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
- 张鹤平
- 10969字
- 2020-08-27 11:42:48
第二节 林地养兔疾病及其发病特点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防治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侵袭)源 体内有某种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居、生长、繁殖,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就是传染(侵袭)源。这些动物是指病兔和带菌(带病毒)的兔及其他动物。病兔是指潜伏期病兔、有临床症状的病兔和恢复期病兔。带菌(病毒)动物是指外表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兔或其他动物,但体内有病原体(微生物等)。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动物体内排出,停留在外界环境中,或者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者)侵入另一个健康易感动物的过程,叫作传播途径。存在于病兔粪、尿、乳、血液、精液中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病兔的口、鼻、眼、呼吸道、阴道分泌物排出;死亡、被宰杀兔的肉、皮、血液、内脏、粪便中的病原体,如果处理不当也可散播于外界环境中。通过以上两种途径排出的病原体可以在外界存活一定时间,本场或本地区的健康易感兔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泌尿生殖道等途径直接接触(如交配、舔咬等)或者间接接触(经污染空气、土壤、饲料、饮水、中间宿主、媒介者、媒介物等)传染给新的健康易感兔群;也可通过怀孕母兔的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发病。
(3)易感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动物,叫作易感动物。如兔是兔瘟病毒的易感动物,牛、马、羊、鸡则不感染兔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是牛、羊、兔等偶蹄兽,马就不是易感动物。
2.传染病控制措施
传染病需要传染源(侵袭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才能在兔群中流行,如果将其中三个基本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这类疫病的发生就会越来越少或不再发生,更不能构成传染病在兔群中流行。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包括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兔的抗病能力。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兔舍及时通风换气;兔舍及环境清洁消毒。
②防止引入病兔和带菌(带毒)兔。
③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预防接种。
④加强灭鼠。
⑤进行粪便与垫料无害化处理。
⑥及时处理病兔和死兔。
(2)发生传染病时的扑灭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
a.发现疑似传染病时,必须及时隔离,尽快确诊,并迅速上报。一时不能确诊的疾病,应采取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检查。
b.对发病兔群及邻近兔群,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急宰。
②切断传播途径
a.被传染病兔污染的场地、用具、兔舍、运动场、工作服及其他污染物等必须随时彻底消毒。垫草应予烧毁,粪便应堆积发酵、送发酵池或深埋。
b.死兔一律烧毁或深埋,不准食用,以防中毒或传染。
c.急宰传染病兔或疑似传染病兔的皮肉、内脏、头蹄等,须经兽医检查,根据规定分别做无害化处理后加以利用或焚烧、深埋。
d.急宰病兔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屠宰后的场地、用具及污染物,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e.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兔舍及用具应每周消毒1~2次。病兔隔离舍应每日或随时进行消毒。在传染病扑灭后及疫区(点)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终末大消毒。
③保护易感兔群
a.对假定健康兔(与病兔及其排泄物有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兔)及受威胁区的健康兔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提高兔群的免疫力。紧急预防接种应从受威胁区开始,而后依次接种假定健康兔、可疑病兔。
b.对尚无菌苗的细菌性传染病可饲喂抗菌药5~7天,进行药物预防。
c.改善饲料营养和卫生管理,提高抗病能力,避免与传染源(病兔、可疑病兔等)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防治
