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反省自己,你是不是真的在瞎忙

奔波劳累者:做不完的家务,忙不完的工作

“童年的记忆里,你爸妈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85%的人可能会回答一个字:忙!无论身在农村还是城市,在多数人记忆中,童年中爸妈留给自己最多的背影就是干活,不停地干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美国《时代》周刊上曾报道过一篇名为《昏睡的美国人》的故事,简单地来讲就是说,有太多的美国人都体会不到“完全清醒”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有做不完的家务,就是有忙不完的工作。美国人终年都忙碌不已,这听起来好像有点荒唐,但这并不是可笑的玩笑,而是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认真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常年也像美国人一样,几乎没有“清醒”的时间,每天早上忙着上班赶公交,到了公司又要忙着工作,开会、加班、熬夜……回到家后还有没完没了的家务占据了你多半的休息时间。有多少个清晨你没有一觉睡到自然醒?又有多久,你没有回家和父母安心吃顿晚饭,聊聊天?

太多的时候,你是否感觉自己无法专心做事,不是错过这个,就是害怕失去那个,不然就是感觉这也不错,那也挺好,想要将所有东西都归为自己所有。大部分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手脚并用便可以为自己忙出个一片天地。很多人整日行色匆匆,疲态毕露。“我好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忙就是正常,不忙就是不正常。

这类人都属于奔波劳累者,但他们却又不是正面意义上的奔波劳累者,因为一些奔波劳累者可以通过忙碌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负面意义上的奔波劳累者,虽然一直也在忙碌,却没能取得任何成果。从成功学上说,这类负面奔波劳累者就是在瞎忙。

用外婆的话来说,朱然就是天生干活的命。不知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然,朱然只能通过做事情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只要有事情做就好,没有事情做就觉得很失落。

小时候在家时,朱然常常会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学时,她又常常帮舍友们做事情,替她们打扫卫生、收快递等;毕业参加工作后,她似乎更忙碌了,上班做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帮助其他同事买咖啡、带早餐、复印文件、发传真……下班回家后,还要打扫卫生、洗衣服,整日忙得连敷面膜的时间都没有。

在朋友同事眼中,像朱然这样做事拼命认真的人,一定可以很快得到升职加薪。当然,朱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朱然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结果哪件事情都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导致她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好,没有做精。最后,忙得团团转的朱然并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工作了一年多依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主管都记不住她的名字。

热播剧《欢乐颂》中的安迪就工作问题曾对2202室的小关说:“在公司里,只有两种人能够留下来,一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人,一种是不为领导惹麻烦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成为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人。”朱然虽然做事够多,也没有给领导惹麻烦,但因为不具特色,她做的事情人人都能做,一度被主管忽视她的存在。这就是说,她做的事情百分之八十都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她在瞎忙。

美国作家杰夫·戴维森形容当下曾写道:“狂乱湍流正席卷着当今每个人的生活。”太多的选择威胁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在带来焦虑的同时,还会使人陷入瞎忙的怪圈,似乎做不完的家务、忙不完的工作才是最时髦的生存方式,也是某些职场人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趋势预言家托夫勒在1970年出版的著作《未来冲击》中就曾这样写过:“人们将成为忙碌的奴隶……”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尽管很多人已经忙得团团转了,每天劳心伤神,但依然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为此,生活中常常听见有人说“如果再多加几次班,没准儿就可以升职了”“假如没有休息,还主动帮助他人做事,也许这季度的先进人物就是我了”“或许多帮同事做一些小事,领导就能看到我的能力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在职场中,多做并不一定会引起上司的注意,但一定会让自己深陷瞎忙的泥沼中。什么是瞎忙呢?简单来说,就是忙而没结果。如果在平日里,你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家务、忙不完的工作,生活水平和工作业绩依然没有变化,那百分之百是在瞎忙。

杨超在升职加薪方面以及与同事相处的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刚刚进入公司工作时,他曾信誓旦旦地对女友说:“瞧好吧,通过努力,半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公司的部门经理。”在工作中,他的确很卖力,做事的积极性也很高,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有时还会将工作带回家做。对于将工作带回家做,女朋友曾说:“这样除了让自己忙点外,根本不会引起上司的注意。”而杨超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反驳道:“将自己的工作带回家做,上班就会有多余的时间来帮助同事做事情,这样自己的工作也做了,还让同事记住了自己的好,如此一举两得怎么会没效果呢?而且,我本职工作做得好,又能帮助其他同事,领导一定会注意到我的,也许还会给我发奖金呢!”

