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欲望是天使也是魔鬼
“人之初,性本欲”,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而欲望随着人们的年龄、经历的不同还会发生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欲望不仅可以促使人的进步,还可以促使整个社会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想要成功的欲望,所以才能促使人为了达到目标或者得到自己想到的东西而努力。此时,欲望因为能够促使人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就是天使。然而,人若是任由自己的欲望肆意发展,任其不断膨胀,不加控制,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那么,欲望就变成了魔鬼。
因为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倘若人任由自己的欲望肆意发展,很有可能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肆意妄为,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查尔斯·庞兹是意大利的一个没落贵族,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一直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赚取大量的财富,以重振家族的雄风。1903年,查尔斯·庞兹怀揣着200美元,只身来到美国,寻找致富机会。最初的时候,和其他移民一样,查尔斯·庞兹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打拼,做过很多种辛苦的工作。比如,杂货店的伙计、刷盘子的小工、油漆工、大街上的推销员等。然而,尽管如此,查尔斯·庞兹并没有积累下多少财富,而在最潦倒的时候,查尔斯·庞兹甚至因为没有钱付房租而在公园里睡觉。
随着欲望的膨胀,查尔斯·庞兹想赚取金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窘迫的现实却让他“想赚大钱”的梦想碰了壁。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开始伪造货币、贩卖人口,结果因此而面临牢狱之灾。
对于查尔斯·庞兹来说,是对金钱膨胀的欲望致使他铤而走险的。此时的欲望无疑是魔鬼,因为它促使查尔斯·庞兹走上犯罪的道路。
毋庸置疑,欲望对于人来说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如果人一味地被心底的欲望所俘虏,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采取非法手段,那么此时的欲望就成了魔鬼;如果人对于心底的欲望始终保持一丝警惕,不被欲望所控制,那么此时的欲望就能促使人不断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可以说此时的欲望对于人来说就是天使。所以说,人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己心底的欲望,对于欲望始终保持一丝警惕,这样才能发挥欲望的正面能量,让欲望变成天使,促使人走上成功之路,过上更美的生活。
为什么东西越稀缺,人们越想得到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全录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式影印机——“全录91型”。全录公司的创始人威尔逊获得了生产这种影印机的专利权。第一批新式影印机出厂时,威尔逊将售价定为29500美元,然而,当时全录公司的成本才仅仅为2400美元。也就是说,威尔逊的定价比成本高出十倍多。
公司里了解内情的员工们对威尔逊的行为非常不解,他们纷纷跑来问威尔逊:“你是想成为暴发户吗?”
“那是当然!傻瓜才不想成为暴发户!”
“你真是想暴利想疯了!你想想看,你定的价格这样高,根本不会有人来买,而卖不出去,连一分钱都收不回来,还怎么获得利润呢?”
“大家请放心,我有我的想法,请大家相信我,咱们的影印机一定会赚钱的。”面对员工们的焦虑和质疑,威尔逊一本正经地做出保证。
“那……”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我知道这样高的价格可能一台影印机也卖不出去,我还知道,我把定价定得这么高,已经超出了现行法律允许的范围。相信不久之后,咱们的这项宝贝就会被禁止出售。”
“那可怎么办啊,那样即便有和你一样疯狂的人愿意买我们的影印机,你无法获得法律的许可,仍然不能将影印机卖给他啊。除非你有什么法宝能得到法律的许可。”
“我没有什么法宝。即便有法宝,我也不会使用的。让法律不允许出售,这就是我要的效果,即便法律允许我以这样的价格出售影印机,我也不会卖的。只要法律对我们的影印机禁售令一出,咱们就可以大把大把赚钱了。”
“什么?都被禁止销售了,还赚什么钱啊?”员工们一头雾水。
“的确如此。我的本意不是出售影印机机体,我卖的是服务,通过出售影印机的服务,来赚取相应的利润。”威尔逊解释道。
事情果然如威尔逊所料,过了没多久,全录公司就接到了这种新型影印机因价格过高禁止出售的通知。不过,在展览期间,威尔逊已经使人们充分了解到这种新型影印机的独特性能,因此,他和他的影印机引来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而且很多人都渴望能够买到这样一台奇特的机器。而由于威尔逊取得了这种新型影印机的生产专利权,所以人们只能在他的店里找到这种机器。威尔逊见时机成熟,便将这种新型影印机以出租服务的形势重新推出,很快,他就迎来了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顾客。
