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
- (美)安德鲁·戈登
- 2350字
- 2024-12-22 02:27:56
第一版译者序
日本现代历史是个争论性甚大的议题,我们通常接触的,多半为日本与其周边国家有关历史的争议,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国内有关历史的论争,自明治维新以来便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光是明治维新,“二战”前的看法便有很多分歧,只是20世纪30年代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各种史观的冲突被掩盖了。到战争结束后,历史问题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明治维新到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以及慰安妇,各种问题均无法取得共识。最近所谓“教科书风波”,只不过是其中较为触目的争论而已。
本书作者戈登教授是哈佛大学日本史专家,身为美国人,他可以说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上述日本历史的争议。当然,一个外国人能否真正掌握其他国家历史的脉动,是最近世界史以及中国史研究经常探讨的问题。坦白说,要掌握另一个地方的历史脉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美国作为20世纪的世界大国,它已经成为全球历史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尤其在东亚,它的着力更深。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已经是东亚历史脉动的一部分。另外,美国的东亚研究在“二战”后发展迅速,可以说是除美国史及欧洲史以外最蓬勃的地域研究领域,本书的很多观点其实是美国日本研究的成绩展示。故要了解日本,本书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角度。本文就本书特点做一简单介绍,作为读者阅读的一个引子。
作为教科书,本书的优点是全面性、时效性及生活性。本书涵盖层次甚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思想无所不包,有类百科全书。要掌握现代日本历史的发展,它是很好的参考及入门读本。而且本书叙述日本历史直至21世纪,这段时期适值日本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均面临剧烈变动,要全面掌握并不容易,而作者能提纲挈领地介绍日本最新发展,让读者紧贴日本现况。本书亦采取美国式教科书写作的特点,不只是刻板地描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上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读者能借此感受日本人历史上的实践及感情层面。例如为了反映德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本书会花上不少篇幅叙述德川时期的交通及旅人在外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本书亦引用当时文献,描写日本人民生活物资日益匮乏的状况。而且全书所引用的文献并不限于文字,书中的不少珍贵图片来自公私立机构,甚至是私人收藏,有些资料亦是作者直接向当事者访问所得。故书中呈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现代日本,而非枯燥的文本叙述而已。
本书亦不单是一本教科书,作为一个日本历史研究者,戈登教授有其独特看法。本书的日译本与中译本同时出版,对作者而言,本书是作者与日本史以及世界史学者交流意见的平台。当然,戈登教授在其序言中亦特别强调他的看法,认为日本现代化是整个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强烈否定日本以及美国流行的“日本人论”或“日本独特性论”。所谓“日本人论”,意指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数千年来与外国往来不多,形成所谓日本民族的独特性。作者认为这只不过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创立过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假象,日本在现代的遭遇与别的地方并无不同,它只是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虽然作者对现代化进程稍觉乐观,但无可否认,日本现代发展处处与世界史联结,两者是个不可分的图像。
此外作者在本书中亦提出很多重要观点。首先是作者缔造“帝国民主主义”(imperial democracy)一词以描绘大正日本(1912—1926)。日本史上常以“大正民主”作为本时期的特点,它反映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初次踏入民主阶段,实行普选及政党政治,但不幸中途夭折,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在传统解释中,其导因是军部的野心,对外侵略,对内篡权,最后导致整个民主体制失败。但作者认为,大正民主到20世纪40年代并非完全中辍,政党在这期间的几次选举中仍拥有绝对多数;问题的重心是民主与帝国及代表帝国的天皇之间有根本上的矛盾,而所有民选出来的议员仍以效忠天皇及帝国为第一义,在此前提下,民主制度是无法建立的。
其次是所谓“跨战争”(transwar)观念。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进驻,大事更张,学界向来把这一时间节点看作日本战后历史的起点。到20世纪70年代,不少学者开始检讨此一观念。如学者查尔玛·约翰逊(Chalmer Johnson)及伊藤隆均指出战争中制定及执行的各种政策,并非随战争结束而湮灭,它们对战后日本的发展仍有影响。不过本书的看法更为强烈,它进一步强调一个“跨战争”的历史断代,亦即跨越战争的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一个完整时期,其特色是各种社会次团体先后崛起,反映日本真正进入现代性的多元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混乱只不过是多元性冲突的结果,它们的矛盾到50年代才慢慢消失。“跨战争”时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创见,它抛弃了过去以美军占领为分水岭的看法。由一个历史观点重新探讨日本战后历史,是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值得研究日本史的学者进一步探讨。
日本向来被西方国家看作是个服从性很强的社会,故整个日本国家被视为“日本企业”。戈登教授则认为这是个误解,日本人并非天生服从,这种状况只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段时期为“标准化”及“共同体验”时期。“标准化”是指大规模化、官僚化及商业化,它是20世纪60年代高速成长后的结果。在政府及企业推动下,“跨战争”时期的多元矛盾逐渐约化为一种国民共同经验:借着教育及职场的制约,人民的行为渐趋一致,在各种集体记忆塑造下,共同意识得以完成。这种经验非日本仅有,亦见于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也是戈登教授全书现代化理论的主旨。
总括来说,本书为不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包罗万象的入门,而且通过活泼生动的描述,细致地反映了日本人在过去200年生活层面的各种面貌,是一部值得推介的大众读物。至于对日本史以及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则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切入角度,刺激我们重新思考。特别是戈登教授所提出来的世界共同体验的历史角度,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应该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阅读本书也许正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