对于他这种天真的想法,女朋友只能笑着摇摇头。很快一年过去了,杨超没有等来自己预期的升职加薪,等来的却是更多的工作任务以及多管闲事的骂名。

让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就真的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吗?多帮助同事做事情就真的能够换来好人缘吗?在有些领导眼中,每天让自己忙得焦头烂额证明你工作能力低下,还有多余的时间帮助其他人说明你的任务量少。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要么采取送佛到西的政策,要么就是增加工作量。其结果,对于被领导者来说都是一件坏事。

传统意义上的奔波劳累者,在职场中并不受欢迎,因为他们多半都是瞎忙一族,不仅无法创造效益,甚至还会受到其他同事的排挤。最后,只能自己退出,或是使自己陷入随时被替换的不安全境地中。

实干小绝招

当忙到焦头烂额成为你的生活常态时,难道你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吗?是什么让你忙碌不已?是艰难的生活处境,还是激烈的社会竞争?是你,不是任何外界因素和人。所以,你要学会反省自己,而不是继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漫无目的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每当同学聚会、应酬或是逛街遇到熟人时,经常会被问起:“最近忙什么呢?”我们给出的答案总是一句“瞎忙呗!”不管是客套寒暄还是如实回答,这都是一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做事毫无章法没有计划,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类型的人最容易成为瞎忙族中的一员。

做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多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每天来到公司或是学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浏览朋友圈、逛淘宝、看新闻、聊QQ,他们一面做着手里的事情,一面忙着消遣,这样每时每刻都非常忙,但却没有忙出个成绩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急忙忙地从办公室跑出来,正准备打车前往客户的公司,结果却发现有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没有拿,只能噔噔跑回办公室,好不容易将需要的文件都带齐了,出租车刚走,又发现兜里的手机忘在办公桌上了……如此这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办事方式,只会让生活更加疲惫,而且丝毫没有成就感。这就是典型的瞎忙。

张磊是建筑公司的销售经理。某天早上,他像平常一样迈着四方步走进办公室,当看到办公桌上一堆的文件后,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迫于生计的需要,他不得不坐下来认真地翻看这些资料。这些资料还没看多久,邮箱里就来了几封邮件。打开之后发现,是几个普通客户发来的邮件,他也都认真地回复了。半个小时候后,助理打电话过来说有客户来访。

张磊正为了邮件和需要处理的文件而头疼,突然想起来一个小时后需要给自己的下属开会,烦躁之下他对助理说:“先让客户在休息室等一下,冲杯咖啡送过去,十分钟后我准时过去。”

十分钟过后,张磊才处理完自己手中所有的事情,他喝了杯茶水,慢腾腾地走向休息室。等他推开休息室的门时,客户已经等得非常不耐烦了,张磊笑着对客户说:“非常抱歉,今天我实在太忙了,让您久等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客户看了看张磊,面无表情地说:“既然张经理这么忙,那我下次再造访吧。”说完客户就夺门而去,张磊也没将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

第二天,张磊一上班就收到了公司的辞退信。因为昨天来造访的客户已经和总经理谈得差不多了,只是来向张磊了解下公司的基本情况。而张磊怠慢客户的行为,让那位客户对合作失去了信心,使得公司损失了几十万。

张磊被辞退,可能会被认为是运气不好或是一次偶然的现象。实则不然,张磊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处理问题没有计划,甚至分不清工作的重点,虽然也在拼命地工作,但没有业绩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需要处理的事情不懂得规划,做事时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计划可言,忙来忙去却让自己沦为瞎忙族中的一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毫不在意,继续在瞎忙的路上越走越远,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反省自己。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通常比较盲目,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不知道想要什么”。虽然他们不会因此而懒惰,也在积极地做事,但其结果也和懒惰者相差无几,最后都是无法取得成绩。

法国的一期周刊报道说,巴黎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有人生目标,又不想虚度年华,只能在酒吧和歌舞厅里上班,结果导致巴黎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者越来越少,与其他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几乎为零,而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法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法国巴黎的这些大学生就是陷入了瞎忙的泥沼,虽然拼命地忙碌,却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

莫斯科有位商人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做啤酒生意,奋斗了几十年结果还是失败了,且欠下了巨额款项。有位债主前来讨债时,这位莫斯科的商人正在思索自己为何会失败。

非常沮丧的商人对债主说:“为什么我那么努力还是失败了呢?难道我对顾客照顾不周吗?还是啤酒的质量太差了?”

债主好心地劝道:“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不是还有很多资产吗?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呀。”

“从头再来,你这是在嘲笑我吗?”商人觉得债主是调侃自己。

“别怀疑我的好意,我觉得你应该把现有的情况写在一张纸上,清算一下自己的产品和债务,然后重新开始。”债主好心劝道。

商人愣了几分钟,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慢吞吞地说道:“你是说,我应该把自己的资产和债务罗列出来,把店里的家具和器皿重新清洗一遍,然后继续开张吗?”

