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苏格拉底

◎表面行为后面隐藏着什么?

当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而忽略背后的原因,就难以看到整个画面。如果不理解行为后面的原因,就很可能对行为做出错误解读,尤其当我们尚未搞清问题所在就被焦虑逼迫着试图解决问题时。仅仅关注孩子的行为,就好像对于海上漂浮的冰山,眼中仅看到一角,却认定那是冰山的全部。

人们总是急于给出结论、形成观点。我们通过观察孩子行为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但这并非全部,要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大部分父母都缺乏这样的训练: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深入探究背后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看看下面的冰山图,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可见的行为,水面以下是想法、感受和需求,它们是导致行为的真正原因。请注意,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顶部,但引发行为的原因则深藏在水下。

当父母不仅能看到孩子行为,也能深入体察造成行为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层面的原因,父母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并能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

行为是症状,不是病因,就好比喉咙肿痛是症状,喉咙被感染是原因。如果不治好感染,肿痛就无法治愈。孩子在商场大哭大闹,如果只是简单呵斥他停止哭闹,对于解决导致他哭闹的原因无济于事。他或许感到不安全、疲倦或者饥饿,也可能他没看见你误认为你抛弃他了,这些都可能是孩子真正担心的事情。孩子非常在乎你对他们行为的反应。如果你真的想让他们停止哭闹,就需要花一些时间搞清楚他真实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只对行为做出反应是治标,找到行为的原因才能治本。做到这一点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行为只是症状。

想法和感受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产生相应的想法和感受。这并非有意识的选择,而是基于过往经历的自动反应。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和观察,才能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才有可能改变它们,让我们的行为更理性,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

想法与感受紧密相关。想法会直接影响感受。当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是好的,就会因此感到快乐,反之就会感到不快乐。然后,想法和感受就会发出指令。由于每个人对事情的解读不同,我们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下面是一个例子:


一辆汽车发生自燃并发出很大的爆炸声。参加过越战的拉尔夫听到后想起了越战时期的枪声,因而感到特别紧张。

琳达听到了同样的声音,因为以前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感受完全不同。她说:“我想起了小时候放鞭炮的声音,那个爆炸声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当事情发生时,拉尔夫和琳达都做出了情绪反应,这都是他们的内在想法。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历对某个事件做出解读。

需求

需求不同于要求、希望或者愿望,它是人类生存必须的东西,如人类需要呼吸空气和摄入水、食物来维持生命,还需要基本的住所,并在生病时获得治疗。爱和尊重也是人类的需求。


6岁的劳拉正在公园里玩,突然一条陌生的狗冲她跑过来。刚看到这条狗时,劳拉以为它是来咬自己的,出于恐惧她开始大声尖叫。


为了更好地理解导致行为的原因,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爱和恐惧这两种基本的情绪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情绪如何发生作用

直到今天,许多人对情绪的认识仍局限在愤怒、伤心和快乐。他们没有足够的词汇去识别自己的情绪,能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汇则更是贫乏,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感受仍然谜雾重重。但是,情绪的世界并不难以理解,不应该如此神秘。

迄今为止在人际关系领域的最大突破,是我们懂得应该重视每个人的感受,帮助彼此感觉更好而非更坏。我们对他人、对孩子以及对自己抱有何种感受,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爱和恐惧是两种基本感受,其他所有情绪都根源于它们。幸福、悲伤、嫉妒、愤怒、挫败和快乐都是衍生情绪。

爱的本质存在于我们人生中为之奋斗的所有事情:幸福、快乐、开心、成就感、舒适以及内心的平和。当沐浴在爱中,我们就会感到安宁、有活力、健康、平和、快乐、充满成就感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如果没有爱,所有相反的情绪就会汹涌袭来。爱需要通过行动体现,沉默的爱是不充分的。爱需要以让他人能够感受到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这种表示,爱会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是和谐家庭的基石。

