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个创新的、文艺的、美学的台湾正被“发现”

在去台湾念硕士之前,我学了四年的新闻学,当了两年多的记者。六年多的新闻专业训练,让我将客观中立谨记心中。到台湾以后,我发现,作为第一批赴台读学位的大陆学生,自己也成了“新闻当事人”,经常要接受媒体的采访和审视。要做到客观中立,谈何容易。

究竟该用旁观式的“观察”,还是当事人的“体验”,来记录我三年的求学生活,成了一个问题。还好,待在台湾的时间,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三年,时间长得足够我从最早的新奇尔后的磨合,再到后来的用心发现,发现一个“民国风”“小清新”表象之下的台湾。

2013年10月,出于对提前到来的就业压力的反抗,我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取名“台湾私人订制”。那时候,我是只想要把那些我看到、体验到的故事写出来,没想到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自媒体也是媒体,“公共”的属性或者说我作为媒体人的观察本性显露出来,个人的“体验”和媒体人的“观察”结合在了一起,真正开始建构起一个“私人订制”的台湾想象。

一篇又一篇文章写出来,许多被媒体拿去重新发表,或者就直接来约我写稿,好像我笔下的台湾,确实有那么一点什么不同,但有什么不同呢,我也不大清楚。有一天,前同事给我微信留言,说刚看完我的文章,发现我写的东西越来越像台湾作家写的了。

台湾作家写东西跟大陆作家有什么不同?我想了想,也许是小视角和生活感。在海岛待了三年,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台湾人一样开始畏惧大,喜欢小而美的东西,欣赏脚踏实地的付出。

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是个文艺青年,那时候印象中的文艺青年都在豆瓣里谈论里尔克、波伏娃和我不了解的前卫艺术。到了台湾才发现,文艺是深入到生活每个角落的。繁忙的台北车站、各处地铁里,总会看到不时更新的画展、摄影展,甚至音乐演出,慢下脚步或者驻留几分钟,你就完成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每日修养。街边的公共绿地没有修剪成奇怪形状的树木,但一棵少见的鱼木或几棵参天香樟,就足以构成一处美好街景,何况还有温馨的手绘、店家的个性橱窗装点。路边的雕塑既能观赏也能供游人坐下歇息,没有“不准触摸”的冰冷,只有请君随意的自在。书店、咖啡馆、各色小店也都安静地坐落街角,随缘遇见与有意探寻都是温情的联结。

三年,每天生活在这没有距离的文艺里,羡慕也反省,我们可以怎样去学习,于是我在这本书中写下《充满“空气感”的文艺生活》一篇,从个人切入,分析这背后制度引导的痕迹。我写《来台北喝杯咖啡吧》《最不应该错过的台湾小众杂志》,从文艺的、美的笼统感受中,看到每个人结合自己,想象着自己想过的生活,然后脚踏实地地找准位置去实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分享生活方式与理念,或者隐身巷弄只做好自己。

当你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总会有气息相投的人来找到你。我写文章也是这样,写得很长,更新很慢,粉丝很少爆炸性增长,但来了就很少有人会走,时不时地聊几句,也成了我分享的动力。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念书,还是陌生的台湾?

读书的三年、毕业的一年多里,我用了很多不同的词句去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想来,就是一个意思,趁着年轻,多出去见识见识。

感谢这三年的生活,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的不同。

我记录下我在台湾看病、看心理医生、坐地铁、坐出租车的日常经历,写下《台湾为什么没有打车难》等四篇文章,希望提供一个不同的生活样本,予大陆上的我们参考借鉴。制度的、规范设计的、细节的创新,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舒适。虽然有些曾经尖锐的对比,比如打车难,因为大陆uber、专车的科技创新而变得不那么严峻,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看看人家的思路。

而见识本身,就会让人受益,在《“偏见”之外的日月潭》的结尾,我有感而发,“旅行,也许是个消除偏见、免于无知的好办法。”想看看我经历了什么,就去书中看看吧。

随着这几年开放自由行的城市越来越多,直飞台湾的航班也越来越多,去台湾看看比2011年我们刚去的时候要便(bian四声)宜许多,在大陆人的眼中,台湾也从“民国风”“小清新”开始变为“小而美”“小确幸”。可是,只有从台湾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明白这些概念背后,真正的意涵。

在台湾旅行的时间并不多,一有机会就露出记者的本能。职业性的“观察”细节,发现有意思的东西就厚着脸皮找老板搭讪聊天,如果实在找不到机会,就看他们的博客、Facebook和新闻报道,总之,一定要找到那些“背后的故事”。

经历人世繁华后在偏郊巷弄里开一间小书店、在山野里建立一座自己的秘密花园、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竞争就回到家乡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到处卖手冲咖啡……原来,这里的人,活得这么“自我”。每个个体都努力遵从内心去生活,不敷衍、知自足,因多样而美好,因多元而幸福。这是我所理解的台湾价值。

每写完一个故事,我几乎都长吸一口气,什么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都不晚,即便那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Life is short, live your dream and share your passion.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要实现梦想,除了无可救药的执着,我从台湾人身上看到的是另一种特质——创新精神。

新手书店郑宇庭老师反造书店,尝试自己买书自己卖,100本书的小书店,不同路径反而带来不一样的客人。留日硕士赖青松想要当个志愿农民,开创“谷东俱乐部”模式,不只重新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让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理性共同购买,壮大友善耕种的小农力量,也给此后大多数返乡归农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可复制模式。

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创新不止让自己受益,总是留出更多的空间给邻居、给社区。比如台东Angel Mini Café所在的永安社区,基于共同慢生活、亲自然的理念,越来越多新的岛内移民开始活化一座传统村庄;而苗栗山芙蓉咖啡艺廊的翁美珍女士,不独占商机与乡邻共享客流,让曾经焦煤采尽、人口外流的南庄小镇,成为了台湾休闲观光产业的名牌……

编辑说,希望我的序言里能给读者一个理由,为什么在那么多写台湾的书里,要买我这一本。我想,或许你从我漫长的序言里,看到了一个创新的、文艺的、美学的台湾正在被发现,而我只是“发现者”之一。

多么不易,我是第一届大陆学生的一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除了陆配和高级专业人才,我们是第一批可以在台湾久居的普通人;多么巧,我是个记者,习惯去感受和观察,习惯用笔记录和思考;多么幸运,我赶上了微信时代,可以自说自话,还有人听。

感谢你对台湾的关注,让我有机会,从记者变成了作者。

2016年1月7日

于美国Gainesville,FL

(注:个别信息与写作时相比可能略有变化,若读者朋友找不到书中某个地标,请在行前搜索最新信息,或者直接询问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