虽然威尔逊定出的出租价格也不低,但由于受到此前过高售价的潜意识的影响,顾客们还是认为这个价格完全值得。没多少时间,威尔逊就靠着出租影印机赚取到了巨额利润。
威尔逊的策略,其实是利用到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物以稀为贵”心理,认为越稀缺的东西越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其实是越得不到越渴望的心理表现。越得不到,人们就会觉得越想得到,就越觉得有得到这件物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不计代价,即便花费天价购买到了这件物品,仍然会认为是值得的。
心理分析专家指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物资短缺的情况,而人类天生就具有占有欲,因此,越是稀缺的物质,就越是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占有的欲望,致使这样的物质的价值得以提升。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物以稀为贵心理的影响,比如收藏家们,对棒球卡、古董或者其他稀奇古怪物品的收藏,就源于这种心理。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当一样东西已经很稀少或者出现稀少的趋势时,它的价值就会很高或者价格正在升高。
物以稀为贵,是因为东西越稀缺,人们就越想得到,这种逐渐膨胀的占有欲会让人们忘掉东西的真正价值,会让人们夸大了拥有这种东西对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心底抬高这种物品的价值,认为这种东西值得拥有,因此,即便是高价,人们也总希望能够得到这种东西。而有些商家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在销售过程中人为制造稀缺之势,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为什么限量购买会引发抢购潮
心理专家认为,人的行为受着欲望的支配。而人的占有欲,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无限膨胀。
一位美国商人在纽约郊区开了一家服装厂,他苦心经营了一段时间,却销售业绩惨淡。看着积压的商品,美国商人心急如焚,经过连日的思考,他终于想到一个可以解决积压商品的方法。
这位商人在纽约市中心的繁华街区开设了第二家商店,并在很多知名媒体上做了广告。商人通过广告表示,商品标出价格的前十二天,会按照原价销售,从第十三天到第十八天,将按照原价的75%进行销售,第十九天到第二十四天,价格变为原来的50%;第二十五至三十天让利幅度达到75%,而到了第三十一天至第三十六天,如果商店还有剩余服装没有卖出,他会将所有剩余服装无偿捐献给慈善机构。
这条广告一经发布,立即在街头巷尾引起议论高潮。几乎每个人都产生了到这家商店去看一看的想法,而且很多人还预言,这位商人迟早会倾家荡产——如果所有人都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的时候才出手购买,那这位商人面临的只能是亏本,更为糟糕的情况则是,如果三十天过后仍然没有人过来购买店里的服装,他就必须遵守诺言将所有服装无偿地捐献给慈善机构。那样的话,他遭受的损失当然会更大。
然而,事情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这家商店的服装非常畅销,开业第一天就门庭若市,产生了一个顾客抢购小高潮,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该商店的服装就销售一空。商家的做法看似愚蠢,实际却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顾客担心自己失去买到这家商店衣服的机会,于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争相购买,形成抢购热潮,使商人顺利将所有衣服以最快的速度销售出去。
几年后,这位商人又积压了一款速干衣,聪明的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店外的巨型海报上标明:“本店出售速干衣,每人限购一件!”这位商人还一本正经地吩咐他的店员说:“没有我的同意,只允许每位顾客购买一件。”很快,巨型海报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怎么每人只能买一件啊?”“是不是要涨价了?”……
不到一天的时间,以前无人问津的速干衣变成了抢手货。为了能买到一件速干衣,很多人不顾炎热等候在排成长龙的队伍中。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通过店员或者其他关系找上门来,他们纷纷十几二十几件地进行预订。短短七天时间,积压在仓库的大批速干衣就全部到了纽约顾客的手中。
从表面上,这位商人两次运用了不同的销售手段,而实际上,商人运用的是同一原理,那就是人们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会更渴望得到,而从消费角度而言,就是对于越不容易买到的商品,就越能产生购买的欲望。日常生活中,商家推出的限量版和珍藏版产品,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来销售产品。他们会告诉顾客某种商品数量有限,或者采取限期让利的方式,对某种优惠产品从时间上进行限制。顾客在得知这些信息后,在担心得不到限量版和珍藏版产品或者享受不到优惠心理的驱使下,就会迅速做出购买决定。
