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索罗斯的投资信条

第一章 市场并不一定高效

市场不是永远有效的

市场的运转有其自身的逻辑性和理性,市场的发展最终会走向一个平衡点,在这一点上各方的利益都能被兼顾。而达到这个平衡点的前提条件,一是人们能够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完美地掌握市场信息,二是市场价格能反映所有有效的信息。这是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所以一直强调的。

而与传统市场理论不同的是,索罗斯一直秉承“无效市场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并不能达到完美,所有的认识都是有缺陷的或是歪曲的。人们依靠自己的认识对市场进行预期,并与影响价格的内在价值规律相互作用。这样他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身处的市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一个无效市场。

将此理论进行扩展,就可以得出市场无效的缘由。市场与人们的信心互相影响,投资者的期望加速趋势形成。然而,投资者的期望是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的,比如有的人愿意以10元获得1元的利润,有的人愿意用10元获得2元的利润。每个人的收益需求和风险偏好不一样,所以导致每个人对于市场的看法不一样,更让这个市场缺少有效性。

通常大多数分析师秉承有效市场理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对目前的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强化了当前趋势的发展。而在大众的推波助澜下,市场的走向反而更加趋于非理性,成为无效市场。另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市场是愚蠢的,经常会犯错误,而只要利用这个错误就能够获得超额的利润。他们认为根本不要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追求信息的完整,只要利用别人的跟风行为,就可以在市场的漏洞处获得利润。所以这些人对于技术派和基本面派几乎不屑一顾,认为任何基于市场有效性理论之上的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根本毫无意义。

索罗斯秉持着“市场无效论”,来到美国之后的索罗斯开始创造了一连串没有中断的佳绩,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也加强了他的信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当时做事情有点凭直觉,我看着数字就能有所感觉。我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分析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我没有正常分析师拥有的分析技巧。事实上,主管当局推动证券分析师执照时,我逃避了一阵子后才终于坐下来参加考试,每一个能够想象到的科目我都没有通过。就我所知,执照要六七年后,才会变得真正要紧,到时我不是远远超过这个层次,就是已经变成了失败者。无论如何,到时候都不需要执照了。”

市场实际运行与理论相差甚远

大多数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上市场将会出清,就是市场中参与各方的利益都能被顾及,没有人再有改变状态的欲望,市场达到了“平衡”。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的一般观点。但是,理论仅仅是理论,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原封不动地完全套用。而这种有效市场理论并不适用于那些有大量参与者的市场,这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情绪的影响。

索罗斯并不认同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他认为市场的走势操纵着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发展,并由此导致价格波动。当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操作时,投资者自身的预期和对市场的信心作用举足轻重,足以影响市场价格和趋势的走向。投资者正是基于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来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定,而这种决定反映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又会反过来影响未来价格的走势。

索罗斯认为,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总是有缺陷的或是被歪曲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通过一系列扭曲的镜片来观察金融市场的,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扰动,因而常常会有偏差,与理论上的理想情况相差甚远。如果投资者不进行实地分析,而仅仅根据有效市场理论预测市场的走势判断股价的涨跌,这是绝对靠不住的。

市场毫无理性和逻辑,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正如蝴蝶效应一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也有可能会引起一个大幅度的波动。这种状况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就更明显,不平衡性也更为加剧。参与者对于市场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当这种差距可以忽略不计时则无须考虑,当差距变大,即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因为市场参与者的看法将受到影响。

现代社会中,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用以维系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制度是日益健全。索罗斯就对那种流行的看法“市场是完美的”不屑一顾,他坚持认为市场是无效的。不但持有这种哲学观点,他还将这种观点运用到他的投机实践中。

“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对于世界的所有观点都是有缺陷的或被扭曲了的。市场规则必定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在某个时候必会引起市场突变。”索罗斯认为,由于人对世界的认识有欠完整,人们通过组织的形式形成的事物,也不会完美无缺。所谓组织包括金融市场、汇率制度、法律体系等,这些组织形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总有漏洞可钻。

索罗斯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觉得市场本身毫无缺陷,各种制度也十分完善滴水不漏,那么这样的人最好不要从事证券交易,因为他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里发现投资商机。而当投资者相信市场存在缺陷时,他就会对市场的缺陷多加留意,会发现金融市场上的漏洞其实很多。当然,这些漏洞并不会太明显,也不会一下子就暴露出来。这时精明的投资者就会静静等待时机,等待市场漏洞暴露的一刻,自己就可以抢先利用,以获取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所不能达到的超额回报。总之,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足够的回报。

