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著长篇小说。

文康,生卒年月不详,大约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别号燕北闲人,清朝小说家,满族镶红旗人,他是大学士勒保的孙子,曾任过理藩院郎中、徽州知府,后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他出身显贵,早年家世盛极一时,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以至于家中物品变卖殆尽。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文康以警教式的理想化的笔触,撰写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长篇小说。作者饱含真情地塑造了一位自己心目中的完人——安学海的形象:他老练干达,忠厚待人,且清廉自束,性格中有着可爱之处;一言一行均以忠孝节义为准绳,俨然一副封建礼教卫道士楷模。书中还成功地塑造了侠女十三妹何玉凤这个人物。十三妹救困扶危,疾恶如仇,轻财重义,智勇双全,是我国古代小说中侠女形象的典型,倘若和其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相比较,也毫不逊色。遗憾的是,这种任一己之力的济世英雄,本身就不免有空想色彩,所以小说后半部分又把她写成在安学海的熏陶濡染之下,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贵妇人,这体现了作者的局限性。作者生活在清嘉庆、同治年间,当时清廷日趋腐败,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激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作者目击朝政委顿,世风日下,再加上自家的衰落,不免对现实生活滋生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可是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既看不到摆脱社会危机的道路,又看不到个人的出路,只能在幻想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企图通过过了时的传统封建礼教,来匡扶乱世,安济苍生。作者的思想倾向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的,但反应的现实困境是真实的。作品揭露了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展示了晚清时代科举、礼仪及市井生活的真实情状,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除了内容切近现实以外,这部小说能吸引广大读者的还有文体形式和语言上的成就。它以民间说书人的口吻叙事,绘声绘色,娓娓动听,且故事性强,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深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但像《儿女英雄传》那样既可供案头阅读,也可作说书人的唱本,实属少见。书中的语言为地道的北京话,且为了展现满族生活的需要,又融入不少满族的日常用语,不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习俗和风貌,而且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

《儿女英雄传》现存最早刻本为清光绪四年(1878年)北京聚珍堂活字本,此后翻刻甚多。也有续书出现,如《续儿女英雄传》32回,光绪二十四年北京宏文书局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