恐惧

恐惧本质上是每个人在生活中竭力避免的事情。恐惧会造成不安、沮丧和烦恼。在恐惧心理下,人的身体会进入一种“战斗或逃避”的压力反应。长期处于恐惧的心理状态会大大降低心理和身体的幸福感,导致焦虑和低自尊。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感受到的恐惧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家庭失和的程度。恐惧是家庭不幸的根源,它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例如退缩、压抑、愤怒、攻击性、怨恨和对他人的贬损。

每个人都在爱与恐惧、和谐与不和谐、平衡与失衡之间摇摆。在成长的某些特定阶段,孩子会自动陷入到一种不和谐状态,困难会让所有人失衡,这是自然规律。

愤怒

愤怒是一种衍生情绪,恐惧是基本情绪,每个愤怒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一旦理解愤怒是衍生情绪,就会有助于减轻我们在遇到愤怒行为时的紧张程度。我们需要学会直接面对愤怒背后的恐惧。假设你正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突然有人在你面前毫无征兆地变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愤怒?不!第一反应一定是恐惧:害怕失去生命,害怕发生车祸,害怕伤害他人。你的肾上腺和能量水平冲到峰值。

你在接下来的瞬间意识到,自己没有失去生命,也没有发生车祸,恐惧变为愤怒。在急剧上升的肾上腺刺激下,你可能会大喊、咒骂或做出不文明手势。

恐惧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刺激因素,可以瞬间让人失衡。通过应对恐惧而非愤怒,我们可以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愤怒也会随之消失。

愤怒的源头常常是恐惧。

保持内心平衡

冰山在海上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漂浮。无论怎样的狂风暴雨和强大洋流影响它的运动,它在失去平衡后总能自然回归到平衡状态。人也是如此。

控制这种自然平衡的机制是快乐/痛苦,所有人都在寻求更多的快乐和更少痛苦。在爱意充盈的环境中,人们感受到最多的安宁、安全、被照顾和信任,这是快乐的。而在充斥恐惧之地,人们则感受到不安、危险、缺乏关爱、缺乏信任感,这是痛苦的。在经历恐惧之后,人们都会寻求回归内心的平衡状态。人的神经系统与快乐/痛苦紧密相连,它帮助我们返回到带给我们平和、安宁的内心平衡状态。

我们可以从心理失衡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心理疾病患者。他们无法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点,人生摇摇欲坠。事实是,即使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行为失常,但有一点确定无疑,这必定根植于某个原因。一个人孩童时代受到的虐待将严重影响一生的行为。患者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摆脱痛苦经历,而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关于成长的这个事实,对养育孩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要说明今天的失衡行为是由以前哪个原因造成的,的确非常困难。因为不能发现导致失衡的原因,许多人最终放弃。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任何失衡行为必有其原因。

每个杀人犯、恐怖分子、强奸犯、小偷和骗子都是从家庭走上邪恶之路。同样,每个富有同情心、富有创造力、达到自我实现、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也是从家庭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经常遭到虐待、忽视和恐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许永远无法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永远活在失衡的心理阴影中。如果孩子的成长坏境能持续满足其内在需求并获得健康、正向评价,那么他就极有可能成为广受欢迎的人。

◎体察自己的感受

沟通是门艺术,它要求我们理解爱和恐惧如何相互作用。善于沟通者懂得在沟通前预先了解对方的情绪。仅凭观察或倾听一个人说话,我们可以看看自己能否判断对方是开心还是伤感、愤怒还是平和。

感情是心灵的语言。

情绪瞬息万变。孩子这一刻在气头上,并不代表五分钟后他仍然在生气。一个孩子现在或许会因为失去一个宠物而伤心,但很快他就会为去儿童游乐园的主意欢呼雀跃,之后又会回到失去宠物的伤心情绪之中。而且,人们还可能会对同一情况拥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感受。例如,我们会为一次假期兴奋不已,但同时又会因为假期即将结束而黯然神伤。人的情绪就这样不停地潮起潮落。

情绪本身无所谓对错。感受是个性化的,它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我们要面对自己的感受及其原因,这远远好过将感受隐藏起来。

