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整脊学是一门崭新的医学学科,它产生于广大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虽然目前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甚至认识不到的地方,但是随着整脊的开展和普及,相信一门完整而又成熟的整脊学学科也随之建立。

本书用《实用整脊医术》这一名称,是说明它的内容可用来教学及普及用,列举出病例的治疗方法可参照实施。实际上每到一处,都会有人跟着学。人们把整脊方法叫做“绝招”,这大概是来源于198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报道。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把临床中患者的反馈意见,收集起来,积累起来,进行了总结,从而获得了疗效,于是就显得效果很“神奇”。随着整脊的普及,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就成了一般的常识,就像张仲景治感冒、伤风一样,“热者汗之”。在中国就连农村识字少的人都知道,感冒发热,发发汗就可以减轻。说这话的人,有几个认为这是绝招,又有多少人知道张仲景呢?

对于整脊,将按以下的思路叙述其理论部分:首先介绍脊柱椎体错位的原因,脊柱椎体错位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病种;然后,从临床的病理改变描述脊柱错位后生病的过程和特点。

从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脊柱椎体错位是由许多原因引起和导致的。从这一观点出发,首先分析一下慢性病的成因和用整脊治疗慢性病的机制;然后进一步分析常见病为什么常见,以及常见病发病与脊柱椎体错位的关系;最后谈谈当今治疗疑难病的话题和思路(附图21脊椎杨研究整脊)。

第一节 整脊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整脊学的起源

整脊是正骨的一个分支,正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已经有关于痹证的记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又按症状、部位,将痹证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像漏肩风、风湿痛、老寒腿等病名,大多来自这种提法。人们经常把骨折、脱位的治疗称为大骨科,而把整脊从中分离出来,有人把它合并在软组织损伤里,其实整脊所治疗的疾病范围和特点,不仅仅是软组织损伤,它已经超出了骨伤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内分泌、神经等各科内容。

整脊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于冯天有医师所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和他后来出版的《新医正骨讲义》及举办的学习班。这些工作不仅使得整复脊柱椎体错位的手法走向全国,而且走出国门,推向世界。但是,如果追根求源的话,冯天有是学习、总结了罗有名医师的手法,才完成了他的工作。而罗有名是向谁学的,他的老师又是谁,不得而知。但是据罗有名说,她治疗颈椎、腰椎等疾病的手法是“祖传的”。

“祖传”这个在中国既普通又神圣的字眼,包含了许多人的心血,经过积累、修改、总结、传授,一代代传下来,又经过不断的实践、改进、探索,发展到今天。所以我们说,“祖传”包含了众多人的辛勤劳动,同时“祖传”又包含了人民大众对它的信任、尊敬和依靠。唯一遗憾的是“祖传”都是口传心授,师父带徒弟,很少留下文字的记载。直到冯天有医师才把“祖传”的历史结束,将整脊手法清清楚楚地记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冯天有医师的书用了“编著”这个词,我们认为是因为有“祖传”这个因素在里面。整脊手法一旦普及开,它就再也不是仅仅治疗软组织损伤了,而是远远超出了骨伤科范围。1991年第一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把用整脊治疗的疾病定名为“脊柱相关疾病”。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摸索、研究、总结了几十种可用整脊手法治疗的疾病,所以认为应该叫整脊学。在我们的整脊学中,全面吸取了冯天有医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中所总结的罗有明医师的“祖传”手法。我们认为:手法已经十分成熟。其一,从第1颈椎(寰椎)开始,颈椎、胸椎、腰椎等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其二,这套手法科学、轻巧、准确、合理,我们只是在整复颈4到胸1段的错位时,才稍加改动。由于这段脊柱椎管内对应的是脊髓的“颈膨大部”,整复错位时会有一定危险,故采用了转动中复位,而没有采用冯天有医师的“极限复位法”。其三,这套手法简单、直观、好懂、易学,方便推广和普及工作。

在冯天有所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已经提到很多整脊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耳、鼻、喉、内科等范围,但是他在临床是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进行治疗。不管什么原因,即使书中只讨论了软组织损伤,他的工作对未来整脊学的发展,甚至对未来“健康医学”的发展都是有贡献的。他是在手法治疗这个领域用文字结束“祖传”的第一人。如果我们给整脊学写历史的话,其实很简单,可以是:祖传手法——罗有明——冯天有的《中西医治疗软组织损伤》——整脊学。

二、整脊学的发展

整脊学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整脊学发展的初期,在大约10年的时间内,临床陆续发现了偏头痛、晕车、心动过缓等十几种病症与脊柱错位有关,并找到了治疗的方法——整脊方法。这个时期的发展完全是不自觉的、偶然的、被动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群众创造的。此为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为了进一步扩展整脊学的治疗范围,开始自觉地寻找某些病症的整脊治疗方法,而且从颈椎扩展到了整个脊柱,直到1990年掌握了近百种病症的整脊治疗,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整脊治疗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正如有位患者所赠的十六个字:“诊断准确,治疗简捷,疗效显著,没有痛苦。”此为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有整脊的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又有《人民日报》《健与美杂志》的报道,可以说整脊疗法初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此为总结整理阶段,即第三阶段。

总之,整脊学是一门古老而创新的学科,它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脊柱疾病患者和临床各科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