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哲学之道:大道无形,顺其自然
- 道德经全智慧(国学智慧全书)
- 诸葛文
- 13985字
- 2017-10-26 09:57:29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原典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二章》
译释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
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朴素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发生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也正是自然的本质。所以,生活中的我们不必过于强求,而应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
解读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好的事情发生,就会有坏的事情发生;有难做的事情就会有易做的事情;有善良的人就会有邪恶的人……所以,当我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不必为它的表象所扰。因为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认识到这一点,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当我们明白了世间一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时,就不会刻意地去做一些事情,去抵抗不该抵抗的东西;就能认识到一些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利用这些给自己获得更好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
很多人都喜欢《狼图腾》这本书,很多人感觉读《狼图腾》就像是在读《红楼梦》一般,每读一遍都会有全新的感悟,为什么?因为它就像是一本来自大自然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对人生、梦想、环境、作战兵法,甚至是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草原人要对狼群敬而远之,只要狼群不来祸害人畜,他们就任由狼群在草原上驰骋,捕杀野物。只有真正在草原上成长的人才能够真切体会到,人类要想在广饶的草原上生活,就必须有狼群为他们保持生态平衡。
就拿食量惊人,体型巨大的黄羊来说,它们每到一片草场,就会将那里啃得寸草不留。如果黄羊群数量有限还好说,吃了这片还有那片。但是,一旦黄羊的数量猛增,就会像稻田里发生蝗灾一样,整个草原都会被啃食殆尽,这对于人畜来说无疑将是危及生命的灾难。
草原上一旦有狼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会时不时地围捕一群黄羊,黄羊多的时候一次围捕的猎物甚至一个冬天都吃不完,而这不仅为草原除掉了害虫,还给牧民带去了免费的黄羊肉与毛皮,有这样的草原好帮手在身边,草原人自然是乐得清闲,只需要将自家的羊群看好就是了。
草原人能够与狼群和谐相处,就在于草原人认识到了狼群自身的优势。狼群虽然会对牧民自家的羊群产生一定的危害,但是它们是食物链中非常必要的一环,关键时刻它们能消灭如蝗虫一样的黄羊,这样就能让整个草原保持和谐稳定地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保持统一。生活中,对于竞争对手,我们常常会抱着一种敌意的态度来看待对方,在我们看来,对手会同自己抢夺各种资源,会抢走市场份额,会从自己原本开拓出的巨大市场中分一杯羹。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到,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也许我们也会垮掉。
镇中心只有一条较繁华的街道,街道上有两家餐馆,一家是王七开的羊汤馆,一家是老六开的烧饼铺。王七家的羊汤是用祖传秘方熬制的,味道独特,顾客如织,生意兴隆。但他心里一直有个疑惑,虽然自己店里也出售烧饼,但来就餐的顾客还是愿意到老六的铺子去买烧饼。
好不容易得了空闲,王七踱进老六的铺子,哥俩儿畅聊起来。王七问老六生意如何,老六说:“托王哥羊汤之福,烧饼卖得不错,每月能挣3000元吧。”王七回来后,心中愤愤不平,向妻子抱怨道:“我这店里光伙计就有五六个,起早贪黑地忙碌,每月才勉强赚4000元,这老六夫妻单卖烧饼每月就能赚3000元,他们赚钱也太轻松了吧。”
王七因此愤然定下店规:“本店小本经营,谢绝自带烧饼!”这下可好,顾客全都被气走了,羊汤馆变得冷冷清清,最终倒闭。王七走了,一个叫赵五的在这里开了家馄饨铺,和对面的老六精诚合作。从此,顾客们喝赵五的馄饨,吃老六的烧饼,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王七只关心个人利益,痛恨竞争对手,最终落得门庭冷落,生意惨败的结局;而赵五深谙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懂得合作才能共赢,所以能够和竞争对手和睦相处。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而不是轻易为某件事定性。当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时,我们便不再排斥它们,而是依照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使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一切相辅相成的事物时,我们将不会再为失去而担心忧虑,不再为错过某事而痛苦难过,不再为得到某些名利而沾沾自喜,也将不再为失去某些名利而懊恼愤怒,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道德经鉴赏哲思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豁达之心,全面、理性、辩证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当我们明白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道理后,就能更加积极地去处理事情。
