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做低品质勤奋者:实现高品质人生的11个关键
- 高原
- 3872字
- 2020-06-24 18:42:14
二、抱怨不是一件坏事,它意味着发现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让抱怨成为你改变现状的动力|
对压力缠身的人来说,“不要抱怨,要继续努力”真的是一个任何时候都正确的建议吗?我们去听心灵讲座,“不要抱怨”这四个字似乎到处都是,它已经成了一句万金油似的口号,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说教之中,写进每一本心灵鸡汤的书籍。
狭义的抱怨指向明确:心怀不满,指责他人。但从广义的现实角度,人们口中的抱怨指代的含义其实很广,并不一定就是对某个人的不满或指责,也不是对某件事的极端憎恨,可能只是一种消极性的倾诉,用于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内心的压力。同时,抱怨也可能是出于对问题的警觉,针对某些发生的问题提出看法,希望引起重视。
人们真能做到避免广义的抱怨吗?显然是不能的。
在与咨询者的接触中,我很反感听到“不要抱怨”的宣讲。有些成功学讲师鼓励人们逃避情绪和压力,夸大了勤奋本身的效力——重压下的勤奋真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模糊了压力的界限,盲目迷信“不抱怨并继续努力”,就等于在自我洗脑,并让问题越来越糟。
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不要抱怨”不仅是一种回避问题的借口,而且是植入头脑意识的病毒。比如,有的人不“抱怨”,是出于他内心的麻木或是虚荣——回避情绪,甚至根本不愿承认情绪的存在。很多时候,他们压迫使自己变成了“橡皮人”,习惯忍受焦虑,认为努力可以让任何事情变好。没有痛苦,也没有不满,对不正常的环境逆来顺受,没有改进的意愿。他们一般也胆小怕事,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和争执,躲避责任和风险。看到他,你就像看到了一部内压极高的机器。
“抱怨”的必要性在什么地方呢?
换个问题是:我们为何需要抱怨?
当洛马工业的工程师姆希莱本可以做出改变、争取更好的结果时,他想到的是要做一个知足的人。“不要抱怨,就这样吧。”姆希莱没有抱怨,接受了部门安排的新职务,任劳任怨地又工作了一年。直到2016年4月份,他才发现这么做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此他还是辞职了。这一年来,他的心情非常糟糕,努力工作却毫无头绪。
姆希莱说:“过去我更喜欢生活在虚假的幻象中,我信奉沉默法则,沉默的实干能实现目标,我忽视了自己也有压力。如果现实对我是不利的,影响一些计划的开展,我认为必须把它说出来,而不是藏在心里。”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如迟迟得不到解决,心中难免产生负面情绪,此时单纯的勤奋与头撞墙式的努力就不再是有效的药方。不抱怨或许能集中定力,但亦能使内压急剧上升,心烦意乱之下,工作上的问题和大脑中的情绪有可能同时爆发,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发现了问题当然也可以抱怨,因为抱怨有机会提高解决的效率。工作问题有时是我们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但更多情况下,确实就是外人和外界的原因引起的。对此没有人可以否认。比如,同事、上司或客户在合作中出现了纰漏,为什么不能用“抱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呢?抱怨的首要功能是宣泄情绪,以及寻求他人的理解与配合。事实证明,许多众所周知的问题,如果没人抱怨就不会得到解决。
压力大时也可以抱怨,因为抱怨能释放我们心中积压的负面情绪,有益于集中注意力。感到焦虑以及背负沉重压力时,以正确的方式对合适的人“抱怨”几句,其实没什么不好,反而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努力过程中的一个节点,抱怨起到了降压阀门的作用。例如,你可以在聚会时向好朋友倾诉情感与工作中的烦心之事,数落老板,嘲讽某个奇葩客户——这都没有坏处,它既能调节心情又能增进友情。抱怨过后一身轻松,工作起来效率更高。
|别用“停止抱怨”为自己洗脑|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尼古拉斯是我多年的好友。他最近在主持一个名为“抱怨之钟”课题。课题的中心思想是:对比分析那些一年内从不抱怨和定期抱怨的人是否真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不抱怨者取得的成就更高?
