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科创中心建设研究
- 张贵红 朱悦
- 694字
- 2024-12-20 19:23:29
第一节 基本原理分析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
——摘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一、马克思的科技创新驱动思想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工业革命此起彼伏,至今仍惠及人类社会,但受时代所限,当时,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未进行正面理性思考,更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明确概念,这也是马克思有关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虽内涵丰富,却没有将其清晰和明确化的原因。然而通过现代科技创新理论反观马克思的思想,不难发现他已超越时代局限,形成了内涵丰富且寓意深刻的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包括科技创新孕育新生产力思想、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思想、科技创新促进生产费用节约思想、科技创新促进废弃物资源化思想,以及科技创新促进生产社会化等思想。
(一)科技创新孕育新生产力
马克思一生都对科技创新中所孕育的新生产力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体现了他的科技创新孕育新生产力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手稿中阐释了水磨的机械装置和造纸工艺原理,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他指出,随着水磨的建造力学原理,应用机械动力并利用机械装置来传递这一动力,才真正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应用。他认为水磨装置节省人力且效率较高的原因在于对力学的应用。马克思还详细分析了造纸工艺过程,认为造纸厂的生产方法是化学过程和机械过程的交替进行,实际上机械原理和化学的应用是通过科技创新的形式转化为造纸所需要的搅拌、切割和挤压等机械工具以及施胶、蓝漂等化学技术或是这些技术的综合利用,而高效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法的使用本身就意味着新生产力的形成。无论是从力学原理到水磨建造还是从机械和化学原理到造纸生产,不仅表明了马克思的科学生产力思想,而且隐含了从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而后再应用于生产的内在逻辑,进而说明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使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科学研究所揭示出来的事物属性及规律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可以转化为技术产品,形成新的生产力。
马克思还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力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他指出,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新机器扩大剩余价值剥削已成为资本家致富的主要手段,这促使科研人员更加关注科技创新成果的现实转化,使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衡量,劳动生产率作为生产力实现过程的客观结果,是评价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研究中蕴含了科技创新驱动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思想。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以作业机械化、驱动蒸汽化、生产组织工厂化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向纵深推进的时代,由于产业科技创新实践活跃,新机器不断涌现,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马克思非常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厂机器使用的研究,认为科技创新使机器功能不断完善,驱动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手稿中比较了具有不同生产效率的新旧两种织布机,他指出:第一部机械织机的形状是很笨重的,它很像旧的手工织机;新的机械织机完全变了样,现代的机械织机比最初又大又笨的织机在体积上约小一半,并且主要是用金属制成的,而最初的机械织机则基本上是用木料制成的,现代机械织机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机械,能完成织工的一切职能。新机器比传统的旧机器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应用了更先进和复杂的技术原理,在功能上具有更多优势,即生产的连续性,也就是原材料加工所经历的各阶段的连续性。自动化只有在排除偶然故障时才需要人。由于使用机器,更可以进行同时作业,那么这里生产出的产品,必定比材料的加工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情况下所生产出的产品要好,而且花费要少。在马克思看来,新机器坚固耐用且具有生产连续、自动化运转迅速、同时作业替代工人手工操作、花费少等功能优势,可以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力提高的内在驱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这里具体表现为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即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驱动的主要研究进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
马克思的“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对科技进步的阐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名言,体现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当前,不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意识形态观,还是英美技术史家的技术观,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影响。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我们应该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科技创新现象。
(二)马克思思想影响中外科学史家对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理论界越来越重视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在近代科技史的研究之中。例如,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的《利维坦与空气泵》,詹姆斯·雅各布(James Jacob)与玛格丽特·雅各布(Margaret Jacob)等人的大量著作,如《玻意尔与英国革命》《牛顿和英国革命》《科学革命的文化意义》《莱布尼兹和17世纪的革命》等,他们仔细分析了科技革命如何推动社会合法资源的运用等问题。当前,国外科学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基本理论为社会建构论、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各种形态的技术决定论、女性主义、社会世界观等,主要关注点为科技的公共参与、社会运动、工程伦理、科学治理和专家政治等,如爱泼斯坦(Epstein)的知识政治学、特纳(Turner)的科学政体论、比克(Bijker)的技术社会建构、埃兹拉希(Ezrahi)的意识形态论等。这些研究在不同层面体现出了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驱动作用。西方学者西斯蒙多(Sismondo)在第三版《科学技术学手册》(Hackett)中称,对科技创新的政治经济分析已经成为当代STS的核心领域。
(三)马克思思想影响下的西方技术经济学家对创新驱动的分析
最早有关创新驱动比较完整的理论表述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提出的四阶段理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经历要素驱动(factor-driven)、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与财富驱动(wealth-driven)等四个阶段。在此阶段中,许多产业出现完整的钻石体系,而且其所有关键要素不但发挥自己的功能,交互作用的效用也最强。国外技术经济学或技术创新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作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工作。国外技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出发研究科技创新的理念和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也是将创新当成一种社会概念来研究的,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适应我国的现实,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吸收当代西方技术创新理论成果,为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提供新的分析纬度。20世纪后期至今,西方技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越来越重视对科技创新驱动的研究,弗里曼(C. Freeman)提出了著名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了创新的非线性驱动过程;罗森伯格(Rosenberg)等人对技术创新理念进行了分析;莫基尔(Mokyr)等人对工业革命与创新的技术经济发展史进行了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认识。当代西方的技术创新研究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实践研究,技术创新的思想主要来源于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以及西方20世纪的经济发展研究,而这些思想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西方的创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科技观在经济学领域的一种展现。
国内创新研究领域,多关注对创新驱动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方法的实证分析,如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进行研究。创新驱动的研究聚焦在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和区域四个方面,多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驱动的具体内容和理论。而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内容进行分析的不多,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分析与对创新驱动的详细探究还较少。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技哲学界历来重视分析科技社会现象,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的科技意识形态等理论的分析和批判。对科技史中案例的分析也较少关注创新本身。近几年,从马克思主义的纬度分析创新驱动的成果逐渐增多,如有专家分析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服务体系、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创新驱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属性、研究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分析创新驱动的方法论,以及对创新驱动理论渊源的叙述等。
