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输了起点,你还可以赢在拐点(2)
- 你要怎样努力,才能让梦想落地
- 张伟玮
- 5280字
- 2017-11-08 14:47:11
【限制你的,其实是头脑中的“标签”】
想想看,当你在心中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时,是什么让你束手束脚?很多人总是抱怨运气和机遇,归根结底,其实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缺乏对自己的信任。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具备某种能力时,他便会为自己寻找借口,进而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不擅长做某事”“我形象欠佳”“我学历低”“我脑子不够快”……
很奇怪吧,人们总会为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看不见的“标签”,来说服自己“我不行”。这些标签会限制你的行动,扼杀你的潜能。但是人们又依赖它们,因为它们的存在,而让自己活得轻松。
正如人们不会要求兔子能游泳那样,人们也不会要求自己去做“我不行”的那些事。可是,那些看似“我不行”的事,往往才是真正让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事。而这种“我不行”,只是人们意识中存在的标签而已,并非是真的不行。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自认为你很了解的某个人,在多年之后做出了某件事,达到了某种成就,超乎了你的想象。很自然的,你会在心里说:“那个家伙没什么本事,怎么能过得这么好!”
让你感到不可接受的,并不是对方比你出色,而是对方突破了你给他设定的标签。人们不光给自己贴上标签,也会给别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当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撕掉了那张你为他量身定制的标签之后,请你反过来想,你自己给自己贴上的那张标签,是否也有存在的意义呢?
很多人反驳我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往往会不自量力,那样失败的概率更高,摔得更惨,纯粹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说或许也有道理,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这样去衡量,人生将会处处受到自己的限制,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
那些让你羡慕的“人生赢家”,不是因为自己成功了才有勇气突破自己,而是因为有勇气突破自己才取得了成功。比如冯仑,万通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学习的榜样之一。很多人都觉得冯仑很能说,很了不起,但是真正了不起的是他永远不把自己限制住。冯仑最为传奇的经历在于3万元起步做房地产。
那是1991年,冯仑和好友王功权到海南创业时,两个人兜里的钱加一起只有3万元。即使是在那个时候,3万元要是做房地产,也只是天方夜谭。按照一般人的逻辑,这样小量的启动资金,只适合于做一些小本买卖,然后一点点“滚大”。但是想在房地产领域有所作为的冯仑,却不想白白浪费在海南的发展机会。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把目标瞄向了拥有大量资金的信托公司。冯仑找到一个信托公司的老板,先给对方讲自己的经历,冯仑的经历很耀眼,对方不敢轻视;再跟对方讲眼前的商机,自己手头有一单好生意,包赚不赔,说得对方怦然心动;然后提出:不如这样,这单生意咱们一起做,我出1300万元,你出500万元,你看如何?
这样好的生意,对方又是这样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有什么不放心?好吧!于是信托公司的老板慷慨地拿出了500万元。冯仑就拿着这500万元,让王功权到银行做现金抵押,又贷出了1300万元。他们就用这1800万元,买了8幢别墅,通过出色的包装再转手卖出,轻轻松松赚到了300万元,为冯仑打下了创业的良好开端。
人们常常会说:“没钱做什么大事啊?”然后自己就被这样的想法限制住,一辈子和自己的梦想无缘。而冯仑的经历向你证明了两点:一是不要自己把自己限制住,做自己难做到的事,才能获得真正的突破;二是当你遇到了问题之后,例如资金、经验、关系,等等,你需要做的只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问题解决掉。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你必须撕掉那些标签,最好的做法是把它们一条一条地写在纸上,然后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和你意识中被束缚住的自己“一刀两断”。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发挥你的才干,成为最好的自己】
美国著名的成功励志导师、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斯维特·马尔登说:“我们在构筑自己目标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习惯和特长。”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的人生,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就如达尔文学习数学、医学都是“呆头呆脑”的感觉,但一接触到动植物却灵光焕发;阿西莫夫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不能成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也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
我们选择职业和工作时,要注意的是特长与职业的匹配。比如擅长形象思维的人,较适合从事文学艺术方面的职业和工作;擅长逻辑思维的人,则比较适合从事哲学、数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工作;擅长具体思维的人则比较适合从事机械、修理等方面的工作,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如果要选择工作,首先要问问你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在一家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成绩一般,只好悻悻而归。而后在篮球方面却发挥了他的特长。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找准个人能力和职业的最佳结合点。要找准最佳结合点,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自我发现。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问题少年,并认为自己非常笨。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画很受朋友的好评,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创作一些漫画故事,就是这样,他才走到了今天。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们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好忠告。”
如果你想得到辉煌的人生,这里有三个原则你要记牢:若想某件事成为你的优势,你就必须能始终如一地做好它;你为了把某件事做得出类拔萃,并不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优势;你的成功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克服弱点。
我们时常听到“才干”这个词,那么或许你会问,才干与优势有什么区别?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才干、知识和技能的定义:才干是你油然而生并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知识由所学的事实和课程组成;技能是做一件事的步骤。
这三者——才干、知识和技能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你的优势。在这其中,你的才干是先天的,而技能和知识能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
例如,作为一名销售员,你能够学会如何介绍你的产品特性,甚至能学会恰如其分地了解每个潜在客户的需求,但是你永远不可能学会,如何在恰到好处的时刻,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推动这位潜在客户掏钱购买。后者是才干,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们建议你深入了解才干、知识和技能,学会将它们相互区别。识别你的主导才干,然后针对性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继而将它们转化为优势,并从事与你的优势相关的工作,你获得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如果你天生好奇,这是一种才干;如果你好胜,这是一种才干;如果你有魅力,这是一种才干;如果你做事持之以恒,这是一种才干;如果你责任心强,这也是一种才干。
但是光有才干你是无法成功的,没有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持,你的优势是不存在的。比如你天生好奇,但是你不懂得去学习和研究,也没有掌握好的研究方法,你很难成为一个科学家。仔细想想,天生好奇的人多了,最后能有所发现的人又有几个呢?