寄生虫是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1.寄生虫病的种类
(1)原虫病 常见的有球虫病、弓形虫病、脑炎原虫病、肉孢子虫病等。
(2)蠕虫病 主要有囊尾蚴病、连续多头蚴病、棘球蚴病、肝片吸虫病、血吸虫病、栓尾线虫、肝毛细线虫病等。
(3)外寄生虫病 主要有螨病、虱病、蚤病等。
2.寄生虫生活史概述
(1)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叫寄生虫的生活史,包括寄生虫的感染与传播。
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虫体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需要不同的生活条件。如线虫生活史一般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其中幼虫又分为若干期。
(2)寄生虫生活史完成的必要条件 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必须具备以下一系列条件。
①寄生虫必须有其适宜的宿主,甚至是特异性的宿主。这是生活史建立的前提。
②虫体必须发育到感染性阶段(或叫侵袭性阶段),才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
③寄生虫必须有与宿主接触的机会。
④寄生虫必须有适宜的感染途径。
⑤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后,往往有一定的移行路径,才能最终到达其寄生部位。
⑥寄生虫必须战胜宿主的抵抗力。
3.寄生虫病的流行
(1)流行环节 某种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在某一地区同时存在并相互关联时,就会构成寄生虫病的流行。
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是指病原从感染来源感染给易感动物所需要的方式。寄生虫的感染途径随其种类的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经口感染 即寄生虫通过易感动物的采食、饮水,经口腔进入宿主体的方式。多数寄生虫属于这种感染方式。
②经皮肤感染 寄生虫通过易感动物的皮肤,进入宿主体的方式。例如钩虫、血吸虫的感染方式。
③接触感染 即寄生虫通过宿主之间互相直接接触或用具、人员等的间接接触,在易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属于这种传播方式的主要是一些外寄生虫,如蜱、螨、虱等。
④经节肢动物感染 即寄生虫通过节肢动物的叮咬、吸血,传给易感动物的方式。这类寄生虫主要是一些血液原虫和丝虫。
⑤经胎盘感染 即寄生虫通过胎盘由母体感染给胎儿的方式。如弓形虫等寄生虫可有这种感染途径。
⑥自身感染 有时,某些寄生虫产生的虫卵或幼虫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即可使原宿主再次遭受感染,这种感染方式就是自身感染。
(2)兔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①地方性 在特定兔群流行一些寄生虫病,如饲养犬的兔场,兔群多数感染豆状囊尾蚴,也有发生棘球蚴病。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易流行血吸虫病。
②季节性 在流行季节上,大部分蠕虫可全年发病,而蝇蛆病多在夏、秋季,螨病则多在秋、冬及梅雨季节。球虫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但规模养兔,兔舍控温管理,可导致球虫病呈现全年流行,对球虫病要制订全年预防计划。
4.寄生虫病的危害
(1)掠夺宿主营养 消化道寄生虫多数以宿主体内的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营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为食;有的寄生虫还可直接吸取宿主血液(吸血节肢动物寄生虫和某些线虫);也有的寄生虫(某些原虫)则可破坏红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以血红蛋白、组织液等作为自己的食物;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及大量繁殖,所需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来自宿主,寄生虫数量越多,所需营养也就越多。这些营养还包括宿主不易获得而又必需的物质,如维生素B12、铁及微量元素等。由于寄生虫对宿主营养的这种掠夺,使宿主长期处于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状态。
多数兔寄生虫病呈慢性经过,使兔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滞,饲料报酬降低;兔产品质量降低和废弃;兔抵抗力下降,并引起其他疾病。如线虫病、螨虫等引起兔消瘦;患豆状囊尾蚴病易导致兔瘟。
(2)机械性损伤 虫体以吸盘、小钩、吻突等器官附着在宿主的寄生部位,造成局部损伤;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形成虫道,导致出血、炎症;虫体在肠管或其他组织腔道(胆管、支气管、血管等)内寄生聚集,引起堵塞和其他后果(梗阻、破裂);另外,某些寄生虫在生长过程中,还可刺激和压迫周围组织脏器,导致一系列继发症。如大量蛔虫积聚在小肠所造成的肠堵塞,个别蛔虫误入胆管中所造成的胆管堵塞等;钩虫幼虫侵入皮肤时引起钩蚴性皮炎;细粒棘球蚴在肝脏中压迫肝脏,造成严重后果。
