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少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本文于2011年11月15日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为《中国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寥寥无几》。

前段时间,国内两位知名企业家进行的两桩投资案“闹得”可谓轰轰烈烈:一位是将上百亿资金,押宝似地通过二级市场分几十次投入一家企业;另一位则是在拥有并购标的选择的情况下花费巨资新建企业。虽然这是中国企业家在投资领域比较普遍的做法,但是,我并不赞成这样的投资方式。因为,这样的投资方式,没有体现出资本运作的智慧。

“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最推崇的投资格言。马科维茨还据此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告诫人们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一定要进行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

上百亿的资金,通过二级市场投入一家企业,与赌博没有什么区别。暂且不说二级市场较高的收购价格增加了多少投资成本,单就该企业本身而言,如果其股票随股市大跌而长期不振呢?如果该企业破产了呢?或者该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呢?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即使存在暴利的机会,万一出现损失也可能是致命的。而且,把巨额资金投入一个企业,也将失去对其他高增长企业的投资机会。

虽然并购与新建(又称“绿地投资”)是直接投资的两种主要方式,但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并购已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直接投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正在以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展现。鉴于目前全球资本市场都处于低谷时期,各类企业价值均被严重低估,并购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反观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市场已经呈现出很好机遇的时候,有良好的并购机会却还在热衷于新建投资:盖新厂、招新人,重复着这种投资期长、收益率低的建设。在现有状况下,这等于是在热火朝天地浪费资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企业只懂得埋头苦干,借用部分银行资金维持或者发展企业;有不少企业甚至只用100%的自有资金,“耕作”着100%的“自留地”。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类企业家是纯粹的“资本运作盲”。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曾说过:“综观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可以想象,以上这类企业很难真正做大、做强。

总而言之,中国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太少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能够真正称为“企业家”的人并不多,中国商人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商人不懂得资本运作,身边也没有成功的案例用来参考,因此,体会不到资本运作带来的甜头。这种先天不足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善。

第二,不少商人从小本经营开始,特别看重所得到的每一分钱,因此,舍不得花费资金去聘请懂得资本运作的员工或者利用中介机构帮助进行资本运作,更何况他们还担心资本运作会稀释股权的事。

第三,中国的市场环境也影响了资本运作的进行。比如,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到海外并购都需经过许多机构的审批,所花时间成本太高,等到万事俱备时,时机早已错失,这样的教训不止一两次。而对国内上市企业而言,换股、定向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发行股票凭单等资本运作手段,要想得到证券机构的批准,其难度有时堪比IPO。

所以,要想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还需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领导人必须建立和培养利用资本运作手段发展企业的意识。企业领导人们务必要懂得,资本运作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只知道埋头苦干而不懂得资本运作是不行的,这就好比跋涉千山万水,放着飞机不乘偏要徒步一样。认识到了资本运作的重要性之后,即使企业领导人自己不懂,也可以聘请懂得资本运作的员工或者借用中介机构来进行资本运作。

其次,中国政府要大力培育并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环境,减少各项审批环节,尤其是要减少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对上市企业,要从以审批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监管为主;对于非上市私有企业,则要在政策和信贷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对国有企业,则可以考虑实施“确立审批标准、放松具体操作”的办法。举例来说,国家可以对资金投向、投资规模等预设审批权限,超出该权限的要求审批,在该权限之内的具体运作(包括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应交由企业做决定。

总之,资本运作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不懂得资本运作本身就是一种损失,甚至是比经营损失更大的无形损失。拥有资本运作思维的企业家,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