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捕风捉影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心理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猜疑心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1.错误的思维定势
喜欢猜疑的人,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循环思考。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如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死死束缚住。
2.相互间缺乏信任
一个人对别人越缺乏信任,产生猜疑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不良的心理品质
猜疑心理重的人通常也是狭隘自私、自尊心过强、嫉妒心强烈的人。
4.受流言蜚语的影响
听信谣言,也会产生猜疑心理。
敏感生疑心,疑心生暗鬼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
疑心重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的人,在猜疑心的作用下,被猜疑的人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被罩上可疑的色彩,即所谓“疑心生暗鬼”。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名叫《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邻居的儿子,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邻居儿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他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丢斧子的人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做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就是猜疑的结果。
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猜疑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之上的,这种猜测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去推测、怀疑别人的言行。猜疑的人往往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喜欢分析深藏的动机和目的,看到别的人悄悄议论就疑心在说自己的坏话,见别人学习过于用功就疑心他有不良企图。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是极大的危害。
为此,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不能自拔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蛀虫
这是《圣经》上的故事。
有一次摩拉在一条小道上走着,那是一条偏僻的小道。太阳下山了,黑夜降临了。他忽然感到害怕,因为来了一群人。他想:“这些人一定是暴徒、盗贼,周围没人,就我自己。怎么办?”于是他翻过附近的一道墙,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墓地。那儿有一个新掘的坟,他就爬了进去,让自己稍稍冷静下来。
他闭上眼睛,等着那批人过去,然后可以回家。但那批人也看见有人越过墙头,他们不禁疑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躲在那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于是他们全都越过了墙头。
现在摩拉肯定了:“我是对的,我的推测是对的,他们是危险人物,现在毫无办法,只好装死。”于是他就装死。但那群人围在坟墓四周,看着里面。他们说:“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呆在这里?”
摩拉睁开双眼,看看他们,然后他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他笑了,说:“看,这是个问题,一个非常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你们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还想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呢,我在这里是因为你们,你们在这里又是因为我。”
你害怕别人,别人害怕你,彼此相互猜疑,你的整个生活将乱成一团。改正这种胡乱猜疑毛病。生活中,如果你无牵无挂,别人也会分享你的快乐。
不管怎样,猜疑理都是人际关系的蛀虫,它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或同事间的关系,无端地挑起同学、同事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也很影响自己的情绪。
生活在猜疑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她本来身体就弱,加之常常在猜疑中度日,使自己情绪沮丧,常暗自垂泪,结果是身心俱毁,早年夭折。
斩断猜疑的祸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态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1)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拓宽胸怀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排除不良心理。
(2)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3)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4)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5)理智分析。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
好猜忌之人,不愿意相信别人,他们体会不到信任的力量,只能承受猜疑的痛苦。信任是一种爱,信任是一种鞭策,信任是一种鼓励,信任是一种力量。当你把信任给了别人,他会感到身上的担子的沉重,他会感到一种温暖,他会形成自我约束。
一个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兄弟长大后,都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天一美元丢失后,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哥哥将一美元放进收银机,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不见了。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一块钱。”语气中隐约地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兄弟俩手足之情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打冷战,后来他们决定不再一起生活。于是他们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开生活。
二十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
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
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二十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您这个镇上,我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我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并语带哽咽地请求他:“你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二十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二十年猜疑的萌生,竟是源于区区一美元的消失。
信任比猜疑更有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国的一所公立小学里,学生比较顽皮,经常要把图书馆的门踢破,校方即使换上了铁门也无济于事,为此校方很头疼。后来,学校来了个新校长,他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下令将破铁门改成了崭新的玻璃门,别人都认为这个校长脑子糊涂了,奇怪的是,玻璃门再也没有被踢破,甚至学生们进出图书馆时,都小心翼翼的,仔细地呵护着这道门。
有人去问该位校长,校长笑笑说:“装铁门,就意味着看你还能不能踢破,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而装玻璃门就意味着我相信你们会爱护这道门的,将你的信任放在了孩子的面前。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还会不会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心理调节术:消除猜疑5策略
怎样克服猜疑心理?
1.培养理性,防止感情用事
猜疑者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下,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天衣无缝。“疑人偷斧”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遇事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是消除猜疑的重要途径。
2.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会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当你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
3.加强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和猜疑的坟墓。和他人之间应该加强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有效地消除猜疑。
4.完善个性品质
加强个性品质的改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拓宽胸怀,提高精神境界,冲破封闭思维的桎梏,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效消除猜疑。
5.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