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使·筚路蓝缕,开辟山林(2)

  • 楚国简史
  • 王伟
  • 5330字
  • 2017-09-19 13:58:46

江汉之地,芈氏一族

到了周成王时期,楚族的首领是熊绎。周成王是一位贤德的君主,他在任期间,重赏了周朝建立之后所有有功之臣的后代。他想到了当年在推翻商王朝战争中也曾出过力的楚人。周成王把熊绎封在楚,分封给他子爵的土地,姓芈氏,但没有给他爵位,因此,熊绎仍然是周成王的臣子之一。

在《史记·楚世家》等文献中,都有证据表明,芈姓是楚族族姓。在考古发现,芈字经常出现在甲骨文中,并且很多都在讲述楚国与商王朝为敌,商王朝多次出兵讨伐楚国的事情。其实,早在熊丽在位时期,楚人就已经有意识地占领周边的一部分土地。熊丽也开始逐渐建立统治关系,树立自己的权威,并对其土地、百姓征收赋税,开始实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统治。只不过这些行为都是周王朝不认可的,因为这是“国”才可以有的经营活动。

而这一次,周王分封给楚人的是丹阳[1]这一地区,区区五十里的土地。对于楚人来说,土地面积虽然狭小,又偏远,但至少也算是在流浪了几百年之后,首次受到了周王朝的承认,和之前许多年的空等相比,总算有了些收获。因此,分封这件事,在楚人心中还是十分重要的。楚人回想起曾经为了回到中原而献出生命的族人,这一刻,他们是否可以说,那些付出都值得了呢?他们几百年来的坚守与坚持,是否从未后悔?被驱逐被攻击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楚人可以忘记所有的失去,双手迎接今日的所得吗?

周王朝承认了楚国存在的既成事实,给了它一个封号,使得楚国具有了政治合法性,这才有了后来楚人以“国”称行于诸侯国之间。尽管所封的土地只有这五十里,但就是在这五十里的地方,熊氏家族带领楚人,开始了建设、扩张之路。

在得到丹阳这片土地之后,熊绎发现,周成王根本没空搭理这个偏远小族,而诸侯各国也同样看不起小小的楚族部落。的确,和众多诸侯国相比,楚族的势力微乎其微,又怎么会对中原产生任何利益或者威胁呢?

这大概正中了熊绎下怀。如果说周王朝的发展模式是“韬光养晦”,那么楚人则是“征战扩张”。楚人在熊绎的指挥下,朝着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张,大片的土地逐渐被楚人占据。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楚人的后代都一心谋求发展,从不像中原人那样为了一己私利争得你死我活。楚族虽小,但众人都能拧成一股绳。靠着这股力量,楚族迅速扩张,很快占据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的土地。随后,楚人正式建立楚国,定都丹阳。中国先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历时达八百年之久的楚国,就这样诞生了。到了这时,除了周王分封的几个诸侯国以外,就属楚国地盘最大。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在这种土地扩张的基础之上,楚人的信心迅速膨胀,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他们向首领提出,要向周朝天子讨封。而周朝天子对于势如破竹的楚国势力并没有及时控制,也没有对他们进行追封。大概周朝天子觉得,与这等小国一般见识有损中原天子的雄威。何况一个“南蛮子”建立的小国能形成多大的气候?

但是楚国的扩张,直接影响到周边一些诸侯小国的安全。这些小国经受不住楚国的武力威胁,纷纷向周朝天子求救,希望周朝天子能够派兵攻打楚国,将他们的势头削弱一些。可是周朝天子完全不予理会,毕竟楚国始终没有对周产生威胁,而且始终以臣自居,没有半点逾越。

楚国建国不久,从周王朝传来消息,周朝天子要举行诸侯盟会。既然要到中原面见周天子,是一定要带朝贡之礼去的。这可愁坏了楚人。当时的楚国刚刚稳定,生产力还很低下。加上周天子分封的这一点土地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十分贫瘠,楚人自己都衣食成忧。史料中也有记载,当时楚国在经济方面十分困难。楚人来自中原,而中原人向来重视祭祀。楚人倾尽所有建起了一座祭祀大堂,等到祭祀的时候却拿不出像样的祭品,最后无奈之下偷偷跑到相邻的鄀国偷了一头小牛。有着强烈自尊心的楚人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又怎么会在白天明目张胆地进行祭祀活动呢?因此这次的祭祀活动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从这以后,楚人所有的祭祀都是在晚上,但究竟是否和最初的祭祀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熊绎带着用来驱鬼的桃木和用来敬神的茅草,朝着中原方向出发了。第一种进贡的物品称为“桃弧棘矢”,是桃木制作的弓和用枣木制作的箭。第二种是“苞茅”。苞茅就是菁茅,是楚地独有的一种植物。而熊绎进贡这种苞茅,是周天子祭祀中必须要用到的物品。因此熊绎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儿闪失。