债主很肯定地说:“是的,你现在需要订一个计划,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继续瞎忙。”

“其实,我早就想这样做了,只是太忙了。”商人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喃喃自语道。

成功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相比于忙着做事他们更善于规划事情,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还在盲目地做事情吗?不妨检查下自己:过去的一年中,你为自己创造了多少财富?你的职位得到提升了吗?你的工资有增加吗?如果这些统统都没有,那么你就思考一下自己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碌?

成功学家戴迪说:“没有结果和价值的忙碌,就是在瞎忙,这并不能成为你取得成功的资本。”对于职场来说,结果比过程更为重要;对于生活来说,过程纵然美丽多彩,但没结果也是一场空。所以,如果你做事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请反省,请进行改变。

实干小技巧

为了结果而战,才能让自己浑身充满力量。而做事想要有份好的结果,就应该有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职场老黄牛代表:只看过程不问结果

每天都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公司里,争着抢着干活……这样的人在职场中随处可见。他们总认为,在工作中多做事情是最重要的,多做事情就一定会获得老板的赏识,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而“投机取巧”的人一定会被老板炒鱿鱼,终究会被淘汰。对职场的解析决定了工作方式,多做事情导致有些人一味地注重做的数量而忽视了最后所取得的成果,这种只看过程不问结果的人,在职场中被称为“老黄牛”。

“老黄牛”通常被解释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但随着工作性质和要求的不断变更,职场中的“老黄牛”已经被人们引申为只懂做事却不懂变通的老顽固。“老黄牛”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多做事,结果如何却从不考虑。久而久之,他们很快就会加入到瞎忙族的大军中去。

比如:从事文员工作的“老黄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他们还会帮助行政经理复印开会的文件,替会计算简单的账目,帮助上司买咖啡、带早饭更是常有的事情,更甚者还会帮助采购订材料、帮助保洁阿姨做卫生,等等。忙了一大圈,每天都让自己活得疲惫不堪,结果呢?老老实实地做了好多工作,自己的业绩没有多大的提高,还累个半死,如此不是在瞎忙吗?

王萌是外企的一个小员工,平时以任劳任怨著称。每天,她总是最早一个到达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工作的时候,她总是风风火火,一副忙不过来的样子。如果有领导在场,做事情就更加卖力,对于上司布置的任务,加班到十二点也要做完。忙的时候,她还会将早餐带到公司来吃,一边吃早餐一边忙手头上的工作。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领导和同事对她的这种行为都十分赞赏,每次开会都会点名表扬她。可是,时间久了,大家都会发现,虽然她每天都忙得要死要活的,但很多工作任务还是不能如期完成,一个翻译过来的文件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她却足足忙了一上午,结果还有好多错误的地方。年底考核的时候,由于业绩不合格而被辞退了。

多做事情,每天让自己忙得天昏地暗就一定可以升职加薪吗?未必!王萌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做事的过程是无足轻重的,最后所取得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在北大主办的“批判劳苦意识”的座谈会上,有位中小型企业家曾这样说过:“结果,对于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员工付出的关键就在于获得业绩、取得成绩、得到结果,因为没有结果,就等于没付出。”确实如此,企业如果不注重结果何谈发展呢?企业注重结果,也就要求员工做事注重结果。

为此,如果在职场中做事还只讲求数量而不注重结果,就应该警惕自己是否会被开除了,因为做着没有结果的事情就是瞎忙,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收留一个瞎忙者。套用一句非常现实的话,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发工资给你。可能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老黄牛”式的做事方法能够得到领导的青睐,长期如此且又做不出成绩来,就只能被无情地淘汰。

在很多企业中,工作能力越是低下的人越容易陷入瞎忙的泥沼中,越容易抱怨“这个月工作了多少天”“这个星期加了多少班”。有时候外界因素的限制和一些突发状况,会不可避免地延长我们的工作时间,但这只占少数。美国麦肯锡公司有这样一个原则:“长时间工作不是好事情。”作为美国数一数二的龙头公司为何会制定这样一个原则呢?原来在麦肯锡成立之初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1926年麦肯锡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咨询公司,三年后美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很多企业破产了,很多企业的负责人也都被抓了起来,还有很多人在潜逃。由于企业的破产需要大量的会计去查账,并需要进行详细的资产登记。于是,麦肯锡公司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为了能够尽快地将破产公司的资产清算完毕,麦肯锡派了大量的会计前去工作,甚至连麦肯锡都亲自出马了。