◎人生如磁石,我们展现什么就吸引什么

对于孩子,父母的情感能量就像是一块磁石。如果我们早上醒来心情不佳、无精打采,这种状态也会传染给孩子。孩子通过模仿父母进行学习。如果我们平静地表现出积极和充满爱意的能量,孩子也会更加积极和充满爱心。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创造了孩子的安全感所需要的情绪氛围。


妈妈早上醒来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她早早准备好早餐,等着6岁的儿子安德鲁和4岁的儿子汤米起床。安德鲁仍然感到疲倦,好像有点感冒症状。妈妈给他另外吃了一些维他命和防感冒药,然后告诉他晚上要早点睡觉。在吃早饭时,她让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安排。安德鲁开始感觉好多了。妈妈用积极、平衡的方式让大家迎接新的一天。


当我们身心失调时,更有可能失去内心平衡与稳定,更可能反应过激。这种恐惧情绪像磁石一样,也会吸引别人的恐惧。当烦躁升级,我们就会因失衡而感到不安。


第二天早上与前一天完全相反。妈妈起床晚了,她忽然想起来,早上10:20要去机场接母亲。她紧张地计算从家到机场的距离以及需要多长时间,她清楚自己必须要快一点。早餐在忙乱中完成。她没有时间向儿子们表达关爱。因为大家没有讨论当天的计划,孩子们对她的努力也不配合,这些更加重了她的烦躁。每个人心中的抱怨都在增加。他们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分离的个体,心中都充满了恐惧。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妈妈的失衡。


◎体验更多爱和更少恐惧

爱是开放和接纳的,恐惧是封闭和保守的,父母们应当理解它们对养育孩子的深刻影响。爱和恐惧与神经系统紧密相连,人们会对环境中的各种信号做出反应,但大多数情况下反应都是无意识和自发层面的,如心跳和呼吸,做这些事情根本无需思考。


〇爱

爱充满正能量,是安宁的使者;爱是开放和扩展的,可以抚慰心灵;爱能发光,爱让我们有勇气敞开心扉。

爱可以分享,它治愈受伤的心灵,并长久呵护;爱是理解、尊重、接纳、宽恕和释放;爱能弥补伤害,爱能塑造自尊和自信;心中有爱,我们就和谐自怡;爱是内心的安宁。


〇恐惧

恐惧是封闭和收缩的能量,它让人逃避和躲藏;恐惧意味着控制、隐藏、怒气和攻击;恐惧具有伤害性,它带来痛苦和泪水,令人自我贬低;恐惧让我们失去内心平衡。

恐惧是人生的一部分;恐惧让我们警惕,促使我们成长;当事情出现差错,恐惧让我们保持警醒状态;它是一种信号,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恐惧呼唤行动,成长孕育其中;恐惧让我们远离危险,如果用这种眼光对待恐惧,就可以撕下 “坏”或者“不健康”的标签,它仅仅是一种信号,让我们知道自己失去了平衡。它在告诉我们,有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轻轻挠挠手臂,感受一下神经系统如何对这种碰触做出反应。再猛拍自己的胳膊,我们会感受到疼痛,如果劲儿足够大,皮肤上还会出现红色印记。我们的神经系统如何对这种感觉做出反应呢?

神经系统会对这两种感觉做出不同的反应。你会喜欢哪种?答案不言自明。

每个人都希望体验更多的爱和更少的恐惧。人同时需要给予和收获爱。父母必须理解这一点,去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望。

爱是人类最容易忽略的需求。感受不到爱的人,会不高兴、烦躁和缺乏安全感。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平衡点,在这里我们感到宁静和安全。一旦偏离,恐惧和不安就会降临。

◎培养同情心

人的感受与生俱来,我们有权产生自己所有的感受。当然,心中有某种感受并不代表必须照此行事。例如,我们在暴怒时可能会想杀掉某个人,但我们并没有权利真去这么做。黄金法则“以待己之道待人”与普世之道“以律人之准律己”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对错标准。

以待己之道待人——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以律人之准律己——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做到。

