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大趋势中国大趋势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杨云鹏
- 29996字
- 2020-06-25 04:55:09
国际政治与全球化
全球化
人类的全球化
愈益加深的人类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一个基本的进程。全球化——包括各种不同文明的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各种不同的文明产生于历史进程之后。无论是各种不同的文明还是人类的全球化,都是在当代才走上前台,并成为当代世界各个领域的潮流趋势。
20世纪90年代,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世界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全球政治经济框架人类活动环境特征的最高模式。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复杂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的变革。有些领域的全球化走在前面,经济全球化就是如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是既成事实。科技的全球化也是如此——全世界都处在向后IT业技术转变的时期。科学领域亦然——物理、化学、生物、电子,所有科学发现的成果都昼夜不停地在全球扩散。曾几何时,印刷术从中国传到欧洲,用了7个世纪的时间。今天,科学发现的成果“闪电般”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目前的通信状况。这些事物的全球化令人惊叹。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和个人之间的交通、电话、无线电、电视和电脑联系快如闪电,昼夜不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知道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大众传媒、互联网及人造卫星覆盖了整个地球。
不同文明创造的价值,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它们产生的时候起就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如果我们不了解任何一种文明的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我们就无法描述它,理解它。如果把各种不同的文明都理解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我们就能为许多全球化的问题找到准确的答案。在下一个千年到来之前,地球将真正融合为一个人类共同的家园。各种不同的文明都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但是,每一个方面在不同文明的认同中都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在物质文明中,适用于全人类的发现、方法和实践占有优势地位,而在精神文明中,个别文明的独特之处占有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特征突出: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在精神文明方面,全球化进程突破了传统文化局限于国家和民族的狭隘视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思维与行动中具有了全球观念。同时,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意识,如自由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也日益形成席卷全球的不可阻挡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整个人类在世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推动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等方面,均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它为人类最终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创造了条件。但也应看到,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扩散到全球。很明显,这些很大又很复杂的问题,单靠一个人、一个部落、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全人类却有这种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尽管所有人全明白——人类目前面临选择:要么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前途,要么继续走分裂和冲突的道路,从而丧失未来。简言之,人类的团结一致正在变成一个迫切的问题。
哪些基本因素将冲破资本主义的主导,决定地球人类的团结一致呢?
第一是科学。科学能深入人类的各个领域,它没有国家、文明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界限”,因而最有力量把人类团结起来,是人类繁荣的首要条件。现代人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知识就是他的力量。
第二是经济。经济、技术和金融越过国界,抵达全球。全球化将会进一步加深,但它不是世界的美国化、日本化,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世界经济。东亚的经验表明,世界经济体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过程将增强信息时代的一体化因素,因为当代经济涉及所有的国家和文明,并使所有的国家和文明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第三是使世界变丑的诸多危险。科技的蓬勃发展,既增加了正面力量,也增加了破坏力量,出现了太多人类意想不到的危险,核危险、生态危险、基因工程的危险、生物和化学武器的危险、艾滋病和其他可怕疾病的危险,这些危险在地球上无孔不入。最可怕的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应付这些危险。全球性的危险正在大量地损耗世界各国,包括最强大的国家的力量,因而要求各国把力量集中起来制止这些危险。
第四是人类进入了宇宙空间。这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它在经济、技术、资源、能源和其他方面的意义,现在就已显现出来。人类不光是要居住在地球上,而且也要居住在其他星球上,这是宇宙开发向人们展示的童话般的期待和理想。但是,与此同时,人们看到,同宇宙相比,我们的地球实在太小。人类进入“宇宙阶段”,将根本改变历史进程和人类的世界观。我们现在有理由议论人类发展的宇宙阶段,这说明人的宇宙意识正在形成。加加林在外层空间投向地球的目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投向地球的目光,都发挥了使人类团结起来的作用。
第五是智力,是人类智力的发展。对于人的心理,特别是对于人的智力是可变的还是永恒不变的,目前尚有争论。也许在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在心理学、生理学方面,以及在关于人的其他科学领域,科学将会有惊人的发现。但是,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的角度来考察,很难证明,原始人的智力同现代人的智力完全一样。教育的进步、知识的积累,使得人的智力更为发达。
人的活动正在或快或慢地实现全球化。这种活动布满全球,从而加强了人类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依存性。这种活动或者有助于解决所有人都关心的全球性的问题,或者在阻挠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活动视而不见,或者以为它们自古有之,就抓不住后IT业时代的许多历史机遇。有许多事物,包括文明在内,确实自古有之,只不过它们今天处于另一种状态,发挥着另一种作用。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文明革命,它与历史上任何变革都不同,这场革命是在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的,是人类拯救自身的诺亚方舟。它不是通过强权和武力,而是以和平融合的方式走向世界文明的大同,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最终必将完成。
从全球化到全球地方化
全球化已席卷世界,成为世界的潮流趋势,它在法语中被称为“世界化”。在经济、金融和通信领域,它把世界变成一个整体,使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和信息流通在统一的管理、统一的制度下、统一的网络中运行。全球化把市场变成了一个世界帝国。世界规模的当代经济(生产、金融、贸易和信息流)不仅是全球化关键性的特征,而且还是全球化的成就及其前景的主要的指示器。自我孤立、自给自足的战略是一种过时的发展战略。尽管一国规模的经济还没有消失,也不会很快消失,但是,世界性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经济的成败。“世界经济”、“世界市场”、“世界电信”、“世界网络”,这些语汇已经不再时髦,而变成了当代世界体系的现实。从经济、技术、金融、贸易、电信及生态的观点来看,一国经济就是世界经济。换句话说,这些领域已经进入人类全球化的先进阶段。
经济全球化正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突进,代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特色的一种现象日益明晰起来。这就是“全球地方化”。以至于出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合而为一的词汇——“全球地方化”。它表明跨越国境的全球性经济活动日益具备了越来越浓厚的所在国或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地域属性,不再是简单的商品和投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不再是跨国公司母企业或母国文化及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实物资源等的物理性移动。由此判断,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崭新阶段已经来临。
在许多人的眼中,全球化的世界丧失了地区的独立性,是地域产品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衰落。从上世纪20年代的文化悲观主义到现代的全球性批判,一直在强调世界单一化的危险、人民的多样性与特征、城市与地区的平整。但是,未来演变的样子谁能预料到呢?一个仍然纠结的问题是,全球化的界限在哪里,也就是说,哪些领域不会被卷入全球化。当代地方化的进程会对全球化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是一个难题。
现在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进程:一个进程是全球化,另一个进程是地方化。在此需要强调指出,地方化的势头同全球化的势头一样强劲。我们今天看到的人类共同体五光十色,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异彩纷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还看到了特殊事物的价值越来越大。全球化并未消灭地方化。全球化正在发动进攻,要征服世界,但是,地方化并未退出自己的阵地。今天,地方主义几乎再次流行。巴伐利亚人固执地以手提电脑和皮裤来打广告,而没有一个地区不设计自己的奶酪商标,不提高自己的地区要求,强调自己的“特征”。
全球化和地方化这两种进程同时存在,它们要求社会同时对它们做出反应;同时,它们自身又是已经考察过的十大趋势的一部分,社会对它们的反应也是对其他许多严重挑战的反应的一部分。一方面,多种严重的挑战共存以及不同社会、不同文明不得不同时对它们做出反应这种现象必然产生新的现实(新经济、新型社会和新世界体系);另一方面,两种进程并非采取直线式的发展方式,而是采取复杂的发展方式,这就必然会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渗透。