以柔克刚,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
原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译释
天下最柔软的事物,能影响天下最刚强的事物,没有实体的事物能穿越没有间隙的事物。我因此懂得了不执著于名的“无为”的好处。恐怕天底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无言的劝教,“无为”的好处了。
在老子看来,“柔软”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水是最柔软的东西,但却能穿山透地,所以老子用水来比喻以柔克刚的道理。
解读
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往往是最坚韧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以柔克刚”的故事,比如以委婉机巧的话语或者低调的行为举动化干戈为玉帛,化解一场冲突,历史上的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就是明证。在老子看来,“柔”不是退缩和懦弱,而是一种非常伟大的进攻力量,是适当的低姿态,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以“刚”的方式难以取胜时,不妨转化思维,以“柔”的方式“曲线救国”。当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囚禁时,他并没有像丞相比干那样痛斥无道的昏君,而是韬光养晦,积攒力量,最终得以逃脱魔掌,重整山河,灭掉商朝;当孙膑受到迫害后,他明知义愤填膺地责备庞涓毫无意义,所以采取了一种“装疯卖傻”的行为,麻痹庞涓,以求生存,最终在时机到来时报了自己的血仇;司马迁低姿态求得腐刑代死刑,从而获得生存机会,完成了被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些事实都在不断地证明,“柔”并非软弱,并非苟且偷生,有失气节,实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处世策略。
做人也是如此,以柔的方式不露锋芒地、温和地待人,可以融化一切粗鲁、暴躁、急迫的情绪。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用温柔的“文火”慢慢地熬煮,再生硬粗糙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卸下“盔甲”。
某朝,有一位刺史年纪轻轻便身居高职,这让他手下的一名武官十分不服。
有一次,刺史的贴身小仆遇到急事骑着快马当街而过,正巧从那位武官的身旁跑过,没有下马向他请安,这在当时是极为失礼的行为,不过也算不上是什么大的罪过。但在武官看来这恰好是一个给刺史难堪的好机会,于是他盛怒策马,飞奔着向前追去。追到小仆一把将其拉下马来,不容分说,挥起手中的马鞭把小仆抽了个皮开肉绽。打完了人,武官还提着马鞭,亲自上门拜访刺史假意谢罪,说:“我私自惩戒了您的小仆,您将我驱逐吧。”
武官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让刺史为难。其一,假若刺史因为自家小仆被打,而同意了他的请辞,就难逃公报私仇之嫌;其二,如果刺史将他留下,就属于败给他一招。然后,刺史是这么回答的:“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请安,应该挨打,也可以不挨打;官人打了奴才,可以因此离去,也可以不离去。”意思是说,打人与否,全在武官的个人涵养;而辞官与否,也全凭武官的个人选择,这件事归根结底与刺史没有什么关系。
问题又被抛回了武官那里,让他一时间竟不知所措,如果因此而辞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实在不值;可如果自己不辞官,厚着脸皮留下了,结果还是自己被刺史压过了一头。左思右想,他无计可施,只得默默离开,从此安分当职,不再找刺史的麻烦。
武官和刺史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法,武官怀揣嫉妒心理,冲动易怒;而刺史温和待人,冷静思考问题,面对武官的攻击沉着应对,最后使得武官无言以对,败下阵来,也有力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由此可见,刺史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如水般的柔和,寥寥数语就让自己立于了不败之地,运用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假若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平就要与人硬碰硬,最后的结果就可能是两败俱伤。
