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不做,做了不说

有人说生活是很怪的,有很多的事情你说了不能做,也有的事情你做了不能说。有很多有心计、擅长权谋的人是说一套,做一套;做了以后,又绝不说出来。说了不做是虚伪,先竭尽全力地说好话,违心地维护人家的面子,然后并不按自己说的去做,至于不做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让他人去琢磨;而做了不说则也是为了维护人家的面子,做了说出来岂不是明摆着跟对方唱对台戏吗!干脆还是先做了,等对方吃了苦果再去慢慢体会吧。

淮海战役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接替总统职务。但是,视权如命的蒋介石岂会甘心放手?果然,为了继续控制政权,蒋介石阳奉阴违地对付起李宗仁。“说了不做,做了不说”在他这个政坛老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发表文告的时候,蒋只字不提他自己“引退”、“辞职”,而只提让李宗仁“代行”。李宗仁一看,非常不满,立即指示张群打电话给蒋介石,要求修改文告。蒋介石在电话里满口应承,表示要依李宗仁的意思加以修改,直到李满意为止。可是第二天中央社发表时,仍旧是原稿而非修改稿。原来蒋介石在背后做手脚,他放下话筒不久马上就给张群和吴忠信打电话,叫他们按原稿发表。李宗仁拿着报纸立即召来秘书吴忠信,气愤地责问道:“礼卿兄,这份通令发出去,为什么事先我毫无所闻?”

吴忠信竟毫不在乎地说:“这是蒋先生的意思,要我发出后再通知你。”李说:“蒋先生已经下野了,他还要指挥你发通令不让我知道?”吴有些不耐烦地说:“你是知道蒋先生的,蒋先生要我这样办,我又怎能不办?”

李宗仁听后非常气愤,原来蒋介石所谓支持他完全是惺惺作态的。他气愤地说:“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总统,我决不任。”

没想到吴的回答更使他震惊。吴以威胁的口吻说:“德公,我们是老朋友,我愿以老朋友的资格劝劝你。你是知道蒋先生的为人的,你应知道你自己现在的处境。南京现在特务横行,你身边的卫士是蒋先生的人,你还在争些什么呢?争得不好,你知道在这种局面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你自己的安全可能都没有保障。”听了这话后,李也觉毫无办法不禁泄了气,“代”就“代”吧。

人们行走在外,处境不顺而无奈时,常常会发出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这也许正是有太多的无奈吧,于是就只能“说”与“做”只取其一了。同时“说了不做,做了不说”也是对两面三刀、八面玲珑之人的描述和讽刺,那些说话做事没有原则、只讲自身利益之人,为了不让自己争名夺利的嘴脸为人诟病,就采取这种人前人后行为不一的做法,凭借强权蛮狠,让你有唾骂憎恨之心,却无力抒而发之,其厚颜黑心可见一斑。

但前面也说了,做人不能太老实,不该君子时就别太“君子”;况且对不讲仁义之人,何必还行君子之道?适当地“说了不做,做了不说”也不是不可取的。以我之不君子对你之真小人,不正是一种公平和制衡策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