在为一家五金特产公司做清算时,麦肯锡和几个资深的会计师连续奋战了两天,依然没有将资产清点完毕。为了能够尽快完成任务,麦肯锡不得不加班到深夜。但第一天晚上加班后,第二天的麦肯锡工作时根本毫无精神,一整天都恍恍惚惚的,他甚至还发现晚上加班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错误的,并不是十分的精准。这也就是说,他还必须重新再做一遍,这无疑又浪费了他大量的时间。

虽然最后那家五金特产公司的资产清算完毕了,但却耗费了麦肯锡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而正常情况下,一个星期是可以清算两家类似破产公司的。这件事情使麦肯锡明白,加班不一定就有效率。为此,他制定了“长时间工作没好事情”的工作准则。

在如今的麦肯锡公司中,无论你在办公室待多久,或者每天只休息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工作,只要你没有做出成绩,也无法得到领导的认可。相反,就算你每天只工作八个小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那也不会有任何人笑话你。麦肯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知名公司,其中的工作理念值得我们每位职场人学习。

从麦肯锡公司的发展和工作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黄牛”类型的职场人在企业的发展中并不受欢迎,因为只看重过程而不问结果,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这就表示企业不会有任何的发展,这是任何一个企业负责人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实干小技巧

“老黄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已经过时了,企业中需要的不仅是能多做事的“老黄牛”,还需要会做、能做出效果的“老黄牛”。而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多考虑结果,并努力做出结果,尽量做精而不是做繁。

三心二意者:常常再现小猫钓鱼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森林的边上住着猫妈妈和它的儿子小猫,不远处有条小河,河里有很多鱼游来游去。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有只蜻蜓飞来了,小猫见了高兴极了,丢下鱼竿就去捉蜻蜓,追着跑了一会儿,蜻蜓飞走了,小猫悻悻地回到河边,它发现妈妈已经钓了一条大鱼了。

小猫坐下来没有五分钟,一只蝴蝶又飞来了,蝴蝶飞起来美丽极了,小猫放下鱼竿,又跑去追蝴蝶。很快蝴蝶就飞走了,小猫又空着手回到河边,这时猫妈妈已经钓了好几条大鱼了。小猫生气地说道:“好生气!为什么我就钓不到鱼呢?”猫妈妈看了小猫一眼,说:“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你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又捉蝴蝶,怎么可能钓到鱼呢?”

听了猫妈妈的话,小猫惭愧地低下了头,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一心一意地钓起鱼来。蜻蜓和蝴蝶又飞回来了,小猫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一心意地钓鱼没有离开半步。不一会儿,小猫就钓上一条大鱼了。

小猫钓鱼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也最爱做小猫做过的事情,做家务的时候想着没有看完的电影,看书的时候想着晚上的约会,工作的时候想着假期要去哪里游玩……人们常常陷入一面……一面……一边……一边……的做事习惯中,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而结果却没有任何收获,就像故事中的小猫一样。习惯这样做事的人都是三心二意者,他们一方面做事不专心,一方面希望通过同时多做几件事情来获得成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极容易让自己加入到瞎忙的阵营中。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凯迪说:“颇具才能者往往都心无旁骛,相比于勤奋者他们更专心致志。”古往今来,但凡有所成就者做事都较为专注,因为他们深知唯有专心致志做事才能取得成绩。相反,奋斗了几十年依然毫无起色的人,多数做事都三心二意者,彻头彻尾都在忙。比如:从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小高在某外企做主管,工作时总是一边做着事情,一边忙着和女朋友聊天,上班时间甚至还要和老同学聊微信,三五年过去了,小高依然只是个普通的主管,职位没有得到提升,工资也没变过。而公司另外一个员工小赵,虽然不是名校毕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也只是普通的职员,但由于做事比较专注,能够做出令领导满意的业绩来,很快就从小职员晋升为部门经理。

在职场中,短期中我们每个职员的目标只有一个,工作重心也只有一个,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只有盯着这个目标,以高度的专注力去实现它,才能在职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若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只能像小高一样,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会陷入瞎忙的怪圈中。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只能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倘若将精力和注意力分散了,不仅其他的事情没做好,重要的事情也做不好。在日常生活中,事情总是会一股脑地全冒出来,手头上的事情也常常会被打断,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这个时候做事还喜欢三心二意,那么有限的精力势必会被分散,到头来只能瞎忙一场。

从前有个农夫,一天早上他对妻子说:“亲爱的,我要去耕田,午饭就不用等我了。”当农夫走出家门半个小时后发现耕地机没油了,准备返回加油站加油,突然想到有个朋友在附近,已经好久没有去拜访了,于是转身准备去拜访朋友。