(3)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寄生虫在寄生生活期间排出的代谢产物、分泌的物质及虫体崩解后的物质对宿主是有害的,可引起宿主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中毒或免疫病理反应,导致宿主组织及机能的损害。如蜱可产生用于防止宿主血液凝固的抗凝血物质;寄生于胆管系统的华支睾吸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肝实质萎缩、胆管局限性扩张及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可致上皮瘤样增生;血吸虫虫卵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与宿主抗体结合,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所形成的虫卵肉芽肿则是血吸虫病的病理基础。
(4)继发感染 某些寄生虫侵入宿主体时,可以把一些其他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一同携带入内;另外,寄生虫感染宿主体后,破坏机体组织屏障,降低抵抗力,也使得宿主易继发感染其他一些疾病。如许多种寄生虫在宿主的皮肤或黏膜等处造成损伤,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还有一些寄生虫,其本身就是另一些微生物或寄生虫的传播者。
(5)寄生虫病以急性病发作的形式,引起兔批量死亡 如兔球虫病通常引起断奶至3月龄发病,其死亡率高达80%,严重威胁着兔生产。
(6)有些属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如兔棘球蚴病属人畜共患病,在与兔接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5.寄生虫病诊断
寄生虫病的确诊应是在流行病学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检查,查出虫卵、幼虫或成虫,必要时可进行寄生虫学剖检。
病原体检查是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无论是粪便中的虫卵,还是组织内不同阶段的虫体,只要能够发现其一,便可确诊。在判断某种疾病是否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时,除了检查病原体外,还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等综合考虑。
(1)临床观察 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分析病因,寻找线索。
(2)流行病学调查 全面了解畜禽体的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方式、发病季节、流行状况、中间宿主或传播者及其他类型宿主的存在和活动规律等,统计感染率(即检查的阳性患畜与整个被检畜的数量之比)和感染强度(是表示宿主遭受某种寄生虫感染数量大小的一个标志,有平均感染强度、最大感染强度和最小感染强度之分)。
(3)实验室检查 在各种病科中,检查病原体(虫卵、幼虫和成虫),这是诊断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包括粪、尿、血液、骨髓、脑脊液及分泌物和有关病变组织的检查。必要时可接种实验动物,然后从实验动物体检查虫体或病变而进行诊断。
(4)治疗性诊断 在初步怀疑的基础上,采用针对一些寄生虫的特效药进行驱虫试验,然后观察疾病是否好转。若临床症状渐轻或消失;或患畜体内虫体排出,进行检查鉴定,从而达到确诊目的。
(5)剖检诊断 这是确诊寄生虫感染最可靠确实的方法。它可以确定寄生虫种类、感染强度;还可以明确寄生虫对宿主危害的严重程度,尤其适合于对群体寄生虫病的诊断。
(6)免疫学诊断 寄生虫感染动物体后,在整个生长、发育、繁殖到死亡的寄生过程中,其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虫体死后的崩解产物在宿主体内均起着抗原的作用,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以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或其他免疫反应来诊断寄生虫病。
6.寄生虫病控制
(1)控制和消灭感染源
①预防性驱虫 即用药物对有寄生虫寄生的兔群进行定期性驱虫,防止寄生虫病在兔群中流行和暴发。
a.定期预防性驱虫 根据寄生虫的流行规律,在每年的一定时间进行1次或多次驱虫。对于大多数寄生虫,通常采用1年2次的预防性驱虫,一次在秋末至冬初进行,这是最重要的一次预防性驱虫,既可保护动物安全越冬,又能减少翌年牧场的污染;另一次是在冬末至春初进行。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兔线虫病和螨病。线虫病可用伊维菌素或丙硫咪唑;螨病用伊维菌素。驱虫后对兔舍、兔笼进行严格消毒。
b.长期给药预防 在兔某个生理阶段,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分量的抗寄生虫药物,让其服用,达到预防寄生虫病的目的。如为防止兔球虫病的发生,可在18日龄至3月龄的仔、幼兔的饲料和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让其服用。对种兔群采用定期预防的方法。
