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文化传统与戏剧艺术

藏族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另在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及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也有分布。

第一节 文化传统

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古羌,后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藏族。公元6世纪,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建成称作“博”的奴隶制王朝。唐宋时汉文史籍称其为“吐蕃”,直到清康熙年间才称作“西藏”。

西藏远古风行原始苯教,是佛教传入前藏族先民普遍尊奉的宗教信仰。苯教崇奉天地自然万物,相信幽灵鬼怪神祇,注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仪式或巫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汉地和印度、尼泊尔等国分别传入吐蕃。从中原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禅宗,从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宗。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来自中原的禅宗与来自印度的密宗曾有过一番争斗,最后通过在藏王座前的激烈辩论,密宗取胜。密宗之所以能够战胜禅宗,主要是因为密宗在与苯教的斗争中达成妥协共处,对西藏本土宗教采取了吸收和利用的策略。

宗教祭祀舞蹈——羌姆

藏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山南桑耶寺,是藏王赤松德赞兴建的。公元779年,在寺庙落成开光典礼上,演出了密宗大师莲花生编排的大型宗教祭祀舞蹈“羌姆”,汉语称“金刚驱魔神舞”。羌姆是一种巫术艺术,原本是苯教驱邪慑鬼的祈神仪式,后被莲花生吸收到佛教密宗中来,并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形成用以驱邪镇魔、酬神祈愿的哑剧舞蹈形式。羌姆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假定性的情景和人物,初步具有了戏剧的因素。

与藏传佛教相关的还有许多藏历节庆假日,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藏族的雪顿节。“雪顿”原意为“奶酪宴会”,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于公元14世纪创始。他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戒律,规定僧尼从藏历四月至六月都要集中于室内研习修行,称为“夏令安居”;到藏历六月底七月初开禁,喇嘛们才得以出寺活动,并允许在林卡中歌舞游乐。这时各户农牧民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除自己食用外还要敬献佛寺僧侣,僧俗民众欢庆奶酪盛会,雪顿节由此形成。后来雪顿节逐渐走向世俗化,增加了上演藏戏的内容,众多藏戏班云集拉萨献演,为此雪顿节才又有“藏戏节”之称。

藏族的文学、戏剧、歌舞、绘画、雕塑等,都有独特的风格。藏族的佛教圣地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绘画、雕塑、装饰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藏文的早期文献,多为金石铭刻、竹木简牍、手卷写本等,以历史文书、文学作品、佛教经典居多。如闻名于世的《大藏经》中的《甘珠尔》、《丹珠尔》佛学丛书,即存有许多相关戏剧文本、理论的文字资料。其他著名文献,还有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历史传说《文成公主》、传记小说《米拉日巴传》、格言诗歌《仓央嘉措情歌》以及《藏文文法三十颂》、《红史》、《西藏王统记》、《宗派源流》等,都是著名的传世之作。

藏族传统说唱艺术有“岭仲”(格萨尔说唱)、“喇嘛嘛呢”(宗教说唱)、“折嘎”(吉祥祝词)、“堆巴谐巴”(祝颂赞词)、“百”(将士征战歌)、“夏”(对口诵唱)、六弦弹唱等。其中,“岭仲”是说唱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的形式,其唱本采用藏族传统说唱体文学体裁,散文与韵文交替使用。“喇嘛嘛呢”说唱的表演形式,是面对悬挂的喇嘛嘛呢唐卡(用布帛或丝绢制成的绘有神佛本生和传记连环图像的卷轴画),由一个喇嘛或尼姑手持小铁棍指点着唐卡上的一幅幅画面,以固定的诵经调进行演唱,其唱本多是宗教故事,也有部分为民间传说。

甘南藏戏《松赞干布》

四川草原上的格萨尔藏戏演出

藏族的歌舞艺术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桑耶寺落成典礼时,臣民们就进行了“阿卓”(鼓舞)、“鲁”(歌唱)、“鲜”(舞蹈)等娱乐活动。藏区还流传一种综合程度较高、带有戏剧性的古老歌舞艺术“热芭”,由铃鼓舞、杂曲短剧和民间歌舞三部分组成。另有一种专以模拟动物为表演形式的舞蹈,演员头戴牛、马、羊、狮子、老虎等动物形象的面具,模仿它们的形态做出各种动作。此外,藏族歌舞还有连臂踏歌的“果谐”(圈舞歌)、踏步为节的“堆谐”(六弦弹唱)、舞姿豪放的“果卓”(锅庄)、长袖善舞的“弦子”、规模宏大的“谐钦”等。

藏族的民歌形式多样,如民歌和歌舞中的“谐”就有:拉鲁(山歌)、卓鲁(牧歌)、勒谐(劳动歌)、阿谐(打阿嘎歌)、果谐(圈舞歌)、巴谐(巴塘弦子歌)、达谐(箭歌)、热谐(热芭铃鼓舞歌)、羌谐(酒歌)、次加(对歌)、兑鲁(情歌)、卓巴谐玛(鼓舞中女歌手的伴唱)、谐钦(仪仗祝颂性大歌)等,它们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韵调各具特色。其中,“谐钦”藏语意为大歌,其音乐曲调丰富,分为“达仁”(长调)、“达通”(短调)两大类。演唱谐钦时,艺人还擅长运用一种称为“仲古”的声乐装饰技巧(高难度演唱方法,表现为独特的装饰颤音)。

第二节 戏剧艺术

藏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孕育形成于藏族文化发祥的中心——西藏的卫藏地区,后又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区。藏戏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根据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以及流布地区的不同,而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藏戏剧种系统。其中主要的有:使用卫藏方言的西藏藏戏,包括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使用安多方言的安多藏戏,包括黄南藏戏、甘南藏戏和四川藏戏。