刚到朋友家门口,又突然想到家里有几只羊需要喂,于是转回家去了。回到家门口路过仓库时,看见旁边有一堆马铃薯已经发芽了,于是想着该将这堆马铃薯放到马圈里,拿来喂马而不是任它继续坏掉。当他去拿东西来装这些发芽的马铃薯时,又记起家中煮晚饭需要一些柴火,取柴火的途中看见有只鸡躺在干柴旁边,看样子好像已经死了,他捡起鸡拿回去交给妻子……

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一天,从早上忙到晚上,地也没种,油也没加,朋友也没拜访,羊也没喂,马铃薯没有处理掉,柴火也没取来,什么事情也没做好。

做事三心二意不能集中精力,结果只能是瞎忙一场,毫无收获。如果你是一名医生,那集中精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手术时,只有专心致志不被其他的杂念所干扰,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不然,对于病人来说,那可能是一场无法弥补的灾难。实际上任何时候,做事心猿意马,结局都是瞎忙过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

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些琐事上,最后你发现这些不过是自己建起的一个美好的空中楼阁,让自己误认为完成了很多事情,收获了很多值得期待的结果。但非常不幸的是,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点点充实的感觉和虚幻的满足感。当这些都破灭后,你会发现除了自己比较疲惫之外什么都没收获到。做事三心二意,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还错失了成功的机会。

从问题的根本上来讲,这只是做事的方式出了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情,并将它做出成绩来,这不只是个做事方法,也算是一个较为实用的做事技巧,它能够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事情的主次,专注于当下,成功地使你脱离做事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的状态。

实干小技巧

三心二意者做事往往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哪个都想做,可哪个也做不好,使得自己疲惫不堪却毫无收获,如此只能让自己深陷瞎忙的泥沼中。想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即使它非常简单,给你带来的价值也很低,也要将其做好再进行下一件事情。

表演型瞎忙者:人前忙不停,人后停不忙

只有忙碌却没有结果,有时会毁掉一个人,它会让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有收获了,还会让人觉得只要做得多,就会比其他人收获更多。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一个错误的自以为是。

胡波一手拿着未啃完的面包,一手拿着前一天晚上做好的资料挤在地铁里,终于将最后一口面包吞进肚子里,就开始翻开起资料来,周围的人都对他发出赞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拼命,也真的是不容易呀!”其实,资料上的内容胡波一点也没看进去,他只是喜欢在人前装装样子,让人觉得他很忙。

“只要在领导的面前表现得忙一点,领导就一定会器重我,那升职加薪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坐在办公桌前的胡波想着想着笑出了声,他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距上司走进办公室还有五分钟。于是,他赶快收起翻开的足球杂志,也关掉QQ和微博,将Word文档打开,开始忙乱地输入一些数据和开会需要用到的文字。五分钟后,胡波的上司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内,看到其他人都在聊天只有胡波在电脑前好像忙着什么,顿时大怒,对其他下属吼道:“上班都多久了还在聊天,这个月的奖金都不想要了是吧,就知道聊天,你们看看胡波多努力!十点,准时来开会。”

看着上司转身离去的背影,胡波知道自己这次想对了。之后,每次在领导面前,胡波都表现出一副忙碌的样子,具体忙了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等到领导走了以后,他又换回原来懒散的样子,手里的工作一拖再拖。由于胡波的“忙碌”只表现在领导面前,被同事们戏称为“两面人”。虽然,胡波拼命地在领导面前表现,但年底考核的时候依然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甚至还被上司当众批评了几次。为什么呢?在上司看来忙成那样却没结果,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在敷衍糊弄人。显然,胡波的智商没有问题。

其实,职场就仿佛是一个戏台,什么角色的人都有,有的人喜欢扮红脸,有的人喜欢扮黑脸,还有的人喜欢扮花脸,等等。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只有将事情做出结果来,才能在职场这个戏台上长久地唱下去。

表演瞎忙者,就是在人前忙不停,人后又停下来不忙,常常因为忙不到点子上,导致自己成为瞎忙族中的一员。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身为职场表演瞎忙者,同事让他们做事情就推来推去,领导的任务做得比谁都快。午饭休息时,大家都在浏览网页或是喝咖啡聊天,他也在网上看新闻,可是领导一进来,马上就切换到工作界面上;明明工作上班时已经做完了,看到领导在加班,也非要留下来加班,甚至走得比领导还晚……因为心中总想着要在人前表现,根本没心思放在做事情上面,最后什么结果也没做出来,这就是在瞎忙。