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第一个共同点是它们拥有共同的空间——两者在同一个空间得到发展。全球规模的经济及其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的出现,也推动了地方化的发展。尊重普遍适用的行动原则和形式的全球化进程,今天已同世世代代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情趣不期而遇。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既存在冲突(改变相应领域的范式,破除墨守成规的做法以及同传统的冲突等),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全球化在不损害地方化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也在相应的空间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同第一个共同点密切相关的是全球化的适用性。无所不包的经济进程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所有国家的经济进程。每个国家都需要新技术、跨国流动和网络、世界市场,等等。这些事物同时具有一国的和一种文明的色彩。新的运输网由同样一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同样一些汽车、飞机、火车、船舶、高架桥和燃料等构成,但是它的运营和服务又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全球化电信在全世界有相同的产品:手机、电脑、互联网、电视机、收音机,等等,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特色——这是毫无疑问的。简言之,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两者不是相互否定和相互毁灭,而是相互渗透,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第二个要点还有一个方面是违背全球化的适用性的,这可以称为地方化的变形。这种现象随处可见。这方面的最明显的表现是,民族服装在世界时装潮流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民族建筑样式的变化和新风格的。音乐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地区审美趣味的变化尤其明显,这种趣味有时得到丰富,有时遭到破坏甚至销声匿迹。这种类型的变化并不新鲜——世界文化对地区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历史现象。但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各种文化、各种文明的所有的领域都呈现出杂交的趋势。某些方面表现强烈,某些方面表现软弱。当代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文字、影像、声光和其他元素的组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而这种潮流也正在适应各国的民族传统。当今世界信息和通信网络的出现,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利用他人的成果,汇入现代化的潮流。
今天看来,全球化和地方化还能够相互融合,合而为一。随着世界发展到目前阶段,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多见,并不普遍,但也绝非个别现象。当代城市建设是这方面最鲜明的例子。今天,各国在建设城市,尤其是在建设大城市时,总是把全球化和地方化、普遍性和个别性、一般性和独特性,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今天,现代建筑技术、摩天大楼的建造、街道的建设、交通设施和水电供应,都有世界通行的标准,尽管教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大剧院、音乐厅、体育馆和餐厅,仍体现了相应的文化和文明。上海和纽约都是当今大都会,但是,上海仍然是上海,纽约仍然是纽约,浦东仍然是浦东,曼哈顿仍然是曼哈顿,相互不会混淆。在穿着方面,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融合也达到了极高的程度。除了阿拉伯世界、印度和某些伊斯兰国家外,全世界的流行服装都受到几个著名的时装中心的影响。但是,在世界流行趋势中,服装的细节又体现了民族的特点。
总之,世界历史即将进入信息时代宽阔而复杂的空间。目前还很难说清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的矛盾与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地方主义抬头的今天,全球化依然是世界不可阻挡的一大趋势。
全球人才共享
信息资源及知识的共享是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标志之一,在“知识共享”理念风靡全球的今天,一种新的理念——人才共享横空出世。人才共享是对人才的企业所有制、地区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一种挑战,客观上要求从更广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效率来配置人力资源。这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话题。
人才共享理念起源于人才租赁。美国是世界上发展租赁业最早的国家,目前注册登记的人才租赁公司有60多家。向用户出租员工,通常按合同办事,由用户提出对员工的要求,出租公司提出报酬标准,员工为用户服务时间不限,出租的员工都经过培训而且具备专业技能,其中还有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专门人才,包括管理人员、机器操作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
电脑业的高科技人才出租尤其引人注目。许多公司网罗一流的电脑程序设计师,本身却不生产任何产品,而是以个案方式,把麾下的专业人员外包给其他公司,以节省人事成本。分析家说,这正符合时代的潮流,因为今天的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而且企业需要的是既能生产且能日益精进的人才,许多企业已发现,把人才外包给其他公司,比养一大批员工更具成本效益,且符合股东对精简人事的要求。尽管这种转变只影响高科技等部分美国行业,但愈来愈多的人逐渐习惯每年为不同的老板工作,许多人是直接或通过职介中心接案子来做。
人才共享,一改过去人才的单位所有制,改单位“养人”为社会“养人”,单位只管用,按用付酬,这样不仅减少了巨大的财务支出,而且集天下优才而用之,不亦乐乎!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用人方式尤其对新型的高科技公司最为有利,而且,即便对大型公司而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并不是一个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只用不养,择优而用,可以使企业以最经济的方式,得到最佳人力资源武装,才能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心一意开拓市场。
员工不是企业的私有财产,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抛弃传统的思想方法,采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完成低成本扩张,在人力资源上必须由“独有”向“共有”转变,由“企业储备”向“社会共享”转变。人才共享已由单纯的人才租赁形式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才共享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委托共享
对临时性、单项性的管理项目和技术项目,如本单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借用人才又不方便,则可以将单项工作任务委托给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或其他企业的人才,并与委托人才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完成某项研究或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标准以及劳动报酬。如美国摩根公司与几个信息技术公司建立顶峰联盟,由这个联合公司管理摩根的信息技术业务活动。摩根公司发现,解决棘手人才紧缺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委托其他企业完成本企业很难做好的工作。春兰集团公司精心构建开放式科研平台,在前瞻性科研项目上实行全球招标的“专家负责制”,通过国际互联网等高效传媒,面向海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进行前瞻性科研项目招标,对于经过严格评审而确定中标的专家,采取项目签约、客座研究、临时聘用等灵活的合作形式,给予他们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生活条件,由专家自主进行科研人员组阁,科研设备配置和科研进度安排,确保他们专心致志搞研究。
2.借用共享
如果企业在技术改造、新品开发、设备维修中需某种专业技术人才,一时缺乏又不必长期使用,就可以向外单位借用,支付给人才及所在单位一定的费用及报酬。五十年代,美国各大型飞机制造厂为争夺美国政府的合同展开激烈的竞争,赢得政府合同的飞机厂,必须迅速招聘大批熟练工人,而其他飞机厂却可能出现员工过剩问题。因此,赢得合同的飞机厂会向其他飞机厂租借熟练工人,员工过剩的飞机厂不仅可留住熟练工人,保持自己未来的竞争力,而且可扩大出租员工的工作经验。
3.跨行共享
美国密歇根州瀑布工程公司是一个塑料配件制造商,该公司与当地的汉堡大王快餐馆合作招聘员工,如果求职人员缺乏瀑布工程公司生产工作必需的技能,却符合汉堡大王快餐馆的招聘标准,就由瀑布公司推荐这类员工,汉堡大王快餐馆的员工也有调入瀑布公司的机会,这样一来,既使得汉堡大王快餐馆更能吸引求职者,也为瀑布公司提供了一批可靠的新员工,此外,他们为员工创造了跨行业发展的机会。
4.购买共享
冗员多、效率低是许多单位的通病,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向企业买劳务的做法,把大量执行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和服务机构来办理,取得良好的效果。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力资源公司”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1其经营内容就是承揽园区内企业的“劳动力订单”,代替企业招聘各类职工,收取服务费。同时,该公司还向管委会承揽“政府订单”,根据管委会提出的人才要求,向全国发广告,并组织考试,然后把初选出来的人选交由园区管委会挑选,最后向管委会收取服务费,管委会因此减少了大量招工、招干的工作量。
5.项目式共享
这往往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的,通过开展项目合作,使人才在互借互补中实现人才、技术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通常,人才可以随某一特定的专利项目暂时搬家,合作期限可长可短,项目共享是以研发项目为依托的各种带土移植型的人才共享方式和以孵化器为依托的筑巢引凤型的人才共享方式,即在项目引进、项目嫁接、项目合作、项目转让等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共享,同时通过创办科技园区、实验室等方式,吸引拔尖人才参与创业。黑龙江省大庆市近两年已与30多所大学、科研单位通过委托研发等形式,在项目合作中进行人才智力共享,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484项。
6.候鸟式共享
对海外人士可以采取“常回家看看”的“候鸟”政策,通过一定形式的智力回流使这些专家、学者、企业家能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这种共享人才的模式,可以将我国的人才流动引入国际人才流动的大循环中,争取到具有高超技能的外流人才。候鸟式人才共享,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我国的海外人才。
人才共享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从人力资源的配置看,人才的国际化要求从全球范围内寻找、选择需要的人才,“共享”全球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开发看,国际化人才可以在全球各地寻找用武之地,“共享”全球性职位。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把招聘顶尖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使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行业的直接竞争对手将是外国公司,那么在最低限度,公司的关键人才,必须对于国际上竞争对手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国际化人才,必须能够在所处的竞争环境中,拥有和对手同样的视野及经验。从科研角度看,一方面大部分生产企业必须加强直接从国外吸引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招收到国际人才,可以借助于人才共享或尽量与第三方合作,借用现成的经验,以了解国际化的做法。
资本市场全球化
