻齐伐楚不利。”嬴政沉思了一会儿说:“正合寡人此意,这样吧,派令郎王贲出马平息叛乱。”
其实,对于王贲来说,平息叛乱不在话下。他很快平定了新郑的叛乱,接下来就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魏国。魏国是第二个被秦始皇彻底灭亡的大国。魏国是三晋之一,战国初期,势力强盛,一度居于首强的地位,但是由于内政、外交、军事的失策,很快便一蹶不振。临近灭亡前的魏国与韩国相似。
魏国的开国之君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长达50年,而且魏文侯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重用李悝实行变法的君主。在他当政的五十年内先后任用李悝、瞿璜、吴起、乐羊、西门豹、卡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一批政治家、军事家。
魏文侯、魏武侯时期,借助强大的实力和三晋联盟的协作,魏国四面出击,先夺取秦国的河西地区,灭亡中山国,然后又组织三晋联军攻破齐国长城,并屡次打败楚军。经过几十年的经营,魏国领土迅速扩大,它的国土横跨中原腹地,土地广袤。魏国由于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战国初期和中期一直是战国七雄中举足轻重的强国。
公元前344年,魏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今河南开封附近)之会”,魏国在这次盟会上称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逢泽之会”成为了魏国衰落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首强地位彻底丧失。
随着东齐、西秦的崛起,魏国再也没有重振雄风。魏国在齐、秦两强的夹击下,屡遭惨败,还不断招致楚、赵等国征伐。逐渐强盛的秦国也不断攻击魏国,魏国处于被其他诸国日益蚕食的境地。
公元前225年,秦军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秦军到了大梁以后,发现大梁的地势低洼,易守难攻。秦军打仗从来都是速战速决,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可大梁城之坚固,天下闻名,如果强攻,秦军必定死伤众多,而且如此也未必能取得想要的结果。
强攻不成,只有智取了,适当迂回,以退为进,才是最好的办法。王贲根据大梁城地势较低的特点,决定在大梁城北边,掘开黄河,水淹大梁。
原来大梁城的城墙,是用夯土制成的,被黄河水浸泡三个月以后,土制的城墙全部坍塌了。养精蓄锐的秦兵冲入大梁城内,很快打败了疲惫不堪的魏军。魏王被活捉了,魏国灭亡,成为第三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
魏国的灭亡几乎是水到渠成。魏国曾经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由于后期的魏国人才大量流失,国力日渐虚弱,秦军没用太大的力量,也没经过惨烈的战斗,仅凭一汪河水的三月之功,就把魏国灭了,这实在是“水到渠成”了。
魏国的灭亡意味着韩、赵、魏三晋全部灭亡。三晋的灭亡,对秦始皇统一天下来说是一个历史性大提速,使他灭六国的速度加快很多。这一年是公元前225年,离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只有四年时间。
进退之道是一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稳妥的办法。也许,对于那些有头脑的人来说,暂时的退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进。
退步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像体育运动中的跳远一样,为了跳出好成绩,退几步是必须的。许多人对后退常常不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事实上,在前进中,双方对峙势均力敌的时候,干耗不是出路。当有一方出现异常而后退时,他的目的很明显:打破僵局,争取最大的冲击力。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里。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下。”
大战展开。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以退为进”之退,是进的前奏,跃的蓄势,是一种退的策略,是一种积极的防御。“退”是策略,“进”才是目的。在我们看来,很多事情是往后退,实际上是用“退”的方式来达到“进”的目的。
每个人的人生机遇都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我们一旦遇到较大起伏的时候,就应该采用“以退为进”的迂回策略。人们总认为人生向前走才是基本的,但从某些方面来说,退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退的人生才能向前走得更远。
4.忍耐就是能耐
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必须要善于忍耐,炼就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忍人所不能忍,然后才能为人所不能为,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毫无疑问,秦始皇在赵国的那段经历使他具备了这样的意志品质,他将源源不断地从中受益,他一生的丰功伟绩都得益于这种意志品质,无论是亲政前的生存博弈,还是亲政后的逐鹿天下,他都是在忍耐中沉默,在沉默中爆发,在爆发中毁灭所有的敌人。
