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贫困的历史征程:来自普定生态文明的报告
- 李发耀等
- 3299字
- 2024-12-21 22:05:10
序
贫困与反贫困是一个永恒的历史性主题。贫困有多种生成原因和要件构成,传统的农耕文明贫困决定因素主要有:粮食、土地、水源、人口、马匹等,现代的工业文明贫困决定因素主要有:资本、知识、资源、市场、品牌、技术等,各种因素的交织变化导致贫困与反贫困的变化,破解反贫困的核心应该是努力破除贫困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和障碍。
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最早提出“反贫困”概念。在人类不断同贫困做斗争的过程中,从反贫困的过程来看,反贫困主要有三种类型:减少贫困、减缓贫困与消除贫困。减少贫困强调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减缓贫困强调反贫困的重点在于减缓贫困的程度;消除贫困则强调反贫困的目的是最终消除贫困,也即是反贫困的最终目标。对于贫困问题,人们最早从经济角度来认识贫困。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朗特里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界定贫困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斯密亦认为,“贫穷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诺兹提出绝对贫困的概念,“贫穷最通行的定义是年收入的额绝对水平,多少钱,能使一个家庭勉强过着最低生活水平的生活,这就是绝对贫困”。但实际上,贫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动态的发展状态。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相对贫困的概念,“即使一部分人的收入可以满足生存需要,但是明显低于当地其他人的收入时,他们也是贫困的,因为他们得不到当地大部分人认可的体面生活所需要的起码条件。”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即是根据现行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所依据的原则,提出改进财富分配以消除现行制度分配不均的办法。从朗特里到加尔布雷斯,尽管其对贫困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是他们都强调一点:这种贫困是一种收入贫困或物质贫困,即是一种经济收入过低与生活必需品购买力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难以达到基本温饱问题的贫困状态。但是,如果单纯地将反贫困理解为一种对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或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实现,或是一种相对单一的财富分配理念,或是一种满足工具性意义的利益行为,或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需求。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实现是评估贫困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从真正意义上来看,反贫困应该是一种对有碍于人类正常生存境况的改善与发展诉求,它是一种在现今生存环境基础上的补救与发展行为。而这种诉求与发展是多方面、整体化与系统性的,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行为的体现。
贫困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灾害的影响、封闭的地理交通环境、落后的资源状况、脆弱的生态环境、地区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均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滞后、扶贫政策措施不足,以及落后的文化等综合因素,都将造成一个地区与社会的贫困问题。而在如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语境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经济增长作为反贫困实现的唯一路径,我们更多的应该从一个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生态文明与环境变迁的视野重新来审视生态变迁与反贫困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变迁与贫困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环境脆弱,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贫困又加剧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索取,进一步加剧生态破坏与生态危机,从而又进一步加剧着地区社会贫困。因此,我们只有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深度解读整体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变化的关系,才能逐渐探索出一条和谐而可持续的反贫困道路,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普定位于黔中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土壤以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分布最为广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成为严重制约普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全县石漠化、山体滑坡、地质塌陷、春旱、冰雹、倒春寒、暴雨、秋季绵雨、低温天气等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生态环境,以增强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变了生态环境的原本面貌;但与此同时,在人类活动改变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破坏代价。人们向大自然获取资源的极端的不合理的行为与活动,则进一步加剧普定的贫穷与落后,形成“生态破坏——贫困落后”的怪圈。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为了改变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生态危机,普定县人民开始对自身实践活动的负面价值进行深切反思。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条件下,推进普定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是有效解决普定县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多年来,普定县人民发挥智慧,根据普定生态环境的特点,将生态修复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小水窖建设、石漠化观测与治理、蒙铺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夜郎胡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与绿色产业建设及生态产业农业园区等措施,逐渐走上一条反贫困的历史征程,逐渐缩小与消除地区贫困,实现了“产地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地力上升—生产发展”的环境保护循环,“绿色经济—生态治理—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
生态视野下的反贫困,即是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根据生态环境特点进行生态修复与发展经济,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反贫困方式。因此,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进行生态治理,缓解生态危机,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就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互动、相得益彰。实施生态扶贫,可以有效减轻贫困地区的环境负荷,打破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而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应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方向,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要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坚持走绿色扶贫、绿色发展道路;必须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解决贫困群体的经济收入增长问题,又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中,生态保护与反贫困的实现,首先,应对生态脆弱地区加强生态治理,改变生态环境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加快生态修复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应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技术等各种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管理,限制贫困地区人口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限制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导人们的亲生态行为。再次,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应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实现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互支撑、共同促进。最后,应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优先及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理念,转变生态保护与发展理念,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注重节约、爱护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视野下的反贫困,必须大力从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着手,形成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普定速度”。普定的贫困,有着特殊性的“源”,属于原生型贫困,具有先天性,贫困的积累程度深,覆盖范围广,跨度时间长,这是历史普定的特点,也是今天的反贫困动力聚焦。以发展破解贫困,着力推进和形成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普定速度”,以此改变贫困与反贫困的历史面貌,只有以“普定速度”加快发展,调整发展,才会走出历史贫困的逻辑循环。这就是“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从哲学上来讲,速度是一个统筹时间和空间相对变化的运动状态描述,决定速度快慢的因素包括:矢量、大小、方向,速度的运动轨迹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速度的运动方式有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速度的特殊表达是加速度,包括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在这一层意义上,发展的加速度又可以说是“普定速度”的核心和关键。
“普定速度”的主体是“人”,是“普定人”求变的发展意志与发展决心。“普定速度”的关键“普定人”确定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目标,发扬生态文明传统,掀起生态建设高潮,把普定建设成全国先进的生态示范县和生态效益县。
李发耀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