从长远看来,绝大多数大型企业需要的关键性稀缺资源将会是智力资本与政治资本。而目前处在全球化的当前阶段,企业关注的重点还是金融资本。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的真正到来,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金融资产流动的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都是之前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额资本在全球的自由流通,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造成的价格挤压效应,共同压低了全球资本利率,于是在发达国家,为房地产与股票市场从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波动创造了条件。最终,当代全球化的发展彻底颠覆了全球资本的传统流向,数千亿美元由发展中国家涌入全球最发达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人民、大多数国家,以及当今世界这个整体而言,资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数量多少。货币存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世界充斥着资金。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球资本增长一直高于全世界GDP增长。根据预测,今天全球资本规模超过150万亿美元,是全世界GDP总和的3倍多,也比15年前全球资本的3倍还多。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200万亿美元,并且几乎可以肯定,到2020年会再翻一番,超过400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且,美元、日元、欧元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通速度增长比资本数量增长还要快,仅仅在过去10年间,流通速度就提高到之前的3倍,2006年一年流通量超过5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资产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这一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金融资产的权利主张体现在未来,资本快速增长就是一个信号,它表明世界上掌握大部分资本的富裕企业与富人群体对未来经济发展总体看好。
目前看来,短期之内全球资本市场的最大变化,将是中国金融市场与金融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日本则会相对下降。目前,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为5万亿美元,不到日本的1/3,也不及欧洲的1/7、美国的1/9。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增长速度比除了美国的任何国家都要快,其中中国国有银行的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最快。如今,中国国有银行基本上只能算是一个中转机构,负责把储户存款“发放给”地方政府和那些国有企业。简单说来,中国银行与欧美银行没有多少相同之处,欧美银行以合理的客观标准为基础,为私营企业与消费者创建贷款信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中国仍然缺乏构建现代金融市场所需的绝大多数独立的公营及私营机构与规章制度,而这正是把一个国家不断增长的财富转变为纸质(数字)凭证,实现全球范围内自由交易的基础。在年轻的中国股市上,很多上市公司(所谓的“红筹股”)能够上市,并不是因为他们符合资本市场标准,能够提供透明的财务报表,而是因为他们具有政治优势。经营股票交易的中国证券公司,也不能像西方证券公司那样受到规则约束,自然也就无法建立市场信心。对全球资本市场而言,也许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依然缺乏自由兑换的货币流通机制。
几乎可以肯定,未来10年,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得到改善,虽然那会是一个渐进而痛苦的过程。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家西方银行在中国开设分行。不过,最近中国已经允许花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及美洲银行持股中国国有银行,这些西方银行将为中国带来现代银行的业务模式。当然,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中国也会面临挑战:没有了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持,很多现存国有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由此可能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类似地,在人民币升值方面,中国也已经迈出了一小步。这个方面的挑战在于,在货币流通真正实现自由兑换与通过廉价出口保持经济增长这一基本战略之间如何协调一致。外国投资人一旦获悉可以把在中国赚取的利润拿回本国,一定会蜂拥而至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外资涌入就会拉动人民币升值,进而抬高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价格。结果就是大量中国企业将会破产倒闭,这又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面对出口疲软,中国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唯一办法,就是像其他主要国家那样,发展消费推动型经济。这就要求中国建立覆盖广泛的医疗保险与退休养老制度,只有有了这些保障,广大老百姓们才不会宁愿存钱而不消费。
中国政府要建立一个现代金融体系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10年也只是欧美完成这一过程所用时间的零头。倘若中国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到2020年,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将达到世界第二,也将成为全球第二重要的金融市场。未来10~15年,不管中国能否实现这个跨越,全球资本规模及其流量都会继续增加,达到现有水平的2倍,甚至3倍。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数以千万计的工商业就业机会,改变数以亿计的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前景。不过,给发达国家人民生活与就业造成的影响,要微妙、复杂得多。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全球资本规模大幅增长,使得对各个国家、各个企业而言,资本不再稀缺。全球化飞速发展以来,第一重要的后果就是,利率水平达到历史最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结果,与过去45年来的任何历史阶段相比,2000年以来,全球八大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利率水平都是最低,不管是绝对利率,还是考虑到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利率,都是如此。即使是那些国民储蓄率很低、外债负债率很高的国家,也一样保持了极低的利率水平。
全球资本市场的失衡是全球资本市场必定有其固有规则,虽然谁都不喜欢总是按照这些规则行事。中国欢迎外商投资,但是不喜欢外国投资者把在中国赚取的利润转移回自己国家。不过,违反规则最严重的恰恰就是美国这个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最大经济体。世纪交替以来,美国每年消费数万亿美元的外国进口商品,带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繁荣增长。为了满足巨额进口与国内投资的支付需要,美国充分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周而复始,借用了全世界大部分过剩储蓄。如果资本市场的固有规则最终在美国身上发挥作用,那么,当前的全球经济繁荣就会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
当然,即使美国,也无法单独破坏规则。过去5年多来,尽管美国国内储蓄很少,但是经济实现持续强劲增长,而且消费水平远高于生产水平,每年消费额达到6000亿~8000亿美元,实现这种情形的办法就是大量进口。不管是美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想让他们超额消费,其实并不困难——不断增大预算赤字,维持低水平利率,保证银行贷款轻松获得,允许数千万业主在市值3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泡沫中随意变现,这些都是个中诀窍。2001年以来,美国人每年的消费支出要比收入高出4%~5%,美国政府支出也要高于财政收入2%~4%。美国经济规模是中国的5倍,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还高,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中,美国下定决心通过刺激消费实现经济增长,因此,欧洲、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当前出口需求大部分来自美国。有了美国人的参与,尽管消费能力远低于生产能力,亚洲国家、大部分欧洲国家以及那些石油输出国就能够保持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持续增长,并将剩余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由于美国一年又一年地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向人们出售政府债券及不动产,以此支付进口,并为预算赤字及国内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全球资本市场正在经营一个由主要经济体之间独一无二而又弱不禁凤的互利共生局面。因此大部分发达国家,以及中国与各石油输出国,一直以来消费能力远低于生产能力,因而其储蓄水平远远超过本国经济发展的投资需要。
当前,全球资本流通增长速度超过美国财政赤字与全球储蓄增速,到2015年甚至更早,即使继续违反全球资本市场的规则约束,美国及其资本输入国也都将面临资本匮乏的困境。10年之内,甚至更短时间,美元的涨跌将会与其他流通货币十分相似。因为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巨额财政赤字,美国人民继续过度消费,美国必将承受货币贬值之痛。由于美元贬值,美国进口商品就会涨价,通货膨胀与利率水平都会呈现上升趋势,尽管其他力量都在压低这两项指标。由于美国面临大批人员退休的高峰期,政府支出肯定会继续加大,全球资本市场可能将会迫使美国提高国民储蓄水平,或许就是靠增加税收,虽然今天无法想象其政治可行性。虽然美国的税率仍然很低,税负轻微增加不会危害经济发展,也不会招致普遍反抗。因此至少在美国,增税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全球化的利益制高点在哪里
在全球化加快的进程中,谁能将以高技术为基础,真正控制住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向(如重要的自然资源、资金和人才流向),控制住全球经济产出的流向(如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流向),并能掌握产品标准和世界商务规则的制定,就能够控制、整合全球的资源为己所用,靠游戏规则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才能不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抓伤,成为全球化最大利益获得者。抢占利益制高点很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制高点来源于“市场权力”,有了权力就有了利益。金融、高技术、物流、商业领域为全球化的利益制高点。
1.金融领域
在形成控制力的过程中,金融仍为世界经济的神经。当前的世界经济已过渡到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市场充斥着信用货币。因此,哪个国家的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被信用化,它就握有了国际化的经济权。这样说,我们就有必要来看看美元。
1945年,形成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的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随后一个新的体系产生了,它就是“牙买加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就一直有贸易逆差,而且逆差越滚越大,近几年来每年都超过7000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除克林顿政府期间有过短暂的财政盈余,长期以来几乎一直存在财政赤字。但是,除了2001年因网络泡沫破灭和2008年次贷危机而有所回调,美国的经济却一直欣欣向荣,更不用说遭受其他国家对它的利益侵犯。同样的原因,不一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其他国家的货币是国内货币,而美元是世界中心货币。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被变成了一种信用无限膨胀的货币,虽然美元贬值了,但是贬值的结果是其他国家手中美元的购买力在下降,美元债权在缩水,实际是为美元贬值埋单。在货币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美国主动追求货币贬值,说白了,就是公然赖账,实为金融霸权。所以说,金融仍是世界经济的神经。