这两条法则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做事情以及应当做什么事情。如果对此仍有异议,那么就想一想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或者想一想,如果人人都违反准则,世界将会怎样?这两条准则放之四海皆准,全世界的父母都可以据此教导孩子基本的做人准则。他们会问:“你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吗?”或者“如果别人这样做,你会怎么想?”假如人人都撒谎、欺骗或者偷盗,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会有什么后果?父母可以通过这两条准则让孩子懂得应当对他人抱有同情之心。

“孩子会非常残忍。”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或对此深有体会。孩子天生不懂何为同情,与之相反,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教他们如何同情他人。除非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或者有正面榜样,否则孩子做不到考虑别人的想法而不顾自己的需求。如果人人都像孩童一样,做事都出于个人的利益,毫不关心他人福祉,文明将难以为继。对于孩子来说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非常自然,但成年后还是这种思维,就是一种病态。

同情心或叫同理心是一种透过他人之眼看世界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体会过某种情绪,就难以对他人的这种情绪感同身受。例如,如果唐尼从未悲伤过,他就无法体会别人的悲伤。只有当一个人可以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感受,他才有可能对别人产生同情心。父母可以用黄金法则和普世之道这两条最基本的准则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也可以通过认真倾听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这样做实际是在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帮助无家可归者或孤寡老人,让他们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感受。这些都将丰富他们的人格。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培养同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认真倾听孩子,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孩子表达出真实感受,父母应该予以接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会鼓励敞开沟通,并支持他们倾诉自己的伤心经历。


特洛伊对刚刚出生的妹妹梅根充满怒气,他对此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父母如果不顾他的感受,只是简单要求“你不能这样想”,这不仅不会改变他的想法,而且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在这里,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区分清楚:特洛伊有权不喜欢妹妹,但特洛伊无权伤害妹妹。

特洛伊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他有了一个妹妹,她需要父母花大量时间照顾。他再也不能独享父母的关爱,必须学会和别人分享父母。当然,开始时这种感觉并不好。就像其他家里的老大一样,他对新的弟弟妹妹的想法终将改变。如果父母做法得当,他仍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可以通过给他足够的时间和关注,让他了解到,自己对父母仍然非常重要。

特洛伊的父母可以帮助他享受和妹妹一同玩耍的时间,并且理解哥哥的责任非常特殊。在特洛伊逐渐习惯和妹妹相处时,父母也可以安排一定时间和他单独相处。如果父母不能让他感到自己仍然非常重要,那么他一生都可能对妹妹怀有怨恨。另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告诉他如果对妹妹有复杂情绪也没有问题。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相互冲突的情感自己就会烟消云散。在孩子们年纪都小时,父母应该明智地和每个孩子都安排独处时间。


孩子们需要理解接纳与同意之间的差别。当一个孩子说“我恨你”时,我们并不需要表示同意,简单表示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足够了,“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我的气”。当父母营造出一种安全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真实感受,就有机会更深一步探求孩子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有时或许需要冷静一下,过一段时间再着手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允许孩子表达感受,并识别他们的需求。


9岁的克里斯托夫对3岁的妹妹凯蒂暴跳如雷,因为妹妹玩了他的飞机模型,并且把一个翅膀搞坏了。他警告妹妹永远不要进入他的卧室。凯蒂不久前在克里斯托夫的一幅画上乱涂一气,把那幅画也搞坏了。克里斯多夫大喊大叫,抗议凯蒂的行为,并且恶狠狠地说妹妹是个浑蛋。

克里斯托夫的爸爸带他去附近的公园散步,他们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直到他平静下来。然后,爸爸帮助克里斯托夫明白,他应当考虑到凯蒂的年龄,并且告诉他,如果把东西放在妹妹容易够着的地方,妹妹就止不住想去玩。玩完自己的玩具后,他应当收起来。

克里斯托夫和爸爸也讨论了哪些玩具可以让凯蒂玩、哪些不让,并且认为最好告诉凯蒂她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爸爸还提醒克里斯托夫,他自己不愿被叫作浑蛋,所以他也不应该这样称呼凯蒂。

然后,爸爸建议克里斯托夫可以教妹妹画画,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很棒的小艺术家,妹妹一定能从他这里学到很多。

“克里斯托夫,哥哥可以帮妹妹做很多事情呢。”爸爸说。

“是的,我也觉得是这样。”克里斯多夫回答道。

“你知道,她现在只是太小了,”爸爸解释道,“她并不是真想把你的东西搞坏,我们得教她怎样尊重那些不属于她的东西。你能帮助爸爸妈妈做到这些吗?”