凯迪和杰瑞同时在一家超市上班。最初,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可是,没过多久凯迪就得到上司的器重,从一个小小的搬货员一路升到了部门经理。而杰瑞仿佛被人遗忘了一样,还是一个小小的搬货员。

终于杰瑞忍不下去了,向经理提交了辞呈,并在辞呈里痛斥了经理一番,主动工作“辛勤”的人得不到重用,空口说白话的人倒是步步高升……经理耐心将辞职信看完,他了解杰瑞,是够吃苦,在自己面前表现得也很好,但就是因为他一直做不出成绩来才没得到重用,没有成绩表现得再好也没有说服力。

经理思考了半天,决定先不批准他辞职,暗中再考察他一段时间。于是,经理下午去看了看杰瑞的工作。他刚进门,看见杰瑞正忙着理货,查看商品的日期,和往常一样并没有任何异常。他和杰瑞简单地说了几句,然后就离开了。之后经理又悄悄去看看杰瑞在干什么,如果还是在继续忙工作,就帮他找一些工作方法来提高他的业绩。

但是经理失望了。因为经理前脚刚走,杰瑞就放下手中的事情开始玩手机游戏,这一玩就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刚开始经理觉得杰瑞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没有心思工作才玩手机。可是,一连几天经理都发现,只有自己在场的时候,杰瑞才会忙东忙西,自己一离开,杰瑞马上就会闲下来。经理终于明白为什么杰瑞很忙,却单单做不出成绩来了。不久后,杰瑞就收到了超市的辞退信。

“忙”与“盲”密切相关。那些和实际效果没多大关系的忙,都是在白忙、瞎忙、空忙。管理学大师曾说过:“没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没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难。”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有的人喜欢忙给领导看、忙给上级看,热衷于在人前表演,喜欢搞表面工程,这种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忙”,本身就是在贪图捷径,这种不注重结果的忙,是瞎忙。

忙也要忙到点子上,要清楚自己忙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不能为了投机取巧而忙,也不能为了在职场上“走捷径”而忙,这样看似非常忙碌,可却常常忙不出结果来。虽然,短时间内大家可能觉得你很努力、很勤奋,但日久见人心,当忙不出结果后,忙的方式自然会被看重,当动机不纯的忙碌被发现后,需要面对的可能是被炒鱿鱼,或者是被人疏远,岂不得不偿失?

实干小技巧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整天将精力放在一些没有成效的事情上,就是在瞎忙。职场这种表演型瞎忙者,应该将心态放平和,踏踏实实努力去做事情,只要将事情做好了,领导自然会看在眼中,升职加薪自然不在话下,如此地忙下去才有价值,才算是忙到点子上。

惯性焦虑者:不工作是不是要被开除了?

高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是还未涉世的在校学生,还是久居职场的人,多数人都会有危机意识,认为“不进则退,退而被淘汰”。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易闲下来,他们从来都不惧怕忙碌,只怕自己突然之间无事可做。可惜的是,没有结果的忙碌,根本无法帮助自己,反而会让自己越忙越累,越累越没成效。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人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生怕闲下来被淘汰了。可越想好好表现,结果表现得就越差劲,越想通过多做来证明自己,结果就越做得没效果。很多人为了追求成功,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和自己的预期截然相反。当诸如此类的现象发生得多了时,就会令人感到沮丧,甚至还会生出一种焦虑感:是不是自己要被淘汰掉了?而且,多数人无事可做的时候都会瞎想,担心会被淘汰的人更是如此。

焦虑感越来越强烈时,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当心里越来越焦虑,就会强迫自己去多做一些事情,因为只是想通过做事来获得一种安全感,所以通常多做的这些事情都没有目标。

刚刚毕业的刘沁,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做会计。由于第一次参加工作,刘沁工作时特别努力,常常加班到深夜,每天都忙得昏天暗地的,生怕自己闲下来会被上司发现,认为自己没有好好工作。

当时,刘沁由两位经理领导,其中一位经理给她安排了数据录入的工作。为了在经理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刘沁连着加了一个星期的班,工作时间在忙,下班也在忙。数据录入的工作还没做完,另外一位经理又给她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虽然这样工作很累,但是刘沁感觉很充实,觉得这两位经理很器重自己。

等着这两件事情忙完后,两位经理都没有再给刘沁安排工作任务,突然闲下来后,刘沁有些不适应,心里七上八下的。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刘沁拼命地找事情做,希望通过多做事情来证明自己,虽然事情没少做,但实际上做到点子上的没几件。三个月实习生考核结束后,两位经理给刘沁的评语是:工作够努力,做事也够踏实,但却难以做出成绩,能多做事情并不代表就能够做好事情。

