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准备问题:我们是否已为建立人际关系做好准备?(5)

把你的榔头换成丝绒手套

一些人可能认为榔头法则对任何事情都适用。你可能会说他们采取的是“铁榔头式”的人生态度,我发现这种心态常常存在于成功人士中。当他们集中精力于某件事情时,会开足马力,全力拼搏。这种方法对工作有益,对人却是可怕至极。正如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观察所发现的:“如果你手里的工具只有一把榔头,你就会倾向于把每个问题都当作钉子。”你需要更明智地对待人们。

如何渴望培养一种温和地与人沟通的方法,请牢记以下建议: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两个男人在一起抱怨各自的妻子。“我们吵架的时候,”第一个人说道,“妻子就开始翻旧账(becoming historical)。”

朋友答道:“你的意思不是歇斯底里(hysterical)吧?”

“不,”第一个男人说,“我的意思是‘翻旧账(historical)’,她会把我做过的错事翻个底朝天。”

事情发生时,就当下解决。事情过后,就不要再提起。每一次翻旧账,你就会把别人当成钉子。

问问自己:我的反应是否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正如我在“痛苦法则”中提到的,当一个人的反应大过问题本身,其反应肯定另有根源。不要反应过度,以免问题变得更糟糕。

记住,行为比语言更让人记忆深刻。

如果你有高中文凭或大学学位,你还记得毕业典礼上嘉宾致辞的内容吗?如果你已结婚,是否还能回忆起你们的结婚誓言?我猜是“不能”。但我敢打赌,你仍记得你结过婚和获得了学位。你对待人们的方式会比选择用什么言辞更让人记忆深刻。

千万不要把情势看得比关系还重要。

我相信,如果不是把和玛格丽特的关系看得比争个输赢更重要,现在我们就不会在一起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彼此的联结契合。把关系看得越重要,彼此间的联结就越紧密。在“情势法则”中,我会进一步解释这一点。

用无条件的爱对待你所爱的人。

因为我们的社会有很多家庭不幸和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很多人缺乏无私的爱这一良好行为典范。在《飞跃》(The Flight)中,约翰·威特(John Whit)讲到我们不当地对待生命中重要的人的观点:“因为不爱他们,所以才会说闲话;当真心爱别人时,我们就不会批评他们。如果我们爱他们,就不会因其失败而伤心难过。我们不会宣扬所爱的人的罪过,正如不会宣扬自己的罪过一样。”

承认错误,请求宽恕

芝加哥黑手党首领艾尔·卡彭(Al Capone)曾经说:“仁爱话语加一把枪的威力,远远胜过单纯的仁爱话语。”尽管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我要告诉你:宽恕更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原谅可以弥补很多过失。当你发现你拿的是榔头,而没有戴丝绒防护套时,这无疑是扭转危局的绝佳办法。

阅读本章时,某位朋友或者同事可能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或许会想,我知道某人需要它。在试图从他手里把锤子拿走之前,稍停片刻: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反观自己。

对于大多数整天举着锤子的人来说,问题是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理人教练马歇尔·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最近的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叫麦克的投资银行家,因为他总是挥舞着榔头,所以来向戈德史密斯请求帮助。麦克把自己看作“华尔街的无畏勇士,家中的温顺小猫”。戈德史密斯让麦克打电话给妻子,确认其自我评价是否正确。令麦克吃惊的是,妻子说他在家里也是鲁莽之徒。当孩子们再一次确认了妈妈的评价后,麦克和其他人一样,最终开始检省自己。

戈德史密斯的建议是:“让同事拿着镜子,并告诉你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如果你不相信,就向你所爱的人和朋友再试一次。”如此一来,你会发现你把他人当人看待还是当钉子看待。如果是后者,那么你就需要做出改变了。

—讨论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你更想用锤子,而不是丝绒手套?为什么会这样?你能预期这种情况何时发生并加以改变吗?

2.一些人天生善于总揽全局,另一些人则习惯专注细节。你是哪一类型?如何能提高综合前因后果看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贸然轻率地下结论?

3.想想哪些人是运用丝绒手套的大师?是什么使其如此善于与人相处?你可以向他学到些什么?

4.你如何定义“无条件的爱”?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对人施之以“无条件的爱”?一个人如何才能无条件地爱别人,又能够保持自己个人品质和专业上的高标准?

5.当另一个人向你承认错误并道歉时,你的内心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对你们以后的关系有何影响?如果道歉有积极的影响,为什么我们又不情愿去做呢?我们如何克服这种不情愿的心态?