股市中常常存在着一种追随趋势的投机行为,这会使得股市变得不稳定。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这种追随趋势的投机行列,市场的变化就越发剧烈,暴涨暴跌的过程也随之发生。在上涨阶段,当股民对股市的上涨趋势满怀信心,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大,最终大到超出股市所能容纳的能力。于是股市开始下滑崩毁,并且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只能是一团混乱。

索罗斯对这种市场发展的盛衰过程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有时跟随股市流行趋势投资也可以赚些小钱,但是无法获得太大的利润。而市场的趋势时刻变化,往往一个大的趋势形成时,就会导致投资者遭遇严重亏损,并且此时的亏损额会比之前赚得的小利润多得多,这是得不偿失的。投资者想要赚取收益防范风险,就应该抛开这种目光短浅的投机心理。因为这样的投资者总是安于现状,无法察觉市场平静表面下的暗潮汹涌。索罗斯说:“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当有一种趋势出现并流行时,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应该参与进去。未加分析,盲目地跟着别人赶时髦,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的确,股市变幻莫测。往往当投资者还沉浸在股价上涨的梦境中时,股市一泻千里狂跌直下,之前的一切收益也都化为乌有,甚至连本金也拿不回来。

永远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众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市场就不再关心,转而去做别的事。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的做法通常是,选中一只股票后就不停持股,期待获取大笔分红。而另一位投资天才索罗斯的风格却有所不同。他从来不会等待市场被动的调节到他想要的趋势,而是主动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以求顺应市场的变化。相比之下,索罗斯的投资手法更积极也更激烈,他从不对市场的合理性报以任何幻想,反而乐于看到市场混乱的状态,并且善于从混乱中发现商机,利用市场转折时的短期操作而投资获利。

简单地说,“随机应变”是索罗斯的投资风格。索罗斯向来反对以不变应万变的观点,他推崇的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以此来顺应市场的变化。由于具有了多年的操作经验和丰富的投机技巧,索罗斯对市场的特性有清醒的认识。他从来不试图从曲曲折折的市场走势曲线中总结出一个所谓的市场规律,或者一个万能的投资法则。在他眼中,股市只有变数没有定数,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而这样的变数,不是任何基金经理、分析师或是更离谱的占星术士可以预测到的,其影响也不是任何计量或统计手段能够精确衡量的。

在常年的投资中,索罗斯已经深刻认识到,金融投资之中,没有规律可言。针对这种毫无理性毫无逻辑的金融市场,索罗斯提倡:永远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索罗斯进行投机交易时,会运用许多特殊的操作技巧,但是他一直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市场上只要有合理的价格,就有投资前景。但应该如何判断市场的价格是否合理呢?索罗斯认为,这就需要投资者具备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索罗斯在成为投机界的“金融大鳄”之前,也曾在美国的一家证券公司做普通的交易员。早期的索罗斯并无机会接触到复杂的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当时的世界金融市场也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但是索罗斯在长期的证券交易操作中,积累起了自己的一套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方法。

不同于其他的只会研究财报数据的交易员,索罗斯懂得利用公司的报税数据来分析公司内部的隐含资产,而且他非常注意公司之间股权互相持有的关系。往往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它的盈利水平并不优秀,财务数据也远远不算理想,但是这一个公司的资产关联着许多声名卓著的大公司,而那些大公司的股票价格则要高上许多。尽管这样的小公司在市场中并不被大多数投资者看好,索罗斯仍然决定购买他们的股票,最后等到他们的隐蔽资产被发现而被投资者竞相追捧的时候,自然又大捞一笔。

一个例子是索罗斯对纽约城市公司的投资。

当时纽约城市公司面临破产,那时候很多美国经济学家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言论,声称该公司必将倒闭。这些言论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纽约城市公司的股票遭到疯狂抛售。然而索罗斯却丝毫不为情势所动,他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得出,纽约城市公司的股票被严重低估。索罗斯最终判断,这个公司不会最终倒闭,而且公司有价证券的实际价值由于市场上投资者的抛售行为而被严重低估。于是,索罗斯选择了一个合理的价位,趁机大量购进纽约城市公司的有价证券。他的这种疯狂抄底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但很快,市场就验证了他的推测。纽约城市公司最终摆脱了困境,它的股票价格也不断攀升。索罗斯再于此时,趁投资者对该公司重拾信心,疯狂购进该公司股票时,迅速抛出手中的证券,这样低进高出而大获利润。