三、我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思想来源
自20世纪初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创新的概念并用于解释经济发展活动以来,从狭义层面的科技创新,到广义范畴的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创新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不断密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充实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受到了更多更高的关注。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挨打和遭受屈辱的根源之一,因此力争在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是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旋律。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将科学技术纳入现代化这一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科技现代化因而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式从全党全国的高度确立了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随后,中央指出了科技工作的服务面向问题,要求科技界面向经济建设,并着力于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为发展科技营造良好的环境。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央领导进一步深化了对科技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认识,不仅提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更进一步地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将科学技术提升至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做出将加快科技进步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科教兴国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明确了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同时也首次从发展动力的角度表述了科学技术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思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正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的新阶段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态势、新节奏与新挑战,深刻认识到科技已成为支撑与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引擎,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动权。为了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央提出了科技工作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并且将创新从国家战略的手段层次拓展到目标层次,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更加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并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部署和说明。习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继承以往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继承邓小平、江泽民与胡锦涛同志关于科技和创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实践特征鲜明的关于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实理论基础。
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新时期重大发展战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在新时期条件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实践举措。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正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努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要搞好这些工作,就必须消除目前各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抓手就是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的发展模式从要素投资驱动逐渐转换到依靠创新驱动。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有关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如何搞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对系统理解和把握我党在新时期形成的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对正确把握实施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式方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赢得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科技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的方向,多次强调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我党先后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等著名论断。这些重要的论断科学地回答了科技发展依靠谁、如何依靠等重大理论问题。围绕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经济发展成本跃升,主导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和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实施创新驱动,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成为新时期落实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需求。
四、科技战略中的科技基础设施供给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重要国策。而科技基础条件的供给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对其关注度逐渐上升。我们就先来梳理一下,各个重要文件是如何强调科技基础条件供给的。
(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二、战略要求
……
(三)战略目标
……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
三、战略部署
……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
四、战略任务
……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
3.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大型共用实验装置、数据资源、生物资源、知识和专利信息服务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建设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先进信息网络支撑体系。
……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
2.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和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3.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4.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
……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
……
五、战略保障
……
(三)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
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
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丰富和深化创新对话,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一节 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已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城镇化、环境治理、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若干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第二节 优化创新组织体系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第三节 提升创新基础能力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加快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和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依托现有先进设施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
第四节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三、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治理结构,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知识创造和供给,筑牢国家创新体系基础。
……
21.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能力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承担国家任务。
……
25.制定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扩大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