做人如水,虽然柔弱,却不软弱。也就是说,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柔弱温和的,但内心却是强大的。之所以要把强大坚硬的一面隐藏起来,就是为了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避免“硬碰硬”,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温和待人的,所以我们就要从自身出发去做到这一点。当你和和气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比暴躁盛怒时发泄的言辞更容易让人接受,这样不仅能使他人免于受到伤害,也能使自己免于受到误解。
一位村妇内心充满烦恼,到山上请大师为她解开心结。村妇称自己的丈夫经常与她发生争吵,对自己的好言相告总是充耳不闻,而自己则满心委屈,明明是一心为丈夫着想,对方却毫不领情,常常让她愤怒不已。
大师听完村妇的抱怨,笑眯眯地拿出一些东西,有两块小木板、一根直钉、一根螺钉,以及锤子、钳子、改锥各一把。大师拿过那根直钉和锤子,照着木板就往上面钉,而且用了很大的劲儿,最后钉子没有钉进去还被敲弯了,木板也被弄得伤痕累累,而大师也差点弄伤了手,把村妇吓了一跳。然后,大师拿起了钳子,用钳子将钉子夹住,再用锤子用力敲打,钉子虽然钉了进去,而木板却被劈得裂了开来。于是,大师就拿来了螺钉,用锤子将螺钉固定在木板上之后,大师用改锥慢慢地拧了起来,这回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把钉子钉入木板了。
看着大师把钉子钉了进去,村妇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大师说道:“看到了吗?硬碰硬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而婉转柔和却能达到目的。当你跟丈夫提忠告的时候,如果像直钉这般生硬直接,难免会让他心生不悦,诱发双方的恼怒情绪,最后伤了和气。不妨学习螺钉,婉转柔曲地表达,能让他更容易接受,你们的生活也不会如此不和谐。”
当人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时,就会变得理直气壮,与人交谈时就不会那么客气,尤其是和亲近的人,更加容易据理力争。其实,世间没有化解不开的矛盾,只有两颗不肯妥协的固执的心。人们总想用气势让别人屈服,实际上那样只会让别人更有战斗和争辩的欲望,如果一方能够示弱,以如水般顺应天意的柔和之姿和对方相处,那么再大的矛盾也能得到化解。所以温柔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看起来气势很弱,却往往能够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中国人做人讲究刚强有骨气,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处世也当如此。古话说得好:“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懂得刚柔并济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虽然柔弱的做人态度,会让我们在强者面前步步后退、处处忍让,但实则也让我们避开了锋芒,可以和人巧妙周旋,最后占据有利之地。
道德经鉴赏哲思
柔软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适时、适当地示弱,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是智者应该采取的处世之道。
祸福相依,居安思危
原典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释
君主仁政清明,民众就淳朴忠诚;君主残暴,政治黑暗,民众自然狡诈。灾祸之侧,可能依傍着幸福;幸福之侧,可能藏伏着灾祸。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没有绝对,福祸相依,善恶相转。当你明白事物没有绝对时,就会自觉地寻找事物间的平衡点,以把握平衡。而事物间的互相转化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抓住这个规律,才能趋利避害,持盈保泰。
解读
保有忧患意识,方能守福避祸
2015年5月,对于中国的富裕阶层而言,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此时的中国股市可谓“福祸相依”,一下子诞生了三个新的亿万富翁,也让另外两位行业巨头一天内身家损失近半。这两位巨头分别是地产大亨潘苏通和光伏面板生产商李河君,两人的股票创出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波诡云谲的股市令人向往,也令人心寒,这大概就是因为其福祸相依的缘由吧。“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当下,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了老子及其道家学派的代表观点。道德经中记载的“福祸相依”理论正是阐释这一观点的确凿证据。按照道家的“福祸相依”观点,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现实生活中,做事的时候本没有必要太过执着,太过斤斤计较,要知道,“福”与“祸”在一定的条件是会相互转化的。
当身处逆境的时候,无需自怨自艾,而应该开拓自己的心胸,以达观的心态来面对一切艰难;当身处顺境的时候,也不要沾沾自喜,而应该居安思危,以谨慎与谦退的姿态来待人接物。简单地说,就是:处劣境时必须心胸开阔,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你的地位就不容易保住,你所获得的一切成就也容易失去。
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便准备好好庆祝一番。起义军将领们都是贫苦出身,他们认为,现在既然已经攻占北京,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事情了,便开始享乐起来,而忘记了从前的远大抱负。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也逐渐丧失殆尽。
