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深沉之奏 大提琴曲(4)

一九六七年,杜普蕾宣布与当时古典音乐界另外一位超级新星,出身阿根廷犹太家庭,能演奏钢琴又能指挥的巴伦博伊姆相恋结婚。金童玉女的匹配,更是大幅提升了杜普蕾的知名度。金童玉女成婚后,就进了伦敦录音室,由巴伦博伊姆指挥英国室内乐团,和杜普蕾合作两首海顿协奏曲。

新婚的杜普蕾拉出了情绪巨量起伏、乐句激动的音乐,完全释放了她内在的浪漫本质。问题是,海顿采取的古典主义形式与语汇,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情绪,也无法提供让杜普蕾合理化其诠释的空间。一种浪漫带有强烈悲郁性格的音乐被关在不够大的框架里,结果海顿原来要的均衡节奏被破坏掉了,杜普蕾制造的情绪也无法整体延续,只能断断续续呈现,成了两伤的不幸局面。

然而,杜普蕾无法处理海顿音乐的澎湃情绪,却使得她能够将一首二十世纪的现代乐曲,抬高到经典地位,成为必听不可的大提琴乐曲。这首和杜普蕾密切相关的作品,就是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一九五九年,才十四岁的杜普蕾第一次公开演奏,选择的曲目就是埃尔加协奏曲。之后她每年都要演奏好几次这首成名作,渐渐地,她对于这首乐曲的诠释,发扬了埃尔加音乐的特殊魅力。别的大提琴家,如托特里耶、纳瓦拉也拉过埃尔加协奏曲,不过他们都注意到埃尔加在现代作曲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对古典形式的重视,因而他们都会试图保留曲中的古典平衡。但是杜普蕾不管这些,她用她招牌的激动琴音,招牌的甩动马尾的表情,持续将埃尔加作品的情绪推向极端。在她这样肆无忌惮的冲击下,我们意外地发现,原来埃尔加的作品对激情,尤其是沉郁的悲剧感,留有那么宽广的空间。

杜普蕾在一九七一年宣布退休。那年她才二十六岁。退休的理由——她罹患了无法医治的多发性硬化症,她的肌肉能力快速退化,使她不能再演奏了。这样惊人的悲剧性命运,更增添了她在埃尔加协奏曲中表现的感情说服力。这首曲子,因杜普蕾而不朽。杜普蕾也靠这首曲子,将她的生命情调,永远流传下来。

诉说故事的音乐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Op.35

Richard Strauss: Don Quixote, Op.35

理解施特劳斯的文学动机,

细察他依随小说而来的配器安排,

会让这首曲子格外耐听,

也必然大有助于我们拿起塞万提斯的小说,

好奇地在音乐陪伴下兴味阅读。

一八九八年,正值盛年的理查德·施特劳斯写出了他的第六首“交响诗”。那也是“交响诗”最受欢迎的时代。这个形式最早是在李斯特手里创造出来的,“交响诗”一方面承继了古典时代的乐器交响互动结构,另一方面却又带着浪漫主义新精神对古典主义的批判改造。

“交响诗”新鲜之处,在于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乐章惯习,强调乐曲一气呵成的整体性,并且用没有乐章间隔的完整乐曲来表达一个主题。“交响诗”必定有标题,而且标题往往援引自其他非音乐的典故,有时是神话,有时是文学作品,有时甚至是一幅或多幅图画。因而“交响诗”还内蕴了浪漫主义的另一项信念,相信在感情的传递上,各种不同感官,视听味嗅触是彼此统合联系的,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彼此互证加强。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第六首“交响诗”,标题是“堂吉诃德”,当然是取材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讲的是一个沉迷于骑士浪漫小说的乡绅,将自己想象为英勇骑士,出发冒险的荒唐故事。主角堂吉诃德活在现实与幻想不分的情况中,自以为是地依照读过的小说编造经验,在旁人眼中却是极度好笑的闹剧。