很多投资者在知道低买高卖的道理时,却很少有投资者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很多人往往喜欢随大流,在市场高涨股价上升时疯狂购进,全然不顾股票的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而在市场低迷,大家都纷纷退市的时候迅速逃离,再也无心去关注自己的股票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简单来说,投资者应该学会发现股票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关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因为市场上的股价常常会偏离其合理的价格,投资者在判断股价是否合理,是被低估还是被高估时,应该自己进行深入的调研,而不是人云亦云。

索罗斯在判断市场的价格是否合理时,会亲自与企业的管理层接触,还到企业的一线岗位与员工交谈,甚至把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作为一个考察面。索罗斯善于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最后才确定自己的投资标的是否是在合理的价位上。如果他发现了便宜卖得好的股票,他会毫不犹豫大量购进,而全然不顾其他投资者是否跟随。普通投资者认为,周密的研究会使他们对企业的内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但在索罗斯看来,他并不十分关注企业的财务基本面,对企业新添了多少资产,增加了多少负债等也不下心思苦心研究,高素质的管理层和职工团体才能成为他的投资依据。

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金融市场动荡无序,股票市场的运作基础不是逻辑规律,而是心理预期。战胜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种群体心理,并利用这种群体心理。索罗斯从来不会将传统奉若神明,他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市场理论。索罗斯在预测市场趋势时,比较善于发现市场间的相互联系,这使得他能准确地判断多个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以便更好地在多个市场同时获利。

索罗斯在《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一书中曾经说过:“因为我这么有批判性,别人经常认为我是反市场派,但是,我对逆势而行非常谨慎,我可能惨遭趋势蹂躏。根据我的趋势理论,趋势最初会自我强化、最后会自找毁灭,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趋势是你的朋友,只有在趋势变化的转折点,趋势追随者才会受到伤害,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趋势追随者,但是,我随时都警觉自己是群众的分子,一直在注意转折点。”

索罗斯的判断从来不同于凡俗,他假设市场总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是说他鼓励大家逆势而行。相反,只有当趋势自行修正错误的情况下,大家才应该违反趋势,这种思考方式引导索罗斯寻找每一种投资理论的缺点。他总是希望对自己的投资项目有透彻的了解,当他明确知道投资项目的缺陷是什么时,他的戒心才会得到满足。这不但不会让他抛弃这个投资项目,反而让他能以更强的信心去运作。因为他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而市场并不知道。这样他就可以走在市场之前,巧妙利用市场的趋势变化而获益。

毫无疑问,索罗斯是善于利用市场的高手。这种利用市场的投资原则,不仅仅局限于判断市场趋势,更在于准确捕捉市场漏洞。

普通投资者没有机会像索罗斯那样操纵大笔资金在外汇市场上兴风作浪,但是这种利用市场的经验是可以吸取的。一个投资者如果具有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观点,将有助于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的神经,时刻留意动态不平衡状态的出现。而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总是完美无缺的,认为市场总是处于平衡的话,那还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呢?或者说,市场处于平衡,每个投资者都能获得平均利益,那还有什么获利的机会呢?如果市场真是这样完美,那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就不会有人将资金投进金融市场,而去购买国债或者存进银行了吧。

把市场看做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刻心怀戒备,随时为可能出现的暴涨暴跌现象做好准备。这是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上有所得,首先必须具有的观念。

有太多的投资者孜孜不倦的把精力和时间放在研究分析盘面升跌上,试图找到一种技术或者方法能够在预测行情升跌的能力上得到进步,想在自己下单前,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得到一个关于未来涨跌的答案,之后按照答案买卖就挣钱了。这个模式几乎误导了所有在市场里长期赔钱或者大挣大赔的交易者,放弃以判断升跌为基础的投资交易模式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索罗斯是一个以叛逆出名的投资家,与那些整日扑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上的人不同,他不以此指导自己的投资。索罗斯讨厌由经济学原理构建起来的复杂的模型、方式、图表和符号,更不相信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的模式。他认为这些东西对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没有任何意义。索罗斯曾经说过,经济学家对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欠缺实务上的理解,他们只做伟大而不现实的梦,只谈理想情况,并误以为这个世界很理性。

