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让孩子健康成长(2)

皮亚杰教授的实验使我有所触动,因为我曾亲历过类似的事情。一次,我看到一群两三岁的孩子在玩捉迷藏游戏。他们制定了这样的游戏规则:一个孩子藏在一张铺着桌布的餐桌下面,其他的孩子走出房间,过一会再回到房间,掀开桌布发现了藏在下面的孩子,大家高兴得不停地大声喊叫。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玩着这个游戏,他们没有一点厌倦感。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藏在桌子下面,其他人一次又一次地因掀开桌布找到藏着的人而高兴不已。

还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和一个很小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年纪最小的孩子藏在门背后,大孩子们进门后假装没有看到他,然后去其他地方找,他们认为这样假装找不到小孩子能让他更高兴。可是藏在门后的小孩子立刻就大声喊叫说:“我就在这里呀,你们怎么会没看见我呀?”很显然,小孩子在对大孩子们没有认真找他而抱怨不已。

后来,孩子邀请我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他们让我先藏起来,然后他们来找我。我同意了。于是,孩子们不看我躲藏在哪里就跑到门外。我没有像其他孩子总是愿意藏在门后,而是藏在衣柜后的角落里。过了一会儿,孩子们一跑进来就去门后找我,结果他们没有发现我,接着他们就不再继续找了,我只好自己从柜子后面走了出来。孩子们非常失望地对我说:“你怎么不和我们玩呢?你为什么不藏在门后呀?”我没有按照他们的规则隐藏在门后似乎是破坏了他们游戏的固有秩序,我打断了他们的快乐。

如果寻找快乐是玩游戏的目的,孩子们在反复地做着捉迷藏游戏时获得了快乐,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原来的位置上找到原来的东西的游戏就是快乐的。在孩子的观念里,一些东西被藏起来就意味着看不见这些东西了,而再次发现这些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原有的、和谐的秩序感。不管实际上是否看到物品藏在哪里,物品要放在原来的位置,否则就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在孩子们的心里坚持着这样的想法:绝对是正确的,原来我知道它在哪,闭上眼睛也同样知道,它一定在原来的地方。

通过分析上述我所列举的事例,我们很容易看出,儿童的秩序感是天生就有的,是自我感觉形成的。他们具有的这种内在的秩序感目的不是去区别物质本身,而是去认识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有能力看到周围的环境,并能发现环境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孩子所必需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够去适应它,从而使他们更有目的地去采取行动。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儿童对生活中事物关联的认识就会不存在。孩子在不按照秩序组织起来的环境中成长,就如同处在混乱之中。同样,成年人只能区分个别问题,不能将一切联系起来得到清醒的认识,也会处于混乱之中。

自然界赐予人类伟大的礼物之一就是儿童拥有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使儿童能适应环境,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可以说:在人类幼儿时期,大自然就为我们提供了让我们人类能够找到前进方向的指南针。人类的智慧与心理的发展不是无缘由的产生的,而是在儿童的敏感期内渐渐发展而来的。

【儿童对内部秩序的认识】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外部秩序感和内部秩序感。前者是儿童对他与自己身边环境关系的感知,后者是儿童意识到自身的各个部分与自己的相对位置。实验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体存在一种能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部分所在的不同位置的肌觉,它借助于一种特殊的记忆发挥其作用,我们将其称为“肌肉记忆”。

实验心理学家是在意识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做出来的机械的解释。例如,他们的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用手拿到了一样东西,他这个拿到东西的动作就被自己感知到了,并能将其固定在记忆里,从而可以再现这个动作。因为这个人已经具有了理性的、习惯的经验,所以,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使用其右手或左手,或决定朝哪个方向移动。

但是,事实上,在一个人能够到处自由地走动和具有这些经验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他就已经经历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与他跟身体的各种姿势有关。也可以说,人天生就具有一种特殊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的关系。同时,儿童时就已经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被意识到的经验。