②治疗性驱虫 用各种驱寄生虫药物对潜在感染或已经发病的动物进行治疗,驱除或杀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使病兔恢复健康。如发现兔群有球虫病,可用地克珠利或氯苯胍按治疗剂量治疗;患耳螨的兔,可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针剂)或口服(粉剂、胶囊);有栓尾线虫,可用伊维菌素或丙硫咪唑;豆状囊尾蚴,可用吡喹酮进行治疗。
③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注意事项
a.联合用药 将两种或多种抗寄生虫药物按照最佳搭配方案同时或在短期内先后配合使用,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分别治疗不同的症状及并发症。
b.交替用药 对在同一养兔场内的不同批次家兔轮换使用化学结构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如可在第一批兔群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在第二批兔群时改用另一种或与第一批所使用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
c.群体给药 为预防或治疗兔寄生虫病,促进兔生长发育,对兔群施用抗寄生虫药物。
d.穿梭用药 根据寄生虫不同发病阶段采用不同疗效的药物对兔施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在抗球虫药物使用上较多见,如在球虫病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在低发阶段使用低效抗球虫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是减少或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地减少宿主与感染源接触的机会,如逐日清除粪便,打扫厩舍,以减少宿主与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接触机会,也减少虫卵或幼虫污染饲料或饮水的机会;同时设法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例如,粪便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灭虫卵或幼虫;也包括清除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媒介等。
利用寄生虫的某些流行病学特点来切断其传播途径,避免寄生虫的感染。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媒介较难控制,可利用它们的习性,设法回避或加以控制。
(3)增强机体抗病力 科学养殖,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饲料保持平衡全价,使能获得足够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放牧,减少应激因素,使动物能获得舒服而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提高易感动物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
三、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和防治
当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供给及其代谢过程的某些方面或某一环节发生紊乱时,就会造成代谢机能的障碍,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营养代谢病。营养代谢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前者是因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后者是因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1.营养代谢疾病的分类
(1)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例如乳牛的酮病、母畜妊娠毒血症、禽痛风、脂肪肝综合征、黄脂病、营养衰竭症等。
(2)维生素营养缺乏症 是因饲料中维生素供给不足,或因含有某些维生素拮抗剂,造成代谢过程中因维生素摄入不足,体内必需的辅酶生成不足而致代谢失调。如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E缺乏等。
(3)矿物质营养缺乏症 矿物质不仅是机体硬组织的构成成分,而且是某些维生素和酶的构成成分。常见的矿物质营养缺乏症包括7种常量元素缺乏,如骨软症、低镁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15种必需微量元素缺乏症,如铜缺乏症、硒缺乏症、锰缺乏症等。
(4)原因未定的营养代谢疾病 有些病不像是传染病,也不像是中毒或寄生虫病,它们符合营养代谢病的某些特点,但病因不明确。如肉用仔鸡腹水症、啄癖等。
2.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原因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日粮不足,或日粮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缺硒地区的硒缺乏症。