这些起义的农民领袖,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至于李自成本人,更是想早日称帝,而其他有功绩的将领也急着建造府第,享受和平带来的欢愉。但他们没想到,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由于过度安逸,缺乏战斗力的起义军一败涂地。
起义军面临困境的时候没有屈服,他们曾经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是随着形势的好转,却开始了堕落的生活,这样贪图享乐的状态最终使他们在强敌面前一败涂地。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诚然是也。
古人云:“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难,其磨之者也”“最妙是一个逆字,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险阻中,陶冶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在当有自得处”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之于生存,就好比福祸两个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于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那不正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酿成的亡国惨剧吗?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总而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一代帝王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而自己最后也因国破被俘,惨遭毒害。正是“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什么意思呢?正是因为圣人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所以他们在为人处世时总能采取中庸之道,以一颗平衡之心对待一切。
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意思是说: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这些人虽然都曾受尽磨难,但是在磨难中,他们能够以一颗平衡之心对待一切,不抱怨苦难,也不在乎出身,只是一心坚韧,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他们最终也都被委以了重任。
所以,我们不难从圣人的哲思中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但只要身处逆境时不气馁,身处顺境时不自傲,就能清醒地对待一切,使自己不断进步。
道德经鉴赏哲思
既然福祸相依,那么人在贫穷和困苦时,要怀有淡然坦然的心境;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也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当自己能够自觉地转化心态,就能趋福避祸。
贵贱相对,不自卑,不自负
原典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译释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君王们常常用“孤、寡、不谷”来称呼自己,这不正是他们以贱为根本的表现吗?所以,至高的荣誉无须夸耀,有道者不要一味地像宝玉那样华丽高贵,而追求像石头那样坚忍质朴。
老子认为,低调者常使自己处在“人后”、“谦卑”、“下层”的地位,因为他们懂得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越低,能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人们就越愿意追随他,这样就越能显出他的尊贵。
解读
懂得“处下”,方能“居上”
老子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就是说,生活的哲学就是先要“处下”,才能后来居上,“处下”是打基础,是“居上”的必经阶段。另外,做人一定要谦卑,如果太自傲自负,就会让他人感到厌倦。老子的智慧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面孔子对他的弟子颜回大加赞赏,夸奖的就是颜回甘于踏实地“处下”;佛家主张人要先苦修,然后才能成佛,这种先吃苦后登极乐世界的观点联系到生活中,不就是要谦卑“处下”吗?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想获得成功。也许有人知识渊博、才高八斗,有人身世显赫、财力雄厚,但很多时候,还是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弯一下腰,低一下头,放低自己的姿态,说谦卑、低就、礼貌的话,就可以博得他人的怜悯之心,使自己得到援助,走出困境。
所以,做人一定要懂得谦卑,即使你贵为君主,拥有巨大的天然优势,也不要轻易自傲自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春秋时期,晋国讨伐楚国,楚国的军队已经退避九十里外的地方,晋国仍然没有停止进攻。此时,楚国的大夫就忍不住说:“大王,让我带兵迎战去吧。”
楚庄王说:“我们的前代君主在位时,晋国不敢攻打楚国,但到了我这一代,晋国却有胆量来攻打了,这是我的罪过啊。如果下令攻击晋国,您必然会受到晋国的羞辱和伤害,我怎么能忍心让您去呢?”