当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遭到环境的阻挠时,我们就能得到反面的例证,能够证实存在这种敏感期和儿童自身具有敏锐性。这种状况下,孩子会出现情绪上极度的烦躁不安,心神无法平静下来,发起脾气来像是生了病的症状。只要对孩子来说这种有害的情况一直不改变,孩子的病就无法得到治愈,但是,一旦排除这种障碍,孩子马上不再发脾气,疾病的症状也不见了,所以,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我举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有一位英国保姆因为一些事情必须离开,所以她找了位能干的保姆来替代她照管她原来看护的那个儿童。这个替代的保姆在给孩子洗澡时遇到了巨大困难。原本这个小孩平时很乖,很好照顾,但一给他洗澡时,他的情绪就焦躁不安,不仅哭闹起来,还推开保姆想要逃跑不洗澡。保姆用尽了办法去哄这个小孩,但是他还是渐渐地对她产生厌恶的感觉。后来,原来的保姆回来了,孩子又很快地像原来一样,洗澡时很乖地顺从保姆。这位保姆曾在我们的一所学校里受过训练,她从孩子的肢体语言中发现了问题关键所在。她发现了第二个保姆总是用相反的动作给孩子洗澡。自己给孩子洗澡时用右手靠近孩子的头,左手靠近孩子的脚,第二个保姆和她正好相反。

还有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

有一个家庭,大人带着不到一岁半的孩子一起去旅行,孩子的父母担心旅途的疲劳使孩子无法忍受,但结果却让他们出乎意料,旅途中,孩子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晚上他们住在高级旅馆里,屋子里的儿童小床是带有栏杆的,还有提供给小孩的特殊食品。可是回到家以后,情况就变化了。他们家住的是宽敞的有家具的公寓房间,家里没有像旅店那种带栏杆的儿童小床,孩子是和大人一起睡在大床上的。孩子一到晚上就出现失眠和呕吐的症状,妈妈只能抱着孩子哄着他入睡。开始,家长以为孩子是因为胃疼而哭闹,请来儿科医生给孩子进行检查,医生提出给孩子提供特殊的饮食,让家长为他进行日光浴,带着孩子多散步以及进行其他的医治方法。但是医生的这些措施没有什么效果,晚上家人十分痛苦。最后,这个小孩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惊厥的症状,孩子抽搐着,在床上不停地打滚,十分可怜。

这种情况下,父母请来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病专家来诊疗,我也参加了这次治疗。孩子看上去是很正常的,父母说在漫长的旅途中孩子一直很健康,没有这样哭闹过。我们分析孩子的失调很可能有着某种精神因素在其中,家长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看到孩子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躺在床上时,我突然灵机一动。我拿了两个扶手椅,相互平行地铺开做成一张有栏杆的儿童小床。然后,把床单和毯子铺在上面,把这张临时凑成的儿童小床紧挨着孩子睡的大床床边放着。这孩子看到我做的小床就已经停止了哭闹,他翻转身体滚到这张床的里面,口中不断地说着:“卡玛,卡玛,卡玛。”这是孩子在称呼着这张婴儿床,不一会孩子就睡着了。他的病症也再没有发作过。很显然,孩子睡在大床上失去了睡在带有两边栏杆的儿童小床上获得的感觉。孩子这种感觉的消失导致孩子的内部秩序混乱,于是就产生了痛苦的情绪。医生如果无法明白孩子的心理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孩子的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秩序感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但儿童所具有的秩序感和我们大人所具有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成人的经验使我们越来越麻木,反应也变得迟钝。但儿童处在获得感知印象的过程之中。孩子从无到有的过程感到创造的疲惫,而我们成人就像靠艰苦劳动富裕起来的人的儿子,不能理解父母曾经遭遇的痛苦与辛劳。我们被已取得的社会地位所迷惑,变得冷漠和迟钝。我们现在可以运用的理性、意志、肌肉等都是儿童时经过训练积累起来的。正因为儿童时期我们掌握了适应世界的工具,现在才能够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正因为儿童时我们塑造的意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我;正因为我们是儿童的继承人,我们现在才会很富有。儿童时期开始时我们一无所有,这为我们打下了面对未来生活的基础,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儿童必须做出艰辛的努力。如此接近活动的时期是儿童时期,而儿童的活动是我们的生命之泉。这是一种我们既不了解也无法追忆的创造。

【让幸福感围绕孩子】

所谓幸福,是指存在于内心的一种持久性的快乐。如果我们能够让幸福感时刻伴随着孩子成长,那么我们就如同为孩子提供了快乐的源泉和动力。怎么才会让孩子拥有幸福感呢?