尼古拉斯联系了十几家位于华尔街、硅谷和洛杉矶等地的跨国公司,定时收集员工的数据。这涉及到上万白领,他们均从事着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很高的“情绪问题指数”。结果一定可以让到处演讲的成功学家们闭上嘴巴。尼古拉斯惊讶地发现,取得更高成就的反而是那些经常口吐脏话、抱怨不断、十分随性的家伙。
两类人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从不抱怨的人——每天埋头干活,忍受各种委屈,他们的原则是用更加勤奋的工作解决问题。
·定期抱怨的人——虽然信奉努力的法则,但他们更相信“有些问题必须由他人负责”的道理,从而为自己的勤奋找到了一条宽广的通道。
尼古拉斯提到了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例子:“他是伟大的成功者之一,但毫无疑问他也是个‘奇葩’。埃里森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乐观但又喜欢不断地吐槽。他从不认为问题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即便有4任前妻,他对婚姻仍充满乐观。”这一状态的奇妙之处在于,你必须是一个超级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机遇。所以,此时的抱怨并不是负面情绪,而是一种审视和寻找方法的手段。
现在,随着各种“身心灵”讲座或类似修炼活动的兴起,“不要抱怨”的励志口号变成了一种自我洗脑的工具。有的人会以不可置疑及居高临下的姿态告诫你:“喂,年轻人,永远不要抱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那是因为你所“抱怨”的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对你遇到的问题细节漠不关心。实际上,当他们遇到你所困惑、愤怒的问题时,也许他们抱怨的声音比你还要响亮。
有一次公司开会,当一名基层员工针对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提出意见时,他的部门上司没有理会员工的关切。作为业务相关人,这名上司训斥下属:“你有什么好抱怨的?要么按我的思路来,要么写辞职信走人。”
于是,我建议他的部门举行一次范围更大的业务讨论,看看相关问题是否真的是一个“问题”。3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该员工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抱怨言之有理,并不是纯粹的情绪发泄。这件事以后,公司在内部立了一个规矩:当下属提意见或表示不满时,上司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置之不理,必须就其所提的问题认真审议。
在管理者的层面,“停止抱怨”更多地用于让下属满足现状,而不是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当你向老板提出“加班太多、工资太低,希望涨薪水、休假期”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希望你读一读《不抱怨的世界》,而不是就自己的“勤奋工作”继续与公司讨价还价。如果一个人的勤奋产生了较高的价值,但他本人得到的回报较低,他当然是有理由抱怨的。我们无法否定这一点。
|哪些是愚蠢的抱怨?|
在我看来,无休无止的抱怨显然也不是一种“政治正确”,同时即便在减压方面也不是万能的。那种无视现实、停止努力并且喋喋不休的抱怨是愚蠢和有害的,因为这种抱怨不区分具体情况,停不下来又不反思、改变自己,也不去解决问题。这一类的抱怨除了制造紧张的空气、削弱自身勤奋的动力之外,没有其他益处。
抱怨能让人看到问题,但并不能使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得意于自己发现了问题并推卸责任,然后将其发泄了出来。这时压力得到了短暂的消失,但他们以为不停地抱怨就能解决问题,或者转嫁问题——促使别人去替其解决问题——这么想很幼稚,也容易让人从勤奋走向懒惰。
不采取实际行动的抱怨只能增加压力。由于智力或能力不够,有些人一边抱怨,然后一边并不准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行动。他们可能仍然勤奋,但方法依旧是错误的。这就像一个人一边拼命地用头撞墙,一边愤怒地叫骂:“墙太坚硬了,我的头很痛!”可他意识不到应该换一种方法,比如找一把铁锹把墙挖倒。一般来说,这类人既是低品质的勤奋者,又是生活中的弱者和工作中的边缘人。
|用“正确的抱怨”化解焦虑,找回专注的勤奋|
那么,如何用正确的“抱怨”实现高品质的勤奋,获得优质的专注力?
第一,不要随便开口向任何人抱怨,永远只和自己信任的人及相关的当事人抱怨。
这一原则非常重要,能让我们控制情绪的“火力”和枪口对准的方向,而不是一生气就泱及无辜。要知道,你遇到的问题不论大小,90%以上的环节都是外人不在乎的,除非他与此相关,或对你非常关心。所以,如果不能提供给对方所需的经验和信息,就不要做全身散发负能量的“倾诉狂”。要实事求是,不要在抱怨中夸大问题和困难。并且,要把问题讲给亲近的人,或需要与你共同负责的人,这是最有必要的做法。
第二,请努力地实践“树洞理论”。
当我们发现了问题,有了不满时,心中便开始积聚压力。这是一件不妙的事情。你可以先在自己心中对它进行一番计算:“我能否自行化解它?”如果不能,那就先找一个“树洞”——多数便利的情况下可以是一个纸盒子,找个没人的地方对着这个“树洞”大声抱怨。这能让人迅速地平静下来,而不至于影响工作的效率。等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再理性地分析问题,找到那个让你感到不满的客观原因——哪些自己应负责,哪些属于别人或客观环境?
第三,要通过可以解决问题的渠道进行抱怨。
在洪水的压力越来越大,即将引起堤坝的崩溃时,看看能够引流的渠道是哪一条,然后再和相关的人对话——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尽量陈述事实,不要陷于情绪化的发泄。发泄虽然痛快,却对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这要求你必须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渠道,而不是挥着剑乱舞。让人失望的是,现实中可能到处都是“见人就砍”的很不高兴的家伙。他们愤世嫉俗,动不动就向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开火,直到所有人都讨厌他,他也停不下来。
第四,任何时候你都可以不高兴,但不能“没头脑”。
假如我们的权益和诉求与他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意味着竞争变得不那么美妙了。那么,出现不高兴的情绪是肯定的,但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和资源展开博弈,而不是失去理智。我们可以抱怨,可以不高兴,却不能没有头脑。无论局势多么不利,都要聪明地实施行动,巧妙地思考解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