这位大夫说:“前代君主还在时,晋国没有攻打楚国,但是到了臣担任大夫,晋国却来攻打我们,这是臣的罪过。请允许臣去反击吧。”
楚庄王听到大夫的话,感动得哭了起来。一会儿,他站起身,对这位大夫大礼相拜。
这件事很快传到晋国人的耳朵里,他们听说此事后,纷纷说道:“国君和臣子都把罪过往自己身上揽,而且国君在臣子面前表现地那么谦卑有礼,可见楚国上下同心,三军齐心协力。由此看来,我们很难攻下楚国啊。”
于是,晋国军队连夜撤兵回国。
孔子听说此事后说:“楚庄王能成为一代霸主,是理所当然的。他能谦卑处下,对臣子如此谦卑有礼,一句话就可退去敌兵。所以他的国家得以安定,他因此也应该成为霸主。《诗经》中说:‘宽容谦卑待远近,因此安定我君王。’正是这个道理啊!”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正如楚庄王对自己的贬低一样,这正是君王们以贱为根本的表现。所以,至高的荣誉是无须夸耀的。尊贵以卑贱为根本,高位以低下作为根基。有这样的根本,这样的根基,不就根深蒂固了?那么,你的尊贵就不会倒下,你的高位就不会颠覆了。
当然,以贵相对的就是贱,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身处高位时能够保持自信和谦卑,但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常常因出身卑微而感到自卑,那么,在《道德经》看来,人是不是因为出身卑微或者自身地位较低就该自卑呢?非也。《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对于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的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所以,即使出身卑微,我们也不必自卑。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发生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卑微之人应该更自信一些。
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春秋末期,齐国国王要派一个人出使楚国,思前想后,最后定了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婴。晏婴到了楚国后,被楚王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楚王纳闷,堂堂齐国那么大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派这个人来呢?于是,楚王便决定羞辱他一番。
楚王命人在城楼下开了一个很小的门,规定晏婴只能从这个门进来。晏婴不卑不亢地说:“这哪里是人走的门呢?这是狗洞啊!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就走狗洞。”这话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楚王有些不高兴了,心想,如果晏婴果真从这个门里进来,那我堂堂楚国不就成了狗国了吗?于是只好打开大门请晏婴进去。
晏婴进门得到了楚王的接见。楚王就问他:“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要派你来呢?”晏婴回答:“我们齐国派使节有一个规矩,上等的国家派上等的人去,我在齐国最不中用,所以就把我派到楚国来了。”楚王一听,对他肃然起敬,觉得晏婴不是一般人,不能对他这般无礼。
晏子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非常自信,他的自信使他在出使楚国时打动了楚王。这就是说,人的贵贱其实是相对的,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而生出自卑的心绪来。相反,我们要能看到事物的对立面,认识到卑微者应当保持自信的道理。
《道德经》第一章里讲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就是说,我们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那么,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要从卑微中去寻找自信,从尊贵中去寻找谦逊。
在生活中,为了有所进步,有所成就,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自尊,养成低调谦逊的处世哲学,从底层做起,一步步迈向更高的位置。而为了更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们也要摒弃自卑的心态,扬起一颗充满自信的心,去迎接生活中的所有挑战。
道德经鉴赏哲思
尊贵不会因曾经的低微而掉价,相反,以低微的姿态处世,会给尊贵镀上一层更加耀眼的光芒。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必为了低微而羞愧或懊恼,重要的是潜心修炼,走出低微,只有不甘低微,才能有幸走上人生舞台,开启尊贵之门。
道法自然,按规律顺势而为
原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释
有物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寂寥无声,独立不移,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止,运行不止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周而复始,不停轮回,蕴含着一种自然之道。道在冥冥之中主宰着天、地、人,而又无时无处不在,所以,只有乐天知命、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和境界,才是符合道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解读
顺应自然之道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务”,就是时势局势,如果能看懂局势,顺应潮流,就能获得成功,如果逆潮流而行,注定一无所获。历史上,许多人都是因为没有顺应天道,所以才遭遇失败,沦为失败者的。商代有个荒淫无度的帝王叫商纣王,他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倒行逆施,为当时的民众所痛恨,最后他的残暴统治最终被正义的周武王推翻了。
