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尊重个体差异、容许犯错、敞开沟通、灵活制订规则的环境中,才能让人感到自身价值所在——充满爱的家庭正具备这样的环境。”

——维吉尼亚·萨提亚

莎伦的父母值得尊敬!当莎伦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他们就一同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对于如何抚养她制订好了一个统一的规划。他们希望做负责任的父母,这样莎伦长大后也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对于“你是否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个问题,你可曾遇到过会说“不”的家长?显然没有!但问题是,大部分父母回答“是”以后,就转身去忙别的事情了。

问题来了!如果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为什么世界上还充斥着那么多不负责任的人呢?看看周围发生的事情,再读读新闻,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父母耗尽心血,一心要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感的人。毫无疑问,为人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大部分父母也觉得这是最艰巨的工作之一,因为它非常复杂并且成败难料。养育孩子如此艰巨,如果结果不理想,该抱怨谁呢?

如果我们能从孩子的成长中享受更多快乐;如果孩子能够像美丽的花朵一样绽放,长成令我们骄傲的大人;如果伴随孩子成长,我们也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发现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更加成功;如果养育孩子能带给我们未曾奢望的幸福;那么,你是否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将繁杂庸碌的育儿生活转变为对你和孩子都更有意义的人生旅途?

有太多专家给父母提出各种令人困惑、相互矛盾的养育建议。举个让8岁孩子收拾房间的简单例子。妈妈会说:“乔尼,你的房间太乱了。我猜你自己也有受够的时候,到时就会收拾的。”爸爸则会厉声命令:“乔尼,现在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好!马上!”妈妈和爸爸为了帮助乔尼学会承担责任,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放任式养育

妈妈采用的是放任式养育,让孩子自然成长而不提供充分指导。这种方法是假设当孩子做好准备了就能自我成长;如果允许孩子自由探索,他们就会自然地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这一度被认为是先进的养育理念,其拥护者反对用权威惩罚孩子,提倡给孩子自己决定的自由,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中学习。

放任式养育几乎注定失败。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少有孩子能做到自我引导。孩子成长需要日常的惯例、稳定的规则、对未来的预期和与他人的边界,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自然发生。

◎专制式养育

与放任式养育截然相反的是专制式养育。在上面例子中,爸爸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也是最古老、最常见的养育方法。大部分父母都采取过这种方式。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一直牢牢管控着孩子,通过权威惩罚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规定打破规矩的后果。孩子以服从来表示对父母的尊重。

如果养育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服从命令、遵守既有规则,专制式养育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这种方法养育出的孩子,创造力不是受到打压就是发展极其受限。孩子学会服从,不和长辈顶嘴,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只具备外部驱动的人格:依赖别人的意思决定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常常可以看到,好心的放任型父母在受够孩子持续的劣行后突然大发雷霆,转而采用专制型方法。他们在眼泪和糟糕的情绪中发号施令,孩子的房间最终变得整洁。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做法最为糟糕,因为孩子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自主管理权,也没有教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卧室,从而使他们对后果缺乏预见性。多数放任型父母都不停地摇摆于放任和专制两种方式之间。他们无法为孩子建立稳定的规则,因为“指手画脚”让他们自己也感到很不自在。看看他们按捺不住的暴怒,就知道专制的做法让他们有多么不适,于是他们又回归放任的老路,直到再次爆发。

◎双向养育

除了放任式和专制式养育,还有另一种养育孩子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双向养育”。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解决问题的责任由父母和孩子共同承担。它既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也不会巨细无遗地限定孩子行为的一切细节。采用这种方法,父亲会对8岁的女儿说:“安吉丽娜,你的房间太乱了,我想知道你清理房间的计划。”