(2)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利用不充分 长期患某些慢性病以及胃肠道、肝脏及胰腺等机能障碍,年老体弱,机能减退,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影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合成代谢。
(3)营养物质转化需求过多 饲料投入的量,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各项管理措施等,稍有疏忽或失误,就可引起营养代谢疾病。
3.营养代谢疾病的特点
营养代谢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理复杂,但它们的发生、发展、临诊经过方面有一些共同特点。
(1)病的发生缓慢,病程一般较长 从病因作用到呈现临床症状一般都需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可能长期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而成为隐性型。
(2)发病率高,多为群发,经济损失严重 营养代谢性疾病已成为重要的群发病,遭受的损失严重。如仔兔缺铁发生贫血、水肿病、幼畜白肌病等可在一个牧场或专业户内大群发病,生长发育受影响,严重者能造成畜禽大批死亡。
(3)生长速度快的家畜以及处于妊娠或泌乳阶段特别是乳产量高的家畜、幼畜禽容易发生,舍饲时容易发生。
(4)多呈地方性流行 动物营养的来源主要是从植物性饲料及部分从动物饲料中所获得的,植物性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所生长的土壤和水源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过多症的发生,往往与某些特定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中含量特别少(或多)有密切关系,常称这类疾病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或称为地方病。
(5)病畜大多有舐癖、衰竭、贫血、生长发育停止、消化障碍、生殖机能扰乱等临床表现。多种矿物质如钠、钙、钴、铜、锰、铁、硫等的缺乏,某些维生素缺乏,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缺乏,均可能引起动物的异食癖;铁、铜、锰、钴等缺乏和铅、砷、镉等过多,都会引起贫血;锌、碘、锰、硒、钙和磷、钴、铜和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等的代谢状态都可影响生殖机能。
(6)无接触传染病史,一般体温变化不大 除个别情况及有继发或并发病的病例外,患这类疾病时体温多在正常范围或偏低,畜禽之间不发生接触传染,这些是营养代谢性疾病与传染病的明显区别。
(7)通过饲料或土壤或水源检验和分析,一般可查明病因。缺乏症时补充某一营养物质或元素,过多症时减少某一物质的供给,能预防或治疗该病。
4.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断
(1)首先要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 由于许多营养代谢疾病呈群发、人畜共患和地方流行等特点,诊断时应利用一切现有手段排除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亦测不出可疑毒物。抗菌药物、驱虫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或仅对某些并发症有效。而使用针对性营养缺乏物质有良效时,可提示诊断。
(2)动物现症调查 在群养动物中长期存在生长迟缓、发育停滞、繁殖机能低下,屡配不孕,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生成、精子形态异常等;有不明原因的贫血、跛行、脱毛、异嗜等非典型的示病症状。越是高产(如产乳特别多、产蛋特别多)的越易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者,可提示诊断。
(3)饲料调查 许多营养代谢疾病是因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应根据动物现症调查和初步治疗的体会,对可疑饲料中针对性营养成分如矿物质、维生素等进行测定,并和动物营养标准相比较。不仅要测当前饲料,可能的情况下要测病前所喂饲料,不仅测可疑物,还应测该物质的拮抗物。如测钼的同时测铜,测锌的同时测钙等。
(4)环境调查 放牧动物尤其应测土壤、植物、饮水中某些营养成分、施肥习惯、土壤pH值、含水量、动物饮用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
(5)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不仅要测定动物饲料、饮水中可疑成分及拮抗剂,而且对病畜血、肉尸、脏器等,特别是目标组织中可疑成分的含量,有关的酶活性测定,均有助于疾病诊断。
(6)动物回归试验及治疗 人工复制出与自然发生的疾病相同,用补充可疑营养成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是诊断疾病的决定性依据。
5.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措施
通过周密的调查和诊断,给动物日粮或饮水中准确地补充目标营养成分,使每头动物都有足够的机会获得所补充的物质。