的确,多做事情并一定代表就能够做好事情。在职场中,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并非多做事情就可以了,其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总是担心自己会被淘汰,便想从多做事情中获得相应的安全感,加上做事不注重结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就一定会让自己加入到瞎忙的阵营中。

在这个看结果说话的时代里,费力并不一定等于讨好,苦劳也未必等同于功劳。特别是在职场上,结果往往比过程更加重要。平时不管你有多忙碌,只要最后的业绩不够好,你所有的忙碌都是白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职场“菜鸟”身上,他们刚刚进入职场,对新的工作环境还不熟悉,完成一件事情可能要花费好多的时间和精力。上班的八个小时一直让自己处于忙碌的状态中,最害怕的就是无事可做,感觉空落落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另外,职场中的“菜鸟”由于无法担当重任,只能做一些简单烦琐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本身就难以让人有成就感,空闲时自然就焦虑了。

培根曾说:“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忙碌,等同于瞎忙,就是在乱放空炮。”工作中,很多瞎忙者只要闲下来,心中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不怕忙碌就怕没事做,有时还会常常没事找事做,让自己处于一种“假忙”的状态中,这样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不停地瞎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对于由于过分担心丢掉工作而让自己处于忙碌的状态中却又没有任何成效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思考一下:自己盲目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多做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其他人却不这样认为,尤其是你的上司。如果你多做的事情不能对你的业绩有所帮助,那得不到上司的认同也实属正常。倘若你做出了成绩,甚至还比同事做得更加优秀,那还要考虑你的工作性质,如后勤管理和办公室文秘类的工作,本身就需要员工多做,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一样的,即使你表现得再忙碌,在上司眼中也是正常的,并不能因此成为得到器重的有利条件。

如果上面的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在你身上,那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向其他人学习,努力做出成效来。当上司看到你所取得的成绩后,自然会分配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给你,慢慢地你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担心被炒鱿鱼的焦虑感也会随之减少,直至消失不见。

乔森在北京一家连锁超市里做财务审计工作。刚来到超市时,和身边的同事还不熟悉,经常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还被领导批评了几次。

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不熟悉内部环境,经常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后,乔森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尤其是其他的同事都在忙,而他却闲下来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很多原本同事该做的小事,乔森自然地做了。比如,接听前台的电话,检查各类票据的有效日期,甚至还会清扫一下办公区的卫生,等等。这些零散的工作显然不会为乔森的业绩加分,而且还浪费了他一多半的工作时间。

几个月过后,乔森熟悉了工作环境,和同事、领导也变得熟络起来。经过领导的点拨和同事们传授的一些经验,他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技巧和工作方式。当他的个人业绩提高后不久,就被领导提拔为部门经理。经过一年多的奋斗后,乔森成功地晋升为财务部的总经理。

身在职场,不仅要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要对工作环境和身边的同事有一个精准的认知,如此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升职加薪。否则,再多的忙碌也换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其中的度量掌握得不够好,非常容易使自己成为瞎忙者。

众所周知,焦虑时思维就会变得混乱,那时候作出的判断和理解百分之八十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当你因为担心丢掉工作而焦虑,并认为通过多做事情就能套牢自己的工作,而不管做出的事情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业绩提升,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它不够理性,也不够全面。为此,心生焦虑后,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努力让自己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冲动地、急躁地去下结论。

实干小技巧

在职场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守住自己得来不易的工作,并不一定要通过做事的数量来获得。在工作中,我们本可以和领导、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然后再进行工作,或者也可以做了之后适当地向领导“邀功”,让领导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效的沟通可以从本质上杜绝我们瞎忙;而适当的“邀功”,本身就是索要一个结果,使得自己的忙碌有所回报,也是杜绝瞎忙的一个技巧。

安于现状者:过一天算一天

如今,“忙”几乎已经成为了我们见面寒暄的一句口头禅。不管是见面聚会还是打电话,有求于人还是简单的套近乎,第一句话总是“现在忙吗?”在快节奏的生活大背景下,好像大家都没闲着,“忙”也成为抱怨时的主题,并将“我很忙”常常挂在嘴边。“忙”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一种生活常态。