安吉丽娜应当承担清理自己房间的责任,她需要自己决定什么时间清理以及怎样完成这项任务。如果她的方法奏效,则皆大欢喜。如果她的方法没有成功,那么父亲和孩子就要共同解决问题。“安吉丽娜,你已经开始收拾房间了,但现在还是没有完成。你的方法好像不大管用。”父亲仍然希望安吉丽娜清理完房间。这是谁的房间?是她的。谁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她。爸爸应该做什么呢?通过让安吉丽娜承担更多清理房间的工作,帮助她完全掌握清理房间的能力。爸爸和安吉丽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最后就安吉丽娜应该如何清理房间达成共识。当安吉丽娜最后完成任务,爸爸对她报以微笑,夸奖她为保持房间整洁做出了种种努力。他不断采用这种方法,直到最后再也不用催促女儿清理房间。要实现让孩子完全自主地完成任务,可能要到青春期甚至更晚。

管教

通过示范如何承担责任进行教导

惩罚

通过施加心理和身体伤痛进行控制

在上面例子中,父亲使用了“管教”的方法。管教,在这里是指通过理解和尊重的方式教导孩子。只有当孩子愿意接受父母教导时,管教才能奏效。在这种情况下,管教还能加深父母和孩子的连结,帮助孩子在心中建立掌控人生的自信,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尊。但是,管教绝非 “惩罚”。

“惩罚”是通过施加身体和心理伤害的方式迫使孩子服从。惩罚者通常认为:“我懂的比你多,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惩罚的目的是控制孩子行为。孩子因此会忽视自己的想法而受控于外部力量,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像父母一样我就安全,如果不像父母就会有麻烦。”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惩罚会导致怨恨、报复、消极或攻击性行为。惩罚还会扼杀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惩罚会阻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之相反,用爱管教可以促使孩子发展出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既然父母将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请采用最好的养育方式!

父母必须考虑通过什么方式将自己的见解、技能和知识作为礼物馈赠给孩子。如果是通过批评和惩罚,必将招致拒绝;如果通过爱,则将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我们应该以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馈赠礼物。

我们的目标是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其中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鼓励孩子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力更生,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和其他各种任务,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多数孩子学会的东西远多于父母的给予。当父母使用了双向养育,会惊喜地发现帮孩子学会自立并非难事,同时还能够享受养育孩子的快乐。和谐替代了冲突。

◎时代已经变了

纵观人类历史,有太多人没有受过教育,终身为生存而挣扎,还有很多人一直遭受盘剥。当权者将权力据为己有,拒绝与他人分享。统治者滥用权力伤害无辜,没有人能够阻止。人们被告知应当如何行动、如何思考,被要求忽视自己的感受。为了自保,谁也不敢质疑当权者,因为那样会招致不幸。最终,人们完全服从于更高权威并弃自己内心感受于不顾。专制式养育正是脱胎于这样的历史。专制式养育是利用孩子对惩罚的恐惧迫使他们遵从预设标准,挑战和质疑则被彻底禁止。

以前,人类并不知有所谓人权、幸福、自决和投票权。《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宣称:所有人都有权追求幸福。所有人?拥有权利?感受和追求幸福?这是人类历史上多么大的一个突破啊!此前,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人生原本可以享受幸福。或许,只有严格遵守某些人设定的规则,死后才有可能享受幸福。即使是号称能保护公民的法律,也不能给予真正的公平。居然说人人有权追求幸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现在,我们都认为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幸福。我们不希望生活是一潭死水,我们渴望改变,企盼一切变得更好。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工具减轻劳动、解放身体,过更轻松的生活。我们依赖法律,保障生活质量提升而非下降。我们的食物有赖于他人种植,消费品有赖于他人生产,安全有赖于他人来保障。大多数人都未意识到这些概念都是全新的,在历史上曾经是闻所未闻的。

在信息时代,科技正加速改变生活的面貌。在过去的20世纪,各种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活,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孩子在互联网上一个轻轻点击就能与世界对接。

为了跟上21世纪的步伐,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维护自由,获得最大幸福。如果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还懵懂无知,就无法投入这股洪流。现在的孩子,需要成长为出色的思考者和终身学习者,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对此,马斯洛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了精辟总结:


“坦率讲,时代需要完全不同的人,(他应该)能够在变革中生存……(我们需要)让位给孩子,他应该不甘于静止、停滞和裹步不前,他应该对父辈的生活说再见、有信心面对未知的明天,即使面临从未经历的情况也能从容应对。”