“嗯,可以的,但她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克里斯托夫还在不停发牢骚。

“我们早一些开始教她,而不是冲她大吼大叫不能做什么,她很快就能学会的。”

“好的,”克里斯托夫表示同意,“回家后我就找一些笔和纸来开始教她。”

“谢谢你,克里斯托夫。”爸爸说,“爸爸很感谢你的帮助。”


在这个例子中,克里斯托夫和爸爸都在安全的心理状态下向彼此倾诉自己的感受。我们希望孩子说出事实,但在现实中,当孩子真的说出事实时,许多父母却会气得摔门而去。或许你有时“不愿意”听到事实,但你不得不承认,了解事实对于保持稳定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在任何时候,对沟通敞开心扉总是更好的选择。

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教他们说出事实同样重要。尽管感受来去很快,但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孩子这一刻可能会说“你很坏!”,但几分钟后就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孩子只思考眼前的事情,还不会拐弯抹角。孩子必须学会合理表达想法,而不是口出恶言,否则无法奢望与别人和谐相处。例如,孩子可以使用以“我”开头的陈述句,比如“我不喜欢这样”,但不能辱骂别人。孩子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项重要的社交技能。

孩子以具象或者表象方式感受周围环境,他们不会使用抽象或概念化的思维。对他们来说,生活中充满了二元对立。他们知道“是”和“否”,但不理解“或许”。只有经历了更多人生历练和更复杂的思考之后,他们才有能力进行抽象思维,也才有可能培养出同理心。尽管孩子在年幼时就能学会正确地说话和做事,但只有到青春期,才能真正理解类似同理心这样的抽象概念。

正确地理解情绪的本质,了解情绪如何影响行为,可以帮助我们与孩子以及其他人建立更紧密、更有效的沟通。

一旦能解读孩子话语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我们就能从与他们的日常沟通中洞察其心中的矛盾和担忧,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这种能力可以帮助父母引导出孩子最深层次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这样做的收获往往是巨大的。

理解爱和恐惧这两种基本感受对于认清行为发生的原因极有意义,但对于人类行为的原因还有更多方面有待学习。例如,决定人类行为的五个基本需求。

◎我们的需求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确认了人类具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这项贡献为养育孩子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准确反应。

下面这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图解释了人类行为的原因。

第一层:生理需求

人类生存有赖于食物、水、空气和睡眠,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它们得到了满足,我们才能思考其他事情。如果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给我们带来极端的恐惧。这是我们最原始、最基本的恐惧。

在更高的功能层面,我们每天不断调整环境以身处合适的温度。我们为了健康摄入维他命和矿物质,坚持定期健身。我们每一刻都努力确保自己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第二层:安全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感到安全、稳定。缺乏安全让我们的情绪陷入极度的不安。我们还希望生活得有条理、有秩序,个人边界得到尊重。我们还需要生活在安全的社区,有工作保障,存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有各种保险(健康、车辆、火灾和人寿)以规避风险。

每天,当我们离家时都会锁上家门或车门,将刀具刀尖冲下放进漏水架,如果打碎了杯子就用吸尘器把所有碎渣清理干净,洗澡之前先试试水温。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第三层:情感/归属需求

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需要接受和给予爱。我们希望得到别人温柔的触摸和足够的关注,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感到归属和爱。“亲密”这个词意味着“看进我的内心”。有好朋友可以分享自己最深层的想法和经历是人生的幸事。我们对爱充满渴望,希望生命中有人可以享受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每个人都在无声地向周围表达:“请让我感到自己很重要。”

我们都有归属于某个团体或社区的需要,这样可以帮助定义“我是谁”。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走入结婚的殿堂,追寻某种职业和加入某个精神或政治团体。