异人虽然跑掉了,却苦了赵姬。因为事发突然,来不及通知赵姬,再说,让赵姬带着儿子跟他们一起出逃,目标太大,很可能一个也跑不掉。异人逃跑了,赵姬自然不能留在原处,这个聪明的女人立刻明白了一切,赶紧带着儿子东躲西藏。她知道只要被抓住,母子俩一定会被处死。此时的赵政(嬴政)才两岁,可见东躲西藏的日子是很艰难的,与“孤儿寡母”无异。
不久,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国军队和齐、楚两国军队抵达邯郸,在三国军队的威逼和赵国军民的奋力抵抗下,秦军撤围而去,邯郸之战结束。
好在赵姬的父亲是邯郸有名的富豪,在赵国很有社会背景,一番打点之后,赵国朝中对赵姬母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决定暂时放他们一马。一则邯郸之围已解,二则赵王认为留着这母子俩,将来一旦秦、赵再起纷争,可以母子俩为要挟,讨价还价,于是,赵姬母子回到娘家,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就这样,赵政在外公家一住就是3年。虽然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宽裕,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他与孩子们一起玩时,孩子们并不尊重他,嘲笑他是“秦弃儿”,骂他是“杂种”,不愿和他玩。
慢慢地,赵王对赵姬和赵政母子也好了起来,经常派人安慰他们,因为赵王已经得知,异人回到秦国后,被华阳夫人收为了养子,一旦安国君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异人很可能被立为太子,而赵政作为异人的嫡长子,很可能就是秦国未来的太子,现在对他好一些,说不定将来他会念及旧情,对赵国网开一面。
但是,秦国给赵国带来了太多的痛苦,赵国军民很反感秦国,诸公子听说赵政原来是秦国人,将来还要做秦王,不但不尊重他,反而经常找他的麻烦,合伙想办法整他。
有时候,他们会假意邀请他一起聚会,把他带到风月场所,叫一些歌女舞伎饮酒作乐,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毕竟他还是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他们唆使那些女人逗弄和调戏赵政,而他们则在一旁出言讥刺,说他是个木头。
有时候,他们把他带到家中,搬出一些金玉古玩,细说这些东西的源流,说得头头是道,而问起赵政来,他一窍不通。还有那些名贵犬马,赵政在这方面的知识显然比较欠缺。
一来二去后,赵政知道这帮人有意要看他的笑话,决定不再上他们的当,拒绝他们的任何邀请。可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路上拦截他,强行作弄和羞辱他,当众骂他是野种,没资格自称是秦国的公子。他尽量躲着他们,但他们却像群狗追逐猎物,千方百计地戏弄、甚至殴打他。
对于这些遭遇,赵政从未向他的母亲提起,因为他的老师早已教他学会了忍耐。老师曾经对他说: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但龙毕竟是龙,虎毕竟是虎,只要它们的际遇来临,就会龙腾虎跃,执天下之牛耳,主宰天下的生杀予夺大权。
忍耐决不意味着懦弱,他不向母亲提起,决不意味着他不计较这一切,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在这里遭遇的一切。面对赵国公子王孙们的欺负,他的心中燃烧着无名的怒火,每一次欺负都会变成刻骨铭心的仇恨积累起来,他发誓要报复。而这也为他征战六国统一中国埋下了种子。
嬴政从小生活在受歧视的环境里,他的父亲被歧视,沦为人质;父亲逃回秦国,他和母亲生活在敌国里,又备受刁难、歧视和侮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小小的年纪他就知道:要想最后登上王位,此时此刻就只有忍耐!只有忍耐才能转败为胜,给自己赢得时间,同时通过贫穷和欺凌的切肤之痛,来唤起自己“翻身”的渴望。
忍者无敌!能忍受一切痛苦和灾难而不放弃追求的人,必将能成大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时,其实就是在“忍小取大,舍近求远”上见出高下,决出雌雄的。这是一场“忍”功的较量,谁能够“忍小取大”,谁就能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小肚鸡肠,或只逞“匹夫之勇”,谁就会失去天下,一败涂地。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忍不能忍。项羽不能忍,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要害,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之所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人之言,忍个人享乐,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亡,可悲可叹!”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您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赶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溜出来见刘邦,告诉他围城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化敌为友,就可以放心西进,先人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项羽知道后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议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因此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而立齐相田都为王,致使田荣反叛。项羽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成了孤家寡人。