显然,这些商家都是通过在人们心中制造货品有限、机会非常难得的现象,从而使人们产生如果不及时出手抢购,就会错过这次机会的想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在人们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害怕失去心理,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心理产生的激励作用要大很多。因为害怕失去,人们会更加珍惜和珍视这种东西,这种态度也无形中抬高了这种东西的价值。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人们往往会缩短做出决策的时间,迅速采取行动,确保自己不会失去某样东西。而商家利用消费者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可以顺利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产品销售一空,而且容易将产品卖个与预期相近的好价钱。
人的欲望中有一种是想要的欲望,还有一种是不想要的欲望。如果他不想要,你越是给他,他越是逃避。而他想要的东西,你越是不给,他就越是想要。限量购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顾客购买的一种限制,而这恰恰激起了顾客偏想要的心理。
为什么孩子难以抵抗棉花糖的诱惑
一位幼儿园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颗棉花糖,他告诉孩子们:“现在,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有一颗棉花糖。如果有哪位小朋友选择现在就吃掉自己手中的棉花糖,那么吃完后,你的手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如果二十分钟以后再吃掉它,那么,我会再奖励他一颗棉花糖。”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有好几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将棉花糖放进嘴里了。这些小朋友年龄还小,而棉花糖对他们的诱惑又实在太大,所以对他们而言,想要拒绝这种诱惑,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有些小朋友决定要忍二十分钟,但显然,忍耐并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看得出来,他们忍耐得相当辛苦,决定忍耐的小朋友大都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棉花糖,吞咽着口水。时间马上就要到二十分钟了,这时候,坚持忍耐的一个小朋友终于忍不住将棉花糖塞到了嘴里。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其他尚未将糖放入口中的孩子的跟随,就这样,在这个小朋友的带动下,大部分坚持忍耐的小朋友都没有成功抗住棉花糖的诱惑,当然,他们同时也丧失了得到另外一颗棉花糖的机会。
但还有少数的小朋友选择了坚持到底,他们中有些暗暗告诉自己,棉花糖或许没有看起来那么好吃,以此打消自己对棉花糖的关注;有些则从一开始就将棉花糖放在一边,一心一意地做其他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心无旁骛,既不关注其他小朋友的举动,也不关心时间过去了多久)。二十分钟后,老师如约奖励了坚持到最后的几位小朋友每人一颗棉花糖。这个时候,其他的小朋友早就消灭掉了自己手中的棉花糖,他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这几位得到奖励的小朋友一口气吃下两颗棉花糖。
多年以后,有人对当年那几个坚持到底的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长大后的他们都事业有成,成就突出,不是成为企业高管,就是创业成了老板。而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比其他人更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更能够抵制诱惑。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的不是轻而易举地放弃而是坚持到底。
相对而言,那些经受不住诱惑,没有坚持忍耐到底或者在老师话都没说完就将棉花糖吃掉的孩子过得却并不是很顺利。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总是犹犹豫豫,难以作出决断。像不能忍耐二十分钟再赢得一颗棉花糖那样,他们也不能忍受那些没有实现的愿望,因此,他们一再更改自己的既定目标,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与坚持忍耐到底的人相比,他们的婚姻、工作以及健康状况等都不尽如人意。
从生存消费到消费奴役
