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影响的统计计量分析:基于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
- 付韶军
- 4404字
- 2021-04-02 06:00:55
第2章 研究动态及理论模型构建
2.1 经典贸易理论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能推动经济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当代贸易理论都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古典贸易理论的论述当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将劳动看成是价值创造和生产成本存在差异的唯一决定因素。
古典贸易理论是出现较早的贸易理论之一,古典经济学家用古典贸易理论探讨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便开始了对此间题的理论探索。首先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在《国富论》中最先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绝对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低的产品是出口的主要对象产品,而绝对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高的产品是进口的主要对象产品,出口生产成本低的产品会赚钱,进口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会省钱。国际贸易的开展使得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产品交换当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绝对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利益分配,对以后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种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有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一定的绝对优势,而另外的一些落后国家则不具备任何的绝对优势,但这两种国家之间仍然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并对这两种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是继亚当·斯密之后非常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放松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认为只要各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着相对差异,那么各国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便会出现相对差异,由此不同国家的产品便会产生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出口的主要对象,相应地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是进口的主要对象,通过产品交换和国际分工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李嘉图还详细地论证和分析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当中也包含了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观点继续加以推广和完善,最先明确地将通过开展国际贸易获得的利益分为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认为贸易存在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主要是通过国际分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通过国际贸易来调剂产品余缺;另一种是间接利益,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分工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技术改进和技术升级。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古典经济学,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以现代眼光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古典贸易理论只是简单地将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根源归因于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这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古典贸易理论的单要素假设不再有效,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存在挑战,不断引起经济学家的质疑。新古典经济学派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新古典经济学家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种种不足和局限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和扩展,推动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919)和俄林(Bertil Ohilin,1933)是两个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针对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他们认为,除了存在技术差异的原因之外,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着差异以及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国的生产要素使用比例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决定各国不同产品存在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进出口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比较优势,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存在比较劣势,他们往往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他们往往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国通过开展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均可得到一定的贸易利益,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成为工业革命后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重要理论之一。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模型的提出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48,1953),他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采用数学方法演绎了资源禀赋模型(H-O模型)并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 俄林- 萨缪尔森定理”(H-O-S模型),他认为各国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会导致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趋于一致。H-O-S模型的提出有效地解释了一些经济现象,比如,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和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往来使得中美两国某些行业的工人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也符合这种特征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比如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国家,生产要素价格存在扩大的趋势。
H-O-S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进行验证,比较有名的是沃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53,1956)的检验,他通过对美国进出口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与H-O-S模型得出的结论相悖,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是“里昂惕夫悖论”,引发了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持续争论。里昂惕夫的观点是对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严峻挑战,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劳动熟练说(Wassily Leontief,D.Bkeesing)、人力资本说(P.B.Kennen)、产品周期说(Raymond Vernon,L.T.Wells)、需求偏好相似说(Staffan Burenstam Linder)、技术差距说(M.U.Posner,W.Gruber,Raymond Vernon)、产业内贸易说(H.G.Grube)以及要素密集反向论等,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被广大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解释或说法,这种探索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认为各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主要应该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间贸易),认为应该是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出现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产业内贸易大行其事,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国际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不同国家间发生转移。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以及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之上,但在实际经济生活当中,完全竞争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不完全竞争。到了工业化时代以后,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即存在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按性质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理论的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发达工业国家贸易大大增加的现象,对规模经济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是Murray C. Kemp和保罗·克鲁格曼。Murray C.Kemp(1962,1969,1995)在1964年提出了坎姆模型,用于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北北贸易”的现象。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1985)是第一个同时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来进行国际贸易分析并建立起理论模型的经济学家,他建立了简单并且有效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他首先假设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也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垄断竞争市场。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他建立了独特的PP-ZZ模型,并引入国际贸易,他认为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扩大市场和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进而获得规模经济,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因此,他提出除了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产品成本价格差异外,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出口的重要动力。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了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针对贸易模式动态变动以及某些产品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转移的现象,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分析了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过程以及生产技术变化对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周期”学说,他认为一个产品的生产技术发展大致包括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处于发明创新阶段,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新产品大都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掌握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此阶段新产品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到第二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变得成熟,大批量生产成为主要的目标,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成为重要的资源,此阶段产品由知识密集型变为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取代生产技术发明国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到了第三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已完成生命周期,生产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操作变得简单,机器成本也开始下降,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此阶段生产技术的发明国既丧失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该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规模经济理论和产品周期学说都是从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试图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原因。还可以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1961)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求变动理论。他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的国家,开展的国际贸易往来也将会越频繁。林德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原因,也是对发达工业国家之间贸易(“北北贸易”)大行其道的有力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研究的理论,缺乏动态分析的眼光,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1980,1985,1990)在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以不完全竞争为理论前提,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构造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又称为钻石模型)。内部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外部要素包括:随机事件和政府。波特认为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能力在贸易优势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波特的模型当中,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