2.高技术领域
全世界差不多每台电脑都跳动着一颗奔腾的美国芯,虽然中国的电脑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受益了,却忍受着土壤的重金属化;美国暴利了,反而起诉中国产品倾销,还说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和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却被他们吹毛求疵。在这个按照《联合国宪章》应该自由平等的世界上,谁赋予他们这么大的权力呢?“看不见的手”创造了一个垄断的市场结构,从而赋予诸如微软等公司可以在远远产品边际成本的价值空间里高价出售其产品,谋取垄断利益。不仅如此,还握有技术标准的制定权。
高技术领域的战略意义不止于经济利益,应在更广的视野下看待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网络技术也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美国人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大豆及其制品,然而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转基因食品到底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需要一代人以上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此类转基因食品的效果有如鸦片的话,这不外乎是利用高技术发动的又一场“鸦片战争”。当然,不是说美国人就有这种主观企图,而是说如果客观结果真是如此的话,届时美国公司或许也爱莫能助了。这些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3.物流领域
物流业将直接关乎生产企业的存亡,关乎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市场效率,关乎这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
物流的全球战略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得到更好的说明。美国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阿尔弗雷德·马汉在他一系列的著作中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才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保持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马汉的海军战略思想是历届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和海洋战略的基础,至今仍是理解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把钥匙。从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开始,美国迅速走上全球海上扩张的道路,现在仍占领着7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可以说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几乎被美国控制。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投资,市场互为一体,跨国公司往来其间,四通八达的运输通道就是国家的命脉。因此,从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讲,今天的制海权更加重要。从地理位置讲,世界上有几处地方对保持海上通道极端重要,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白令海峡、夏威夷群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例如马六甲海峡通畅与否,就直接关系到我国和日本、韩国的石油安全。
4.商业领域
当前的经济形势是绝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商家处于支配厂家的地位。研究表明,从分工格局看,产品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不超过1/10,而在流通领域却占9/10。发达国家一是在研发上控制,二是在流通中控制,形成巨大的利益链。在一个供过于求的商业时代,大型商贸公司、商业跨国公司具有前向、后向的双重垄断权力,处在一个双边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一个商业性跨国公司比一家国内的商业企业更能够很好地利用这种市场结构谋取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都先后开放了本国的商业领域。发展中国家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还向国际商业巨头提供难以想象的优惠政策。跨国商贸公司将发展中国家的商业企业收编、排挤、消灭,从而垄断当地市场。随着垄断地位提高,国际大型商业企业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价值链的盟主、链主,将控制一国及全球的产品流向。商业如此重要,发展中国家更应当高度重视商业战略利益。
在全球化进程中,谁能够掌握全球化中利益制高点,就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和地区,就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和成本,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中不争的事实。
全球化引发新的资源冲突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全球趋势2025——一个转型的世界》报告中,称未来20年间美国将渐失主导地位,预言资源紧缺将重新引发国家间冲突。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节节攀升,有关能源供应的可能性、可靠性与可承受性等问题将会层出不穷,国家间将会引发新的资源争夺。而这就会使中东地区政治动荡加剧,如果引发人们对市场能否满足需求的信心危机,情况就会更加糟糕。而报告援引英国一项研究成果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称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水、粮食、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状况恶化。气候变化将迫使最多2亿人口向温带地区迁徙,人类久违的某些冲突,诸如资源争夺将再度出现。
然而,气候问题不可能会引发国家间的战争,但是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相互指责升级,乃至酿成小规模武装冲突。随着几个地区水资源日益稀缺,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在水资源方面的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困难,从而造成地区关系紧张。这些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地区(为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几大河流提供水源);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约旦河(以色列—约旦)和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
能源稀缺会促使国家采取行动,确保未来获得能源供应。能源短缺国则可能转让武器和敏感技术,或承诺建立政治和军事联盟,诱使能源生产国与之建立战略关系。中亚成为了国际能源争夺激烈的地区。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和利益的需要,大力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渗透,与竭力维持传统影响的俄罗斯迎头相撞。地缘战略、能源战略是美俄两国在中亚争夺的目的所在。恐怖主义给美国提供了进入中亚地区的良机,美俄在中亚展开了更为激烈和隐蔽的争夺。俄罗斯和中国正联手削弱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国家间在中亚的争夺逐步升级。
但是,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中亚地区从整体上将面临能源紧张。世行认为中亚和东欧地区尽管拥有潜在的资源基础,但到2030年中亚地区的一次性能源需求预计将会增长50%,而电力需求预计将会增长90%。这样的话,该地区一次性能源供应、热力和电力的前景堪忧,未来20年将需要超过3万亿美元的投资,而到2030年该地区将从净能源出口地区变为净能源进口地区。国际上的能源供应大户——中亚地区也将面临能源危机。
世界能源形势复杂多变,新问题层出不穷,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国际油价大幅震荡,能源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气候变化受到多方关注,能源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各国之间的争议。美国的政客们自相矛盾地一方面提出要消除对石油的依赖以“改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又赞同把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增加1倍。
美国能源经济学家阿尔哈吉提出了很多问题:能源安全的目标是不是减少能源短缺的影响?是不是降低油价并减轻价格波动?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存在什么关系?政府要不要为了能源安全而进行干预,还是交由配置资源更有效的市场去解决?在改善能源安全方面,货币和财务政策起什么作用?仅仅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能否提高能源安全?战略石油储备是储存各种原油和成品油,还是仅贮存几种原油?战略石油储备量是用石油日进口量的天数来计算的,随着石油进口的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要不要相应增加,从而保证相同的指标天数?“能源自给”是否可以提高能源安全……
以上这些问题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或准确的答案,有些专家把“能源安全”定义为:价格合理、可靠而充足的能源供应。在理解上,消费国和生产国是不一样的。工业化国家特别是美国,它们的能源政策有4个基本原则,即能源供应多样化、石油进口多元化、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降低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世界能源安全的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世界能源安全局势令人担忧,安全局势将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一步恶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世界能源安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短缺,世界上的能源足够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源安全的真正来源是清洁、高效能源的稀缺,而这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等方式来缓解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长期或近期来看都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挑战,尤其是石油短缺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能源给人类生存造成的危机形势是人类在未来20~40年间必须予以彻底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国际社会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深入开展能源开发领域的协商和合作,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强化能源政策磋商和协调,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满足各国发展对能源的正常需求。全面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促进各国提高能源节约能力、利用水平、使用效率,推动洁净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技术合作,建立清洁、经济、安全可靠的世界能源供应体系。共同营造能源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携手维护能源生产国的局势稳定,保持国际能源市场正常秩序,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畅通,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能源生产、运输、消费格局。