四、中毒性疾病的发生和防治
1.中毒病的分类
按毒物来源可分为两类,即外源性毒物,如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真菌毒素、农药、化学物质、药物等,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内源性毒素,是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如吲哚、过氧化物等,体内有完整的解毒体系可消除它们的毒性。
根据毒物的来源,又把外源性毒物中毒分为以下几类。
(1)饲料中毒 因饲料本身含有毒物质或加工调制不当所产生的毒物引起的中毒。常见的有棉籽饼、菜籽饼、马铃薯、食盐等中毒。
(2)有毒植物中毒 是指植株的根、茎、叶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常见的有毒植物包括藜、毒芹、乌头、曼陀罗、野姜、高粱苗等。
(3)农药中毒 常用的农药,如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主要用于农作物杀虫剂和治疗动物的外寄生虫病。如果兔采食了刚喷洒过农药的植物,或饲料源被农药污染,或治疗兔疥螨等体外寄生虫病时用药不当,均可引起兔中毒。
(4)药物中毒 驱虫药物中毒和其他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以及抗生素中毒。常见的有土霉素、痢特灵、喹酒精、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中毒。
(5)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生成的代谢次生物,随饲料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如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中毒。
(6)环境污染及微量元素中毒 如重金属(铅、镉、汞等)、非金属(硒、氟、砷等)、有毒气体(硫化氢、氨等)等中毒。
(7)动物毒素中毒 包括蛇、蜂、蝎、斑螫、河豚毒素中毒。
2.中毒原因
除因环境污染(如毒气)造成的急、慢性中毒外,动物中毒大多因误食、误用、迫食、偷食等因素引起,尤其是急性中毒。
(1)误食 包括误食有毒植物、毒饵,刚洒过农药不久的植物茎叶、蒿秆等引起,或误食被三废污染的饮水或食物,或食用被污染的土壤中长出的谷物及植株引起中毒。
(2)误用 包括错误地把含毒饲料掺入比例过多,错误地使用药物、添加剂、生长促进剂(用药方法及程序,用药剂量)等引起中毒。如呋喃西林中毒,棉籽饼、磺胺、抗生素药物中毒等。
(3)迫食 动物处于没有办法情况下,饥不择食,食入过多而中毒。如某些植物、霉饲料,明知有毒,但处于不可避免或难以克服的情况下使用不当最终引起中毒。
(4)偷食 动物过度饥饿或饥渴,挣脱缰绳、笼舍,一次大量食入,如豆、谷类食物中毒以及水中毒等。
3.毒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
毒物对机体作用机理(毒理)可有以下几种。
(1)致缺氧 毒物引起缺氧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扰乱呼吸机能。如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喉头水肿,产生支气管痉挛及肺气肿等。
②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变性。如产生碳氧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
③抑制细胞呼吸,抑制干扰电子传递。如氰化物中毒、硫化氢中毒等。
④引起血管衰竭,血管通透性增强、渗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和休克。
(2)抑制某些酶活性 其作用如下。
①破坏酶的活性中心。如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形成三价铁离子,一氧化碳作用于该酶形成三价铁离子,使酶失效而窒息死亡。
②毒物与基质竞争同一种酶,而产生抑制作用。如氟柠檬酸可抑制乌头酸酶,引起三羧酸循环中止,这是氟乙酰胺中毒的机理。
③与酶的激活剂作用,使酶失活。如氟化物抑制镁离子,镁离子失去激活酶的作用,使许多酶活性下降,产生代谢紊乱。
④去除辅酶。如铅中毒造成烟酸消耗过多,使辅酶Ⅰ、辅酶Ⅱ合成减少,抑制脱氢酶作用。
(3)对传导介质的影响 有机磷化合物抑制了胆碱酯酶活性,神经末梢与终板之间乙酰胆碱蓄积。四氯化碳中毒时,交感神经兴奋冲动,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可使内脏血管收缩,生命器官供血不足致损伤。
(4)毒物通过竞争性作用 如一氧化碳与氧竞争性地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功能。砷、汞与多种酶的巯基结合,使酶活性丧失。
4.中毒病的诊断与诊断程序
中毒病的诊断包括病史调查、症状检查、尸体剖检、毒物分析,甚至回归复制、论证分析等。有些中毒病通过病史调查或症状观察就可诊断,但也有中毒病可迁延数月、数年而不得结论。
5.中毒病治疗原则
(1)除去毒源 吸入性中毒者,立即使离开含毒气体,皮肤接触毒物者,尽快清洗皮肤上有毒物质,消化道食入者,尽快使用催吐剂(如果动物容易呕吐的话)或洗胃或导泻与灌肠,促进毒物排出,使毒物不再被吸收入血。
毒物一旦被吸收,可采取大量输液直至尿流不断,促使毒物经尿排泄,必要时给予利尿剂,或先泻血再输液补充血容量。