(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7.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28.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制定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探索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四、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沿理机制
(二十一)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96.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对科技计划实行全流程痕迹管理。
97.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
98.全面推进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国家、区域、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
99.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助机制。
(四)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
……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十六)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吸引支持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其升级成为参与母公司核心技术研发的大区域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本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承接本市政府科研项目,与本市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支持本土跨国企业在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有实力的研发机构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科技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大科学计划和有关援外计划,营造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环境。
……
五、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在科技资源上快速布局,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十九)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在张江上海光源、蛋白质科学设施等重大科学设施基础上,依托优秀科研机构和知名大学集聚优势,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积极争取承担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观测网等新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建设任务,形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创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大学,汇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科学大师,引进海外顶尖科研领军人物和一流团队,建设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开展世界前沿性重大科学研究,探索建立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新机制,营造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制度环境。
建设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建设若干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二十)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础工程。服务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北斗导航、高端处理器芯片、集成电路制造及配套装备材料、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原创新药与高端医疗装备、精准医疗、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积极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国际人类表型组、材料基因组、新一代核能、量子通信、拟态安全、深海科学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前沿布局。
(二十一)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加快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瞄准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率先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验,推动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转型,深化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带动作用。聚焦张江核心区和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重点区域,突出各自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城市更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各区县要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利用中心城区和郊区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创新政府管理,搭建开放创新平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升环境品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闯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
……
(五)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
……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源头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
1.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条件群。
依托张江地区已形成的大科学设施基础,加快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蛋白质科学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转化医学等大设施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布局,积极争取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国家聚变能源装置等新一批大设施落户上海,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条件集群。
2.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依托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上海交通大学张江校区,重点推动复旦大学建设微纳电子、新药创制等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点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前沿物理、代谢与发育科学等国际前沿科学中心。推动同济大学建设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美合作干细胞医学研究中心。发挥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物质、生命、信息等领域特色研究机构建设,开展系统材料工程、定制量子材料、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药发现、抗体药物等特色创新研究,建设科研、教育、创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发挥中科院在沪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推动中科院按规定建设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机构。大力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沪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着力增强上海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和辐射全国的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
3.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基础科学领域,由国家科学中心在国家支持和预研究基础上,发起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开展重大基础科学研究、科学家自由探索研究、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实现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重大原创性突破,为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4.探索建立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新机制。
成立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组成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下设管理中心,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研究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规律、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制度环境。
(二)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
共性技术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聚焦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等领域先行布局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在信息技术领域,提升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能级,打造我国技术最先进、辐射能力最强的世界级集成电路共性技术平台,为自主芯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为国产设备及材料提供验证环境;建设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形成全球化的微机电系统(MEMS)及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特色工艺,突破传感器中枢、融合算法、微能源等共性技术,并在物联网领域探索应用模式创新;建设微电子示范学院和微纳电子混合集成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硅集成电路技术与非硅材料的融合,开发新型微纳电子材料和器件共性技术;发展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面向全球的数字电视标准制订和共性技术研发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向整机制造商收取合理费用、促进技术标准持续开发升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中国的能力水平。