我国能源安全对策一面强调要加强政府对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利用市场手段调控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我国学者对于如何来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措施。目前,我国关于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的对策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应对措施,如包括建立战略储备、建立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措施;直接保障措施,如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石油替代能源等;间接保障措施,如优化产业结构、保持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建立能源期货市场等。到2025年,人类应已开始或完成摒弃基于石油的能源体系。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为现行能源体系“变身”提供快捷、廉价的机遇。
全球化的未来
美国前任财政部副部长、艾维克合伙公司主席兼CEO罗杰·阿特曼在《外交》杂志撰文认为“全球化趋势正在逆转”,并向全球发出警告: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全球贸易、资本、移民流动急速放缓,贸易、投资、金融、移民等多层面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全球化趋势正在快速逆转。阿特曼认为逆转趋势将持续下去的理由有三:第一,全球化的领导者和推动力量是美国经济和美国模式,金融危机让世界人民对美国模式或华尔街模式失去信任,全球化有可能因此丧失根本动力;第二,金融危机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G7和G20皆缺乏领导世界之能力,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自然无法统一思想,推进全球化;第三,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地区出现国内政治危机和地缘政治危机,各国自顾不暇,很容易将“全球化”或“美国化”当做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替罪羊,加强管制和闭关锁国在所难免。
虽然阿特曼的担忧和警告有其道理,但却言过其实。不错,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近来确实愈演愈烈,尤其是美国和欧洲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哥本哈根会议不欢而散,环境保护主义之奇思怪想粉墨登场;多国金融市场借加强监管之名,行排斥开放之实。尽管如此,在辞旧迎新之际,到处闪耀着希望之光,人们满怀憧憬,兴奋地期待。2009年4季度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开始快速复苏,许多家中国公司的海外订单预定到2010年2季度甚至3季度;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集团斥资20多亿美元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海内外一致欢呼;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开始运行,庞大的东南亚将很快成为“零关税”地区。无数令人鼓舞的信息和数据表明:全球化并没有像阿特曼预测的那样悲观逆转。相反,我们有理由确信:未来十年,下一波全球化的浪潮将会更加猛烈地袭来。
纵观历史,过去200年里,人类有过两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是1870~1914年,全球贸易以年均4%的速度持续增长,世界贸易总量与世界GDP总量之比重,从1870年的10%上升到1914年的20%;跨国资本每年以4.8%的速度快速流动,资本流动总量与GDP总量之比例从1870年的7%,上升到1914年的20%。贸易和资本的持续快速流动,直接带动全球主要经济体快速成长。1870~1914年,全球GDP年均增速为1.3%,与之相对照,1820~1870年,全球GDP年均增速只有可怜的0.53%。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造就了三个世界强国——美国、日本和德国。1870~1914年,美国GDP年均增速超过6%。1894~1906年,GDP年均增速达到惊人的7.3%,到1900年,美国经济规模跃居全球之首,GDP总量甚至超过后三名(英国、德国、法国)之总和。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争先恐后,迅猛崛起。自1873年统一之后,德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经济体。日本1868年实行改革开放(著名的明治维新),只用了30年,就跃居亚洲第一。英国和美国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主要领导者,伦敦和纽约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金融中心和资本集散地,投资银行和债券融资则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主要金融力量,英、美、日、德、法、俄则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起自1950年代,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是其领导者,日本、德国和“亚洲四小龙”是参与者,那一阶段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奇观。1950~197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速一直雄踞8%以上,从战败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经济增速长期高达6.7%,战争废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欧洲繁荣中心。“亚洲四小龙”乘势而起,借助全球化之势,迅速腾飞。
第二阶段始于1970年代末,美国依然是其领导者,而主要参与者却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前苏联和东欧诸国纷纷加入全球化浪潮。那是大时代的转变,全世界超过20亿人口为摆脱贫穷,踊跃加入全球竞争,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飞跃。1973~2007年,全球贸易年均增速高达11%,全球贸易总量与全球GDP之比从22%上升到42%,跨国资本流动总量与GDP之比例从5%急升至21%。第二阶段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和成就是中国崛起。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速一直超过7%,许多年份达到10%以上,经济总规模直逼日本,跃居世界第三。无可厚非,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罕见的经济奇迹,也是全球化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总结两次全球化浪潮,我们得出了以下一般性的经验或结论。
第一,世界和平乃是经济、贸易、金融全球化最基本的保障。换句话说,和平是发展的首要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全球化浪潮突然中断。1914~1929年,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从占全球GDP总量的22%下降到16%,资本流动从GDP的20%下降到不到8%,1930~194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全球贸易和投资几乎完全停滞,全球化趋势几乎完全逆转。
第二,发展经济和富国强兵为第一要务。1870~1914年间,经过内战的美国、统一的德国,皆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实行了国家的腾飞和富强。
第三,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大国具有坚定的意志、愿望、资源和领导能力,来主导全球化进程,为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制定基本的规则。1870~1914年全球化的领导者是英国和美国,1950~2009年全球化的领导者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
第四,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认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些基本的共同原则,譬如保障私有产权、鼓励市场竞争、支持门户开放、强调创新精神等等。
第五,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和全球产业分工是全球化最根本的内在推动力量。贸易、金融、投资、人力资本之全球化,乃是全球产业分工之必然结果。
展望未来十年,以下五个基本条件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全球化将会有以下前景。
第一,尽管地区性冲突将持续不断,全球性大规模战争之可能性却微乎其微。
第二,尽管各国具体的经济金融政策差异巨大,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基本保障。
第三,世界多极化或多元化不会成为全球化的障碍,相反,“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来推动未来全球化浪潮,凭借庞大的市场和资源,“金砖四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未来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四,尽管金融危机确实迫使许多国家反思“华尔街模式”或“美国模式”,然而,历史经验反复提醒全人类: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保障私有产权和鼓励市场竞争,的确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无论如何总结金融危机之教训,退回到集权式计划经济和闭关锁国状态是难以想象的。
第五,即使是金融危机最严峻的2008和2009年,我们照样看到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不断加速和深化。
基于上述五个基本局限条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一个简单明确的结论:未来十年,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将是下一波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领导者。有三方面的进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其一,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将进入“战国时代”。未来10年以至更长的时期,美元本位制所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必将迎来深刻变革。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演变为一个寡头竞争、类似“货币战国时代”的货币体系。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霸主地位动摇,地位将会持续下降。欧元、人民币、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等其他主要货币之地位将相对上升。
其二,国际金融中心之竞争将愈演愈烈,世界金融中心格局将逐渐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转移。到2010年,全球金融中心有可能形成纽约、伦敦、上海三足鼎立之势。
其三,全球产业将进一步大规模分化、转移、整合和创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航天航空、互联网新技术,将成为未来10年和更长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新兴主导产业。
由此看来,日益增长中的全球化,反映在信息、技术、资本、货物、服务以及人口在整个世界里流动的相互连接性——仍然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主导潮流”,其力量无处不在以至于将显著地影响未来世界的其他主要潮流的形成。
新的全球性大国出现