理论上说,如果自己能够掌握所有影响价格升跌的因素(其中包括,今天世界各地一共有多少资金要买进或者兑换美元或者卖出;有多少跨国公司或者个人需要兑换某种外汇;有多少投资投机交易资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多或者空,等等),我们是可以完美预测未来的行情走势。但是,即使是索罗斯,要想掌握所有的“因素”也是不可能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交易者们应该会慢慢发现,任何单独以预测行情为基础的投资交易,结果都会事与愿违。

索罗斯这样分析:头头是道的预期理论分析,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其原因在于,面对市场的无序性,每一个投资者作出的反应是不确定的。投资者可能随时作出投资决定,也可能随时撤出投资。而这种状况是非理性的,从而导致了市场的无序状态。这种现象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就是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投资者都希望在无序之中寻找生财之道,而普通的升跌模式在这时候就显得没有了任何作用和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行情只有两种,不是上升下跌,就是盘整,并没有过分复杂的情况;下单以后的结果也只有两种,不是挣就是赔,也没有其他意外会发生。投资交易的关键在于抓住盘整或者单边,但是,实际操作中必须有取舍,我们之所以知道是盘整行情,因为我们看到盘整,之所以知道是单边,因为我们看到单边。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是单边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单边已经过去,盘整也是一样。我们能做的事只有“捕捉”,捕捉盘整或者单边行情而已。更明确地说,应该是在看到盘整后捕捉盘整后的单边行情,看到单边后捕捉未来的盘整。

索罗斯的市场观察法,有着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它在投资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讲,这个过程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尽早地发现股市的变动迹象。

股市的变动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它的前期,由于变化的微小而不被人注重。等到情况逐渐明晰的时候,投资者才开始配合。这中间有一个观察点,如果股市即将迎来狂升暴涨,就会有更多的买盘来助长这一气势;相反,如果股市有暴跌的迹象,就会出现更多的卖方空头来加强跌势。因此,对股市预先觉察,及早地决策和采取措施尤为重要。

第二步,把握尚不明确的方向。

每当股市进入牛市的时候,投资者对它的期望也会随之高涨。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计划,一般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如果股市走强,他们不会想到它有衰落的一天。相反,如果股市走弱,他们也看不到股市回升的时机。这时,大众投资者的非理性与市场变化相互作用,就会使市场状况越来越激烈和紧张。具体表现是,牛市的气氛会使投资者纷纷加入多头的行列,从而助长市场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相反,在市场的跌势期,惨淡的局势无法挽留投资者,他们很快会转到空头的行列,不去坚持原来的想法,并很快做出抛售的举动,对股市的下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市场与投资者的相互作用,就使得股市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影响到投资者的判断力。这时候要把握不明确的市场方向,无疑难度很大。但这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扩张或者萎缩带来股市新的格局。

因为以上两个阶段的作用,这一步要么带来股市的疯狂扩张,要么就会导致股市的衰退和萎缩。这个时候的股市形势常常令人一目了然,因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在强势时,就会有跟风的投资者加入其中。那些普通投资者以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于是很快带来一个投资新群体。他们敢于在这时候大胆地投资,而不会顾忌太多,如此就推动了股市更加旺盛。

同样,如果股市跌势扩大,投资者这时候无法做到等待和观望,他们会及时止损离场,于是导致股市跌势进一步加重。

第四步,股市轮回的规律。

股市不可能永远上涨,也不可能永远下跌,这是一个规律。当所有的投资者在牛市时投身于股市,股价一路飙升,吸引更多资金的投入,多头越来越多,新的资金无法继续投入,上涨的行情就会因此停滞。在停滞过程中,股票被不断以低价抛出,空头抛尽,卖盘挂出;股票价格就会进入跌势。这时候,投资者就开始冷静观察,并耐心等待。当股市渐冷,人们的投资热情逐渐因为大盘的不断下跌而变得越来越谨慎的时候,一些优质股票的内在价值就会被低估,此时聪明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就会开始大量抄底。当抄底的投资者把大盘炒到一定程度后,中小投资者就会随即跟进。由此一来,股市价格上涨就在所难免了。这就是股市轮回的规律。