前面讲到朱德庸,他具有画画的天赋,但这并不能让他成功,你要知道,全世界绘画水平高的人也是数不清的。但是他还懂得去研究和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故事的灵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让自己的才干或是天赋白白浪费掉,以此作为你拓展事业的基础,并想方设法补足你的知识和技能,直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你就具有了成功的真正基础,剩下的就是你的目标、计划和行动了。
【别在成功的前一秒钟,放弃自己的努力】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有时候成功和失败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我们坚持,我们就是一个成功者;假如我们放弃了,我们就会一败涂地。可是,很多人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在最后紧要关头还是选择了放弃。当别人达到顶点时,方才醒悟,但是机不可失,已经太晚了。
有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块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时,鳄鱼会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毫不气馁,会接着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这次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是继续进攻,第三次,第四次……但是经过多次无望的进攻后它再也不动了。
这时,心理学家将隔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被活活地饿死。
这个小实验其实反映了很多人的内心:当我们为了理想的生活不断打拼时,或许是由于遭受了太多的挫折、太多的拒绝,我们内心深处其实已经放弃了,即使成功就在你的眼前,你只需勇往直前,但是很多人还是停步不前了,想想看,真的很可惜。
我有些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北上广”,想要在大城市里发展自己,但是现实毕竟不是理想中的那样。有些人打拼了很久,但职位上只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有的人或许还停留在交完房租手里剩不下多少钱的情况,于是很多人选择了离开,告别了奋斗五年甚至十年的城市。我不认为这样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这时候的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之前的大部分付出和努力。
给大家分享个故事。
40岁的乔伊遭遇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从此一家6口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外出打零工挣钱来维持,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乔伊一边外出打工,一边到处求职,希望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他年龄偏大,很多单位都将他拒之门外。然而,乔伊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看中了一家离家不远的建筑公司,于是便向公司老板寄去了第一封求职信。信中只简单地写了这样一句话:“请给我一份工作。”
这家名为底特律建筑公司的老板约翰收到这封求职信后,让手下人回信告诉乔伊:“公司没有空缺。”但乔伊仍不死心,又给公司老板写了第二封求职信。这次他只是在第一封信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请”字。此后,乔伊一天给公司写两封求职信,每封信都不谈自己的具体情况,只是在信的开头比前一封信多加一个“请”字。
3年多来,乔伊一共写了2500封信,这2500封信的每一封都比前一封多了一个“请”字,“请”字后面是千篇一律的“给我一份工作”。见到第2500封求职信时,公司老板约翰再也沉不住气了,亲笔给他回信:“请即刻来公司面试。”面试时,约翰告诉乔伊,公司里最适合他的工作是处理邮件,因为他“最有写信的耐心”。
当地一家电视台的记者获知此事后,专程登门对乔伊进行采访,问他为什么每封信都只比上一封信多增加一个“请”字,乔伊平静地回答:“这很正常,因为我没有打字机,只能用手写,每次多加一个字,是让他们知道这些信没有一封是复制的。”
当这位记者问老板为什么要录用乔伊时,约翰说:“当你看到一封信上有2500个‘请’字时,你能不感动吗?”
是啊,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任何成功都是时间和耐心的结合。如果你面对挫折不知道坚持,那么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世上的许多事情,越是到最后,就越是考验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在跋涉的过程中已经筋疲力尽,即使一个小小的障碍也有可能将我们绊倒,这个时候意志就显得特别重要,胜利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190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一下自信的力量。
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很关注这一悲壮的冒险活动,因为此前已有100多位勇士驾舟横渡大西洋均告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不是生理上的因素,而是精神上的恐慌、崩溃与绝望,所以他决定亲自驾舟前往,以验证自己的推断。
航行中,林德曼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特别是在航行的最后的18天中,他遇到了季风,小船的桅杆折断了,船舷被海浪打裂了,船舱进了水。林德曼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是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就马上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林德曼终于胜利渡过了大西洋,成为第一位独舟横越大西洋的勇士。
伟大是熬出来的,成功是一步步坚持出来的。如果你相信自己,那么就请你坚持到底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相反,那些随便就能得到的东西一定也不值钱。当你遇到困难,感到力不从心时,你要试着咬咬牙挺过去,真正熬过去了,未来或许就变得一片光明了。
当我们有了想要放弃的心理时,你可以试着在内心深处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朋友,我们也可以主动请求帮助,你会发现你并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都在关心你,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充满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