要表现《堂吉诃德》,最关键的当然就在于呈现故事主人翁自己的一本正经与从别人眼中看到的滑稽突梯,这中间的差距。理查德·施特劳斯选择了独奏的大提琴来代表堂吉诃德,让大提琴平常稳重结实的低音制造出认真严肃的效果,然后用变奏的技巧增添乐曲中的诙谐幽默成分。

《堂吉诃德》小说中,除了主角堂吉诃德之外,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他身边的随从桑丘。他忠心耿耿,憨厚耿直,在堂吉诃德身边当然永远不可能大小声,所以理查德·施特劳斯也就为他选了音色最低调的中提琴做代表。

曲子里另外一个具备角色意义的乐器是双簧管,代表的是堂吉诃德的梦中情人托波索。托波索本来只是个姿色平庸、举止粗俗的村姑,却被堂吉诃德想象成书中会有的高贵淑女,理查德·施特劳斯也就试图用双簧管时而华丽、时而突兀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双重性。不过中提琴和双簧管的分量,毕竟无法跟大提琴相提并论,这首曲子因而可以看做变形的大提琴协奏曲,中间穿插与中提琴和双簧管紧密对话的灵光片段。

整首曲子包括一段导奏、十段变奏再加一段终曲,每一个段落,都明确对应《堂吉诃德》书中一个精彩情节。音乐与叙述,展开了有趣的对应舞蹈,单独听音乐有一种乐趣,对照小说情节又能得到多重互文的其他享受。

导奏描写了堂吉诃德对骑士浪漫文学的迷恋,以及受到这些传奇影响而有了对托波索的爱情想象。变奏一呈现小说中最有名的故事,堂吉诃德在路上看到了巨大的风车,英勇地朝风车攻击,自以为在攻击巨大的邪魔。变奏二接着讲堂吉诃德把路上的羊群看成是敌人的军队,奋力出击,得到了羊群溃散的“胜利”。变奏三由动转静,记录堂吉诃德和桑丘对于骑士精神与荣耀既正经又可笑的讨论。变奏四,堂吉诃德遇到了一群朝圣者,将人家假想为盗匪,结果寡不敌众,被打个半死,才勉强被桑丘救醒。变奏五,堂吉诃德依照骑士规范,在盔甲边守夜不睡,浑噩状况下,仿佛看到了情人托波索,油生出浪漫情愫来。

变奏六,一个村姑出现,戏弄堂吉诃德,坚持自己就是他梦中情人托波索。变奏七,堂吉诃德和桑丘幻想自己可以靠着魔幻木马飞上天空,在强风中挣扎了半天,一步都没能离开地面。变奏八,堂吉诃德转而相信自己可以漂洋过海去到更新奇的冒险园地,但现实是,他和桑丘乘坐的破船沉没了,两人差点淹死水中。变奏九,两个胖教士跟在他们的驴子旁边走,堂吉诃德又把人家看成恶魔,打得教士落荒而逃。变奏十,堂吉诃德跟村子里的恶棍决斗,被狠狠修理了,依照约定,他只好回家,一年之内不得再以骑士身份出门。

最后的终曲,带点哀伤地描述年老的堂吉诃德静静地在桑丘的怀中死去。

这是一首用大提琴热情讲故事的史诗作品,理解施特劳斯的文学动机,细察他依随小说而来的配器安排,会让这首曲子格外耐听,也必然大有助于我们拿起塞万提斯的小说,好奇地在音乐陪伴下兴味阅读。

华丽的感伤

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19

Rachmaninof: Sonata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19

钢琴代替了整个乐团,

不断制造出不同音高、音色、和声效果,

浑厚地将大提琴琴声托衬出来,

让大提琴可以尽情歌唱,

却没有一时一刻显得单薄。

英国大提琴家特提斯有一次在音乐会中排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他自信地演奏完了,回到后台,得到消息:“拉赫玛尼诺夫就在观众席里!”特提斯吓得几乎魂都要飞掉了。因为他拉的大提琴奏鸣曲,只选了第二和第三两个乐章,省掉比较长的第一和第四乐章,而且他还把本来的行板第三乐章挪到前面演奏,后面才接本来的第二乐章诙谐曲。