第五步,投资市场的涨跌效应。

索罗斯说,股市无论是上升或者下跌,有时候,它也经不起外面的“干扰”,比如,处于强势中的股市,一旦有人获利回吐,就会形成逆转,引来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导致价格暴跌。同样,如果在股市处于低潮时,有人逢低吸纳,拉高价位,投资者的跟进作用又会将“劣势”转为“强势”。

索罗斯的投资观察法,与普通的升跌模式区别很大,可以说更胜于普通的升跌模式。投资者不要迷信旧有的模式与理论,而要学会寻找适合的投资方法,从而逐渐拥有过人的投资观察力。索罗斯尤其喜欢市场的混乱无章,他曾经多次表示:“我沉迷于混乱,因为那正是我赚钱的好时机。”他不相信普通的升跌模式,于是不断地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法则,并建立了一套与投资者心理密切相关的投资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和法则不是具体的,也没有章法可循。严格来讲,它们只是一种观察市场的方法,但很多时候它们比那些升跌模式要更实用和有效。

善用市场反应过度的状况

在股市中,政策调整、GDP快缓、通货胀缩、赢利变化等,都构成刺激源。而这些刺激源对股市构成的冲击有时候是很小的,市场却因此产生了超出预期的恐慌或者乐观情绪,这种现象,就称之市场反应过度。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机投资者,索罗斯的投资者理念之一就是不要受市场情绪的干扰。无论投资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能冷静地面对问题。当金融市场处于强市或者弱市时,他总能保持淡定的心态,从不因为别人的看法或者观点而改变自己的决策。索罗斯对金融市场有着与生俱来的判断力和独特的洞察力,这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投资状态,使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投资过程中获益匪浅。

利用反射理论来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是索罗斯所擅长的事情。当市场形成新的趋势之后,在自我推进加强到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中,抓住市场变化趋势的转折点,这正是索罗斯获得丰厚利益的投资时机。

其实,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必然会造成盛衰转折现象的发生。

索罗斯认为,盛衰现象形成的主要顺序特征是:

第一,市场发展的趋势尚未被认定。

第二,当趋势被投资者所认定后,将逐渐加强市场趋势的发展并形成自我推进过程。随着这种趋势和投资者认知上的缺陷和偏见的不断影响。偏见将会日益加深。当这一过程达到某种临界点时,将会产生极度不平衡的状态。

第三,可以对市场趋势的变化进行测试。市场趋势和投资者的偏见都能够通过外界的各种冲击而得到测试。

第四,确信度的不断增强。假如投资者的偏见和市场趋势能够承受住外界的各种考验,而依然未曾动摇的话,将会急速增加确信度。

第五,实际情况与认知的破裂。投资者的观念和实际的情况发生了偏离,这时意味着高潮将要来临。

第六,自我推进的过程发生了逆转,逐渐向反方向发展。这时,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看法不会对市场起到推进的作用,造成原本的趋势处于停滞的状态,另外一种新的趋势重新开始影响市场。一旦投资者对原本的市场趋势失去了信心,市场便会向相反的方向逆转,此时就会形成股市反射的转换点。

在投资市场中,尤其是对于农产品市场,市场波动周期相对比较短,季节性因素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盛衰交替的现象。因此,投资者往往会过高的估计其价值,市场出现极度狂热的状态。导致该种类的股票出现持续的上涨或下跌趋势,而回调时间和空间却十分有限。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盛衰交替现象的发生。

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大豆的价格上涨至每吨1000美元。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对此表现出极度的乐观,他们认为美国大豆的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到每吨1400美元,或者是每吨1600美元。尽管当时的股市已经处于牛市的晚期,但是,让投资者意外的是,美国大豆的价格却依然在不断地上涨。因此,大部分投资者都认为其价格上升的空间还并未到头。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使投资者产生了认知的偏差,此时美国大豆的库存能力被过分地低估。最后因为其价格过分地被投资者高估,造成股票市场由胜转衰。美国大豆的价格突然开始大幅下跌。这种情况使当时的许多投资者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由于索罗斯善于从混乱中寻找投资机会,因此,通过对股票市场盛衰交替的变化,他总是能够抓住投资的最佳时机。20世纪80年代,由于公开竞标某家上市公司,使这家上市公司的价值被投资者重新评估。因此,各大银行都愿意向其他投标者发放贷款,结果使出价高于其实际的价值,造成市场的混乱。这时,索罗斯判断出市场将会逐渐崩溃,所以他立刻将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售,以避免陷入这场危机之中。