其实刘邦原本不是个好性情的人,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好酒好色。刘邦军进了咸阳后,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金银财宝,刘邦自己也曾被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美貌如天仙的宫女弄得眼花缭乱,有些迈不动步。但在部下樊哙“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的提醒下,刘邦立时醒悟,忍住贪图享乐的念头,吩咐将士们封了仓库和宫殿。他带将士们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并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就使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而项羽一进咸阳,立即杀了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收取秦宫里的金银财宝,掳取宫娥美女,据为己有,并带回关东。相比之下,他怎能不失人心?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相隔40里,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能做到“得时则行,失时则蟠”。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明自己没有反对项羽和称王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张良、樊哙和100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他与项羽的关系。
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的时间。甚至当自己胸部受了重伤时,刘邦也能忍着伤痛,在楚军阵前故意弓着腰,摸摸脚,骂道“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以麻痹敌人。回到自己大营后,又忍着伤痛巡视军营,以稳定军心。他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坚韧,既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相比之下,项羽则能伸不能屈,赢得起而输不起,所以连连中计,听到“四面楚歌”就怀疑楚被汉灭,一败涂地,自己先大放悲歌。被刘邦追到乌江时,亭长要用船送他过河,他却认为“天要亡我,我渡过去有什么用”?自动放弃了卷土重来的唯一机会,拔剑自刎而死。可惜的是,他到死也没明白,他其实是输在自己手里。
从刘邦与项羽的较量中,我们不难看出善忍与不忍的区别。善忍者心量宽,承受力强;不忍者,心量窄,根本承受不了挫折,这也是导致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聪明的人一定要懂得运用“忍”的功夫来成就自己。
要成大器,成就大业,做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学会忍,看清形势,在最佳的时机选择出手。
5.把侮辱作为进取的动力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棵树长得比其他树木高,风首先吹断的必然是这棵树;才能、地位比较突出的人,往往是他人争相攻击的对象。
在当今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闲言闲语甚至谣言诽谤无处不在,对于那些获得卓越成就的人来说,更是难以避免。
王阳明曾经说过:人若实实在在地用功,不论别人如何诽谤和侮辱,依然会处处受益,处处都能培养道理。若不用功,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就会有如魔鬼,最终会被它累垮。
嬴政出生那一年九月,秦兵进攻邯郸,次年九月将邯郸包围起来。秦昭王五十年,秦将指挥重兵发起强攻,邯郸危在旦夕。情急之下,赵国准备杀死异人。异人得到消息,与吕不韦商讨对策。
在这紧要关头,吕不韦向防守官吏行贿六百金,助异人逃出邯郸城,投奔秦军,最后返回秦国。赵国又打算杀死赵姬母子,由于赵姬是邯郸富豪之女,母子在娘家的掩藏下,躲过杀身大难,存活了下来。
异人抛妻弃子逃离邯郸,一去就是六年,杳无消息。在这期间,嬴政从一个牙牙学语的两岁婴儿慢慢成长为初懂人事的八岁少年。在赵国,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他们没有住在原来的地方,而是躲到了一个小巷子里,租了一间小草屋,靠吕不韦当时留下的一点钱过日子。
赵姬对嬴政的来历,一直守口如瓶。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嬴政的身世还是被周围的人知道了。大人们都还没什么,最多也就是背地里说长道短,可小孩子心直口快,他们给嬴政起了个外号,叫“秦弃儿”。每当嬴政想加入他们的游戏时,他们就说:“不跟弃儿玩!”还编了顺口溜来取笑他,说:“弃儿,弃儿,有娘无爹,弃之河东!”
