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天堂”新都桥

离开康定后,我们遂向新都桥进发。新都桥属康定县,在318线的南北岔路口一带,是新都桥风景的精华所在。该镇离康定县城约80公里,路途虽不遥远,但车速却是提不起来,因为途中好些地方路况很不好,而且还要翻越川藏318线的第一个高山垭口——海拔4290米的折多山。

折多山,这名称本身就很有意思,折多,在藏语中是指弯曲。这折多山倒真是名副其实的“折多”呀!从海拔3000米左右一直到4000多米,其间的上升过程中,始终循环往复地在山上绕弯盘旋,故一千多米的上升几乎呈现垂直状态。由于海拔过高,山的上部已见不到类似海螺沟那样的森林了,只有少量的灌木零星地点缀在山脊上,泥土上覆盖着的多是一些青草。由于正值当地的雨季,故草的长势还不错,远远望去,山体像是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

当我们到达山顶时,不由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藏区高山垭口的场景:白塔耸立,经幡密布。在狂风的吹拂下,五彩的经幡剧烈地抖动着,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大声响,给冷寂的山头平添了几分闹意。驴友们纷纷驻足观景拍照,很是兴奋。站在观景台上本可远眺“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但那天的空气通透度不是很好,远山显得有点儿朦朦胧胧,雄伟的气势未能尽显。听几位摄影爱好者讲,四五月份来最好,那时雪线低,雪也厚,天空特别明朗,照片拍出来效果奇好。

下了折多山,沿途所见的民居就越发具有藏族风格了。厚重的墙壁、平缓的屋顶、狭窄而涂着粗大黑色边框的窗户,以及房屋外墙和窗框边沿上所涂的各种色调,都昭示着我们已进入了真正的藏区。不知不觉中,车已驶入新都桥境内。新都桥海拔3300米左右,是一个由十几个村落构成的乡镇,素以“摄影家天堂”而著名。原先,我以为新都桥是一个有着许多自然景观的地方,到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新都桥并没有什么标志性的景观,其之所以被称为“摄影家天堂”,是因为那一段沿318线两侧的村庄田野很具有一种恬静和美的情调:山坡和村落、溪河与农田、草地与牛羊、树林与鸟儿,等等,这一系列元素构成了田园牧歌般的光影效果。

新都桥的小村落

当然,除了上述的沿途景观,新都桥一带值得深游浅玩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如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塔公寺、面积广袤的塔公草原以及被誉为“神山”的雅拉雪山等。不过,听藏族朋友讲,游玩上述这些地方,以五六月份为佳,因为那时的植被最好。

如到新都桥寻找画面,摄影者首先要有一双识景的慧眼。若以为新都桥处处都是拈手可得的美景,则肯定会令人有所失望,因为仅看表象的话,那些独立成景的元素并不是很多,景象的差异性似乎也不太大,要轻松地拍得一张别致的好照片并非易事。也就是说,在那里,不但要善于发现美景,还要善于将相关的景物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画面就会出彩许多。

还有一点也不得不说,若单从唯美的角度看,我认为新都桥应以秋景为最美,因那时辰各种林木红橙黄绿相间,色彩斑斓多姿,不似春夏,山野和田地里的植物皆为绿色,略显单调了一点。

我们到达新都桥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多了,故也无法久留,许多美景只能匆匆掠过。当车驶过一座不知名的小村庄时,一幅极美的田园景色吸引了每个人的眼球。于是,我们让司机把车开到村边停下。

为了节省时间,我早在车停稳之前就已选好了要拍摄的画面,故车刚一停,我即跳下,迅速端着相机朝远处奔去。凝神定气,迅速取景拍照,又跑回车中。

到新都桥镇已是傍晚七点多了,在镇里未找到合适的住处,便又往前开了几里路,在郊外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吃罢晚饭,闲来无事,我与许兄到屋后的草滩上去散步。这片草滩很大,间或可看到一些牧民用于圈牧的围栏,青翠的牧草里还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漫步于草滩上的感觉真好,微风轻轻吹着,熟悉的草香扑面而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从前在内蒙古放牧时的情景:坐在树荫下的田埂上,默默地看着羊群在身边啃吃青草。羊是最安静的动物,挨得再近,除了咀嚼声之外,不会发出任何惊扰你的声音。看着它们,似乎向自己内心传递着一种单纯和安静。那岁月虽已很遥远,记忆却仍是那么的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