人的欲望最初只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但是,随着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后,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诱发了人们更多的欲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保尔认为,生存消费是一个人活着的本能欲望。这一点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满足其基本的消费,也就是维持生命生存所必须的消费。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大消费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很多消费都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底线,并且在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的背景下,在很多消费行为上,商家都设置了许多的消费陷阱,并且这些消费陷阱都无一例外地是从如何引发消费者内心的欲望开始的。因为聪明的商家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将消费者内心的欲望诱发出来,他们才能够不计后果地做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够落入商家的一个个美丽的消费陷阱,固然无良商家对其产品或是服务肆意夸大的误导是主要因素,但是如果站在消费者自身的角度来看,主要还在于消费者自身的欲望使然。
奥斯顿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以他的收入而言,在其所在的城市买一套房子至少也要二十年。后来他无意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叫阮姬的女孩,一下子被对方美丽的容颜与不凡的谈吐打动了。通过朋友的介绍后,他正式和阮姬开始了交往,不久俩人就确定了情侣关系。
奥斯顿拿出了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付了首付,在那个城市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将房子装修之后,两个人很快结婚了。按说,他们一家两口的日子应该很幸福,阮姬做的是平面设计,工资待遇也都不错,两个人除了每月的生活花销外,付房子的月供并没有问题。
然而看起来很幸福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一件事给破坏了,那就是奥斯顿想要个儿子。
事情是这样的,阮姬有了身孕后,就辞职在家,专事生孩子。此时家里只有奥斯顿一个人的收入,既要养家还要还房子的月供,而奥斯顿一直就有着大手大脚花销的习惯,阮姬在他的伺候下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家中的消费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于是,奥斯顿开始用起了一年前就办好但一直未曾用过的那张信用卡。
最初,奥斯顿只是几百几百地透支,可过了没几个月就开始上千上千地透支了。由于花销一天比一天大,结果到了还款日期奥斯顿却拿不出钱来还,于是只得从其他银行又办了一张信用卡,而为了能够让自己及时把借出的款还上,他随后又办了五六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在最初的时候,奥斯顿从银行透支出来的只有五六千块,但是过了没多久,他就发现,在他用那六七张信用卡倒来倒去的过程中,手里所透支出来的金额竟然达到了三四万,再后来,这数字仍然在不停地像滚雪球一样滚动着。他那看似不菲的工资也再无力偿还欠款,银行的催款单接二连三地发到了他的单位和家里。最终,在妻子阮姬还没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之际,他则因无力偿还月供不得不将房子交给了银行,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从奥斯顿的境遇看,由于他的花钱欲望十分强烈,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一个无论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很幸福的人,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卡奴,不仅毁了自己,同时也害了他的妻子阮姬,让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变故。
当一个人的生存消费得到满足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住自己对物质的欲望,那么很容易就会由于对物质的占有欲望无限制地膨胀而迷失了自我的心性,从而从正常的本能的生存消费不知不觉间变成被动的消费奴役,无论是像奥斯顿一样的卡奴、房奴,还是那些车奴、婚奴,只不过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实际上都是一种因追求物质而放大内心欲望的具体表现,而他们也都是因内心贪婪的欲望,跳进自己为自己设下的消费陷阱的。
由此而言,只有及时浇灭内心的欲望之火,人们才能让自己的生存消费观念始终站在理性的地平线上。
欲望让人疯狂,更让人灭亡
马丁·弗兰克尔出生于西班牙中部的托莱多地区,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学起东西来特别快。大学中途辍学后,马丁·弗兰克尔对于财富的欲望特别强烈,他投身进入了房地产界,几经折腾,他损失了一大笔资金。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丁·弗兰克尔看到了美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金融诈骗犯罗伯特·韦斯科的报道,而且他被罗伯特·韦斯科诈骗了2.24亿美元,然后逃离美国的事例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他还对罗伯特·韦斯科能够拥有2.24亿美元羡慕不已。他迫切地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钱,于是在对金钱的强烈欲望下,他开始踏入证券市场。