第四层:尊重的需求

这是人类在掌握新事物方面对于成就感、创造力和感受到成功的需求。我们希望别人认可和尊重自己的成就。发现他人优点就是认可他人成就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拥有自尊,我们就会在内心深处喜爱和尊重自己,而不会在意别人评价。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对我们的人生价值非凡,“我是一个重要的人,所以我值得获得自己的关心,我也有责任照顾好自己”。如果我们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我们也会尊重他人对自尊的需求。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就是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让人生圆满而完美。自我实现的人勇于为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承担责任。他们心态稳定、内心平和,用自己的天赋造福别人。

只有在这个需求层面,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卓越的思想者。我们会拥有同理心,在伦理和道德方面对他人充满责任感。我们自信并且敢于为信仰行动。我们是别人眼中的勇于担当者。

自我实现的人关注现实,做事以问题为中心。他们大多是喜欢有自己人生空间的独立思考者。他们欣赏多样性,探求新鲜有趣的事物,并通过这些事物帮助他人。他们有幽默感但不嘲笑他人。他们既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他们之间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对他人抱有深深的同情之心。

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最有趣的特质:他们懂得只有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自我实现才能激发自己的最大潜力。因此,他们并非特别具有竞争性,而是寻求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团队方式共同完成工作。他们愿意分享权力,对控制他人没有欲望,与之相反,他们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他们的人生格言是:“水涨才能船高。”

马斯洛认为,当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无法追求更高层级的需求。换句话说,当缺乏足够的食物、水、睡眠和空气维持生存时,人不可能思考更高层面的需求。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恐惧会令人心力交瘁。当一个人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他的精神就可能出现问题,心理也会逐渐失衡。如果孩子在年幼时需求被强行抑制,长大后就难以把握自己人生的基本需求。他们可能会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为这些问题苦苦寻找答案,而这种做法恰恰与自身利益背道相驰。当人们持续处于失衡的状态,生活将被忧虑弥漫。

我们的目标应当是尽可能减少花费在基本需求上的时间,为高层次需求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如果需求总能得到满足,我们就能获得内在的平衡和安宁。这将极大地激励我们向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面的需求前进。

确认导致行为的原因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父母们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6岁的维克在不耐烦地等着晚餐。

感受是恐惧

需求是生理需求

10岁的布兰登因为助人为乐,在学校受到嘉奖。

感受是爱

需求是尊重

15岁的阿什丽不敢坐校车上学,因为昨天校车司机几乎造成一场车祸。

感受是恐惧

需求是安全


没有安全感的人无法给予或接纳爱,直到他们重新感到安全。我们的感受实际上在向我们呐喊:“关心我,治愈我,拯救我——我很害怕。”内心安宁、情绪稳定的人才能够为别人付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9岁的杰弗里上四年级。这一天,他带着评价卡从学校回来,其中在“品行”这一栏的结果是“差”,妈妈看了非常生气。她希望儿子在学校有良好表现,至少在品行上拿回一个“良”。她告诉杰弗里“差”的结果绝对不可接受!“在学校表现好非常重要。”她对儿子说。她强调儿子在学校必须好好表现,还威胁如果下一次品行得分没有提高的话,就取消他看电视的权利。杰弗里不情愿地点头同意。

妈妈还是有些担心,她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杰弗里下一次获得更好评价,但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怎么做。她想:“我又不能坐在教室里整天盯着他。他必须听老师的。”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杰弗里妈妈的反应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她实际上在解决行为本身,而非导致行为的原因。她没有使用例如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她在不了解杰弗里行为原因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要求杰弗里在学校好好表现他就真的能做到,而并未解决儿子深层次的感受、想法和需求。不良行为显而易见,但想法、感受和需求却难以被观察,问题远未解决。如果想了解儿子品行“差”的真正原因,就需要识别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行为。

首先,妈妈必须假设老师正确评价了儿子的行为。因为杰弗里自己也对品行评价感到不满意,看到妈妈的失望更令他不安。杰弗里和妈妈都感到失望、尴尬、无力、不适和困惑,而所有这些感受都源自恐惧。