现实中,总能看到一些匆忙而疲惫的身影,他们忙碌地奔波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也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下班回到家后只想在床上躺着,不想再做任何事情。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忙得要死,可是最后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工作任务还是没办法按时完成。这样的状况经常出现在那些安于现状者的身上。过一天算一天,是安于现状者所持有的生活态度,对未来生活没有具体的规划,导致他们在瞎忙的路上越走越远。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安于现状的人每天做的事情也不少,但原本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什么改变。比如:一位安于现状的家庭主妇,她每天可能要接送孩子上学,为全家人准备一日三餐,做家务、洗衣服、买菜……每天晚上都会有骨头架累散的感觉,但结果呢?她依然是个家庭主妇,朋友圈也还是一些不同类型的家庭主妇,除了家务之外,恐怕没有任何业余兴趣,衣着品位也慢慢落后于同龄人,精神层面可能更是毫无进步,甚至还会逐年退减。最后,当男人的心也不在她的身上时,那安于现状的家庭主妇面临的可能是一无所有。

可能有人会说,家庭主妇所做的这些事情可以换来一个干净的家,一个其乐融融、合家欢乐的家庭氛围,她们所做的事情是有结果的,怎么算是瞎忙呢?但在现实中,单通过家庭主妇的努力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非常少,甚至是少得可怜。因为,我们不能忽略了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这样来说,一个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女人肯定不会自己在家中操劳,因为完全可以请一个保姆;而经济条件不富裕的,男人则需要外出打拼、应酬,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回家可能很难和妻子有共同话题,长此以往会使夫妻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而且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是每个人都难以预料的,它们也会影响到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是否能够维持长久。从这个层面来分析,安于现状的家庭主妇,虽然每天都很忙碌,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在忙,但最后所忙出的结果意义不大。

相比于生活中的家庭主妇来说,职场中的安于现状者表现出的瞎忙更为明显一点。比如:从事编写文案的工作者,他们若是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安于现有的工作状况,那他们每天只是简单地上下班,写文案时也走神,对待领导特别交代的工作也不认真对待,每天八个小时也在忙,可三四年过后,他们依然只是一个编写文案的人,不会晋升为策划文案者,更不会被提拔为文案的决策者。

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事不满于现状,心中自然会有一个目标或是计划,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做事,或者是更好地利用时间。而安于现状者认为的忙碌百分之九十都是在瞎忙。什么是瞎忙,就是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机械行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目标。这就好比是在迷雾重重的森林里奔跑,即使累到吐血,依然找不到森林的出口。

张轩金融专业毕业,性格活泼外向。毕业时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成功进入本市的一家银行工作,坐在柜台前为客户服务。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张轩干劲十足,银行里的大活小活都抢着干,但是这种富有激情的工作状态只持续了五六个月。工作中和同事慢慢都变得熟悉起来,张轩也因此而对枯燥的工作感到厌烦,认为这样的工作太过死板,缺乏趣味。于是,很快他就辞掉了这份工作,找了份跑信贷业务的工作,但也没过多久就不愿意坚持了,他认为这份工作压力大,薪资还不稳定,最后也选择了放弃。

辗转几次后,张轩又重新回到了银行里,坐在柜台前为客户服务。虽然他不再继续换工作了,每天也都忙忙碌碌的,但业绩和客户好评率一直都很低。

像张轩这样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盲目换工作却又安于现状的人,虽然看上去一直走在“奋斗”的路上,但频繁地更换行业和工作岗位,难以积累到工作经验,简历上工作经历一栏看着热闹,但光有数量却没质量,结果还是碌碌无为,难以有大出息。

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经常会出现一些安于现状,过一天算一天,没有目标、方向和规划的人。整日忙忙碌碌、晕头转向,最后却常常因做了一堆无意义的事,使得原本的忙碌失去了价值。忙,原本是值得表扬的好事,是积极生活和工作的表现,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但有太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盲目地忙着,不知为何而忙,也不懂该如何去忙。盲目地忙忙碌碌,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倘若你一直这样安于现状,碌碌无为地忙下去,迟早有天会发现,原本和你站在一个起点上的同事和同学,有的已经晋升为高管,有的正在创业,朝着发家致富的目标迈进,而你依然重复着旧时的工作,或者依旧是个“月光族”。为什么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过程中栽一个大跟头呢?我们都应该清楚,使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的,往往不是谁更努力或是谁更聪明一些,而是在于谁更不满于现有的状况,心中有个清晰的目标,并愿意为之积极努力进取。

在瞎忙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它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想要有轻松愉快的生活,做事就应该有目标,杜绝安于现状继续混日子,继续在瞎忙的路上奔走。改变了瞎忙的状态,做事拿出时效才是通向成功的正途。

实干小技巧

安于现状,过一天算一天,以这种混日子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待到大好年华尽失,也只是继续维持以往的生活状态,难以有大的成就和发展。在还有精力拼搏的年岁里,不应该放弃奔跑,树立一个靠谱的目标,制定一份可行的计划,大步向前走,直到看到成功,才不算白活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