他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了解了证券公司的工作流程之后,决定自立门户。于是,他独自在证券行业闯荡。为了避免投资者产生怀疑,他还偷偷地盗用了别人的社会保险账号和名字,并用其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而他就当上了这个空壳公司的董事长。
当注册了这个空壳公司后,马丁·弗兰克尔在广告上面花费了很大一笔资金。他在广告中吹嘘道,他的公司不仅能够保证投资者盈利,而且即使偶有投资失利,他的公司也会给投资者一定的补偿。这则广告真的为他吸引了一部分投资者。
1986年,一名叫道格拉斯·麦斯韦尔的投资者“上钩”了!他和马丁·弗兰克尔成立了一个基金,名字就叫“弗兰克尔基金”。而在这个基金里面,道格拉斯·麦斯韦尔投资5万美元。为了推销自己的投资计划,马丁·弗兰克尔还亲自来到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帮助道格拉斯·麦斯韦尔劝说他的亲戚和朋友往里面投钱。
在马丁·弗兰克尔的大力宣传下,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地区的人对于他的投资计划以及方案十分热衷,并拿出自己的积蓄交给他,希望他能够使自己的积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变成一笔巨款。就这样,马丁·弗兰克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筹到了数百万美元。
拿到这笔钱后,马丁·弗兰克尔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进行投资,而将这笔资金挪到了其他地方。之后,他便宣布“弗兰克尔基金”破产。
1989年,马丁·弗兰克尔将诈骗来的那笔资金开了另外一个公司,而这个公司的名字就是“合伙创业基金”,“合伙创业基金”和马丁·弗兰克尔上一次与人合伙开办的基金公司一样,也是一个空壳子。
在贪求金钱欲望的蛊惑下,马丁·弗兰克尔继续诈骗着这些投资者的金钱,并不断地用诈骗来的资金开一些小的公司,甚至还用这些钱来收购了数家保险公司。就这样,在1998年底,马丁·弗兰克尔旗下的公司的总资产竟然达到了4亿多万美元。巨额的资金让马丁·弗兰克尔欣喜若狂,然而他还没有满足,膨胀的欲望促使着他继续诈骗下去。
不过,狐狸再狡猾也会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1999年,保险调查员乔治·戴尔发现了马丁·弗兰克尔非法利用资金的事情,而且他顺藤摸瓜地调查下去,发现了马丁·弗兰克尔诈骗的情况,并报了警。马丁·弗兰克尔东躲西藏,最终还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查抓到了,美国联邦法院判处了他近20年的有期徒刑。
从马丁·弗兰克尔诈骗钱财到被捕入狱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道理,欲望可以使人变得疯狂,并走向灭亡。
有的人之所以走上歧途,就是因为让欲望发展到了超过客观限度了。当欲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以满足时,他们就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不该伸的地方。这不仅让他们没办法得到极力想要的,还失去了本来拥有的东西,包括自由和幸福。而这一切都源于欲望,过度的欲望导致人性贪婪的难以抑制。
欲望,欲望,何时不再望
提到欲望,人们最常面临的困扰是,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尝试满足心中的欲望,但心中却一直存在未能满足的欲望。欲望体现了人们的喜好,人们怎样想,就能体现怎样的愿望。
人们的观念有对有错,同样,人们的欲望也有正负之分。正面的欲望是指人们尽全力想要得到或者追求某种东西,或者想要实现某个目标;而负面的欲望,则是人们尽力要避开的东西,是不想面对或者不愿接受的东西。每个人都拥有非常多的欲望,有些欲望强烈到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逐,但往往在接触到心心念念想得到的东西或者达成目标的时候,却发现,那种急迫感,那种渴望之情却如潮退一般不复存在。人们不会因为这次欲望的满足而得到长久的幸福感,而始终觉得缺少什么。就这样,人们一次次激发欲望,又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产生新的欲望,好像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能让人们彻底感到满足。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亨,拥有的财富是普通人的成千上万倍,但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巨额财富而感到满足,当有人问他要有多少钱才能够感到满足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总得再多一点。对于一名乞讨者来说,当他身无分文的时候,可能他只想得到一元钱甚至更少,但在得到一元钱的时候,他就开始想有两元钱多好,而有了两元,他会想要五元,十元,一百元……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人们可能想要一件一年级以上的同学们穿的校服;上小学后又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了,而是希望像初中同学一样骑自行车上下学;而上初中后又羡慕高中生;上高中后又羡慕大学生课业轻松……总而言之,人在每个阶段,都会认为自己唯一的欲望,就是心里最想要得到的那个,却不知道一旦得到,又会萌生新的欲望。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时,常常会说,别的都好,就只有一样……就算若干年后,人们仍然会是这个评价,尽管当初的问题已经解决,那唯一不满足的一样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