索罗斯认为,市场主流的偏向越大,市场的波动也会越大,造成的影响也会很大。这时,如果投资者能像索罗斯那样,可以迅速抓住市场盛衰交替的时机,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按照计划进行投资,便能在混乱的市场中获得良好的投资机会。

不被市场预测所左右

预测股市在下个交易日、下周、下月、下季、下年的走势,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众多经济专家或是财经评论员等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上也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多为散户,连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都无暇去看,却对这些财经专家言听计从,盲目跟风地购买股票。

一般来说,掌握分析工具并不困难,只要在投资市场做过几年的人都能够很快学会计算和分析。索罗斯说,任何运用在股市上的分析工具,只是我们当做参考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绝不是不可更改的规律。然而,这些都是一个投资者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仅仅靠这些还远远不能够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需要。

索罗斯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源于他过去的一些经验,典型的是在1987年9月的那一次。在众多的投资者疯狂地向日本股市投资的时候,索罗斯依靠自己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预测市场,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他以后的投资中,也只是把投资工具作为一个因素加以考虑,而不是过分地迷信它。

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无法通过准确预测市场而获利。不可否认,也有人曾经准确地预测到某一个阶段的某个行业或者某只股票的走势,或者在过去的某些时间段里,他曾经准确地预测出一定时期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不断变化,投资情况的更加复杂化,他所依据的信息、技术和条件此时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他不可能完全预测出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后的股市趋势。因此,在预测的基本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时候,预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最起码的基础。

在股票出现的400多年时间里,产生了多如牛毛的理论,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股市运行的多变性而使得理论的指向性很不明确,甚至有些理论本身就是互相对立的。可是相互对立的理论之间又不能完全推翻对立的理论。这样,就出现每个理论都有一定道理的现象,而针对每一个投资者一不具备全面应用的价值。

索罗斯认为,股票市场是没有规律可遵循的,它永远是千变万化的。而由于投资者对市场预测的需求的上升,大量的评论专家也应运而生。投资者急切地想了解明天或未来股市的走向,因此,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股评家和投资专家。那些所谓的专家或者以成功者自居的投资家们,高姿态地向后来的投资者不断宣讲秘诀。可是预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专业而又变化无常的工作,在所有的知识面对一个要被预测的对象时,所作出的既然是个预测,那么就难以保证它具有很大的准确性。

迷信专家和投资大师的论断,是投资者普遍的心态。那些所谓的“投资专家”和“大师”在自信于自己的预测时,却忘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绝对不可能有一条可以永远遵循的投资法则。

实践证明,股指和股价并不总是理性波动的。迷信专家的预测可能会侥幸有所收获,但更多的还是失败。大多数时候那些投资专家所传授的投资秘诀和公式,用到自己的选股当中,并无明显效果。在昨天夜晚还被专家评为利空的汇率调整,今天你可能看到的是股价暴涨。所以,相信市场能够被预测的投资者最终会沦为市场的奴隶。索罗斯很早就明白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更知道那些靠股评、推荐股票在投资行业混饭吃的“专家”与算命先生一样,都是不可信的。

索罗斯常常这样解释股市中的现象:如果你常常听到一个投资者不断在投资中赚钱的话,那么这只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这是庄家的拯救手段,目的在于让投资者追涨杀跌;第二种解释是,这些所谓预测股市的人,只是华尔街上的一个算命先生而已。

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曾经劝告投资者不要盲目行动,跟随别人的脚步。在股票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喜欢捕风捉影,随波逐流。面对波动不已的股市,不少投资者被弄得晕头转向的,而此时一旦抓到某个专家提供的信息就会信以为真,但事实证明,大多数时候听信他们的预测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投资失败。

2009年年初,索罗斯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依然旧话重提,对那些人云亦云、不自己深入思考的投资者提出批评。他强调,不能靠风向标发财致富,只有理智的投资行为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