从偏僻的丹阳到周朝城都镐京,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危险重重。可是距离镐京越近,熊绎越是激动。楚人盼了几百年了,他们想回到这片他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土地上,却一直没有实现。如今熊绎以诸侯的身份回来了。可是他还没有意识到,对于其他分封的诸侯国来说,楚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而此次的盟会,熊绎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到达镐京的四方广场上,熊绎就已经感觉到自己同其他诸侯国的代表是不同的。至少自己所搭乘的这辆柴车,就受到了诸多前来参加盟会的人的嘲笑。大家纷纷捂起嘴,猜测熊绎的身份。

熊绎恭恭敬敬地拜见了周天子,并虔诚地献上保存完好的贡品。可是周天子并没有把熊绎放在眼里,甚至在岐阳之盟大会举行这天,拒绝了熊绎入殿的请求。周天子觉得,与其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国入殿参加仪式,不如让他主持火事。因为周朝本就重视祭祀的传统,而前来的这位楚族首领必定继承了祝融擅于“火政”的传统,精通天地鬼神之事。这样,熊绎被命为火师,与鲜卑之君一同在殿外看守祭祀用的火堆。

在整个祭祀过程中,熊绎的任务分三部分。首先就是进贡苞茅,在苞茅缩酒仪式之前,熊绎要将苞茅准备好,等待其他人使用。第二是设望表,也就是按照顺序将前来参会的人安排好座位。第三就是点燃祭祀的火种。可以说,熊绎的这三个职能都比较重要,哪一项有了疏忽,都会导致祭祀不能进行。但反过来想,熊绎毕竟是一国之君,他做的这三件事,分明就是在伺候其他人,这难道不是对他的轻视吗?

这一次的盟会,熊绎不仅没能同其他诸侯一样参加仪式,连仪式结束后的盟宴也未能入席。他站在殿门口,听着诸侯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再看看自己,一身的穷酸打扮,站在这里仿佛是他人的笑话。尽心尽力地忙碌了一整天,原来只被当作一个奴隶来用。那殿中夸张的笑声,是不是在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呢?

这件事对熊绎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果说当年楚人帮助周文王攻打商朝,最后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分封而失落,这一次的被漠视和被嘲笑,可以说是给楚人敲响了警钟。熊绎开始明白,与其坐以待毙等待别人来重视,不如让自己迅速强大起来,让别人不重视都不行!不过,熊绎内心的愤怒与反击的火焰并没有马上表露出来。在这之后,他反而更殷勤地向周朝天子进贡,谨小慎微地做好周天子命他做的每一件事,从不怠慢。

熊绎的韬晦政策令周朝天子十分满意,因为他觉得楚人已经完全臣服于他,不需要再费神去防备。在当时的环境下,虽说分封了有限的土地,但周王朝并没办法完全掌控实际的土地面积。就像楚国只有这五十里地,而这五十里只能说是楚国的控制中心,实际面积不可能只有这些。熊绎就借着这方面的便利,逐渐扩张领土,提高生产力。楚国的实力也一天天地增强起来。直到熊绎去世,都没有对周王朝有半点不臣之心。楚人唯一的用处,就是在周王朝每次有朝会,便去主持火事。就这样,彼此相安无事。

到了周康王继位,他做了很多君主继位后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封赏有功的诸侯。当然,每一个朝代的分封,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巩固当时的统治。据《荀子·儒效》记载,在这一时期,周王朝主要有七十一个邦国,而在这些邦国中,分封给周王族的多达五十三个。也就是说,周王的亲戚但凡是男性,几乎都是显赫的诸侯。

当然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有亲近可靠的亲戚不封,难道要封你一个外人吗?更何况在当时的周王朝,分封相当看重血缘。任楚人再怎样强调自己的祖先曾在中原居住,也还是个外族。“血缘”二字,永远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然而在熊绎去世以后,楚人才意识到,这么多年对周王朝的毕恭毕敬,从自己口中省出来的这些贵重的物品全都献给了周天子,却没有换来一点回报。他们是如此期盼能够重回中原,如今这希望却被傲慢的中原人狠狠地踩在脚下。楚人想,若是我们不再奉上贡品,你又拿我们如何呢?

于是楚人竟真的不再理会什么诸侯国的义务,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强大自身上。这一举动,终于招致了周天子的暴怒。中原人一向看不起楚人这等蛮夷之族,现在楚国的表现明显是对周王朝的大不敬,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当时在位的周昭王很重视此事。连小小的楚国都不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竟敢明目张胆地与自己作对,这岂不是成了笑话?以后还如何服众?

