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就地取材,用即见效,能防能治

由于生理的原因和生活环境的制约,猪是一种较易罹患疾病的动物,其所罹患疾病往往发病快、传播迅速、病程短,尤其仔猪和规模化养殖的猪群,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或群体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因控制不及时而造成大批感染、死亡。近年来流行的猪瘟、猪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疾病,每年给全国养猪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应用土法良方技术防治可以就地取材,立即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疫病都能很快得到控制,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与扩散,减少经济损失。例如,发生猪瘟后,立即每头喂服癞蛤蟆粉15克,每天1次,连续2~3天即可;也可立即采健康鹅全血或羊全血,立即肌内注射,每头10毫升,往往可取得良效。

我国传统兽医学对于防治猪病的根本方针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即在平日里做好猪群防疫工作,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猪群饲养和生活环境,适当的采用针药调理,四季更替时饲喂不同药物预防气候变化应激,提高猪体抗病能力,并在瘟疫发生时及时隔离、预防给药(如用贯众、苍术等泡水喂饮)、药熏(艾叶、石菖蒲、苍术、雄黄等点燃烟熏棚舍)、堆粪发酵和搞好卫生,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生产实践中许多兽医用鸡蛋清配合猪瘟疫苗免疫仔猪预防猪瘟,猪舍放煤炭或黏土等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白痢等,在不同季节饲喂蒲公英、车前草、西瓜皮等草药预防时疫等等,都是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既病防变”是猪群已经患病,则应及早诊断,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早治疗,防止其向深、重发展和传变。在防病与治病二者的关系上,应是“防重于治”,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