历史中,人们要顺应时代要求,顺应民意,生活中,我们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科学的生活规则,顺应正确的生命法则,不要逆势而为。有句流行语:眼光跟上了,实力没跟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心中非常想得到某种东西,但是因为实力不够,所以无法到达。道家认为,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逆势而为。就算你的想法是非常棒的,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你要采取的方式。否则,便是自找麻烦。就像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名利,获得一定的财富一样,但是如果不去行动,只会让自己陷入抱怨和迷茫之中。同样,生活中如果不去顺应科学的生活规则,也会让我们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三只毛毛虫想要过河去采蜜。可是它们不会游泳,所以面对着湍急的河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时,一只毛毛虫说:“要想过河,我们必须先找到桥,然后再从桥上爬过去。”另一则说:“不对,我们还是应该先造一只船,然后从水面上漂过去,这样才不会被人踩死。”这时第三只毛毛虫不缓不慢地说道:“依我看呢,我们最好是什么都不干,静下心来好好休息几天。”
另外两只毛毛虫听了它的话都觉得很诧异,它们一起反驳道:“休息?你简直是在说笑话!你没看见,对岸花丛中的蜜都被其他蜜蜂、虫子喝光了吗?我们得抓紧时间啊,现在可不是休息的时候。”可是第三只毛毛虫仍然坚持说,它们现在已经疲惫不堪了,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养精蓄锐之后,自然会有办法的。那两只毛毛虫看它已经“无可救药”,于是便不再理它,而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寻找过河的方法。而就当其他两只毛毛虫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第三只毛毛虫竟然真的什么也没干,而是爬到了一片大叶子上呼呼睡起了大觉。
就这样,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第三只毛毛虫一觉醒来之后,竟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便轻松地飞到了河对岸。此时,对岸的花开得正浓正艳,每个花朵里都流淌着甜甜的蜜汁在等待着虫儿们来采摘。此时她想起了自己的两个伙伴,于是它便飞回河对岸去找它们,可是却发现,它们一个累死在桥上,而另一个则淹没于河水之中。
上面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积极进取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逞强。当你已经累得疲惫不堪时,最好放下你的好胜心,暂时让自己的身心休息一下,顺应自然的呼唤,或许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所以他在《道德经》中这样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做什么,只有乐天知命、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和境界,才是符合道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任何逆潮流而行,逆势而为的人都会受到惩罚,也都将难以成功。
在当今社会,许多著名的失败企业也是如此,比如诺基亚、柯达,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轰然倒塌,和其没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无关系。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就像滚雪球,最关键的是要寻找到一片湿雪和一个可以持续不断滚下去的长长雪坡。巴菲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成功,选对位置和寻找到恰当而良好的条件很重要。一个人在没有湿雪和可以连续不断滚下去的长长雪坡的情境中,是没有办法滚雪球的。同样,一个人在山顶上抱着石头走,也是很难将一块石头送到山下的,只要找到山顶,将石头放在可以沿着山顶滚下去的山坡,就能将石头轻松送到山下。小米科技CEO雷军就是受到了这个“顺势而为”的启发,让自己脚下磕磕绊绊的创业之路变得平顺起来。
雷军曾经投资过卓越网和逍遥网,并出任卓越网董事长,虽然他勤奋努力,但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在卓越网做了4年后,他将卓越卖给了亚马逊。在卖公司的半年时间里,雷军一直在想,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在各个方面也不比别人差,可为什么就很难取得大突破呢?雷军陷入了长达半年的思考。他觉得自己之前的创业路走得太辛苦,付出了太多汗水,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当的回报。从金山离职后,雷军并没有休息,而是不断思索和尝试,为自己和整个市场把脉。想了半年之后,他找到了答案,就是四个字——顺势而为。
雷军说:“假如你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到深圳买股票,什么时候该到海南做地产,什么时候应该倒钢材,多的是机会。回顾这二三十年的历史,历史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的机会。对于我来说,我错过了太多的机会,我想把握未来的方向,所以选择了移动互联网。”
在雷军看来,移动互联网就是自己要找的山顶,只有站在这个山顶上踹块石头,才能够不费那么多力气地获得成功。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一定比互联网的机会大。所以,他在认认真真思考过之后,投了UC浏览器,这使得他真正把握住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脉搏。
一个人应该以顺应时代趋势作为立身处世、成事谋业的基本依据。这对于我们做事做人,尤其是在面临人生抉择和大事危局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老子的顺势而为,对当今这个时代仍是十分有益的,值得我们用心思考,当我们走得累了,陷入了迷惘和困顿之中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走在对的路上,是否在顺应时代的脉搏,顺应自己的本心?