就规模、速度和流向来说,现在全球财富和经济力量正在发生转移——大体上是从西方向东方,这在现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转移来自两大源泉:其一,石油和农矿产品价格上涨,海湾国家和俄罗斯大发横财;其二,低成本和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向亚洲转移。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新兴大国的崛起。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的增长预测显示,到2040~2050年时,四国所占全球GDP份额将与最初西方七国份额相当。中国在未来20年将比其他任何国家对世界有更大影响力。照目前的趋势看来,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也将可能是最大自然资源进口国和最大环境污染国。印度可能继续保持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将谋求建立一个以新德里作为一极的多极世界。中国和印度必须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发挥更大全球作用,彼此如何相处。俄罗斯如果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扩展经济,走多样化道路,融入全球市场的话,在2025年就可能变得更富、更强、更自信;不过,倘若俄罗斯不这么做,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又维持在每桶50~70美元的范围,俄罗斯就有可能遇到挫折。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与中、印、俄并驾齐驱,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它们各自的全球影响力相匹敌。但是,我们预期其他国家,诸如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政治和经济力量也会上升。
作为主要的新崛起中的全球力量,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将会改变地缘政治的图景,其潜在的冲击力及影响力将类似于在上两个世纪中,即在19世纪统一的德国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强大的美国那样,带来颠覆性的效果。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扩张中的军事能力以及巨大的人口资源,这些因素的组合都使人们有充分的根据认为,中国将会迅速成长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众多数据及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国家生产总值(GNP)将超过除美国以外的所有的西方经济大国各自的国家生产总值。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绝对人口数字,按照美国统计局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14亿,而印度则接近13亿,因此这两个国家无需在生活标准上接近西方的程度下就能成为重要的经济大国。只要这些国家不出现全球化的突然逆转现象或发生大的动乱,这些新兴强国的崛起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中国和印度如何行使他们日益增长的实力,如何处理与国际体系中其他大国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这些仍然是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巴西,到2020年可能会超过欧洲几个最大国家以外的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到2020年也能接近欧洲任何单个的国家经济。
在这些新兴国家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冲击下,美国的主宰地位受到削弱。到2025年,美国将发现自己只是世界舞台重要角色之一,尽管仍是最强大的角色。即便在军事领域, 2025年美国优势依旧,但其他国家科技进展、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更多采取非常规战争策略、远程精确武器扩散,以及更多使用网络战进攻等,将日益限制美国行动自由,从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以及有效解决新议程议题的可能性。尽管反美情绪最近上升,在中东和亚洲眼里,美国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地区平衡者。在使用武力打击全球恐怖主义方面,美国被寄望发挥重大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等安全议题上,在平息争执、寻找解决办法方面,美国的领导作用被广泛视为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有影响力的行为体增多,人们不信任巨大权力,要是没有强大伙伴支持,美国发号施令的空间也会缩小。世界其余地方的事态发展,其中包括一些关键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也可能是决定美国政策的关键因素。依照大多数标准,也就是综合市场规模、单一货币、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稳定的民主政治以及统一的贸易同盟等等来衡量,欧盟的实力不可小觑,欧洲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将会扩大。欧洲的优势在于它可能为崛起中的大国提供一个全球和地区的治理模式,但是欧洲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有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问题,这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欧洲国家如果不调整它们的劳动力队伍,改革社会福利、教育和税收体制,并容纳日益增长中的移民人口,则将会面临一个持久的经济停滞期。对日本来说,它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老龄化的危机,这使其难以达到较长的经济恢复周期,而且还将面临对其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评价的挑战。在“平衡”中国或与中国“和谐共进”二者之间,日本必须要做出选择。与此同时,在今后15年中,日本同朝鲜的危机有可能会爆发。亚洲人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不满和对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的担心都表明该地区达到平衡与稳定的进程将不会一帆风顺。由于这些和其他新的全球角色的存在,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实力组合的局势进行主观预测就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暴发户”式的大国——中国、印度,也许还有其他国家如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具有潜力去打破旧有世界的划分:东方和西方,北与南,结盟和不结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等。传统的以地域划分的结盟将在国际关系领域中逐渐丧失其魅力,世界将由一个同时并存得以国家为界的世界和一个由电信、贸易和金融流通连接而成的超大型城市联盟的世界而组成,而这两种世界争夺人们的忠诚的竞争将比以往更加公开,更加多样化。然而,种种全球性机构是否适应形势变化,重获新生,这个因素十分关键但是不确定,这也综合领导才能。目前的趋势表明,权力和权威的分散会造成全球治理不足。要扭转上述趋势脉络,需要一些大国,包括新兴大国,在国际社会发挥强有力的领导职责。未来几十年里,我们或许会看到,在西方出局的世界中,新大国取代西方,成为世界舞台的领导。
全球经济既扩张又融合
自2006年开始,全球经济就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目前看来,全球经济依然呈持续扩张态势。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 ECRI)在最新的《国际经济周期展望》中指出,与历史上几次经济扩张相比,这一轮全球经济扩张的显著特征是,全球各经济体的增长不仅最具协调性,而且受中国和印度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拉动,全球经济无疑将延续扩张态势。
北美地区经济景气回升,经济预期适度乐观。北美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一改前不久调查的下降趋势,不论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还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都出现了提升。美国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处于“有利”水平,未来经济预期转向积极。个人消费保持稳定,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抵消了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环境保持有利,尤其是欧元区和亚洲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情况下,美国出口有望在未来明显攀升。加拿大通胀压力开始减弱,经济扩张开始加速。
西欧增长强劲,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出现了大幅提高。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未来经济的预期都十分乐观,经济的稳健增长有望延续,甚至可能加速。除了葡萄牙,经济学家对欧元区几乎所有国家的当前形势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最高的评价出现在荷兰、芬兰、爱尔兰和卢森堡。对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也给出了很好的评价。其他国家,诸如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希腊的当前评价也不错。对于未来预期,葡萄牙不甚乐观,芬兰、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有所下调,而德国、斯洛文尼亚、比利时、法国、希腊等国则预期乐观。对于欧元区之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丹麦、挪威和瑞典,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于未来的预期却不甚明朗。而在英国,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未来经济的预期则出现下滑。
中东欧增长稳定。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保持稳定。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非常满意,对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进一步加强。经济学家对于捷克的当前形势给予了最高评价,对未来的预期也很积极。斯洛伐克情况与此类似。经济学家对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当前形势的评价较高,但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却不甚乐观。相对于上一个季度的调查,拉脱维亚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出现了下滑,而波兰和罗马尼亚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则出现了上升。匈牙利是唯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低于“满意”水平的欧盟国家,不过经济学家对其未来经济预期仍保持乐观。欧洲一致指数上升,但其增长率下降。长期先行指数增长率下降,已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中,可见欧洲地区经济增长仍然缺乏活力。
亚洲快速增长。亚洲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开始回升,经济学家对这一地区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未来预期都进一步看好。香港、新加坡、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最为看好。香港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相比于上次调查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学家对该地区当前形势的评价达到可能赋予的最高值,未来预期继续上行并逐步趋于稳定。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前景相当乐观。预期未来数月进口会有明显增长,可能会促进投资和消费的进一步增长。经济学家认为印度和孟加拉国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令人满意。特别是印度,2005年经济实现了9%的增长,达到了近20年的最高水平。在越南和菲律宾,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的评价很高,对未来的预期也十分乐观。相比上次调查,日本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也出现了回升,多数经济学家对该国当前经济状况表示满意。尽管个人消费依然萎缩,未来数月有望趋暖,整体走势趋于乐观。相比于上一次调查,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未来的预期也有所加强。台湾地区情况与此类似。