怀着忐忑心情,特提斯赶紧到作曲家面前道歉,这样打乱人家的作品。没想到拉赫玛尼诺夫没生气也没摆脸色,反而温文愉悦地说:“我很同意你的安排,最前、最后那两个乐章写得不好,我自己也从不演奏。”

拉赫玛尼诺夫当然不演奏那两个乐章,他根本不拉大提琴啊!而且他前面讲的,也是胡说八道。听过这首奏鸣曲的人,怎么可能认为第一和第四乐章写得不好呢?

会有这番对话,并不是因为拉赫玛尼诺夫客气有礼貌,而是因为这首大提琴奏鸣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少有的非钢琴作品。这首曲子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很没有自信、很没有把握的犹豫之作。拉赫玛尼诺夫和肖邦再相像不过,两个人自身都是优秀的钢琴家,都对钢琴这个乐器有着狂热的喜好,都写过经典的练习曲,大幅提升钢琴演奏的可能性,一生绝大部分的作品都环绕着钢琴打转。当然,拉赫玛尼诺夫的配器交响写作,比肖邦强多了。不过他也同样对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没太大兴趣,更缺乏热情。没写过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只写过为数极少的室内乐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这首经典大提琴奏鸣曲,也和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一样,是在缺乏自信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拉赫玛尼诺夫本来就不是个很有安全感的人。一八九七年,他的第一号交响曲公开首演,结果一塌糊涂。其实主要是乐团演出的品质太差,不见得是乐曲本身的问题。然而拉赫玛尼诺夫就被这样打击得完全瘫痪了,甚至失去了继续作曲的能力。

靠着一位杰出的精神科医生达尔大夫的协助,拉赫玛尼诺夫借催眠疗法,才慢慢重拾起心灵力量,慢慢找回作曲的自信。他的下一部作品,就是光辉灿烂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一举征服了俄国乐迷,进而征服了全世界乐迷。一百年后,都还能成为日剧《交响情人梦》中最让人难忘的主题曲目。

喜欢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人,都应该同时听听这首大提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有些部分可能是和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同时撰写的,也排在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之后紧接发表。在复原的过程中,除了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钢琴曲上,为什么拉赫玛尼诺夫要同时写一首大提琴曲?因为他有一位好朋友布兰杜科夫是优秀的大提琴家,更重要的是——挽救了他音乐生命的大恩人,达尔大夫,是业余的大提琴爱好者。

换句话说,这首大提琴奏鸣曲最深切表达了拉赫玛尼诺夫对达尔大夫的感激,也最深切记录了他自己看待这场“重生之旅”的观点。和第二号、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样,这首曲子有极其华丽感人的旋律,还有小调音乐难得展现的宽广尺度。虽然在表面形式上,这是一首奏鸣曲,第一、第四两个大乐章也都还保留了古典的奏鸣曲形式,不过显然这个时期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思考,沉浸在协奏曲逻辑中,所以他给予了背景钢琴极其繁复的多声部任务。钢琴并不是真的在和大提琴对唱呼应,钢琴代替了整个乐团,不断制造出不同音高、音色、和声效果,浑厚地将大提琴琴声托衬出来,让大提琴可以尽情歌唱,却没有一时一刻显得单薄。

这首曲子,大概是所有大提琴奏鸣曲中,最依赖钢琴协奏的一首。大提琴单独练习时产生的音乐印象与加上钢琴之后的效果,浑然判若两曲。因而也就突出了这首曲子和肖邦大提琴奏鸣曲相似的地方——都用g小调写成,都对钢琴家构成巨大的技巧与音乐性挑战。

俄罗斯出身的大提琴家麦斯基练习这首曲子将近三十年,却到了二〇〇六年才发行录音,理由是什么?他一直在等待一位对的钢琴家出现,可以弹出他想要的合作声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