(2)尽快使用特效解毒剂 有些中毒有特效解毒药,如有机磷中毒使用解磷定、双复磷;氟乙酰胺中毒用解氟灵(乙酰胺);重金属中毒用二巯丙醇;亚硝酸盐中毒用美蓝等,因为毒物与组织间作用,许多是可逆的,及时使用特效解毒药,可迅速解除毒物的危害。
(3)对症治疗 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在补液中掺入某些药物,维持心功能和血管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及中枢神经正常活动。有些中毒病缺乏特效解毒剂,只能采取对症治疗,调整体内环境,争取时间,最终使毒物从体内排泄及发挥自身解毒作用。
6.中毒病的预防
(1)药物中毒的预防
①严格按药物说明书使用,剂量要准确,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②加入饲料中的药物要充分搅拌均匀。
③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尽量避免用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的药物,如抗球虫病用的马杜拉霉素等。
(2)饲料中毒的预防措施
①控制用量 兔日粮中棉籽饼、菜籽饼的添加量以不超过5%为宜,食盐用量以0.3%~0.5%为宜,不饲喂发芽、发绿、腐烂的马铃薯等。
②脱毒 用经脱毒处理的棉籽饼、菜籽饼喂兔,既可防止中毒,又可适当提高其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降低饲料成本。
(3)霉变饲料中毒的预防
①收集、选购饲料时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
②储放饲料间要干燥、通风,温度不宜过高,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以防饲料发生霉败。
③添加防霉剂,可有效防止饲料发霉,常用的有丙酸、丙酸钠、延胡索酸、克霉、霉敌、万保香等。
④饲喂前要仔细检查饲料质量,如发现饲料出现霉变应坚决废弃,严禁饲喂。
⑤炎热季节每次给兔加料量不宜太多,以防食槽底积料霉变。
(4)有毒植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①了解本地区的毒草种类。
②饲喂人员要提高识别毒草的能力。
③凡不认识或怀疑有毒的植物,一律禁喂。
(5)农药中毒的预防
①妥善保管好农药。
②防止饲料源被农药污染。
五、林地养兔疾病发生特点
1.兔的发病特点
(1)抗病力差 兔体小、抗病力差,易患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在生产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并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2)消化道疾病发生率较高 兔腹壁肌肉较薄,且腹壁紧挨地面,如果所在环境温度低,易导致腹壁着凉。肠壁受冷刺激时,肠蠕动加快,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腹泻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的发生。
(3)因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消化障碍疾病发生率较高 兔拥有与牛、羊等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相似的盲肠,保持盲肠内微生物区系相对恒定是降低消化道疾病发生率的关键。生产中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更换饲料逐步进行”的原则。治疗疾病时慎用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长期口服大量抗生素,会杀死或破坏兔盲肠中的微生物区系,导致消化紊乱。所以在预防、治疗兔病中要注意抗生素的种类,使用一种新的抗生素要先做小群试验,给药方式以注射方式为宜,并注意用药时间、剂量等。
(4)大兔耐寒怕热,小兔怕冷 高温季节要注意中暑的发生。小兔要保持适宜的舍温。
(5)抗应激能力差 气候、环境、饲料配方、饲喂量等突然变化,易导致兔发生疾病,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要尽量减少各种应激,以保证兔群健康。
2.对林地养兔疾病预防有利的因素
林地中空气新鲜,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有害气体少,对兔疾病防控有利。
3.林地养兔防病的不利因素
(1)环境不易控制,易发生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
(2)长期在林地饲养,兔群多有体内寄生虫病,应重视体内寄生虫病的预防,定期驱虫。
(3)放养时兔接触地面,病兔粪便易污染饲料、饮水、土地,夏季天热多雨、运动场潮湿,粪便得不到及时清理、堆沤发酵,场内的污物也得不到及时清除,容易造成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的流行。
(4)为防治果树病虫害打药后,兔采食有农药残留的果叶,可发生中毒。为防止兔采食果叶农药残留中毒,农药作用期后,可先给个别兔尝试,确认无中毒反应后,再采剪果叶供其他兔。
(5)气候多变,易受野生动物侵害。放养时兔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多变,易受暴风雨、冰雹、雪等侵袭。放养时,也易被鼠、蛇、老鹰等野生动物等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