大洋洲持续发展。虽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两国经济学家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仍呈上升趋势。经济学家对澳大利亚当前经济形势的评价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虽然有所下降,仍处于满意水平。新西兰当前形势令人满意,未来预期则出现明显下滑。
拉美地区发展不平衡。7月拉丁美洲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稳定在较好的水平,其当前经济形势继续好于满意水平,未来预期稳定。智利、巴西、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秘鲁和巴拿马、危地马拉等国经济形势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的总体经济形势良好,但是预期经济增长趋缓。
中东地区形势良好。经济学家认为大多数中东国家的经济形势处于良好状态。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和约旦等国经济学家对本地区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良好;同时由于出口的带动,这些国家对未来的预期也很高。以色列总体经济形势较好,未来预期也趋于稳定。伊朗经济形势则进一步恶化。
非洲地区南非开始降温。由于未来经济预期的大幅下调,尤其是个人消费的明显减弱,南非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在本次调查中出现了下滑。肯尼亚当前经济形势令人满意,未来预期趋于稳定。北非的埃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经济形势令人满意,经济预期稳定。尼日利亚、毛里求斯和津巴布韦当前形势判断低于满意水平,短期内经济也不会出现好转迹象。
就在全球经济扩张趋势急剧发展的同时,全球经济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引人关注,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写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美国的公司在日本生产、提供和销售的货物与劳务价值810亿美元。这到底属于美国的经济,还是日本的经济,土耳其在伦敦购买的韩国股票,是属于韩国的经济、英国的经济,还是土耳其的经济?毋庸置疑,这一切实际上都属于一个经济体,即新的全球经济体。随着2000年日益迫近,这种全球经济也日趋繁荣起来。”
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已经随处可见。从1989年到1996年,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额是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长的,几乎为同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速度3.2%的1倍。从1980年到1994年,外国的直接投资从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8%增长到9.6%。全球经济一体化能缓解社会产业转型的困境,具体来说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国经济要素的不平衡。只有全球一体化,才能使不平衡趋向平衡,在此过程中便能提高社会功效,缓解矛盾。
由此看来,全球经济的扩张和融合,也是全球化的一大成果。
全球化中的矛盾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矛盾和风险,而且全球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对称的,它同样导致了部分国家的贫困和全球经济的不平等。而这方面的结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卢卡斯认为,尽管20世纪经济全球化中出现了收入不平等扩大的趋势,但是21世纪这种趋势会发生逆转。而汉德森认为,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不是穷人财富向富人的集中,而是向一些优势地区的快速转移,只有交通成本较低的时候,全球化才会超过区域化的影响。
全球化将会导致许多国家经济上进一步落后,距离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的距离与收入水平高度相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容易招致经济混乱、人口压力、国内冲突和政治动荡。全球对农矿产品需求旺盛,主要由撒哈拉以南非洲供应,但当地人民得不到多大实惠。矿产品价格攀升,财源滚滚,反而腐败丛生,一些地区的政府执政能力不足,民主和市场改革前景黯淡。拉美许多国家到2025年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他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还要继续一段民粹主义政策,经济会掉队。还有一些国家,如海地,将更穷更难以治理。总体上,就经济竞争力而言,拉美仍将继续落后于亚洲和其他快速增长的地区。
尽管全球化飞速发展,而制度和国内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要超过距离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最显著的是亚洲,包括日本、中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们并没有完全采用美国式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因此,尽管东亚国家在增长策略上是完全外向主导的,但是不能说它们完全融入了全球化的过程。而东亚的实践也表明,自由贸易会引起经济增长,但金融自由化则会导致不稳定。因此,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制度十分关键,制度既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绩效,同时也有助于金融全球化的成功参与。
下个20年,亚洲、非洲和拉美几乎包揽世界全部人口增长,西方人口增长还不到3%。就人均财富而言,欧洲和日本仍远远超过中国和印度这类新兴大国,但工作年龄人口不足,要费大劲才能维持增长率不下滑。在发达世界,美国不算人口老龄化国家,生育率高,且移民多,移民还会从弱势国家涌向生活条件好的国家。在“不稳定弧”地带,青年人口激增的国家数量将下降40%之多。剩下的青年人口猛增的国家当中,每四个就有三个会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其余的则在中东核心地区或分散在南亚、中亚以及太平洋岛国。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已成为现实。这主要是资本的本性使然。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市场体系中,通行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法则。资本运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们总是趋于赢利更多的地方,投资也只是选择那些“全球城市”的周围。这种投资运动影响着就业和收入分配,这一切形成积累的自行增值。由于这种积累过程又与各政府的税务危机和新自由主义者对减少公共开支不断施加压力结合在一起,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各社会阶级和各类工薪人员和失业者之间在经济上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分化。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的矛盾。
全球各种矛盾中,资源问题突出。全球经济急剧扩张,有积极作用,但也对能源、粮食、水等战略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压力。今后10年,上述资源将供不应求,缺口很多。例如,非欧佩克国家液体碳氢化合物原油、液化天然气以及非常规产品如沥青砂将难以满足需求。许多传统能源生产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将下滑。其他地方如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的产量上不去,在原地徘徊。能够极力扩大产量的国家不多;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将集中于政局不稳的地区。再加上其他因素,世界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从石油转向天然气、煤和其他替代能源。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产阶级对西方饮食的偏好,世界银行估计,粮食需求到2030年将增加50%。水资源短缺已经到了危急程度,农业用水尤其如此。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迅猛推进,今后20年又要新增12亿人口,这样一来,水荒更甚。专家们认为,今天21个国家,人口总和超过6亿,面临农地不足或淡水短缺。人口持续增长,到了2025年,这类国家将增至36个,人口总数高达14亿。
而气候变化将加剧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地区而异,一些地区将开始承受气候变化的恶果,特别是缺水和农业歉收。随着时间推移,地区间农业产量的差异会更加显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遭受打击比其他地区更大。大部分经济学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农业减产后果严重,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农业在其经济中占很大比重,许多民众仅能糊口度日。
粮食危机也会影响到恐怖主义、冲突和核扩散的前景,这些问题也将受到格外关注。2025年,恐怖主义不大可能消失,不过,要是中东经济持续增长、青年失业缓解、恐怖主义的吸引力就会减弱。年轻人经济机会增多,政治走向多元化,就能阻止一些人加入恐怖分子行列,但其他人或渴望复仇,或想当“烈士”,会继续转向暴力来追求其目标。如果就业机会减少,表达政见的合法手段欠缺,愤怒满腔的年轻人就有可能走向极端主义、投身恐怖组织。2025年,恐怖组织可能是新旧合一:一方面是进行复杂攻击的现有组织结构、指挥和控制进程这一套东西;另一方面是因愤怒和被剥夺公民权而铤而走险的新生代。随着科技知识的扩散,2025年猖狂的恐怖团体将轻易学会的最危险的本事,就是使用生物武器或核装置,从而造成大量伤亡。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各种矛盾暗涌,危机重重,但是,我们相信,在人类享受全球化成果的今天,人们爱好和平,渴望和平,和平是全球化趋势之外的另一大趋势。
多元趋势下的世界文化变局
2010年是世界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逐渐走出的一年,今后未来十年发展趋势,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总体上将是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进行,以双赢以至多赢为目标,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彼此之间的碰撞不可难免。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将是世界经济重整的十年。与此相应,世界文化格局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从而在文化的层面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既成事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态势下各自发展,充分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支持世界文化平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民族文化沙文主义,抵制狭隘民族主义,坚持和平发展的文化战略,将是未来10年可以预见的整体发展趋势之一。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深入,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不可割裂的部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诸多国际间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往往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因此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进行。无论人们如何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特质,甚至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但最终都必须融入全球化的体系,通过文明对话而解决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通过其他暴力手段。