嬴政每次听了都义愤填膺,为了这个经常和他们打架,可他孤身一人不是一群孩子的对手,所以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有一天,衣衫褴褛的嬴政独自走在喧闹的大街上,他又黑又瘦,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只想找个活干,混口饭吃。可现实是那么的残酷,别人看见他又痩又小的身材,都挥手说:“小小年纪,没有,没有,快走,快走!”跑了一天,他连买一个饼的钱也没有赚到。
这时,忽然有人在背后猛地推了他一把,他趔趄了一下,险些摔倒。转身一看,一个肥头大耳的小孩,正看着他坏笑。这个小孩子是赵乐,家境富裕,经常和其他孩子一起欺负他。
“弃儿,又饿了?你要是给我跪下,我就给你饼吃,如何?看,多香的饼啊!难道你不想吃吗?”赵乐拿着饼在嬴政面前晃着。这种耻辱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可小小的嬴政却不止一次忍受着,他幼小心灵中也不止一次地想:将来一定要报仇雪恨。
嬴政对赵乐这副嘴脸厌恶极了,往地上“呸”地吐了一口口水,扭头就往回跑。这下可惹火了赵乐,他叫道:“臭小子,你还挺硬!”赵乐甩手把饼子扔给路边的一条狗,说:“没爹的弃儿,现在就是跪下,我也不给你吃,宁可给狗!你连它都不如!”
一些人喜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诋毁和诽谤;也有一些人喜欢侮辱不如自己的人,以此显示自己的优越,获得快感,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一种快乐。
曾任微软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女士的经历,正是在侮辱中获得前进力量的范例。
吴士宏刚在IBM公司工作时,只是一个负责打扫卫生、沏茶倒水等各种杂活的工作人员。当时虽然她感到很自卑,却也很满足,因为这毕竟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
因为身份卑微,公司的职员都不把她放在眼里,就连门卫都故意要检查她的工作证来为难她,一些资格老的职员更是动辄指使她去做事。
一次,一个资格很老的女职员非常恼火地发现,她冲好的咖啡多次被人偷喝,这时家庭贫贱、地位低下、负责沏茶倒水的吴士宏自然成了她的怀疑对象。当吴士宏朝她走过来时,她没好气地说:“拜托,你喝过咖啡后,请帮我盖上盖子!这是基本的礼貌,懂不懂?”一听这话,无辜的吴士宏气得浑身发抖,在她看来,这简直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她在心中暗暗地发誓,总有一天,自己会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每个人。
从这之后,吴士宏每天都要比别人多付出6个小时来工作和学习,因为她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这种无端遭受别人侮辱的现状。
惊人的付出与努力的她,最后终于成为了IBM公司华南区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了微软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
吴士宏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侮辱确实能造成一种心境,能震撼你的灵魂深处,促使你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诽谤和侮辱并不可怕,对那些恶意中伤、侮辱你的言语和行为,你要以此为契机,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只有做得更好,做出更大的成绩,才是让诽谤者闭嘴的最好方式,也是对那些侮辱你的人的最好回击。
格林尼亚生于富有之家,他从小生活奢侈,不务正业,人们都说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花花公子。在一次宴会上,他有意接近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然而这位姑娘却毫不留情地对他说:“请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骄傲的格林尼亚有生以来,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羞辱,就像重重的一拳,把昏睡不醒的格林尼亚打醒了。从宴会上回来,他给家人留下一封书信:“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去刻苦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做出一些成绩的。”
果然,八年后,格林尼亚成了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时隔不久,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后来,格林尼亚收到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敬爱那些敢于战胜自己的人。”写信者正是宴会上那位美丽的姑娘。
格林尼亚当众受辱,他以洗刷掉羞辱为压力促使自己去战胜自我,后来终于用羞辱换得荣誉,实现了由纨绔子弟向伟大科学家的转化。
如果面对别人的侮辱,不知努力用功,而是过于在意,与之纠缠不清的话,就会浪费许多宝贵的精力与时间在上面,最后会因身心被拖累而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