道德经鉴赏哲思
遇到事情不要太偏激,不要大悲大喜,不要过分苛求,尽量顺其自然。只要抱着这样平稳的心态为人处世,那么不但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也一定能够拥有精彩的人生。
无为,而无不为
原典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译释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因此相争;不以难得的财物为珍宝,使老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窃之事;不炫耀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净化百姓的心灵,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争名夺利之心,增强其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奸巧之心,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在老子看来,只有净化人的心灵,减少心中的欲望,让心宁静淡泊,才能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圣人之治。无为而治,并不是放任自流,不作为,而不是不胡为,不妄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客观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
解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后,人气便一路飙升。其实,易教授不仅在讲历史方面深有研究,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那就是“无为而治”。“那时候,很多学校请我去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说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故弄玄虚,我所讲的‘不教育’,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教育子女方面要真正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要在家里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比如说可以什么事都跟孩子商量着来;二是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这两样,便可以省去许多操劳,真正享受无为而治的快乐了。”
易教授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不去教育孩子,管孩子,而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指导”,而不是“指示”,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让他们自由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老子看来,道总是无为的,但是只要遵循规律来治理国家,那么自然就会成就所有事。所以,这句话中体现的正是老子著名的“无为而治”的观点。在老子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自然规律,所以若是想让他们充分发挥其本性,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用人为的方式去治理,而是应该顺应事物的天性,任其自然发展,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是一种能力,“无为”则是一种智慧。在我国古代的贤君贤臣之中,曹参就是一位“无为而治”的高手。
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当年汉高祖刘邦在沛县骑兵反秦的时候,他便追随左右,不但身经百战,而且屡建战功,深得刘邦赏识。后来刘邦封帝之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当时功劳最高的萧何被封为宰相,而曹参功居第二,所以便被刘邦委任为长子齐王的相国。
等到萧何过世之后,由于曹参是开国元老,于是便被委以相国的重任。曹参新官上任,下面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看看他会怎么烧起这“三把火”,可是让众人大失所望的是,曹参根本就没有“点火”的打算。就职之后,曹参不但没有整改朝政,反而对朝廷中的事不闻不问,一天到晚都在丞相府里面与人喝酒聊天。这时有些性急的官员急于向新丞相献计献策,于是登门造访。可曹参早已洞悉这些客人的来意,不等他们开口谈朝廷大事,便把这些人拖到酒桌上来,顾左右而言他。每逢客人想要开口言政,曹参就马上岔开话题,或者劝客人饮酒。这样,聪明的客人渐渐洞悉了丞相的心思,知道丞相根本不想让他们提出建议,也不想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改革,于是便依旧按章行事,不再节外生枝。
汉惠帝见了曹参的举动,十分不解,于是便把曹参找来,当面问他:“曹丞相如此举动,究竟是何用意,还望直言。”听了惠帝的质问,曹参从容地回答道:“臣斗胆问问一句,您和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答道:“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于是曹参又问道:“那么,依陛下看来,臣的德才与萧相国相比,又如何呢?”惠帝听后笑着说道:“依我看啊,你好像还是赶不上萧相国啊!”听罢此言,曹参赶紧接过惠帝的话说道:“陛下的话说得十分正确啊!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而我的才德又比不上萧相国,他们制定的法令规章又都十分完备而且成效卓越,那么我们现在只要遵从他们的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不就好了吗?何必非要对已经完美的法令规章乱加改动,这不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龙颜大悦,他笑着说道:“曹丞相不必多言,你的心意我已经完全了解了啊!”
曹参在朝担任宰相三年,恪守道家清静无为的原则,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虽然在众人看来,他在政治上过于保守,无所建树,可正是在他这种“无为而治”思想下,才让西汉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让人民都过上了富足安稳的生活。曹参在担任相国的9年中,一直深得民心,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所以说,真正好的管理者,用的不是“身”,而是“心”。那些凡事放不开,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的人,往往只能当个小角色,而那些整天看起来逍遥自在,无所事事的人,反而能够将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取得辉煌的成就,其实,这就是顺应天性,实行无为而治,激发出了人类最大的潜能的结果。
万科老总王石,可以说是典型的“无为而治”的企业领导。1999年,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的职务,自此,他开始以董事长之职管理公司那些“不确定”的事情,而确定的事情就交给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这些确定的事情事实上就是董事会已经做出决议的事情。从这时起,王石基本上已将权力交给管理层,实现了所谓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真正聪明的治事之道。因为“为”是一种外在的强迫,是一时的成效,而“无为”则是一种能够激发天性的智慧,是永恒的成功。
道德经鉴赏哲思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包含着一种朴素的智慧。“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懂得哪些需要改变,哪些不需要改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