2.普世价值必将得到更多的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仍然存在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对于普世价值颇有争议。从对普世价值内涵和内容的认识,到普世价值本身的有无,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民主、法制、平等、和平、公平、正义,这些经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检验并已成为人类基本精神的价值理念,无疑是普世价值。而中华文化所长期坚持的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爱好和平的优秀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品德,应该是可供借鉴的人类文明的重要资源。当今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自然更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在饱受全球金融风暴吹袭之后,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赢得时间治疗经济创伤,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推动自己的国家进一步发展,因此,未来十年内,普世价值必将得到更多的认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仍然存在,但势头将有所减弱。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源自西方,经过数百年发展后的西方,挟强大的经济优势,在文化方面也引领世界风骚,甚至攫取了文化方面的话语权。即使在近年西方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势下,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其文化强势依然存在。不过,由于世界格局这些年来的变化,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金砖四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新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因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将使西方文化的强势有所减弱。
3.文化民族主义的声调将进一步高涨,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阐扬
民族主义的情怀是支撑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日耳曼民族、大和民族、印度民族、中华民族,各有其民族的立场和价值追求,各有其民族利益。挺立民族自我,维护民族利益,捍卫民族核心价值,是文化多元化的正当表现和逻辑要求。未来十年的世界文化发展,不会也不可能消解民族主义。相反,在全球化多元竞争的格局下,在新一轮的世界发展中,民族主义的情绪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进一步增长。
4.价值观的“主流”与“边缘”
事实上,每种价值观在社会上处于“主流”还是“边缘”地位,首先是它的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即他是否站在历史进步和人民大众一边。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把别人“主流化”或“边缘化”。“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被列为未来10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复杂心态。这里说的“主流价值观”,是指由党和国家倡导与执行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是一些人基于对现实的观察而得出的预测或警告,值得我们大家、首先是国家意识形态部门给予重视和反思。最终能否克服这种危机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主流价值观本身的理论和实践是否到位。当然,这个价值观念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发展和落实。但至少,我们应该从观念上认定它作为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去积极地建设它。而不是放下它,企图到西方话语或古代儒家的话语体系中去寻找现成的解释,或干脆把它归于中外某种传统模式的门下。
因此,我们的价值观的命运,最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要由我们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来决定。
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的碰撞继续存在。无可讳言,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有意识形态的纠结。在未来的十年发展中,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总体上将是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进行,以双赢以至多赢为目标,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彼此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说存在一种全球文化的话,这种文化不应该是以一种文化模式复制的同质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因此,体现一致性的文化整合不是消灭差异,而是保留或展现差异,在文化的交相辉映中求得一致。因此,世界文化的发展只能是“和”而非“同”,目前存在的诸多复杂因素不会改变世界文化多元发展这一大趋势。
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
在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下,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界格局问题是研究国际形势的立足点。所谓世界格局,通常是指具有不同程度世界影响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战略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构性状态。世界格局多极化,简称世界多极化,或者就叫多极化。
二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的发展趋势。
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做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
3.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最早指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领导人是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这个问题,一是强调,第三世界的力量成为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分量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二是认为,虽然强权政治在升级,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想垄断世界,但是完全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1990年3月,他明确地提出“极”的概念,说“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多极化的存在不等于多极世界的形成。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最终定型之间,有一个过渡期。但过渡期的世界格局并非空白。多极化格局中的已知数,至少有以下诸点:在“一超多强”架构中,“一超”美国的优势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多极化中的“化”,反映了“多强”与“一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而不是扩大;“多强”的数量逐渐增多,必然产生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集团;地区多极化不断积累、上升的结果,将充实和丰富世界多极化。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1998年发动伊拉克战争,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又相继侵入阿富汗和伊拉克。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其性质是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在内的全面一体化实体。欧元的启动,标志着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欧盟还决定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希望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在区域安全问题上结束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如今,欧盟扩大后的经济规模已超过美国。
3.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多极化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任何国际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必然导致联合国作用的增强。看到多极化趋势,可以恰当地衡量超级大国究竟拥有多大能量,也便于清醒地估计本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既不应否认美国的优势地位和特殊作用,又不能因为仅存“一超”而漠视多极化。美国不得不与其他大国建立或者致力于建立名目繁多的战略伙伴关系,客观上被多极化牵着走。多极化趋势与单极欲望之间的较量,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大矛盾焦点。
目前,世界还处在多极化的初级阶段。世界政治多极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哪些国家最终能发展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现在还无法确定。虽然世界在风雨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图谋和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尽管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见解不尽相同,但总体看法没有太大分歧,都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多极化作为世界格局的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当今世界必将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领域的多极化速度在众多领域中发展最快。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要在世界经济中像美国一样发挥影响还需较长时间的内部整合,但可以说,整合后的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将赶上或超过美国。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非常丰富,而且拥有世界第二大核武库,一直是世界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多边合作的加强反过来又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目前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的趋势都不可阻挡。大国关系正在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