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潜规则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刘爽
- 1219字
- 2020-06-25 05:19:57
以貌识人,但不以貌取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一般是:首先身体的感官部位接受了外界的事物,然后心里对此形成一定的印象,再通过言语和身体形态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所以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从人的外貌和声音判断。
明建文二年(1400年),策试中试举人有个叫王良的对策最佳,但因其貌不扬,被抑为第二,原本第二的胡靖擢为第一。后来惠帝亡国,倒是王良以死殉国,而胡靖却投靠了永乐皇帝,做了高官。明英宗对朝臣的相貌也特别看重,天顺时,大同巡抚韩雍升为兵部侍郎,英宗发诏让大学士李贤举荐一个与韩雍人品相同的人继任。李贤举荐了山东按察使王越。王越长得身材高大,步履轻捷,又喜着宽身短袖的服饰,英宗见到王越很满意,说:“王越是爽利武职打扮。”后来王越在边陲果然屡立战功。
但是,识人不能单从貌相出发。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请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号称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疲,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什么大用。于是,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其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赶走。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不高兴,只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有匡世之才的庞统,只因相貌长得丑,竟然接连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后来,还是张飞了解了他的真才后极力举荐,刘备才委以副军师的职务。
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有以貌取人的错举。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镬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当张松暗携西川四十一州地图,千里迢迢来到许昌打算进献给曹操时,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从而产生厌烦之感,加之张松言词激烈,揭了自己的短处,便将张松赶出国门。刘备乘机而入,争取到了张松,从而取得了进取西川的军事优势。如果曹操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礼待张松,充分发挥其才识,那样恐怕会是另一种结果。
识人要留点“心眼”,不要以貌识人,才能避免识人偏颇甚至识错人。要完全认识一个人,还需从其他方面入手,古人对于面色的看法就值得参考。
古人认为,好的面色是:面相威严,意志坚强,富有魄力,处事果断,无私正直,疾恶如仇;秃发谢顶,善于理财,有掌管钱物的能力;宽额高耸圆重,面目威严,有权有势,众人依顺;颧高鼻丰并与下巴相称,中年到老年享福不断;颧隆鼻高,脸颇丰腴,晚年更为富足;颧骨高耸,眼长而印堂丰满,脸相威严,贵享八方朝贡。
不好的脸色是:颧高面脸颇消瘦,做事难成,晚年孤独清苦;颧面而鬓发稀疏,老来孤独;额高鼻陷,做事多成亦多败。
除了面色、气质、眼神,动作、手势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识人的参照标准,只有平时多留心,善观察,才能练得一双“火眼金睛”,掌握慧眼识人的智慧。