1.西藏藏戏

西藏藏戏是在藏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基础上,同时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形成的。藏戏的发生、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公元8世纪时,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宗教艺术及百艺杂技表演发展到高峰,特别是各种拟兽舞、面具舞的表演艺术已相当发达,这些都为综合性戏剧表演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4、15世纪,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汤东杰布,为募捐集资营造横跨江河的铁索桥,组织能歌善舞的山南七姐妹,建立了藏戏的第一个戏班——琼结·扎西宾顿巴戏班。汤东杰布自编自导,大胆引入莲花生时代形成的“羌姆”,并吸收了藏族歌舞、说唱等民间艺术,特别是“喇嘛嘛呢”说唱艺术的营养,进行戏剧化的综合创造,编演一些佛经故事或民间传说,形成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如《智美更登》、《诺桑王子》等。从此,汤东杰布被人们视为创建藏戏的祖师。

公元17世纪西藏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在五世达赖洛桑嘉措的倡导下,寺院在夏令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会中,邀集一些民间藏戏班子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雪顿节调演观摩藏戏的惯例。而后的几个世纪里,藏戏通过雪顿节这一藏族特殊的节日,从原来只能演出剧目片段发展到演出整本大戏,从最初少数几个基本唱腔发展到比较定型化的近百种唱腔,从早期模拟生活式的简单表演发展成以唱为主兼有诵、舞、表、白、技、艺等各功的程式表演,逐渐使剧种发展壮大、艺术臻于成熟,并形成了白面具戏与蓝面具戏两大艺术流派。

藏戏的演出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藏族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由于藏族信奉佛教,剧目内容普遍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但对藏族社会生活形态及藏族传统文化也有丰富而独到的反映。如“八大藏戏”之一的《文成公主》,就是藏族古代戏剧文学的经典之作,叙述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甲萨)和尼泊尔公主(白萨)的故事。

藏戏的表演艺术,与藏族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藏族的音乐、舞蹈、诗歌、说唱以及杂技中的艺术精华,全被藏戏所吸收、借鉴,成为藏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岭仲”格萨尔故事说唱形式,被吸收到藏戏表演中;藏族民歌曲调“达仁”、“达通”,也被广泛运用于藏戏的演唱,甚至其“仲古”演唱方法,也构成藏戏唱腔的一大特色;藏族民间舞蹈“阿卓”、“热芭”、“堆谐”、“果卓”、“弦子”、“牦牛舞”等,亦皆被藏戏广收博纳,成为藏戏塑造戏剧人物、渲染舞台气氛的重要手段。

西藏藏戏《文成公主》

2.安多藏戏

安多藏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藏藏戏的直接影响,主要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等安多藏语区,由于是用安多语演唱,统称“安多藏戏”。安多藏戏分布很广,藏族群众习惯用当地地名称呼它,因此又有黄南藏戏、甘南藏戏、四川藏戏等名称,形成艺术上的几大流变。

黄南藏戏最早萌芽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寺,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夏日仓二世阿旺承列嘉措(1678—1739)时期,一些隆务寺僧人到拉萨格鲁派寺院进修学习,适逢雪顿节上演西藏藏戏,使他们深受熏陶与感染。回到隆务寺后,他们根据见到的藏戏演出形式和带回的藏戏“经文本”,运用当地的安多语言和民间歌舞,将佛本生、高僧大德故事以及《如意宝树史》中的情节加以编选,在夏庆活动中进行歌舞说唱表演,从而孕育了黄南藏戏。后经不断实践革新,黄南藏戏的艺术形式趋于规范。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青海省藏剧团,相继推出了《诺桑王子》、《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格桑花开的时候》等优秀剧目。

黄南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

甘南藏戏萌芽、诞生于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1937年,嘉木样五世丹贝坚赞去西藏哲蚌寺学习佛法,看到藏戏演出后引发很大兴趣。三年后他回到拉卜楞寺,开始大力倡导创建以安多语演唱的藏戏。1946年,在他的亲自主持下,组建了拉卜楞寺藏戏队,演出了藏戏《松赞干布》,甘南藏戏从此诞生。随后,甘南藏戏在安多地区的大小寺院中盛行,不仅广泛流行于甘肃省夏河、玛曲、碌曲等县,而且还迅速传播到四川省阿坝、甘孜及青海省果洛等地区。1981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专业的藏剧团,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赤松德赞》、《阿达拉茂》、《雄怒达美》、《降伏魔国》等。

四川藏戏是甘南藏戏于1948—1949年前后传入四川后的艺术流变,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红原、壤塘、若尔盖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等安多方言地区。它是在甘南藏戏的艺术基础上,又融入本地区的民间歌舞、说唱及寺庙宗教艺术逐渐发展而成。新中国成立后,寺庙僧侣藏戏班与民间业余藏戏班活跃于广大川西草原,编演了许多经典剧目。除传统的八大藏戏外,还有享誉全国的新编历史戏《牟尼赞普》,但更令人瞩目的,是那些据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创编的剧目,如《格萨尔的一生》、《达岭之战》、《地狱救妻》、《霍岭大战》、《赛马登位》等。

目前,藏戏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省、区的藏戏分别纳入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藏戏不仅成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剧种之一,而且成为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唯一少数民族剧种。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也是最多,计有11人,他们是旦达、次旦多吉、朗杰次仁、次多、次仁、次仁旺堆、尼玛次仁、嘎玛次仁、白梅、多杰太、仁青加。

拉萨雪顿节上的藏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