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研发优势,建设创新药物综合研发平台,攻克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创新药物关键技术;促进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等单位协作,建设精准医疗研发与示范应用平台。开展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前沿基础研究,建立百万例级人群(跟踪)队列和生物信息数据库。
在高端装备领域,发挥中国航空研究院上海分院及相关工程研究中心等的技术优势,建立面向全国的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研发平台,形成重型燃气轮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设计、关键系统部件研制、总装集成的能力;建设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服务能级,打造磁浮交通、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突破智能汽车所需的定位导航、辅助驾驶、语音识别等共性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集成与匹配、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大型商用压水堆和第四代核电研发及工程设计研究,开发钍基熔盐堆材料、装备、部件等制造技术,以及仿真装置和实验装置工程设计技术。建设微小卫星创新平台。开展海上小型核能海水淡化和供电平台研究。加强机器人产品整机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提升机器人检测和评定服务水平,形成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服务平台,提升工业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开发效率。
在质量技术基础领域,加强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进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分支机构、国家时间频率中心上海计量分支机构、质量发展相关智库等落地,全力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支撑保障体系。
……
(六)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称科研设施与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同时,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部分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科研设施与仪器包括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及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等,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大型科学设施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其中,科学仪器设备可以分为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计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海洋仪器、地球探测仪器、大气探测仪器、特种检测仪器、激光器、工艺试验仪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天文仪器、医学科研仪器、核仪器、其他仪器等15类。
……
管理单位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以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还可以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统一管理。管理单位对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服务建立公开透明的成本核算和服务收费标准,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享受科教用品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免税政策的科学仪器设备,在符合监管条件的前提下,准予用于其他单位的科技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探索建立用户引导机制,鼓励共享共用。
统筹考虑和严格控制在新上科研项目中购置科学仪器设备。将优先利用现有科研设施与仪器开展科研活动作为各科研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的重要条件。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共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专业的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构,促进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社会化服务。
(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这是一项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条件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家实验室,应该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第三,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
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科研院所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产生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的重要基础。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
……
五、科技基础条件在创新体系中的位置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和区域创新五大体系)的组成,以地方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在于技术创新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其核心任务是加快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上海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系统和服务功能系统构成。其中,创新主体系统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主要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构成;服务功能系统面向创新主体建设,为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包括研发与转化服务、政策法规支撑、科技金融、优先区域和协同创新。
本书以上海为例,从创新体系、创新组织体系、创新供需与创新主体四个方面来分析科技基础条件的位置。从创新体系(见图1-1)来看,科技基础条件主要属于研发与转化和协同创新领域,其功能主要是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以及配合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图1-1 上海创新体系图
从创新组织体系图(见图1-2)来看,科技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服务等九大领域。
图1-2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组织体系图
从供需角度看(见图1-3),科技基础条件位于创新过程中的供给面,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高技术研发、技术开发与应用三个阶段。
图1-3 科技创新供需政策图
从创新主体图(见图1-4)可以看出,科技基础条件主要属于公益性很强的研究型大学或学院以及半公益性的研究机构,包括中科院设在上海的研究所、国家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市立研究机构等。而企业研发机构,如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也应该属于会计基础设施的范畴,而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属于纯商业性的企业,不在科技基础条件范围之内。
图1-4 上海创新主体图
六、研究价值和意义
开展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全球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对于我国当前的科技进步观和科技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借鉴技术经济学、科学史和STS理论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完善我国对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的认识。二是丰富我国科技创新研究视野。由于对科技史与政策实践的重视,开展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创新驱动研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推进我们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解。三是促进当代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的提升。本书不仅将技术经济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学等研究技术引入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分析,拓展了科技创新的研究视野,还推动了技术经济学、科学社会学、科技史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不仅拓宽了创新驱动研究的新视角,还对经济学、哲学与科技史等学科都有参考价值。
本书的主要亮点如下。一是丰富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对创新驱动的理解。从新角度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可为进一步开展创新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丰富了科技哲学、科技史和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对我国的科技政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中来分析。将科技政策学与创新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辩证的技术建构论与科技政策实践网络理论,对国内科技政策学和技术创新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三是丰富了我们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本书将创新驱动思想看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技术社会学视角和技术创新理论入手分析创新与经济的关系,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创新的理解,还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