‖电梯法则‖

人际关系中,我们既可以提升他人,也可以压低他人

人们既可成为我们的翼下之风,亦可成为船头之锚。

——格罗克·马克斯(Groucho Marx)

扪心自问:在别人看来,

我是提升了他们还是压低了他们?

20世纪20年代,医生、咨询顾问兼心理学家乔治·W.克兰(George W.Crane)开始在芝加哥的西北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虽然刚走上讲台,但对于人性,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把他对心理学的研究运用到学生们的生活实践中。

他教的第一批学员中,包括夜校生,他们的年龄比全日制大学生偏大。这些青年男女白天在芝加哥的百货公司、办公室以及工厂上班,晚上利用夜校学习、充电。

一天晚上下课后,有个叫洛伊丝的女学员,刚从威斯康星小镇来到芝加哥做公务员,向克兰倾诉自己的孤独和无助:“除了办公室的几个女孩,我就不认识什么人了,”她抱怨说,“晚上回到家里,只能给家乡亲友写信。让我活下去的唯一期盼就是收到威斯康星朋友的来信。”

新型俱乐部

针对洛伊丝提出的问题,克兰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接下来一周的课堂上,克兰倡议成立一个他所谓的“赞美俱乐部”(Compliment Club),并作为这学期学生的第一个实习作业。

“不管在家里、单位,还是电车里,或者公交车上,每天都要运用心理学,”克兰说,“头一个月,你们的书面作业是‘赞美俱乐部’。每天,你都要真诚地向三个不同的人表达赞美之词。如果愿意,你可以向更多的人说,但作为及格标准,30天内,你每天至少要赞美3个人……”

“30天的实习结束后,你们需要就这次实习体会写一篇文章或报告,”他继续说道,“内容包括你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变化,以及你生活态度的改变。”一些学生对这次实习很抵触;一些学生则抱怨到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另一些人则担心遭到拒绝。很多学员认为,夸赞自己不喜欢的人,会很虚伪。“设想你遇到某个不喜欢的人,还要去赞美他,”一个男学员问,“你不感到虚伪吗?”

“不,赞美敌人并不虚伪,”克兰回答道,“赞美是一种对某些事物值得肯定的特性或优点真诚的褒扬。你会发现,没有人一无是处,也没有人十全十美……对于那些已经准备放弃为善的努力的孤独心灵,你的褒扬会鼓舞他们的士气。你永远不知道一句赞美会在哪个关键时刻,把一个男孩或女孩、男人或女人,从沉沦和堕落中拯救出来。”

克兰的学生发现,他们真诚的赞美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这种经历对他们自身的影响更大。洛伊丝成了一个能够点燃别人激情的人。而另一个学员,因为摊上一个难以对付的老板,本来已经准备辞去法律助理工作,也尝试赞美老板,虽然在开始时羞于启齿。最终,老板的粗鲁蛮横不但大为收敛,她对老板的憎恶也大大改观,他们相处得日益融洽,并开始真心喜欢对方,最终甚至结为了夫妻。

今天看来,克兰的“赞美俱乐部”或许有点“老土”,但它背后的原理却很“现代”,虽然这一切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克兰所教授的原理,我称之为“电梯法则”: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既可以提升他人,也可以压低他人。他教学生要主动起来。克兰说:“世界上最缺乏的是欣赏,人们最渴望赞美。但必须得有人先起头、先开口向同伴说好话。”他很赞成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观点:“正如我们要对每一句废话负责,我们也必须对每次毫无价值的沉默负责。”

你是哪种人?

多年来,心理学家试图把人分为不同的类型。有时候洞察力敏锐的诗人做得更好。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Ella Wheeler Wilcox)在他的诗歌《你是哪一个》(Which Are You)中就作了这样的分类。

今日世界有两种人,只此两种,别无他类,我肯定。

不是圣人也不是恶人,众所周知善中有恶,恶中也有善。

不是富人也不是穷人,衡量一个人的财富你先要洞察他的良心和健康。

不是谦卑也不是傲慢,在生命的短暂历程空负生命,不足为训。

不是快乐也不是忧伤,时光飞逝既有欢歌也有悲泪。

都不是,我说的世界上两种人,一种是提升者,一种是压低者。

无论去向何方,你都会发现芸芸众生被分成这两类人。

令人惊诧,你还会发现,我想,有一个提升者,就有二十个压低者。

你是哪种人?你是帮奔波在旅途中负重的人,卸下重负的提升者?

还是一个压低者,让别人分担你的辛苦,为你焦虑,为你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