◎确保孩子成功

今天孩子所处的坏境与我们曾经熟悉的环境已经迥然不同。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因为当他们展开翅膀,飞向的将是我们未知的领域。

为了成功,孩子必须富有适应性、创造力和快速学习能力。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他们还应当懂得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了解其他文化和价值观。

今天的孩子需要深刻了解自己,这要求更高程度的自尊。他们必须掌握各种人生技能,不是通过被动听讲而是通过独立思考。他们必须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这会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做好这些事情,他们就可以发展自己,拥有更大的择业自由,规划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现在的孩子必须学会去感受并恰当地管理情绪,需要具备内在驱动力。已经有无数案例证明双向养育能够在当代成功地培养孩子,帮他们塑造更健康的人格。这个过程不仅富有积极意义,而且充满趣味,能帮助所有家庭成员获得成功。

大部分父母是在专制式或放任式养育坏境中长大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学习新的方法抚养我们的孩子。旧方法必须由新方法取代。我们必须抑制自己成为专制权威的冲动,并尝试全新的方法。


艾伦医生是一位非常繁忙的内科医师,他有两个孩子,分别13岁和11岁。他对我说:“我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很清楚不尽快完成作业会有什么后果,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他们的作业。”

我问他:“您在给病人看病时,会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吗?”他对我的问题感到非常诧异。

我继续说,“看起来您似乎还在用旧方法教育孩子。关于亲子教育最重要的发现发生在近30年,但大部分父母还没有开始应用这些新发现,因为他们认为老方法仍然有效。如果他们愿意花一点时间参加一次亲子课程,就会了解许多令人振奋的养育知识和技巧。”

他说:“我觉得我的孩子做得不错,他们适应能力很强,并且学习成绩也不错。”

“哦,这样就够了吗?不要太乐观。看起来好像老师把本该给孩子的作业留给了你,然后你要求孩子在你回家之前做完你布置的作业。你检查你布置的作业,然后让孩子交给老师,这样你就会感觉很不错!”对于能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件事,他觉得自己花了不少心思,也非常自豪,这让他自我感觉良好。

“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他们已经足够大了,应该知道自己去完成作业。你教会他们如何去安排好时间,让他们知道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你帮忙,你的任务就完成了。除非他们自己不能承担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可是11岁和13岁的孩子应当能够持续做好这件事。”

“每个人都知道,在工作场合必须按时完成任务,也有很多人为此专门参加培训。工作比培养孩子责任感更重要吗?上完亲子课程,你将乐于见到,孩子未来也会用更好的方法养育下一代,这种快乐是任何工作类培训都无法比拟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能对家庭关系的质量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第二个星期,艾伦医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我的父母课堂。他完成课程以后,不止一次讲他多么感激我帮他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成为更好的父亲。现在他是一个突破自我的父亲。他和孩子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系,教育孩子也不再是棘手的事情。

◎父母的角色:孩子的“成长教练”

历史上,当一位王子降生,皇室就会为他任命一位事务总管(类似“成长导师”或“成长教练”),全面负责王子的成长。这个事务总管是王子的代理人、指导人和保护人,他管理王子生活起居的一切事务,负责为王子未来做一名成功的国王做好准备。

在“双向养育”中,父母也充当孩子“成长教练”的角色。在孩子年幼尚不能自理时,父母照顾他们,教他们做事的最好方法,帮他们学会做出明智选择并接受因此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在年幼时就能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成长教练”的职责是帮助孩子长大后过好自己的人生,未来是“成长教练”无法预测的。因此,“成长教练”必须帮助孩子们发展出这样的特质:对新事物持开放心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调整情绪、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孩子们要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有能力自由做出选择。

因为“成长教练”要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他们也要教会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使他们最终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当“我为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负责”的信念牢牢扎根于孩子心中,他们就真正成为了自主的人。

* * *

与以往所有时代相比,我们现在拥有更丰富的养育知识,能够指导父母如何成功地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感的人。跟旧的放任式或专制式养育方式说再见,敞开心扉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就一定会给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