妈妈只要再多做一点点调查,就能搞清楚杰弗里品行得分的原委。她必须找出杰弗里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妈妈应当首先掌握事实情况。她需要为儿子营造一个安全、不带任何威胁性的氛围,让他能够放松地告诉妈妈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以及他的想法。

如果妈妈的做法只是简单发问:“杰弗里,你的品行评价为什么只得了‘差’? ”她就已经破坏了能让孩子诚实作答的安全氛围,在管教情境下,质问总会使孩子进入防守状态,就像考试难度远远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作答,因而紧张不安,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孩子。设想一下这个情境:老板质问你为什么没能按时交报告,或者为什么没有预见到某个问题。扪心自问,你的第一反应和孩子会有不同吗?


妈妈说:“杰弗里,妈妈不明白为什么你‘品行’的评价是‘差’,你以前做得都很好啊。我想知道是否能帮到你?”

杰弗里回答:“老师说我拿了詹妮弗的午餐钱。其实是埃里克拿的,但他告诉老师是我拿的。我跟老师说是埃里克拿的,不是我,可老师却说:‘是你拿的钱,詹妮弗也说是你拿的。'”

“我明白了,”妈妈说,“是老师不相信你。你确定是埃里克把钱拿走了?”

杰弗里肯定地说:“是的,我看见他拿的。大家都不喜欢他,他总是给别人找麻烦。就在他拿钱以后,他告诉詹妮弗是我拿的,然后詹妮弗又告诉了老师。”


现在妈妈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她明白,杰弗里因为埃里克感到不安,因为老师不相信他,他也觉得从老师那里没有得到理解和爱。杰弗里和妈妈现在都放松了,因为他们都更加理解对方。信任得到重建,恐惧转变为爱。杰弗里在家里对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现在,他需要在学校也获得安全感和爱。

孩子获得自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发展出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而明智的父母会不遗余力地做到这一点。


妈妈向杰弗里保证:“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担心你得到的这个评价了,因为这都是因为一个误解。并不是老师不喜欢你,而是因为她不了解事实。或许你可以想办法告诉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说不定她会相信你的。”

“可是我已经跟她说了,她就是不相信我。”杰弗里回答。

“好吧,”妈妈建议道,“为了让别人真正了解一件事,有时我们得试试不同的方法。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我可以给老师写一封信。”

“好的,也许这样有用。”杰弗里表示同意。


然后,妈妈和杰弗里共同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妈妈又单独附上一封短信。后来,老师告诉杰弗里,她非常高兴接到妈妈的信,会进一步调查此事。现在,老师也明白了,自己之前所相信的未必是真相。

后来,老师发现她原先认定的情况并非事实,因此向杰弗里道了歉。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只有一点除外:杰弗里对埃里克仍旧耿耿于怀。如果再多给他一些指导,杰弗里就可以直接告诉埃里克自己不喜欢他的做法,让他不要再招惹自己。尽管杰弗里的努力也许不会改变埃里克的欺凌行为,但至少可以帮助杰弗里为自己的利益挺身而出。这是人生的重要一课。

其实我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老师。这件事情发生在学年的开始,杰弗里是众多被埃里克冤枉过的孩子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明白埃里克的生活是多么痛苦,他有两个喜欢捉弄人的哥哥,他们是埃里克最重要的榜样。对他们来说,捉弄别人而又不被识破非常刺激和吸引人。

无论何时,当我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区,都会尽力返回。可是许多人永远没有找回内心的平衡,他们与平衡点渐行渐远,这就是埃里克的人生。他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在学校也是一样,他试图通过负面行为来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和引起别人关注,最终,他找到了一种方式——欺负他人。但实际上,这正是他发出的求助信号。

* * *

一旦理解了想法、感受和需求如何导致孩子的行为,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只有在满足前四层需求后,才有可能去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人可以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因为他们的人生不仅是为自己,也为其他人。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我实现。通过帮助孩子满足前四个层面的需求,父母也是帮助孩子为自我实现和发挥最大潜力的人生旅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