首先父母必须认识到这点,幸福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你送孩子芭比娃娃、给他最新的动画片或你给他买一大柜子的新衣服就会获得的。幸福是非常简单就能获得的,但真正的幸福具有自己较为深刻的内涵,这种真正的幸福感能为孩子提供培养精神、融入社会的力量,对孩子的人生将大有益处。因此,家长们请不要忘记将这份幸福的礼物每天都送给孩子们。

根据权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建立“首要幸福感”和“次要幸福感”这两种幸福感。“首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完全确信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明确地、毫无质疑地坚信,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永远无任何条件的。在三岁之前,父母需要经常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向孩子表达对他的爱。在三岁左右,这种幸福感完全建立起来。“首要幸福感”只要确立起来,一生都不会再改变,孩子在这以后即便父母不是时刻在身边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孩子此时开始走向独立的生活。

“次要幸福感”是指那些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例如从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等活动中获得的快乐。

二者的关系在于孩子或成人的“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话,“次要幸福感”也很难达到健全的程度。如果不健全,孩子的快乐就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能否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食品,考试成绩的好坏,老师是否喜欢自己,老板是否欣赏自己,能否得到提拔,比赛能否获奖等。如果这些依赖比较顺利的话就会十分开心,但反之就会有挫败感。

这样的人,精神上不能独立,总是依赖于他人、物品或事情。所以,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时无刻的爱才能让他们过得快乐。父母要做到每天都能为孩子送上提高幸福感的礼物,为此,我有以下十条建议:

一、尊重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给以尊重,父母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我们一味地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不能获得快乐体验的,父母尊重孩子比送他们比较贵重的玩具更能让他们感到幸福。

二、建立沟通渠道

建立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亲子沟通通道,如果你能专心致志地倾听他的倾诉,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你的倾听能表明你对孩子的关注。即使当他讲述的事情你曾听过时,也不要去打断他,你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就可以了。

三、接触自然

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去滑冰、一起去公园里玩、一起骑车等,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快乐。孩子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能够达到放松身心,身体健康的目的,也能让自己因为能独立完成一些体育运动而获得自豪感。如果家长能够对他们喜欢做的运动给予鼓励的话,也许,他们还能从这项运动中获取更多的欢乐。

四、有技巧地对孩子做出表扬

家长不要只说:“做得真棒!”当孩子取得某方面的进步或者学会一项新技能的时候,父母要从细节上对孩子做出夸奖,可以说:“你描写的英雄真实、栩栩如生,好像他就在我的眼前似的。”或者“我非常喜欢你画树的这种方法。”这样的表扬远远比一句空洞的赞扬要有效果得多。

五、给孩子微笑和拥抱

父母要常对孩子微笑着说:“我爱你!”与孩子一起生活时,家长一定要常常给他们拥抱。专家指出,父母每天至少四次拥抱,这只是孩子生存的需要;要使孩子保持好的状态,每天就要给他八次拥抱,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每天要给他十六次拥抱。父母要牢记,每次对孩子拥抱和微笑会对他们有好处的。

六、学会倾听

家长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父母的倾听能够表示出对孩子的关注。如果当你正在做家务时,孩子和你讲话,这时你要停下手里的活,把注意力集中于孩子身上。另外,孩子说话时不要打断他,让他把话说完,即使是孩子说的话你早已听过了。

七、表示对孩子的爱

父母要注意把握爱的“质”和“度”,将对孩子物质方面的爱与精神方面的爱相结合,即将“大爱”与“小爱”结合起来。父母对孩子表示爱意,这会让孩子感到自信与安全,所以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八、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

父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有价值的一员,自己能够以一些意味深长的方式去接触别人的生活。多给孩子提供一些与别人接触的机会,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助人为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将自己不想要的玩具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玩,或让孩子在超市里为贫困区的人们选一些商品援助他们。

九、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大家肯定听说过古典音乐对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的理论。而且孩子与音乐、舞蹈,以及其他任何类型的艺术相接触,都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弹钢琴,听音乐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途径,也创造性地表达了孩子对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孩子对自己、对世界的感受源自于他们对艺术的感受过程,无论是学钢琴还是参加幼儿园的演出,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优秀的。

十、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在某个方面的天才般的能力,为何不让孩子展现出来呢?他喜欢书吗?如果喜欢就让他在你做饭的时候读给你听;他对数字很敏感吗?如果敏感,就在购物的时候,让孩子帮你挑选价格合适的商品。当孩子的积极性被你调动起来时,他会展现出满意的表现,这样你就为孩子开辟了另一条更自信的道路。

幸福感就如同风筝的线,被抓在父母手中,只要父母控制好这条线,孩子就能像风筝一样快乐地在幸福的蓝天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