盛怒之下,周昭王决定亲自率军南下,攻打楚国。

开战之前,周昭王派了一位名为中的人,率先出发去巡视“南国”,为周昭王所率的大军“贯行”。同时,中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为即将到达的周昭王建立行宫。这一战,可不是一般的阵仗。虽然是攻打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诸侯国,周昭王却没有轻举妄动。除了派人先打头阵以外,更是集中了全国的兵力,整整六师的部队,铠甲车马一应俱全。由此看来,周昭王还是很重视此次出征的,并对楚国的实力,抱有一定的戒心。等一切准备就绪,周昭王的军队这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甚至在出发时周昭王还在盘算着,此次凯旋回来,看以后哪个诸侯国再敢造次!

此时的楚国军队又是什么样子呢?

长期生活于南方的楚人,有着更顽强的生存能力。由于生产力低下,多年来不断遭受中原人的驱逐,加上小国之间频繁的纷争,楚人适应了随时作战的生活。他们机警、勇敢,作战灵活。或许他们丢失了很多中原祖先的文明习惯,真的变得越来越“蛮夷”了。但现实处境逼得他们不得不迫使自己强大起来。因为他们流的血太多了,也经历了太多的失望与绝望,所以在这之后他们深深懂得,只有肩膀变得更宽,手臂变得更有力,武器变得更尖锐,才有可能活下去。长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相爱相杀,使楚人比中原人有着更强烈的尚武精神。如今既然周人要来,那何妨一搏呢?

周昭王率军度过汉水地区之后,便遭遇了楚人的顽强抵抗。楚人深知周朝军队人数众多,兵器先进,若是硬碰硬地对战,绝对不是良策。熟悉地形气候的楚人使用了游击战术。只有两万兵力的楚国军队,分散成几个小部队,故意避开周朝主力军,从不同方向骚扰周朝军队,每一次都是快速短暂的袭击,之后迅速撤退。这样即便不能将对方击垮,也能使得他们不堪其扰,疲惫不堪。最后周昭王不得不下令,军队向北撤退。

谁都没有料到,武力强大的周朝军队,在攻打楚国这一仗上,并没有如预期般速战速决,而是打了整整八年之久。不同的史料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载稍有偏差,有记载说周昭王攻打楚国分为三次战争,但也有史料说是攻打了两次。说法相同的是在第二次战争中,周朝军队在汉江边几乎全军覆没,周昭王亦是在攻打楚国的过程中不幸落水而死。

一方是周王朝六师的军队,装备精良,士气如虹;一方是楚国两万人的闲散军队,这场战争的结局为何如此匪夷所思?总结起来可以说是天助楚军,但也少不了人为因素。

首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作战,楚人占尽了地理优势。汉水这一地区地形独特,易守难攻,适合做防守战。楚人自知在人数上无法与周朝军队正面对抗,定会花些心思用来巧夺。

其次,史书上所记载的是,周昭王率领军队通过汉江时,碰到了“天大异”,就是说天气状况突然怪异起来,众人心中都有极坏的预感。本来周昭王是乘船过江,军队是借助江面上的浮桥通过。可是当军队走到桥上之后,这个桥突然断开了,士兵来不及跑,很多人直接掉进江里淹死了。而周昭王乘坐的这只船行驶至江面中央时,船身竟然分解开来,周昭王就这样一命呜呼!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猜测,这一系列的意外,会不会是楚人动的手脚呢?

关于周昭王所乘的船身分解一事,在《左传》中有记载:“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虽然楚人自己从没有承认过周昭王的死是他们一手策划的,但众人也能想到根本不会有如此巧合之事。据说当时周昭王渡江时用的那艘船是当地人所推荐,只不过众人没有注意到这只船是用胶把船板临时粘出来的,遇水之后,胶溶解于水,加上浪花的拍打,船身自然保不住。同时保不住的,还有周昭王的性命。

后来楚人一直在此事上众说纷纭,没有正面承认过在桥和船上动过手脚。但其实我们基本可以确认,确实是楚人为之。我们从这件事上能够清楚地看到,楚人并不是野蛮的“蛮夷”,而是机智又有谋略的。

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后竟以周朝军队的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个结果,或许连楚人自己都没有想到。最初只是被动的抵抗,在对战中逐渐改变策略,竟获得了胜利!可是得胜后的楚人一点儿也得意不起来。相反地,他们被周王朝这次的出征伤透了心。他们想不明白,当年为了帮助周推翻商朝,楚人牺牲了那么重要的首领,付出了那么多,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周王朝的重视,如今反而派兵来攻打他们。六师的周朝军队,分明是要将楚人赶尽杀绝呀!

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楚人还是不得不继续向南方迁徙。就像几百年来的每一次迁徙一样,他们伤心地离开了这片土地。他们对中原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被这一次沉重的打击彻底摧毁了。然而他们也从这场战争中清楚地意识到,原来在多年的挫折中他们积攒了如此强大的能量。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饥饿瘦弱、羸弱不堪的样子了,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和军事能力,就像熊熊烈火一般耀眼。他们不畏强敌,英勇善战,对生活永远有着最单纯最执着的期望。

这就是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