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论真理

彼拉多曾戏谑:“何谓真理?”然而未等到回答便离开了。

世间当然有为朝诺夕改而欢欣的人,视坚守信仰为桎梏,在思想与行为中要求自由的意志。此派哲人已不复存在,然而此种辩术却流传至今,虽不像古人那般血性,却仍与之一脉相承。

人类对谎言的偏爱,不仅是因为寻觅真理的艰辛,也不仅是觅得真理后对人心的影响,还因人类天生对谎言本身的腐朽之爱。希腊晚期诸学派中一位哲人曾研究此事,并十分困惑:谎言究竟有何种特质,令人们如此热爱?人们既不像诗人那样,为了追求愉悦;也不像生意人那样,为了追求利益;他们仅仅爱着谎言本身。但连我也无从分辨,因为真理虽毫无遮蔽、大白于日光之下,却远比不上烛光——在烛光下,假面舞会、哑剧表演、胜利庆典才更显得优雅尊贵。它也许与珍珠等价,在日光下光彩夺目;但它绝比不上钻石或红玉,在五彩灯火中璀璨无比。掺些谎言总会让人更愉快。若从人的头脑中去掉那些虚荣的想法、浮夸的憧憬、错误的估价和扭曲的想象,以及如此种种,那么有些人就只会剩下个可怜巴巴的贫瘠大脑,满是忧愁、厌恶和自弃了。这一点恐怕没人会怀疑吧?

一位先贤曾无比严厉地将诗斥为“魔鬼之琼浆”,因其充满了想象。然而与谎言相比,诗只会相形见绌。不是一闪而过的谎言,而是上文提及的那种沉入脑海并安居于此的谎言,才会造成真正的伤害。但无论这些谎言是如何根植于人类贫瘠的判断力和偏爱中,真理将自行评判,并教导人类:对真理的探寻,也就是追求热爱它;真理的智慧,也就是真理的确实存在;对真理的信仰,也就是享受真理——这些才是人性的至善至美。上帝创世之初,最初的造物为感觉之光,最终的造物为理性之光。自那时起,直到安息之日,他都在以圣灵之光昭示着人类。起初,他将光明倾注于物质,也就是混沌的表面;随后,他将光明倾注于人类的面庞;直至今日,他仍将光明倾注于被选之民,启迪着他们。有位诗人虽然哲学性不如本派哲人,却令本派增辉,因他这段话说得极好:驻足海边,看千帆倾覆,是为一乐;驻足城头,看千军万马,又为一乐;然唯驻足真理之巅(无从征服之峰,永远清朗宁静),看谬误横生、迷茫浪荡、迷雾重重、风暴动荡,才是真正乐事。然而,这种景象断不会引发自命不凡、自视甚高之感,只会引发恻隐之心。毋庸置疑,若人心能向仁而动,向天意而歇,盘旋于真理之柱,此即为人间天堂。

从教义的真理与哲学的真理说到世俗生意的真诚,不论那些生意人是否遵循,他们都要承认,唯有光明磊落的交易才是人性之荣耀,一旦混入虚行伪言,便如同往金银币中掺入铜铁,或许能令这合金更坚硬耐用,却也使其贬值。这种扭曲的行为,恰如毒蛇行径,因为没有蛇足,只能卑贱地腹部贴地前行。最令人无地自容的恶行便是弄虚作假,背信弃义。因此,蒙田所言甚是,当他思考为何谎言如此卑贱、如此令人生厌时,他说,如若仔细思量,说一个人撒谎,就像是说他无惧上帝,面对同类却胆小如鼠。因为谎言直面上帝,却逃避人类。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虚行假言的邪恶及其对信仰的背叛。谎言将会是最后的警钟,敲响上帝对人类的审判,正如预言所云:基督再度降临之时,世间将无忠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