人们就像寓言故事中的驴子,而欲望就是驱使驴子不停往前赶的胡萝卜,人们不断追逐欲望的满足,却怎么也抓不到让人们满足的胡萝卜。如果人们不能够找到欲望之源,不能够找到驱使自己不停前进的“胡萝卜”,就始终难以明白怎样才算是欲望的满足,就只能一直被欲望左右。
活着,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欲望
每个人心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而人们也正是为了满足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欲望而活着,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但是从现实中看,由于每个人心中的欲望不同,他们最终的命运也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成就了他们迥然不同的人生。比如,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懂得付出,只知道去索取,并且还会振振有词地说:“一个人还是婴儿不会讲话的时候,就知道去吮吸母亲的乳头,所以人长大以后,吃一定要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住也一定要住自己喜欢住的房子。”
在心理学家看来,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讲的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如果一个人是出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去这样选择的话,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去追求物质上的享乐,那么他实际上也就只满足了自己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吃、穿、住、行。而这样的人的生活也注定不会幸福,因为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生活的话,那么他对物质的欲望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这是因为,假如一个人活着只是想吃好的、喝好的、玩好的,那么他内心的欲望就会随着自己眼前某一欲望的实现而变得越来越强烈,更有甚至会到达人们几乎不敢想像的地步。比如吃,什么才叫好吃的呢?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对食物的要求,就以肉为例,人类接触较多的肉类多为:猪肉、牛肉、羊肉、驴肉、兔肉等,如果一个人最初的欲望只是能够天天吃上这些肉的话,一旦这种欲望成为现实之后,那么过上一段日子,这些肉他就会同样吃腻,那么他就会想:还有什么肉好吃呢?动物界的动物很多,仅仅以地上跑的为例,马肉、鹿肉、猫肉呢?等他的这一愿望实现之后同样会再次感到无趣的,那么进而他就会想到:狍子、老虎、豹子、袋鼠等野生动物的肉又会是什么味道……依此类推,即使是这个人的经济条件允许,那么吃到最后自然就会从地上跑的转移到天上飞的禽鸟与水里游的鱼类,可是当这些欲望都一一得到满足了之后,他还能吃什么?这样的人生活着又有何意义可言?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一个人吃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再转移到喝上,哪怕他是几经周折喝遍了全世界最好的酒,之后呢?再转移到玩上,假如他又玩遍了世界上所有好玩的东西,做遍了世界上所有他心里认为好玩又好乐的事情,最后他还能做什么呢?他还有什么欲望呢?况且,除非是家有万贯之人,否则很难实现这些欲望。因此,如果是普通的人,一心只想着去如何获得生活上的享受,痴迷于物质,那么就会在日常的行为中充满了贪婪的欲念,而一个人如果在平时的行为中对物质始终抱着强烈的欲望,那么他的行为处事就会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其人生观与世界观或是价值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认为人生活着只是为了享受,久而久之,就会发生根本性的从心理上到行为上的改变,只要见到自己喜欢或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会生发出一种想要占为己有的欲望和心理,而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为了达到这种占有欲望,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甚至会做出扭曲变形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不能从精神的更高层面去认识生活,理解自我,就无法清楚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因此,尽管物质生活有保障,也无法消减其内心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